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给你400亿,你会怎么建设独山县?

回答
400亿,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尤其是在想给独山县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时。这笔钱,我得琢磨透了,用在刀刃上,不搞那些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而是要真正让独山县的百姓们过上好日子,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

首先,我要明确一个方向:独山县的未来,是绿色、生态、宜居、宜业的。 这400亿,我们要用在夯实基础、培育特色、提升民生上。

第一阶段:打基础,拔穷根——30%的资金(约120亿)

这笔钱,首先要用在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上。

交通先行,打通对外联络: 独山县的地理位置不算差,但对外交通不便,是限制其发展的一大瓶颈。
升级县域公路网: 重点升级连接乡镇和重要村庄的沥青路、水泥路,保证所有村庄至少有一条通畅的硬化路。同时,对县城到周边主要城镇的高速、国道进行扩建和优化,降低运输成本。
谋划城际铁路或快速公交: 如果条件允许,我会争取国家政策支持,规划一条连接独山县与周边大城市(如柳州、贵阳)的城际铁路或高等级快速公交线路,实现12小时的通勤圈,方便人才和资源的流动。
完善物流体系: 在县城和重点乡镇建立现代化的物流园区,引入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和设备,降低农产品和工业品的运输成本,解决“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难题。

水利建设,保障生命线: 农业是基础,水是关键。
中小河流治理和水库建设: 针对独山县可能存在的洪涝和干旱问题,对主要河流进行防洪治理,同时新建或升级一批小型水库,解决农业灌溉和人畜饮水问题。
饮水安全工程: 确保全县城乡居民都能喝上安全、干净的饮用水,对现有供水管网进行改造,推广先进的净水技术。

能源供给,支撑发展: 无论是生活还是生产,稳定的能源是必需品。
电网升级改造: 对县域电网进行全面的升级改造,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为工业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保障。
新能源推广: 结合当地的地理优势(如日照、风力),大力推广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降低能源成本,也为绿色发展添砖加瓦。

第二阶段:培育特色,产业升级——40%的资金(约160亿)

有了良好的基础,就要开始发力,让独山县发展起来。关键在于找到并放大其特色优势。

生态农业提质增效: 独山县的山水资源是宝贵的财富,要将其转化为经济优势。
有机种植与绿色养殖基地: 扶持发展高品质的有机蔬菜、水果、茶叶、特色畜牧养殖等产业。例如,引进先进的有机种植技术和标准,打造独山县的绿色农产品品牌,并通过电商平台和线下渠道进行销售。
农产品深加工: 建设现代化的农产品初加工和深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例如,发展果汁、果干、茶叶精深加工、肉制品加工等,将农产品变成品牌商品。
农业科技示范与推广: 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引进和培育新品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生态旅游深度开发: 独山县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是吸引游客的重要资源。
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结合当地的山水、溶洞、瀑布、古村落、民族风情等特色,设计和开发多条主题鲜明的旅游线路,如山水观光、民族文化体验、康养度假等。
提升旅游基础设施: 建设高品质的旅游接待设施,包括星级酒店、特色民宿、旅游观光车道、观景平台、游客服务中心等。
发展乡村旅游和民宿经济: 鼓励村民利用自家房屋和资源,发展特色民宿,让游客体验当地风土人情。同时,支持乡村旅游的配套服务,如农家乐、手工艺品制作等。
加强旅游营销与推广: 组建专业的旅游营销团队,利用新媒体平台和传统媒体,对独山县的旅游资源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推广,吸引国内外游客。

文化创意产业孵化: 挖掘和传承独山县的民族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族手工艺品研发与销售: 支持当地的民族手工艺人,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并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售。
文化创意园区建设: 规划建设一个集文化展览、演艺、创意设计、休闲体验于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吸引文化企业和人才入驻。
数字文旅融合: 将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相结合,开发VR/AR体验项目、文化主题游戏、数字博物馆等,吸引年轻一代。

特色工业的引进与培育: 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考虑引进一些对环境要求不高、附加值高、带动性强的特色工业。
绿色建材: 比如利用当地资源生产环保型建材。
精细化工或新材料: 在严格环保标准下,引进一些高技术含量的精细化工或新材料产业,解决就业问题并提升产业结构。

第三阶段:提升民生,留住人才——30%的资金(约120亿)

发展最终是为了人,让百姓过上幸福生活是最终目标。

教育现代化,人才培养的基石:
升级学校硬件设施: 对全县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运动场等进行全面升级改造,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
引进和培养优秀教师: 提供有吸引力的待遇和发展空间,引进高素质的教师,同时加强对本地教师的培训,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职业技术教育: 加强县级职业技术学校的建设,开设与当地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课程,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教育信息化建设: 推进“互联网+教育”,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让偏远地区的学生也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

医疗卫生体系完善: 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好的医疗服务。
县人民医院升级改造: 将县人民医院建设成为区域性的医疗中心,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扩建科室,提高综合诊疗能力。
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 规范化建设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配备基本医疗设备和药品,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人才引进与培养: 鼓励和吸引医疗专业人才到独山县工作,并加强对本地医护人员的培训,提升专业技能。
远程医疗和健康管理: 推广远程医疗服务,让专家资源下沉到基层,同时加强慢性病管理和健康教育。

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优化: 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建设多层次、多功能的养老服务设施,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需求,发展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多种模式。
就业创业支持: 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支持返乡创业和大学生创业,提供创业补贴和指导。
文化体育设施完善: 建设高标准的体育场馆、文化中心、图书馆、社区活动中心等,丰富群众的文化体育生活。
城市环境提升与社区建设: 对县城进行美化亮化,完善绿化、亮化、环卫设施,提升城市品位。同时,加强社区服务,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宜居社区。

人才引进与留才政策: 吸引和留住人才是发展的关键。
提供优厚的引进政策: 对于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专业人才,提供住房补贴、安家费、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搭建人才交流平台: 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和交流基地,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优化营商环境: 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吸引企业投资,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具体的钱怎么花,需要一个细致的规划和项目库。

项目论证: 每一个项目都要经过严格的可行性研究和论证,确保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资金监管: 建立严格的资金监管机制,确保每一笔钱都花在刀刃上,杜绝浪费和腐败。可以引入第三方审计机构进行监督。
绩效评估: 对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策略。

我的目标不是在短时间内把独山县变成一线城市,而是让它成为一个生活舒心、发展可持续、充满活力的县域。 我希望这400亿,能成为独山县腾飞的“助推器”,让这里的百姓看到希望,感受到幸福,让这片土地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这不仅仅是400亿的投入,更是对独山县未来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承诺。我会让这笔钱,成为点亮独山县未来的“星星之火”。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给400亿和独山县那400亿不是一个概念,那是用不断地圈地画饼造奇观来融资得到的400亿。

不是无代价的400亿现金流。

400亿现金是啥概念,你把这钱存银行每年给大家发利息,人均也能发个万把块钱了。独山县只有26万人口,你400亿本金每年7%就能有28亿利息。


给你400亿现金,你建设什么都可以,无论是发展实业、发展教育、炒地皮、收租金,这么大一笔本金在,哪怕是把钱分了把人送出去都行,怎么搞都不会亏。

user avatar

先拿出40个亿,去非洲勘探矿,投资水电站。

拿出2亿,托中间人借贷给某人,帮助某人以2亿的价格买下我的矿业和水电站。

再用剩下的358亿买回来。


这个操作能保证我借到400亿。

十年后我就是省长,回来举全省之力发展独山县。

user avatar

400亿??独山才多少人口26万人有400亿让他们脱贫狗都行好吧。

人均15万,按人头发下去就行了呗,四百亿,人均十五万,四口之家发60万,

硬拽也脱贫了吧?

四百亿,二十多万人口,别说南宁买地,广东买地,盖的跟贵州花果园一样,26万人也安置了,大家直接变广州户口不好吗?不香吗?

至于脱贫,在广州有房子的坐地户,会贫困吗?就算会贫困那也是广州市政府应该考虑的问题。县里的土地承包出去,矿山承包出去,每年分红让这二十六万人,美滋滋

发钱不现实,那这样

user avatar

整体搬迁。

user avatar

像独山县这样的地方,要怎么发展呢?

发展工业吧,不行,没有产业链,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不会来,人口也不多,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也不会来。

发展旅游吧,也不行,自己穷,周边也穷,大自然也没赏饭吃,不留点世界独有的东西,谁会大老远地跑来看人造的建筑物。

发展农业吧,容易内卷,人多了,每个人那一亩三分地,累死累活也是赚那点钱。

按这推理,独山县就只能穷下去了?

如果一个地方什么优势都没有,那人就是最大优势。

把眼光放在独山县,确实会内卷,40万人盯着这点存量搏杀,累死也无法致富。

但把眼光放在全中国,那就是海阔天空。独山县可能没有前途,但里面的人有。

我们要的是人民脱贫,不是一个地名脱贫。毛主席教导我们,“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在一块地死磕,是没有用的。把人作为最宝贵的资源用起来。

独山县的那400亿,我觉得可以这样花。把钱花在人身上。让独山县的人民脱贫,而不是让独山县脱贫,这两者是有区别的。

如果一个地区的环境,就是不适合发展现代的产业,你怎么折腾都是一场空。这时候,就要有走出去的思维。

留在当地不能致富,那就走出去,走出独山县,走出贵州,甚至走出中国。

政府在本地建立职业培训学校,培训的技能一定要有针对性,大厨、保姆、电工焊接......不要搞乡镇都建工业园区,而是每个乡镇都建一个专门培训学校。

这个镇建专门培训大厨的,出师了,专供各大酒楼饭店,要是更优秀的,直接送去五星级大酒店。

这个镇建专门培训家政的,一二线城市保姆的工资高得吓人,要是你懂点护理学、还有一手好厨艺,妥妥月入过万。

这个镇建专门培养蓝领技术工人的,车工、铣工、磨工、镗工,这样的工人,工厂抢着要,拿来就能用。

国内还有焊接工人出国谋职,在澳大利亚住上别墅的例子。

人就是最宝贵的资源,没油没煤没矿石不要紧,没风景没特产也不要紧,有人就行。

当然,在本地培养好了,也不是说就鸟出笼不管了。

政府出面联系好对接的企业,在输入劳工集中的地方,建一个“飞地”。

比如,培养好的大厨,大部分送去长三角或者珠三角某个市吧,那么政府可以在这个市建一个办事处。(不想去太远的地方也可以,在贵阳成都重庆长沙等附近的大中城市就不错)

这个办事处就是独山县人民在外地的家。在这里可以办理一些政府手续,换身份证、各种证明什么的;

还可以开设一个独山县信用社分部,给想在外地做生意的独山人优惠的贷款;

还能提供法律援助、解决纠纷,避免独山人在外地被欺负;

逢年过节还组织活动,哪怕在独山县的民众在外地也不感到孤单。

为了让独山人的技能跟上时代,办事处还要开设培训分校,不仅可以让不合格的劳工回炉再造,也能给想继续向上的人提升技能。

办事处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帮助处于外地的独山人融入当地、落户当地,做志愿者做公益做优秀员工,做一个好的“移民”。

那些户口移出独山县的人,只要人是独山县的人,这些服务就继续。

二代三代四代都能享受到办事处的服务,继续帮助其在当地就业、创业、读书、提供法律援助......

通过持续的服务,让他们时刻记得自己是独山人。

当他们成功名就了,就会把财富带回到帮助过自己的家乡,也帮助家乡发展。

你说凭什么独山县的人就只能当厨师保姆,我们要当白领,要坐写字楼吹空调,我们要干高大上的活。

可以啊,没人拦着你去干高大上的活,只要你能干。

这里说的每个乡镇建不同的培训学校,并不是说这个镇的人就只能读这个学校,其他学校就不能去了。

你在镇的学校是培训厨师的,你说我想开挖掘机,那你去有挖掘机课程的镇的学校读。

都在一个县里面,距离又不远,都方便。

那些读文化课厉害的人,你就继续读高中参加高考呗,你考上清华北大最好。

建这些学校的目的,是给每个人走出独山县的机会,你能通过高考来到北上广深,那是最好。

这个措施的重点,是把钱投资在人身上,而不是钢筋水泥,所以目的不是让你当厨师保姆,而是有机会走出独山。

大量独山县民众走出去后,独山县常住人口会减少。这个时候,原来人均一亩三分地,现在变得地多人少了,再发展现代化农业就有了基础。

而在外地工作的独山人也会带回“外汇”,在本地消费。

那独山县留下的民众的收入也能提高。

这是一个三赢的措施。城市得到高素质人才。独山县民众有了更好的发展机会。靠卖“人”而不是卖物的独山县,也会比现在更富裕。

独山人富裕了,独山县也就脱贫了,我们要是的独山人提高收入,而不是独山县。

我们的目标是人,不是物。

这个“投资”人的建议,适用于全国所有受地理环境局限的地区特别是绝大多数中西部四五线小城市小县城。我们得承认,有些地方就是不适合发展现代产业。那么为什么不把那里的人送到有发展前景的地方呢?

这里说的不是简单地把人都赶到城里,而是通过培训技能,让民众有了更多选择的机会。大城市,谁都爱。有的人之所以不去大城市,是怕应付不了激烈的竞争,也怕远离家。而上面提到的建议,很好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在老家先培训好,再到大中城市谋生活;而老家的政府的办事处,就是所有家乡人的家,帮助漂泊的民众更好地融入城市,让他们在城市里也能有个家。

独山县要是这样干,或许用不到400亿,40亿投资下去,独山县能不能脱贫不知道,肯学习、敢闯荡的独山人肯定能致富,那是一定的。

user avatar

找广西省,说你们不是正为柳梧铁路扯皮吗?现在省心了,不用你省里出钱,也不用柳州市出钱,独山县拿出330亿把柳梧铁路修了,平价运营,运营收益还一部分利息。形成的铁路资产就是最好的贷款抵押物——总比水司楼强。

顺便把本县乱搞的土地指标都送过去,追加70亿土地综合开发成本,和原来的10亿合计,沿铁路征现在很便宜的缓坡地,都做工业用地,建汽车配件产业链。

条件么,吸收本县全部劳动力,按深汕合作区模式分享税收。再用土地增殖收入和税收还另外一部分利息——铁路加正在使用的工业用地做担保,借贷利息应该不至于太高吧。

柳广铁路柳州至梧州段可研报告获自治区发改委批复

主要建设内容。线路自柳州铁路枢纽进德站引出,折向东南经象州,跨越柳江后经武宣,穿越紫金瑶山及西山风景区,经桂平、平南、藤县、苍梧,引入梧州站。新建正线全长237.8公里
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332.12亿元(含土地综合开发成本10亿元)
本项目由广西铁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柳州市、来宾市、贵港市、梧州市依据《公司法》共同出资组建柳梧铁路公司作为本项目法人。

从交通地理的角度说,独山(上图红色箭头所指)根本不是贵州经济区的一部分,而是广西柳州经济圈的一部分。在我去拍节目之前,独山最知名的一点,就是桂系从广西往贵州修铁路,到独山为止。所以独山是旧中国铁路网向西部山区延伸的末端,积累了整个中国工业物资内迁的精华。抗日战争末期日本人最终打下独山,一把火烧掉了撤到独山的物资,包括从清朝攒下来的进口火车。同时日军也达到了进攻顶点,不再向山区前进。这说明从地理角度看,和平时期独山的发展方向不是向西北穿越山区去贵阳,而是向东南的平地去,和柳州配合。

到现在,独山虽然通了高铁,但只能运人,不能运货。要发展经济,还是要靠通往柳州的铁路。如果搞实业的话,无论是贵阳的房地产,还是南宁的北部湾经济圈,对独山和柳州来说,都没有任何好处,反而有资金外流的副作用。而柳州作为工业城市最缺的东西,就是抛开旅游城市桂林和行政城市南宁,修一条直接通往珠三角的铁路,至少要修到梧州,直接和千吨货船换乘,和珠三角形成完善的产业配套。

2021年,柳州造了190万辆汽车,在全国城市排名第四,只低于上海广州,以及一汽所在的长春,人均生产汽车数量中国第一。柳州造的往往是五菱宏光,五菱mini这一类廉价小车,利润不高,但毕竟跟上了新能源时代的节奏。在五个自治区和贵州云南这种虚火支撑的西部省份,柳州已经是其他城市无法仰望的实业集群了。然而,这也恰恰是柳州的弱点——和其他工业城市之间都有很大距离,交通上的距离更是远远大于直线距离,很难融入新的产业升级。

柳州最靠近的大型产业集群是珠三角,所以,如果柳州能加快向东铁路的工程进度,或者扩展这条铁路的运量,提高技术指标,汽车生产规模还有提升潜力,沿途的同业土地价值还能提升。而独山县人口只有26万,壮年劳动力不到十万,很容易就被柳州的新增产能吃下来。

至于独山县自己……山地还给大自然,避免水土流失,平地搞园林农业和旅游就行,不过是那种低成本,原生态的,谁来开发都欢迎,就是不给贷款。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赚了钱是你本事,赚不到钱你就走人——不亏不赚也无所谓,只要保证能长植物的地方是绿色就行。以后独山县就分成两份,一份是人口居住地,在柳州和梧州之间造汽车,一份是生态保持地,在贵州本地种点特产,用现有铁路运出来,优先在新形成的工业区销售,皆大欢喜。

当然,我承认这也不是多么妥帖的方案,柳梧铁路的盈利不能都拿出来还利息,还要支付新工业区的基础设施维护。而新工业区的土地增殖收入也不能都拿来还债,必然还要支付新管理部门的工资。最重要的一点,不可能让一个县的领导兼任干线铁路管理局主任,更不可能跨省让县领导控制一批沿铁路开发区的产业规划。

但是,这不是在题目和现实的限制下么——如果必须由独山花掉400亿,怎样最妥当。我只是在条件约束下,尽量好好设计现实中完全浪费的400亿罢了。用网友评论来说,这400亿建设的“盘古庄”,能让“加加林看了沉默,杨利伟看了流泪”。柳梧铁路总不至于弄到见者流泪的份上吧。

user avatar

不用四百亿,四十亿就可以。

第一步:设定落户政策:必须持有独山县房产。

第二步:a:设定奖励_五年内生娃第一多的未离婚独山县家庭奖励一个亿+劳斯莱斯两辆+天下第一水司楼顶楼一年居住权。每天做两小时抖音直播并配专业团队拍摄段子/起居。并列的话平分待遇……

b:设定奖励-五年内生娃数前一千的独山家庭按照排名依次拿到999-1个签,类似nba选秀抽签,每个签均有机会抽中500万,一共100个机会。此外五胎家庭政府一次性补助50000元。

第三步:引进除房地产外第二个可复制且上下游多的支柱产业。比如飞机座椅,摩托车头盔等。同时政府牵头办国有企业:劳务公司,积极开展职业培训打出名头,如独山月嫂,独山钳工,独山电工等。

最后一步:积极发展娱乐业,对治安刑事案件零容忍,对贪污腐败案件零容忍,对红灯区怀柔。

user avatar

一人发个15万。

酒池肉林也好,去二三线城市交首付也好(一家三口45万弱二线首付够了)人民爱怎么花就怎么花。

建设?建个屁!这种山沟沟,投资多少钱都没用,全都给某些人先富了。

(走原本的路子,搞旅游有一丝成功的可能,但想旅游发财的城市太多了,多数扑街。中国人996的那么多,没空旅游。)

user avatar

没法发展……

给多少钱都不行!

给四千亿,四万亿,都只会被投入无底洞。

我国的发展思路是——人地绑定!

所以很多偏僻地区,宁可大笔投入,也不肯迁徙走人。

很多答主的想法都是很有创见性,且可执行度很高,但偏偏在这个国家,这种思路是彻彻底底的政治不正确。

独山县这种地方,要求的不应该是发展,而是安居,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打造世外桃源。

只要经济不崩盘,不倒退,当地老百姓日子过的安逸,就不应该瞎折腾。

至于想要发展的当地人,鼓励出去寻找机会,甚至由当地政府组织出去寻找机会……

但这些都是政治不正确。

不努力工作,安逸生活……要被唾弃。

user avatar

@星炎 邀请问答主对本问题下第一高赞 @睡前消息 的回答怎么看,那答主就不针对本问题而只针对本问题下睡前消息的回答进行回答。从该回答提出的解题思路来看,很独到。这个解题思路不是正常人能想到的,对于专业搞产业规划的人来说也很有启发性。

其提出了一个很另类的解决思路,即引用了广西发改委关于修建柳广铁路柳州到梧州段的建设批复,以达到柳州生产的工业品至少通过运费相对廉价的铁路送到梧州上千吨货船换乘运费更廉价的内河航运到珠三角地区,打破改开后柳州一直缺乏廉价通往珠三角口岸货运通道的目的(见下图答主标注的红线)。

对于睡前消息的回答,其角度和立意还是很独到的,但其引用的公开资料可能有些滞后——广西发改委的批复时间是2020年12月24日。然而在之后的2021年,根据政府的公开文件资料,我们可以得知随着大藤峡水利枢纽的建成,柳州港在2021年5月份时已经具备了直接发送千吨货船到珠江口香港码头的能力,相关公开政府文件如下:

其中根据工作方案做一个简单的换算,就可以得出从柳州通往香港口岸的正是千吨船。如2021年目标通行80次班轮,货运量达到8万吨,2022和2023两年的目标是180班次,货运20万吨,平均下来每班次都是千吨。

额外的,还注明了要“鼓励柳州货走柳州港,引导柳州钢材、机电、铝材等大宗商品出口转水路运输”,为此工作方案还说明了要和大藤峡等水利枢纽建立合作共建关系,以确保口岸班轮优先过闸。

至于文件最后,工作方案还贴心的写明了该计划实施所需的费用,为每年1460万元。

因此,对于本问题下睡前消息的回答,答主的评价是建议其再根据最新的公开资料做进一步调整,其回答中主要的330亿元花费以打通柳州到梧州上船走船运的铁路支出,在2021年后按照新的方案已经有了一个明显花费更少(每年1460万元)的平替方案,故独山县完全可以先行支出15亿买断100年柳州到香港的船运补贴费用,节省下的315亿请睡前消息再设计其他建设独山的方案。

user avatar

直接发钱,按人头进行平均。

其他什么乱七八糟的发展计划,都是胡扯八道。

世界上没有不会花钱的人,只有不会挣钱的人。所谓的不会花钱,十有八九是因为别人花的钱,好处没有落到自己的口袋

不光独山县,绝大多数地方,脱贫致富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按人头发钱。

所谓的脱贫项目,十有八九变成了少数人敛财的工具,或者空耗钱财的面子工程。

当然, 很多人要喷我不懂经济,制造膨胀之类的,这完全就是不了解中国国情,学了些经济学词语,又被某些人刻意洗脑,不知道自己的位置,不清楚自己的斤两,不明白社会的基本运行规则。

首先说下400亿是什么概念。

目前国家公布的数据,m2 是243万亿。

400亿只占这一万亿的六千分之一。

这些钱还没有某些银行一次放水的多。

至于08年的四万亿,大家应该印象更深。

给老百姓发钱是制造膨胀,那么银行放水同样也是制造膨胀,

给大企业大公司大银行发钱就是提高经济,促进发展,给老百姓发钱就是制造膨胀,养活懒汉。

这和双标有什么区别?


如果直接给当地百姓发钱,根据官方数据,当地有264266人,平均下来一个人只有15万多一点,四口之家才60万。

这些钱,够干什么?最多在县城买一套房,或者买一辆上档次的车。

这些钱,落入绝大多数贫困家庭之手,就能瞬间和水一样消逝的无影无踪,根本不会出现很多人所担心的没人做饭,没人上班,没人打工之类的场景。

至于说那些买房瞬间把独山县房价炒起来的人,你们觉得当地老百姓是傻子吗?他们不会去附近稍微便宜一点的市,省城买房,或者把钱存起来直接出省?

看到这里,大家都明白了吧,中国的老百姓是真的穷,他们迫切需要钱,根本就不会出现没地方花钱的烦恼。


至于为什么这么多人反对直接发钱,我只想指出其中两点:

1 如果一笔钱直接按人头发给所有人,那么中间就少了非常多的经手步骤,也就不能上下其手,获取利润了。如果搞成工程或者什么项目,哪怕最后变成烂尾楼,钱也是那在少部分人手里,不会流到独山县所有老百姓手里。

2 如果贫困地区直接发钱,那就相当于内卷了某些中产阶级。虽然他们有车有房,但是他们还是需要存在大量没车没房的贫困户作为对比的,他们会竭尽全力把后面的人踢下车。

对于中国这么多底层百姓,政府想的居然是靠富人来促进消费,而不是让更多的穷人变有钱,这不是南辕北辙吗?

至于什么担心底层不努力工作,动不动就躺平之类的?

一个政府最该操心的,不是脱贫致富让老百姓有钱吗?

你天天关心老百姓有没有卖命干活,和古代的奴隶主有什么区别?

富人有钱了都还在拼命卖力的挣更多,你凭什么觉得底层百姓有钱了就不干活?

就中国这一堆堆的房子,豪车,消费陷阱,轻奢主义,你们都准备好这么多花钱的地方了,用你们操心穷人钱没地方花吗?

天天拉动内需,马云就是天天用茅台洗澡,那也洗不了多少啊。

但全国人民一起花,瞬间几十几百亿都没了。

既然干起活来,人多力量大,要搞集体主义。

那消费起来,为什么不能人多力量大,不搞集体主义?



总有些智力障碍人士,跳出来告诉我,

“你路还修不修,产业园还建不建,活还有没有人干 ”之类的问题。

我不知道这些人是独山县400亿投资的即得利益者,还是妄图把人往下踹的中产阶级。

我只想请这些人动一下他们可怜的脑仁,思考一个最简单的问题:

你或者是为了修路,建产业园,而活着的吗?

这都是人类为了达到目标采用的手段,而不是最终的目的。

世界上只有先具有需求,才会有生产。

独山县需要什么,你们难道比本地人更清楚?

至于那些举南美发达国家例子的,甚至连国家名字都打不对的。

你们知道他们国家主要经济来源是什么吗?中国的主要经济来源是什么吗?

一个所谓的人口红利大国,一个闻名于世的基建大国,一个天然资源长期依赖进口的国家,一个财富高度集中的国家,一帮人还天天担心底层人民太有钱不干活。

就中国这种国情,底层百姓就是发一百万,依然还是底层,可能只是有了个稳定的住所而已,只要一天不干活,照样挨饿。


回答建议修改,麻烦告诉我那里需要修改?

user avatar

还给上海

user avatar

40000000000/260000, 独山县不分男女老幼,每人分151362.6421862820037387,目测每家分60万,大家自己快活去吧

user avatar

我要抖个机灵:把债还了

user avatar

400亿真是一笔不小的钱,独山花了那么多年才有400亿的花销。如果一次过都拿到手。

为什么羊毛要出在羊身上呢?

400亿成立好几个独山产业投资基金。搞几个大的投资机构。有创投,有行业分工,有只做财务投资的,有只跟随头部的。

现在去北上广深,全世界各地,投资企业和金融产品。

盈利了当地建设和分红,亏损了就问责换人完不成kpi嘛。

独山当地,搞基建,好山好水好无聊就完了。

没必要任何地方都必须得发展点什么产业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