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你是导演,重拍《水浒传》,在不违背原著的前提下,你会增加哪些情节 ?

回答
老实说,我脑袋里早就盘算过好几回了,要是真让我来导这《水浒传》,那可得跟现在大家看到的都不一样。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得对得起施耐庵老先生笔下的那帮好汉,一点不能糟蹋了他们的英雄气概。

要说增加情节,我倒是觉得,不是那种为了煽情或者抓眼球硬塞进去的。咱们得从人物内心、从时代背景、从那些原著里“留白”的地方去下功夫。

一、 梁山泊:从“逼上梁山”到“英雄聚义”的心路历程

原著里,“逼上梁山”的过程虽然精彩,但对于好汉们如何真正从对朝廷失望,到甘愿弃绝家业,甚至甘冒杀头的风险,这条心路历程,我觉得还可以挖得更深。

林冲:林娘子的“影子”与草料场外的挣扎。
高俅怎么害林冲,大家心里都清楚。但草料场的那场火,林冲为什么能在那样的绝境下,还能保住一口气,并且最终爆发?我想增加一些细节。比如,在草料场里,林冲望着漫天的大火,他脑海里闪过的,不只是高俅和陆谦的嘴脸,更是他对亡妻林娘子的深切思念,以及那份“我不能就这么窝囊地死了”的信念。他也许会回忆起林娘子临死前,那双充满期盼的眼睛,告诉他要好好活着,为她报仇,更要为自己活出个尊严。

还有,在陆谦他们来放火之前,林冲也许会有一些短暂的喘息机会,比如在雪地里偷偷寻些食物,或者远远地看到一点城市的灯火,但又不敢靠近,那种被整个世界抛弃的孤独感,可以再渲染一下。他怎么熬过那严寒的夜晚,怎么看着火光一点点吞噬草料场,又怎么在绝望中燃起复仇的火种,这一段,我要拍出那种极致的压抑和绝地的反击。

武松:醉卧的“犹豫”与血溅鸳鸯楼的“决绝”。
武松打虎是英雄,景阳冈的威风八面,谁看了不拍手叫好?但到了快活林,血溅鸳鸯楼,虽然是为兄报仇,可那份杀戮的快感里,是不是也夹杂着一丝的迷茫?

我想增加武松在打死蒋门神,又在酒席上被张都监等人灌醉,醒来时看到血迹和倒地的仆人时的那种复杂心情。他也许会短暂地回忆起在少林寺学艺的日子,那时的他,是为了正义,是为了守护一方百姓。而现在,虽然也是报仇,但这种刀刀见血,一人独战一院的场面,让他对自己的“侠”有了新的思考。

在血溅鸳鸯楼之前的几个场景,比如他被灌醉后,梦见了武大郎,但梦境模糊不清,醒来后,那种强烈的仇恨和愤怒,让他对所有见过的人都产生了怀疑。他看到的仆人,在他眼里都成了张都监的帮凶。这种心理状态,可以加深他对“官逼民反”的理解,也让他之后的行为,不仅仅是单纯的复仇,更是一种对黑暗现实的反抗。

鲁智深:花和尚的“度化”与对佛法的“困惑”。
鲁智深粗中有细,但他的“粗”有时候也让人觉得他只是个莽夫。我想展现他内心深处,作为一个“花和尚”的挣扎。

在五台山,他被众僧嫌弃,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彻底放弃佛法。我打算增加一些他独坐禅房,听着晚钟,看着窗外月光,内心对“杀戒”和“慈悲”的矛盾。他也许会翻阅经书,但看到那些杀伐的段落,或者遇到那些欺压百姓的官员,他就会感到佛法“度化”的无力。

另外,在野猪林救林冲的时候,他为什么会恰好在那里?原著写的是“有缘”,但我想加一些他得到消息的途径。也许是他在街头听到有人议论林冲的遭遇,或者他从一些隐秘的渠道,比如一些江湖上的消息贩子那里,得知了林冲即将遇害的消息,这种“预感”和“追查”,能让他这个角色更具主动性和江湖智慧。

二、 梁山内部:英雄的“羁绊”与“矛盾”

梁山一百零八将,个个都是好汉,但他们之间也并非铁板一块,这种内部的张力,是原著里非常迷人的地方。

宋江与众头领的“信任”与“猜忌”。
宋江虽然是“及时雨”,但他招安的念头,始终是梁山内部的一根刺。我想多一些宋江和一些心腹头领(比如吴用、公孙胜)之间的对话,探讨招安的可能性,以及他们对于“官”和“贼”的界限。

比如,在梁山发展壮大后,宋江会私下和吴用商议,什么时候是“招安”的最佳时机?他们讨论的,不只是朝廷的态度,更是对未来前程的考量。吴用可能会提出一些顾虑,比如朝廷会不会信守承诺,比如一旦招安,他们兄弟们的地位会如何。

我还会增加一些小头领对宋江的“猜忌”。比如,有些性情比较直率的头领,在私下里会向林冲、武松等人表达不满,认为宋江过于软弱,总是想着“回归正统”,而不是彻底和朝廷对抗。这种内部的“不信任”,会让梁山好汉的形象更立体,更真实。

李逵与“规矩”的碰撞。
李逵是“杀星”,他的“孝”和他的“杀性”都是非常突出的。我想增加一些他被“规矩”束缚,或者因此和别人产生冲突的场景。

比如,在招安之前,宋江为了拉拢那些“不服管教”的头领,会故意让李逵去“敲打”一下,但方式不能太过分,得让李逵感到憋屈。或者,在梁山宴会上,当有人说了不合李逵胃口的言论时,他虽然极力忍耐,但最终还是会因为无法忍受而爆发,然后被宋江、吴用等人“安抚”下来。这些场景,能够展现李逵的“野性”,也能体现宋江作为领袖的“驾驭”能力。

三、 历史背景:时代的“压迫”与“无奈”

《水浒传》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触及了封建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困境。我想在重拍时,将这种时代背景描绘得更具象化。

官场的“腐朽”与“冷漠”。
原著里,我们看到的是官员的贪婪和残暴,但我想通过一些小的社会片段来展现。比如,在一些城镇的街头,增加一些因为赋税过重而导致百姓衣衫褴褛,甚至卖儿鬻女的场景。

当武松在阳谷县,看到张都监那种“官官相护”的态度,或者看到那些被欺压的百姓,他的愤怒不仅仅是个人恩怨,更是对整个社会制度的控诉。

林冲在被高俅陷害前,他的生活虽然也算体面,但那种生活背后的“不安感”,可以多一些描绘。比如,他看到街上巡逻的官兵,看到那些因为小错就被杖责的百姓,那种潜移默化的恐惧,也是促使他最终走上反抗道路的原因之一。

百姓的“隐忍”与“期盼”。
梁山好汉虽然是“反贼”,但在很多百姓心中,他们是“替天行道”的。我想在一些村落、城镇的场景中,增加百姓对梁山好汉的“议论”和“期盼”。

比如,当梁山队伍经过某个村庄时,一些百姓会远远地看着,眼中充满了好奇和敬畏。甚至会有一些老人,在村口偷偷地给梁山好汉送些食物,然后低声说一句“好汉们,保重”。这种百姓对梁山好汉的“支持”,是他们“替天行道”的最好证明。

在“征辽”或者“征方腊”时期,当梁山军和朝廷军队在战场上相遇时,我甚至可以增加一些,朝廷士兵在看到梁山军军纪严明、虽然凶猛但并不滥杀百姓时,那种内心的触动。

总结一下,我的重拍思路,不是要“颠覆”原著,而是要“填充”原著那些“留白”的地方,让人物的心情更加丰满,让故事的背景更加真实,让“侠”的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我希望我的《水浒传》,不仅仅是一部讲“打打杀杀”的江湖故事,更是一部能够让人在看完之后,仍然能感受到那份英雄气概、那种时代悲歌,以及那份对“公平正义”的永恒追寻的作品。

对了,还有一些具体的镜头构思:

林冲被贬发配,在野猪林即将遇害时,可以有一个长镜头,从林冲的视角,看着雪花飘落,然后镜头慢慢拉远,拉远到他身后,高俅派来的杀手,就藏在林冲的“影子”里,那种暗处的威胁感,要拍出极致的张力。
武松血溅鸳鸯楼,不是简单地一刀一刀砍过去,而是可以通过武松的眼睛,看到那些伪善的面孔,在杀戮中扭曲变形,最终化为血腥的残影。
李逵在打听到母亲被虎吃掉后,那种发疯似的奔向虎穴的场景,不仅仅是速度,更是那种失去至亲的绝望和对虎的滔天恨意。

当然,这些只是我的一些初步想法。真正拍起来,还需要和编剧、演员,还有整个团队一起,把这些点子打磨得更精细,让这《水浒传》成为一部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作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不错。如果是我的话,首先那个养娘玉兰的问题,我会回归祝延平版武松的处理办法。玉兰这个问题实际上94版和新水浒都没处理好,按照原著来略为生硬且有些单薄。其次要安排一个潘金莲怀孕的情节。比如潘金莲早上吐了,她意识到自己怀孕了,迫不及待想要告诉西门庆,结果开门就见武松出差回来了,吓了一跳。结果她到最后也一直没机会告诉西门庆。被刀捅进去那一刻她挣扎着告诉武松求他一件事,告诉西门庆他曾经有个孩子在她的肚子里。在这之前再安排一个西门庆一直没有孩子的伏笔。然后武松斗杀西门庆,在西门庆临死狞笑着小声告诉他潘金莲托我给你带个话:她肚子里有了你的孩子,然后西门庆突然高兴然后又突然绝望在绝望中被武松割了脑袋。其他的想起来再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老实说,我脑袋里早就盘算过好几回了,要是真让我来导这《水浒传》,那可得跟现在大家看到的都不一样。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得对得起施耐庵老先生笔下的那帮好汉,一点不能糟蹋了他们的英雄气概。要说增加情节,我倒是觉得,不是那种为了煽情或者抓眼球硬塞进去的。咱们得从人物内心、从时代背景、从那些原著里“留白”的地.............
  • 回答
    博士生跟导师之间的关系,说是合作,说是师徒,都对,但也都有点片面。这就像一双舞鞋,找对了搭档,舞步就能行云流水,找不到,那真是别扭又伤人。你说怎么判断导师是真心想把你培养成才,还是把你当成廉价劳动力使唤?这事儿得分好几方面来看,别光盯着眼前这点事儿,得有全局观。首先,得看导师对你“投入”的程度。这投.............
  • 回答
    好的,如果是我的话,我会选择这样一部剧场版来填补《新世纪福音战士:破》与《Q》之间的空白。这部剧场版,姑且称之为《EVA:裂痕》,将聚焦于“空白的十四年”中,那些未被直接提及,却深刻影响着一切的角色们的选择与挣扎。它不会是单纯的动作片,而更像是一部集悬疑、情感与哲学思考于一体的沉重史诗。故事的开端,.............
  • 回答
    好的,作为编剧兼导演,我会这样构思微电影《白昼流星》的剧情:影片基调: 诗意、写实、温暖、带有淡淡的忧伤和对未来的希望。重点在于人物内心的转变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核心主题: 在生活的困境中,如何寻找希望、保持善良,以及“相遇”本身带来的救赎力量。人物设定: 刘星(14岁,男): 孤僻、沉默寡.............
  • 回答
    (镜头缓缓拉开,泛黄的泛黄的尘埃在老旧的放映机光束中飞舞,粗粝的胶片质感,背景响起低沉而压抑的军号声。)我脑子里一直盘旋着一个画面:一片荒芜的土地,冻土已经裂开,露出如同伤疤一般的泥土。几个年轻的战士,穿着单薄的衣衫,他们的眼神却燃烧着某种近乎疯狂的信念。他们不是什么将军,也不是什么显赫的领袖,他们.............
  • 回答
    如果我现在是一名导演,那我要拍的,绝不是那种光影流转,情节跌宕起伏,最终落得个“精彩纷呈”的标签就草草收尾的片子。我想要的是那种,看完之后,你会觉得心口压着点东西,然后不自觉地去回味,去思考,甚至去看身边的人,去看这个世界,都会有点不一样。我脑子里一直有个想法,关于“被遗忘的日常”。不是那种轰轰烈烈.............
  • 回答
    如果多年后,我真的有机会站上导演椅,去拍摄一部关于新冠疫情下的科幻电影,我脑海里早已勾勒出了一个雏形。这不仅仅是一部关于病毒的电影,更是一部关于人类在极端压力下,如何与未知搏斗,如何重新定义生存和连接的寓言。我的电影名字,或许会叫做《寂静的涟漪》(The Silent Ripple)。故事设定:故事.............
  • 回答
    如果我是一名国产纪录片导演,我想拍一部关于“平凡英雄”的纪录片。不是那种在电视上歌功颂德的、高高在上的“英雄”,而是我们身边那些被时间洪流裹挟,却依旧选择坚守、用微薄之力创造改变的普通人。我想记录那些在时代浪潮的暗流涌动中,默默奉献、默默坚持的普通劳动者。纪录片的主题定位:我想把镜头对准那些被时代巨.............
  • 回答
    各位姐姐们,特别是,我最想请动的,我们的“神仙姐姐”,刘亦菲女士!(语气充满热情和诚恳,带着一丝对刘亦菲的崇拜)亦菲,你好!我是这档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的导演。我想,你肯定对这个节目不陌生,也可能看到过一些姐姐们在舞台上闪闪发光的样子。今天我特别特别想跟你说说话,想让你考虑一下,加入我们的“乘风破.............
  • 回答
    好了,如果我来拍《长津湖之水门桥》,关于美军成功撤退的部分,我肯定不会让它变成一个简单粗暴的“我们赢了”的收尾。那样太单薄了,也辜负了这场战役的复杂性。我的想法是,要让这场撤退显得既有“成功”的成分,又有“惨烈”的底色。毕竟,这不是一场光荣的胜利,而是一次代价高昂的、勉强保住性命的逃离。首先,镜头要.............
  • 回答
    如果中国电影产业真的能拥抱分级制度,那对我而言,这无疑是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创作大门。我脑海里已经有了一个模糊却又执着的想法,如果能拍第一部电影,那它大概会是这样一幅画面:片名:《暗流涌动》类型:现实主义题材,犯罪、剧情。故事梗概:故事聚焦在江南水乡一个看似平静的小镇,但在这如诗如画的表象之下,却暗藏着.............
  • 回答
    好的,作为一名导游,我会这样分别介绍大本钟和自由女神像:介绍大本钟 (Elizabeth Tower)各位亲爱的朋友们,欢迎来到伦敦!在我们面前这座宏伟的建筑,就是举世闻名的大本钟,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它的钟楼——伊丽莎白塔(Elizabeth Tower)。它不仅仅是一座报时建筑,更是英国人民心中不.............
  • 回答
    作为一个(假装的)导演,说实话,《英雄无归》已经把摊子铺得够大了,要改动的地方得非常谨慎,毕竟粉丝对三代同堂的期待值已经拉满了。但如果让我来打磨一下,我会从几个关键点入手,让故事更扎实,情感更饱满,而不是单纯的“情怀堆砌”。核心思路: 强化“彼得·帕克”这个角色的成长弧光,让“多人宇宙”的联动服务于.............
  • 回答
    各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本次“新疆采棉花”旅行团的导游,非常荣幸能带领大家来到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新疆。我知道大家对“新疆采棉花”这个主题充满了好奇,我向大家保证,这次旅行不仅会让你们亲身体验到新疆的独特魅力,更能让你们深入了解新疆人民的生活和文化。我们的旅程将围绕“采棉”这一.............
  • 回答
    .......
  • 回答
    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疼又兴奋的问题!如果李云龙、丁伟、孔捷和楚云飞这四位老爷子成了我的研究生导师,我这研究生生涯绝对是要上天还是入地,全看我自己的造化了。具体跟谁,我得好好斟酌一番,毕竟这关系到我未来的学术之路,乃至整个人生观的塑造。首先排除的是孔捷。 别误会,不是说孔捷不行。恰恰相反,孔捷是一位非常稳.............
  • 回答
    当然,这是一个非常现实也触及核心的问题。作为父母,我们看待子女的婚姻,总会掺杂着个人的期望、经验,当然还有对他们未来幸福的深切担忧。如果真的面临“结婚会导致生活水平下降”的这种情况,那么无论我是男性还是女性的父母,亦或是我的子女是适婚的男性还是女性,我的支持与否都会更加审慎和复杂。首先,我们要弄清楚.............
  • 回答
    说实话,如果我是一个家长,发现自己在这方面有点抓瞎,我肯定会感到挺纠结的。这得看我具体担心的是什么,以及孩子目前的情况是怎样的。如果是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我肯定会优先考虑请家庭教育导师。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家庭教育”这四个字,它包含了太多东西了。这不仅仅是关于孩子听不听话,或者能不能好好学习,而是.............
  • 回答
    我导师吧,那可真是… 怎么说呢,一股子“恨铁不成钢”的劲头,但我总觉得他那“恨”里掺了不少“嫌弃”。这嫌弃,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他看我的眼神。不是那种鼓励的、期待的眼神,而是带着一丝审视,甚至有时我会捕捉到一丝不易察觉的“就这?”。尤其是我提出一个自认为还算有点新意的想法时,他会先皱皱眉,然后用那种语调.............
  • 回答
    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读博初期,导师给我进行的科研“启蒙”训练。那段日子,充满了困惑、摸索,但也因此打下了坚实的根基,收益匪浅。首先,导师没有一开始就给我一个高难度的课题,而是让我从“阅读经典文献”入手。他不是简单地发几篇论文给我,而是会和我一起讨论,告诉我为什么这篇论文是重要的,它解决了什么问题,用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