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给你两个亿,你要不要把985和211让给我?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脑洞大开的问题!如果真的有这样一笔巨款摆在面前,让我来决定是否“让出”985和211高校的控制权,我会这样思考和回应:

首先,我需要明确“让给”的具体含义。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985工程”和“211工程”不是某个人的私有财产,而是国家基于特定标准筛选和重点支持的高水平大学名单。它们代表的是国家对这些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认可和投入。因此,我无法“拥有”它们,自然也无法“让给”他人。

但是,如果这个问题是在一个假设的、非现实的语境下提出,并且“让给我”可以理解为:

我拥有足够的资源去影响和改造这些学校的办学方向和资源分配,使其按照我的理念和目标来发展。
我拥有决定学校的名称、招生政策、学科设置等关键决策的权力。

在这种假设下,我会认真考虑这个提议,但答案会是谨慎的拒绝,并提出一个更具建设性的替代方案。

让我详细阐述一下我的思考过程:

一、 理解价值与责任:

985和211的价值: 这些学校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王牌军”,它们承载着国家培养顶尖人才、推动科技进步、服务国家战略的重任。它们拥有深厚的学术积淀、优秀的师资力量和一批批杰出的校友。它们的声誉和影响力是多年积累的结果。
我的责任: 如果我真的获得了支配这笔资金的权力,我将肩负起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的巨大责任。我不能仅仅为了满足个人的一些“拥有欲”或“改造欲”而随意处置国家重要的教育资源。

二、 分析“让给我”的潜在风险和不合理性:

1. 公器私用风险: 如果我将这些学校“据为己有”,并以个人意志来主导其发展,很可能导致“公器私用”。我的个人理念、兴趣甚至偏好,可能会凌驾于国家和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整体需求之上,这对于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2. 人才培养的稳定性: 国家对于985、211的定位和发展有着长期的规划。如果突然易主,招生标准、培养模式、学科设置可能会剧烈变动,这会严重影响人才培养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对学生、教师和整个教育生态都会造成混乱。
3. 利益冲突与寻租空间: 即使有两亿巨款,也不可能完全覆盖所有985和211高校的运营和发展所需。如果我掌握了这些学校的决策权,很容易产生利益输送、寻租等腐败空间,这对教育的公平性和公信力是毁灭性的打击。
4. 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 中国社会对高等教育非常重视,任何试图“瓜分”或“私有化”优质教育资源的企图,都会面临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和反对声音。
5. 两亿的有限性: 两亿人民币虽然巨款,但与维持一所(更何况是多所)985/211高校的日常运营、科研投入、师资建设、基础设施升级相比,其力量是有限的。我无法真正“拥有”并独立支撑这些学校。

三、 提出更合理的替代方案:

鉴于上述原因,我不会选择“把985和211让给我”。相反,我会将这笔巨款转化为一种更具建设性和社会效益的方式来“影响”和“支持”高等教育,特别是那些顶尖的大学。

我的方案是:

成立一个独立的、非营利性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基金会”。
我的两亿资金将作为启动资金注入该基金会。
基金会的宗旨是:
支持985和211高校在基础科学研究、前沿技术攻关、交叉学科发展方面的创新性项目。
资助优秀学子和青年教师到世界一流大学进行交流学习和合作研究。
设立奖学金和助学金,帮助更多家庭困难但有潜力的学生进入顶尖大学学习。
支持高校引进和留住杰出人才,特别是海内外顶尖学者。
鼓励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支持教育改革和创新实验,探索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和新路径。
基金会的管理将邀请教育界、科学界、产业界和公益界的顶尖专家组成理事会,确保资金使用的专业性、公正性和高效性。 我可以作为基金会的创始人之一,但决策权会由理事会集体行使,我则会致力于推动基金会的健康发展,并以我的两亿资金为种子,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到高等教育的建设中来。

四、 总结我的选择:

所以,如果给我两亿,我不会要求把985和211“让给我”。我宁愿用这两亿资金,以更专业、更透明、更具可持续性的方式,赋能985和211高校,支持它们的优秀传统,并助力它们在面向未来的发展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我更希望成为一个“点亮者”,用资金去点燃更多的创新火种,而不是成为一个“占有者”,将宝贵的公共资源据为己有。通过基金会的方式,我依然能深度参与到中国顶尖高等教育的发展中,但这种参与是贡献,是支持,是合作,而不是支配或占有。这符合我对教育事业的理解,也更符合我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本科中南大学

硕士厦门大学

持有中国大陆法律职业资格证

持有中国大陆专利代理师资格证

持有中国大陆律师执业证

持有中国大陆专利代理师执业电子备案证明

持有中国大陆知识产权师职称

以上全部打包,不需要两个亿,给我一个亿就成交。有意请私信联系,我发支付宝账号。可以开具增值税普票、专票。

user avatar

一看这开价,就知道你啥也考不上,很可能也就不会有这钱。

user avatar

录取通知书拿到了,你的两个亿什么时候打款?嗯今天8月2日,到8月15日你还不联系我打款的话我举报你诈骗。

user avatar

希望知乎搞个功能,以后提这种问题的人,先去银行打个证明。

例如这位说给人两个亿的,咱不需要那么多,直接取千分之一,例如两个亿就是二十万,麻烦先去银行打个存款证明,证明自己有二十万。


我给知乎二十个亿,知乎要不要开发下这个功能?

user avatar

2020-6-5

今天看【起点财经】《历史正在进入“马克思”时间》

深深有感,特来加上文中的一句,也希望能稍稍让一些知乎人看到:

原文:

当结构极化到一定程度,租金型社会开始形成,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劳动价值论被普遍否认;

【一个币圈的朋友跟我说,这几年搞金融搞房地产,对年轻人最大的毒害是否定了“劳动价值论”】


我自己想说的:

在知乎普遍否认996的同时,确实有存在大量的企业在与员工不平等的情况下实行这种制度。

我是支持的!这就是现状。

但我也想明白了,我在意的不是该不该996,企业该怎么办,我看不惯的,其实是

知乎网友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

我所有的回答,哪怕是996,都是在合理、合规、合法、双方自愿的基础上,而网友们抨击我的点,却是以偏概全的否定“劳动价值论”,“否定奋斗”

甚至出现各种“996最终如何收场”“如果给你2个亿,换你985文凭”这样的引战钓鱼贴


请不要否定“劳动价值论”

这是我唯一的诉求



原回答:

2个亿,我全扔银行,一年2%的利息,多少,我算算

400W!!!

我特么读个球球的985,211,上清北都不能100%毕业后年入400W……

钓鱼贴,祝你好运

脑子是个好东西,我真是闲得慌找不到脑子才来答这个题哈哈哈哈哈哈

user avatar

给200万肯定就卖了,但是2个亿不卖。

能花两个亿买这玩意的人的智商…不再多忽悠他两个亿实在是太可惜了

user avatar

两个亿哪里领?!

我不仅可以把我的学历给你,而且提供贴心化定制服务,你要是不满意我的学校我的专业,你指定,想要啥学校啥专业的,本硕博都行,我复读给你考!

没有钱就别欺骗我感情了,又白高兴一场。

其实学历这东西,真没用,也就是找工作要用。我这辈子别说两个亿了,两千万现金可能都见不到,你知道两个亿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我可以实现在北上广买车买房的梦想,意味着我可以付得起出国去top10商学院读书的学费,意味着我可以让我和我的家人永远不用再看价格买日常用品…

意味着我可以像后浪一样有选择人生的权利,我不需要再从事兴趣不大而且累得像狗一样的工作,我可以学习我想学的一切,经济学、法律、历史、文学、地理等好多东西我都喜欢,周游世界体验生活,练字唱歌弹琴它不快乐吗?

我又想到了前几天我在研友群里聊天,谈到第二学士学位恢复招生,我感叹其实挺想去T大P大读个计算机或者法律二学位的,就是想去清华园燕园生活两年,研友说性价比不高,应该越早越高学历毕业越好。我没忍住就感慨了一下,什么时候我们的生活变得小心翼翼步步为营了,从高考后我们就开始为自己谋划人生,事事追求性价比,一步都不敢踏错,少年不是应该有一腔孤勇满腹豪情吗?年轻不就是可以去试错吗?人生不就是一场探索与体验的旅程吗?然后研友说,你不是后浪,没有选择的权利。一下子就把我所有的梦想熄灭了。

其实还是怪我,我是个再平庸不过的俗人,出身平凡,却不甘于现状,不愿意回十八线县城,满心满眼都是去体验大城市的灯火,想通过努力慢慢往上爬。我还是个再胆小不过的俗人,知道所谓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却不敢去赌一个未来,只能随波逐流选个捷径。我这样的人,也真的不配有梦想,和为梦想背水一战的勇气。

但无论如何,我不怨生来不同,只希望能靠自己,向心之所向更进一步。

看到这个问题百感交集,有点冲动,跑题了,致歉。

user avatar

这不是几个亿?让不让的问题!

核心是你是你;我是我;让给你也不属于你,何必想这么多自己努力吧!

user avatar

能问出这个问题,就是你考不上211的原因。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