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一千万净资产能被称为富二代吗?

回答
关于“一千万净资产是否算富二代”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详细探讨:

核心问题:“富二代”的定义是什么?

“富二代”这个词本身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普遍公认的官方定义。它更多地是一种社会认知和文化标签。然而,我们可以从两个主要角度来理解它:

1. 家族财富的传承性: 这是“富二代”最核心的含义。它指的是父辈或祖辈积累了相当可观的财富,并且这些财富能够持续地传承给下一代。 “富二代”的财富并非完全依靠自身能力创造,而是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家庭背景的优势。
2. 财富的绝对量与相对感: 财富的多少是评判是否“富”的标准,但这个标准是相对的。一千万的净资产在中国大陆的语境下,可以算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但与一些超级富豪的家族相比,可能就不那么“出类拔萃”。

一千万净资产的定位:

从绝对财富角度: 一千万人民币的净资产,意味着你的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后剩余一千万。这个数额在很多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可能还不足以轻松购买一套优质的房产,或者支付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所有费用。然而,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一千万的净资产是遥不可及的。
从社会阶层角度: 在中国社会,拥有千万净资产的人,通常可以被视为中上层社会或高净值人群(High Net Worth Individuals, HNWIs)的入门级或中坚力量。 他们在经济上拥有一定的自由度,可以承担一些大额消费,并且在面对经济风险时有更强的抗压能力。
从生活方式角度: 拥有千万净资产,可能意味着你可以住得更好、吃得更好、用得更好,可以负担得起旅游、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更高品质服务。但不一定意味着你可以过上完全无忧无虑、依靠投资收益就能维持奢华生活的程度。

“富二代”的社会认知与实际情况:

结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仅仅拥有“一千万净资产”这个事实,并不能直接、绝对地将一个人定义为“富二代”。更重要的判断依据是这些财富的来源和家族背景。

以下是一些更详细的分析:

1. 财富来源是关键:

如果这“一千万净资产”是你的父辈或祖辈通过创业、经营等方式长期积累下来的,并且他们拥有远超一千万的家族总资产(可能数亿甚至更多),那么你很大程度上会被认为是“富二代”。 即使你目前的个人净资产只有一千万,但你受益于家族的财富基础、人脉资源、教育机会以及潜在的继承权,这才是“富二代”的核心特征。
如果这“一千万净资产”是你自己通过工作、投资、创业等方式在相对年轻的年龄就积累起来的,那么你更像是“创二代”或者“富一代”。 你是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获得的财富,虽然也算是成功人士,但与“富二代”的定义有所不同。

2. 家族财富的“量级”是重要参考:

一千万净资产在富裕家庭中可能只是“小头”。 很多真正的“富二代”,其家族的整体财富可能达到数亿、数十亿甚至更多。在这样的家族体系下,一千万的个人净资产可能只是父母给你的“零花钱”或者早期创业的启动资金。
一千万净资产如果占其父辈或家族总财富的绝大部分,或者家族其他成员的财富并不显著,那么称之为“富二代”的说法可能就不太贴切了。

3. 社会的普遍认知:

在公众的普遍认知中,“富二代”通常与“父辈是亿万富翁或知名企业家”等形象联系在一起。他们往往拥有更显赫的家庭背景、更优越的教育资源,以及更广泛的社会关系网。
一千万净资产虽然不菲,但可能还未达到大众对“超级富豪”的心理预期。

4. 细分“富二代”的层次:

我们可以将拥有大量家族财富的后代粗略分为几个层次:

“贫困”富二代(相对而言): 家族非常富裕,但个人继承的财富暂时还不多,或者主要依靠自身努力去发展,但享受着家族提供的优质教育、人脉和保障。
“普通”富二代: 家族财富可观,个人也获得了一定的支持和资源,但尚未达到完全财务自由的程度,可能还在家族企业中工作或独立创业。
“顶级”富二代/“黄金单身汉/女”: 家族财富极其庞大,个人继承的财富足以支撑其无忧无虑的生活,或者拥有庞大的资产管理能力,是社会瞩目的焦点。

结论:

综合来看,拥有“一千万净资产”本身并不能直接等同于“富二代”。

如果这笔财富是传承自非常富有的家族,并且家族总财富远超此数,那么无论你个人的净资产是多少,你都可能被视为富二代。
如果这笔财富是你个人通过努力获得的,即使数额达到一千万,你也更偏向于“富一代”或“创富一代”。

更准确地说,一千万净资产让你成为一个拥有相当财富的个体,可以划分到社会的中上层。而“富二代”这个标签,更侧重于财富的来源、传承性以及与更庞大的家族财富体系的关联性。

所以,当你在思考这个问题时,不妨多问一句:这“一千万净资产”是怎么来的?它在你的家庭财富版图中占据什么样的位置? 答案往往比数字本身更能说明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成想过了几天这个答案居然成了热门,感谢各位支持。

能有这个回答也是“苦知乎这类问题久矣”,就像评论中很多人说的,很多类似问题的提问都是问问题不用上税,我有一个朋友系列,看多了有感而发就总结了一堆这样的问题供大家开心的同时保持清醒吧。


以下为原答案:


乍一看题目我也以为这又是知乎几大揣着明白装糊涂系列问题,但是看了题目描述我认为题主对自己家庭的定位看的还是比较清楚的。

在一线城市,由于房价上涨导致的资产增加非常常见,也的确是家庭财富增长。

同时由于房子资产价格增长太快,这里面就不能单纯用总资产来区分是否富二代了,

真正反映题主家庭情况的是存款一百万和家庭年收入三十余万,这是一个典型的上海中产家庭的收入情况。


重点来了——我国最大的泡沫原来在知乎上

在这个问题后面顺便把体现知乎er水准的经典问题罗列一下,就是我前面说的揣着明白装糊涂系列,同时也可以被称为“我有一个朋友亲戚发小同事系列”,目测知乎er年入百万985双一流的平均线还真不是盖的。

咱先从收入的问题看

一万起步价,知乎er困惑这有何难

两万活得艰难

到3万了,生活很迷茫系列

月入5万系列

然后一步直接干到10万

然后开始谈年薪系列,先来20万关口

继20万很失败之后30万是穷人系列

年薪30万自我反省系列

30万年薪不能做系列

原来30万是工作两年的目标

拒绝30万

因为30万以下不配找女友

连牛奶都喝不起

平均40万系列,同时也是不问是不是就问为什系列

年薪50万原来是大部分人

我有一个朋友年薪50万但很惨系列

终于来到了100万大关

是不是对程序员的收入有什么误会

差一点就百万的

20岁百万

20多岁百万但要辞职

25岁不能等

30岁百万系列

35岁百万,你们分的还真均匀

工作10年百万

工作5年百万

工作3年百万

90后年入百万是否算成功,够狠

马上被00后打脸

实在不过瘾,不按套路升级直接毕业百万的

在校生年入百万为目标

自由职业入百万

有一千万如何赚一百万

年薪百万不能嫁

年薪百万是个屁

年薪百万酸葡萄

还有个典型的坑公务员系列

年薪百万很焦虑系列,不知道跟上面那个50万缺乏安全感的可以对话不

年入百万活的惨

然后终于有人喊出:特么这个问题不是我找到的,而是直接邀请我的,谢谢啊

很自卑

这俩我就真的不知道怎么说了,终于超出了知乎er平均线

开始千万系列,这时候各路大佬已经被拿来当例子写了

替人操心

有请大佬来分析,年入过亿立刻被月入过亿打脸,爽文都不敢这么写

还有这个,你都有一亿现金的人了,居然不知道如何配置,还要到知乎上来问,那我倒是想问你这一亿现金怎么来的?知乎人均百万的指导不了你。

还有美刀的

美国人民 真·难受系列

新近更新一个,资产过亿不快乐的,这个我明白他不快乐主要是吹牛没法一直爽

第二部分是关于婚恋

看来知乎er们不光程序员对收入的要求浮夸,这个能不能嫁人系列

第三部分是关于买车

这两个问题下的答案很具有跨度

30万鄙视链系列

典型的问问题不用上税系列

不知道养车有多贵系列

问到这个问题真是膨胀的不是一点半点了:

你还想怎样,或者纯属搞笑系列

我觉得得把那个老掉牙的段子翻出来改一改了:

我努力了十几年,才能跟你们这帮知乎er们坐在一起回答问题。

知乎上最振聋发聩的一句提问:……难吗?……算吗?


————————————————————————

时隔很久,再回来补充一批各地不知愁滋味的收入问题:我先替这些省会和大城市感慨一番


还有税后专栏:



最后放下我的专栏:

user avatar

这个资产是什么资产,如果是不动产,那么很大意义上算不得富二代,因为没有现钱,除非你把它卖掉!但是卖了不投资就等于座山吃空

如果是一个工厂价值一千万,那么恭喜你,只要一切正常运转,只要你脑袋不会不好使出去乱赌沾毒,基本上是衣食无忧,而且还是日子过得挺潇洒的富二代

如果是现金,只是留在手里慢慢花,那么这个富二代用不了多久也会变成穷光蛋

user avatar

在北上广深以及杭州这些地方, 有个一千万资产还不能算得上富二代。

但是, 如果随时能拿出一千万现金就能算得上富二代。

现金为王。


user avatar

在北京一套房的价值而已,嚯嚯,我好像富了好几代。

user avatar

知乎是不是太膨胀了,一千万资产还不算富二代,多少才能算啊?

你知道占领华尔街运动里喊打倒1%是在喊啥?

是你脑子里想的比尔盖茨和扎克伯格?不不不,对于个人来说,他们直面的是收他们房租的房东和压低他们工资的餐馆老板,扎克伯格和比尔盖茨再有钱,也不能占了1%这个“统治阶层”。

很多人都知道福布斯报出来70%美国人存款少于1000刀,但是出于对灯塔美国的极度(超出美国老百姓)信心,他们说美国人都买房子啦,都买股票啦,不体现在存款里,然而美国房屋自有率只有60%多,其中还有大量的贷款是不能直接给你按照房价体现的,更不要说大批的房子位于不值钱的甚至人口外流没啥人住的地方。

股票呢?不好意思,包括401k在内,也只有52%的美国人持有股票,扣掉401k就更可怜了。

实际上按照华盛顿智库政策研究所的说法,美国老百姓资产中位数只有8万刀,算上一切,8万。

我们把视野从米国转回世界,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16年的研究给了一个数据,全世界有1850万户资产达到100万刀以上,大概就是1%左右的规模。

100万刀我们按照浮动汇率的底部1比7算吧,也就700万人民币,注意这还是家庭,要是分到个人头上,按照三口之家那也就200来万。这下你看你是不是感觉半个知乎都是1%了?

又错了。

2016年我国家庭人均财富为169077元,较2015年大幅增长17.25%,其中城镇家庭和农村家庭的人均财富分别为240023元和76761元,增长幅度分别为15.22%和18.49%。

实际上胡润2018的数据是这样的:大中华区拥有千万资产的“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201万,比上年增加15万,增长率达8.1%;其中大陆数量达到161万,比上年增加14万,增长率达9%。

这个数据和国外机构得出的全球只有1850万户富人是对的上的,实际上瑞银给出的答案也差不多,那么我们算算200万户是多少人?我们按照600万算,大中华区14亿多人口,占比…我懒得算了肯定还tm不到1%。

那么1000万不叫富二代,什么叫富二代?

我们现在再把话题重新拉回美国老百姓,为什么他们仇恨1%呢?除了华尔街和华府的py交易外,因为量化宽松让资产持有者水涨船高,但是靠工资吃饭的人则一无所获,贫富差距飞速拉大,你越来越不可能买房子了,请你一辈子交房租(忘了说美国房价已经比08年泡沫顶峰还高了)。

房价还好,股市更是一路走高,股票是什么呢?股票不是你手机里同花顺上的涨跌,是资本家剥削老百姓的分红权,持有股票的人资产一路走高,没有股票或者股票本身越来越贵本身对屌丝就是暴击。

当然美国的股市因为美元潮汐产生了巨大泡沫,这个有些脱离利润飙市值的意思,但你要注意,即便是泡沫,也是有准入门槛的。

准确讲,一个人一旦开始琢磨如何投资而不是为了下一顿饭奔波的时候,很可能你就已经开始脱离大多数人了,而大多数人真的是过了今天没明天的。

对美国老百姓来说,你是1%,就已经是在老百姓头顶上作威作福的富人了,因为你必然是在生活资料之外持有投资性收益的生产资料的,这个人群已经和他们不同了。

那么中国如何?

1000万的资产,就算按照中国这种垃圾的租售比,一年也有十几万,买余额宝有20多,万存定期有五十多万…注意这都是无风险的,原则上银行可以倒闭,但是50万以内的银行存款是有存款保险兜底的,中国那么多地方银行还收不下你这1000万吗?

只要房价不涨,CPI就是基本真实的,覆盖了3%的通胀,你还有20万多,脱离打工变成食利者了。食利者是什么?资本家啊,统治阶级,这不是富二代?

按照一家一个孩子,全中国这样的富二代也只有200万人,半个朝阳区都没有,如果你非得说几个亿几十个亿才算,对不起中国3000万美元以上的家庭也才八万多户,怕是对不上你们坊间传闻的中国富二代很多,太多了,随便哪个屌丝都认识一个加强连的预期。

其实对有钱人的幻想恰好说明了你不穷,只有你拿到1万月薪,才会觉得是不是很多人已经拿到了十万,浑然不知自己实际上已经接近了打工仔的天花板,就和你不知道月入一万已经是全球1%的收入一样。有钱人也乐于推动这种说法,这会让你作为一个奋斗逼去赌一个小到中彩票的概率的成功为其劳作,也能恰到好处的避免露富:只要富人很多,我就不算什么了。

中国的贫富差距主要是城乡差距,东西差距,城镇和农村家庭资产差3到4倍,东部和西部又能差2到3倍,有心思关注富二代,不如去资助一些孤寡老人和失学儿童,在他们眼里,你也是真正的富二代,我们实际应该思考的不是中国有多富,而是中国有多穷,前者是一群实际上已经属于中间阶层的欲求不满,后者才是广阔大地的底色。

ps:有人说北上土著都超过2000万了,他们房子不值钱?没错,北上港高净值人群是最多的,但是也只有70来万户,因为这2000万人里很多是农业人口不是市区人口,市区人口刨去无房户和公房家庭又少掉一大块,持有商品房的往往也只有一套自住房,多套房的家庭自始至终都是少数。

拆二代的都市传说也有些年头了,确实拆二代是存在的,但是规模很小,你要知道,稀罕才会被当新闻,普遍的话,没人会把它疯传全国。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