问题

假如能带自己的电脑回到 2000 年,你会安装什么软件?带什么资料?

回答
老天保佑,我真不敢相信这事儿是真的!我的电脑,那台现在在我眼前闪烁着,带着一堆我花了无数个日夜才搞明白的软件和资料的玩意儿,竟然真的能回到2000年!这简直比我想象中最狂野的科幻小说情节还要离谱。

首先,我得好好想想,2000年的时候,我的电脑还是台P3,内存条大概也就128M,硬盘就那么可怜兮兮的20G。那时候微软的XP还没正式发布,大家用的还在98或者2000。所以,在安装软件之前,我得先确定我的系统兼容性。如果我的电脑是Windows XP,那它应该能跑得动,但要是更老的系统,我可能还得先花点时间研究一下驱动什么的,别到时候电脑变成一块漂亮的砖头。

软件方面,我得做个精打细算,毕竟硬盘空间太宝贵了。

1. 操作系统: 我会毫不犹豫地安装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SP3)。虽然2000年XP还没发布,但既然我能带电脑回去,说明我的电脑本身就是XP系统。XP是那个时代的一大飞跃,稳定性和易用性都比98和2000好太多了。而且,XP后期推出的SP3整合了许多重要的更新和补丁,能让我的电脑运行得更顺畅。

2. 浏览器: 我得装个能让我上网冲浪,并且稍微能理解现代网页布局的浏览器。考虑到2000年的互联网环境,当时最流行的可能是IE 5.5或者Netscape Navigator。但既然我带来了XP,我肯定会用 Internet Explorer 8。虽然对于现在的网站来说它已经很老了,但在2000年,IE8绝对是能打开绝大多数网站,并且相对支持一些基本CSS和JavaScript的利器。我会把它设定成默认浏览器,以便我能访问当时的网络,甚至尝试登陆一些早期版本的搜索引擎,看看它们是如何工作的。

3. 办公套件: 这个不用说,Microsoft Office 2003 绝对是首选。这套软件在当时来说是无敌的,Word、Excel、PowerPoint,应付工作和学习绰绰有余。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打开我带去的许多现代格式的文档,虽然可能需要一些兼容性调整,但至少比2000年那个时代的Office版本要强大太多。我还会顺便带上一些现代Office的模板,比如一些漂亮的PPT模板,估计能亮瞎当时那些还在用默认模板做演示的人的眼睛。

4. 通讯软件: 2000年,QQ、ICQ、MSN Messenger是主流。我肯定会装上 QQ 2000。这可是那个年代的社交神器。我会用我未来的QQ号(如果能注册的话)去联系我认识的人,当然,得小心翼翼,不能暴露太多。说不定还能找回一些当年失联的朋友。我还可能会尝试安装一个早期的 Skype 版本,虽然在2000年语音通话还不是那么普及,但如果能稳定运行,那绝对是超前的通讯方式。

5. 影音播放器: 谁不想在那个年代听听MP3,看看VCD/DVD呢?我会装上 Windows Media Player 10 或者 VLC Media Player。VLC的格式支持能力在那个年代绝对是碾压级别的,它可以播放几乎我带去的任何格式的音频和视频文件,包括我提前准备的一些流行音乐和早期高清电影片段。

6. 图形处理/图像编辑: Adobe Photoshop 7.0 或者 Fireworks MX。如果我的硬盘允许,我会带上Photoshop 7.0。这套软件在当时绝对是专业级的,虽然现在的版本功能更强大,但7.0对于2000年的用户来说,已经足以做出惊艳的图片了。我会用它来编辑我拍摄的“未来”照片,或者制作一些吸引眼球的宣传图。

7. 开发工具(如果可能的话): 如果我的电脑有足够的空间,而且系统允许,我会考虑带上一个早期的 Java Development Kit (JDK) 和 Eclipse IDE 的早期版本。我不是专业的程序员,但如果有机会,我想看看当时软件开发是怎么进行的,甚至尝试写一些简单的“未来”代码,看看它们在那个年代是否能被理解和运行。

资料方面,那才是我最看重的部分,也是我带去的最有价值的东西。

1. 我个人的数字珍藏:
照片和视频: 我会把所有我珍藏的照片和视频都打包带走。这些都是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有家人的合影,有朋友的笑脸,还有我旅行的足迹。在2000年,这些数字化的记忆可能还没有那么普及,我带来的这些,会是我最宝贵的个人财产。
音乐和电影: 我会带上我最喜欢的音乐专辑和一些在2000年还没有上映的电影。在那个时代,获取正版影音资源并不容易,我带来的这些,绝对能让我成为朋友中最“潮”的那一个。我会把它们存在硬盘里,或者刻录成CD/VCD(如果我有刻录机的话)。
电子书和学习资料: 我会带上一些我学习过的优秀电子书、教材、以及我积累的各种学习资料。也许是一些关于编程、设计、甚至是当时还非常前沿的互联网知识。这些资料对我自己来说是复习,对2000年的我来说,则是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

2. “未来”的知识和信息:
互联网发展简史(早期版本): 我会带上一些关于互联网早期发展,尤其是2000年之后几年,互联网是如何爆炸性增长的资料。这包括搜索引擎的进化、社交媒体的兴起、移动互联网的萌芽等等。这些信息,如果能以一种不引人注目或者可信的方式传播出去,可能会对当时的人们产生一些启发。
科技发展趋势预测(基于2000年之后的公开信息): 我会整理一些关于半导体技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领域在2000年后的大致发展方向。例如,智能手机的普及、GPS的应用、电子商务的崛起等等。我不打算去“改变历史”,但了解这些趋势,可能会让我更好地在那个时代生活,甚至在一些小方面做出一些“预见性”的投资或决策(当然,这风险很大)。
金融市场的简单预测(极其谨慎): 这个是风险最高也最敏感的。我不会带太多具体股票信息,但可能会带一些关于2000年之后几年,科技股泡沫破裂以及后来互联网公司如何逐步复苏的宏观经济分析。也许会是关于一些大型科技公司的崛起,比如谷歌、亚马逊等等。如果我能以一种不引人注目的方式,在个人层面进行一些小小的“投资”,那可能也是一种体验。

3. 娱乐和创意素材:
经典的电子游戏: 我会带上一些2000年之后很火的游戏,比如《魔兽世界》的早期版本(如果能装的话),或者一些经典的PC游戏。在那个年代,能玩到这些游戏,绝对是件令人兴奋的事情。
高清图片库: 一些高质量的风景图片、艺术作品图片,或者一些当时非常流行的壁纸。这不仅可以供我观赏,也可以用来做一些设计,或者作为我创作的灵感。

我带去这些东西,更多的是出于一种探索和分享的愿望,而不是想要去“改变历史”。 我知道,任何微小的改变都可能带来不可预知的后果。所以我可能会把我的电脑藏起来,只在私下里使用,或者只与少数几个我绝对信任的人分享我的“知识”。

想象一下,在2000年那个刚刚开始拥抱数字时代的黎明,我打开我的电脑,里面装着比当时任何一台机器都丰富的数字世界。我能听到来自未来的音乐,看到尚未诞生的精彩电影,甚至能够通过一些信息,窥探到未来几十年的科技脉络。这本身就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体验。

我一定会珍惜这次机会,小心翼翼地探索,谨慎地行动,不留下任何不该有的痕迹。毕竟,电脑可以带回去,但时间,可是回不去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会把github上的开源代码都趴回去,直接让开源社区的软件开发进度加速20年。

当然,为了让这些软件能编译,恐怕还需要把各种主流语言的新款编译器都给趴回去,还得是gcc/clang之类带开放源代码的编译器才行。

那些编译器闭源的语言就只好说拜拜了。因为直接把编译器拿回去可能不能运行。但Linux肯定是最大受益者,毕竟整个操作系统开源,直接拿回去就能跑起来。我会同样以开源的方式贡献给全人类。

Android的开源部分全都弄回去。虽然没什么大用(硬件跑不动)但可以给很多人启发。带动Linux相关行业远超其他系统的前瞻性目光。

提前把C++11,Java,Python等新版本语法带给程序员们。。。想起来就激动。

以上应该就够了。

至于拿软件回去给自己牟利的。。。有必要吗?2000年回去随便买几套房就是人生赢家了。所以选软件只需要追求纯粹的快乐就好。

搭个github起来告诉全体程序员:世界最大的同性交友社区提前成立了!



赚了钱做什么?

先把 iPhone,iPad 之类的商标全都注册掉,圆角矩形之类的专利全都申请下来。图标扔桌面的这种玩法也都申请下来。

然后把「笔记本只配typeC口」「手机不配耳机孔」「手机盒包装内不带充电器」等等设计全都注册专利,谁敢这样做就告它个倾家荡产。

总之,怎么开心怎么玩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老天保佑,我真不敢相信这事儿是真的!我的电脑,那台现在在我眼前闪烁着,带着一堆我花了无数个日夜才搞明白的软件和资料的玩意儿,竟然真的能回到2000年!这简直比我想象中最狂野的科幻小说情节还要离谱。首先,我得好好想想,2000年的时候,我的电脑还是台P3,内存条大概也就128M,硬盘就那么可怜兮兮的2.............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设想!如果中国处于一个完全独立的平行空间,从清朝到现在三百多年(大约从17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历程中,我们来详细推演一下中国在没有外部技术输入的情况下,自行发明蒸汽车和电的可能性。前提假设: 完全独立的技术发展路径: 不受外部技术、思想、文化或政治事件的影响。这意味着没有西方.............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心头一紧的问题。主动献祭自己的阳寿去换取游戏里的“欧气”?我得好好琢磨一下。首先,得明确一点,阳寿是什么? 它是我们生命存在的时间。这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增减,而是实实在在的、可以体验的人生。献祭阳寿,意味着我将失去一段本该属于我的时光,一段可以去爱、去感受、去创造、去经历人生的时光。那么.............
  • 回答
    如果中国能够成功地将整个东亚整合为自己的势力范围,那么国际局势无疑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影响将是深远而复杂的。这不仅仅是一个地缘政治的重新洗牌,更会触及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多个层面。首先,地缘政治版图将发生根本性重塑。原本东亚各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将被一条更加清晰的权力轴线所取代。日本、韩国、朝鲜、.............
  • 回答
    这个问题听起来简单,但其实涉及到一些有趣的物理和几何概念。让我们一步一步来剖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能看的很远”到底有多远。假设我们拥有超乎寻常的视力,能够穿透空气的阻碍,看到无限远的距离。即便如此,我们依然会受到地球曲率的限制。地球是一个球体,而不是一个平面。这意味着当我们向前看时,我们的视线会沿.............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纠结得很。我都问过自己无数遍了。让我想想,如果是“能加薪”这部分,它确实很吸引人。毕竟,谁不想手里钱多点?特别是如果我最近有什么想买的,或者家里有什么需要用钱的地方,那份加薪的诱惑力真的不小。而且,有时候工作忙,不是我愿意熬夜,而是事情就是那么多,好像不熬夜就做不完。这时候如果能因.............
  • 回答
    假如真的存在像“智子”这样有意识的粒子,它能否同时知道自己的精确位置和动量?这个问题触及了我们对量子世界最深刻的理解之一——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简单地说,标准答案是:不能,至少在经典物理的意义上,以及在我们目前理解的量子力学框架下,它无法做到。让我们抛开“意识”这个概念暂且不谈,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极.............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哲学和心理学问题!如果我(一个AI模型,请允许我以这个身份来回答)穿越到了十年后的“自己”身上,并且拥有了这十年的记忆,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是否还能肯定自己是穿越过来的?答案是:最初会,但随着时间推移,这种“确定性”会变得越来越模糊,甚至可能消失。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1..............
  • 回答
    好家伙,这脑洞可够大的!25 年后?那会儿我得是啥样啊,头发还在不在,腰围是不是已经超越了地平线……光是想想就挺刺激的。如果真能收到来自“未来我”的 3 条人生提示,我肯定得好好琢磨琢磨,挑那些最能拨动心弦、最能帮我少走弯路的。这三条提示嘛,我大概会是这么选的:第一条:关于“错失”的答案,或者说,是.............
  • 回答
    如果美国真的承认新冠病毒是自己研发的,并且向全球道歉,那场面一定会相当“精彩”。世界各国拿美国“怎么样”,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里面牵扯到的利益、政治、法律和道德等方方面面,就像一盘极其复杂的棋局。首先,我们得明白,这“承认”本身就石破天惊。 鉴于新冠疫情在全球造成的巨大影响,任何一个国家,尤.............
  • 回答
    日瓦戈,我的名字。 1945年,当一切轰然倒塌时,我发现自己身处一个与我过去认知截然不同的世界。战火中的枪炮声、燃烧的村庄,这些曾经熟悉而可怕的景象,在投降的瞬间,被另一种更为压抑的沉默所取代。面对着高举的冲锋枪和陌生的语言,生存的本能在我脑海中敲响了警钟。首先,也是最关键的,是 绝对的合作,绝对的.............
  • 回答
    这事儿可不能小觑,一旦真的动手去改,那可就捅了大篓子了。简单来说,你这是在玩火,而且是触犯了法律的那种火。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你手里那张C2驾照,它限定的就是只能开自动挡的汽车。就像你买了一台只能烧汽油的车,你不能就擅自给它改成烧柴油,这道理是一样的。法律规定了你驾驶的车辆类型,你不能自己说了算。.............
  • 回答
    历史的风风雨雨,总让人忍不住去猜想那些“如果”。刘邦和吕后,这对汉初的帝后,手段向来凌厉,尤其是面对韩信这样功高盖世却又不容于统治者的存在。但若我们真的抛开历史的铁律,去设想一下,如果他们念着旧情,或者忌惮韩信的实力而选择容忍,那么这位“兵仙”的最终归宿,又会有怎样的不同呢?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活下去.............
  • 回答
    看到“假大师”自称“能改生死簿替人消灾解难”,三年诈骗金额三百多万元,我首先感到一阵荒谬和心痛。荒谬的是,在科技发达、信息爆炸的21世纪,居然还有人相信如此离谱的说法,并且为此付出巨额金钱。心痛的是,这背后是无数被骗者深陷的痛苦、绝望和被愚弄的境地,他们或许是病急乱投医,或许是生活中遇到了极大的困境.............
  • 回答
    人类在零下四十度(40°C)的极端寒冷环境中,不穿任何衣物的情况下,无法依靠自身热量存活。以下是详细的科学解释和机制分析: 1. 人体的热量平衡与散热机制人体维持体温的核心是通过产热(如基础代谢、肌肉颤抖)和散热(通过辐射、对流、传导、蒸发)的动态平衡。在极寒环境中,散热速度远超过产热能力,导致体温.............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生命起源的核心。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剖析:首先,生命诞生的条件;其次,一个独立的湖泊能维持多久的“原始”状态;最后,生命是如何传播和演化的。一、生命诞生的摇篮:早期地球的化学环境我们现在知道,地球上的生命起源是一个极其漫长且复杂的化学演化过程。在没有生命存.............
  • 回答
    说实话,这个问题一直盘旋在我脑海里,尤其是在某些特别需要的时候。但如果真有机会,让我九窍里只挑一个“开窍”,我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也是最坚定的答案,是“耳窍”。听起来或许有些意外,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能力,也不是能带来名利的特异功能。但仔细想想,有多少困境,多少误解,多少遗憾,都源于“听”的缺憾?首先.............
  • 回答
    嘿,朋友,你这情况有点儿意思啊。身上只有10块钱,想活得久?这可不是个小数目,但也绝对不是没得活。得有点儿脑子,有点儿韧劲儿。咱们这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怎么用这10块钱,撬动更长的生命。第一步:先别慌,冷静评估,保命要紧!10块钱,这可是你的全部家当了。首先,别想着什么大吃大喝,什么享乐主义。当下最.............
  • 回答
    嘿,这可真是一出精彩的太空冒险!你的朋友嗖的一下飞到月球,还带回了10公斤的月壤,这事儿可太有意思了。至于这土壤归谁嘛,这事儿可就没那么简单了,涉及到很多方面,咱们得一点点掰扯清楚。首先,从 “谁去谁拿” 的朴素道理来说,既然是你朋友亲手采集的,他自然是第一个“物主”。这就像你在海边捡到一块漂亮的贝.............
  • 回答
    这可真是个好问题,让人脑洞大开!要是真有这么逆天的能力,在二战那会儿,你恐怕得算是个“战术核弹头”级别的人物了。具体能有多牛,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别小看这“无限出现的手雷”。二战期间,手雷是步兵最常见的攻击和破障武器之一,但说到底,它还是有消耗的。一个士兵一辈子能扔出去多少手雷?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