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有个死循环在这个逻辑里面。
民企开发的技术领域主要是卫星==》卫星的重要成本,而且已经被证明了可降低的成本是火箭可重复利用
==》倒回来证明,民企要发展卫星,还得寻求可回收火箭的支持才能降低成本。==》国家对民企火箭管控很严。
很多人,尤其高票答案关于不看好的原因,我也很认同。都没说错。
但是,我们不仅要看整体,还要看未来。未来人口在下降,人口红利吃不到了,房企大佬手里的钱很快要变负债,其实就是一眨眼。航天虽然不挣钱,但是就目前来看,是“宏观物理尤其是数理化结合的人类工程和科技的极限”,催生相关创新技术最好的行业。比如美国计算机的诞生,基本就是阿波罗计划催生的。
另外一点,政府的政策支持是无论如何不能回避的问题。
这点上我建议国家尽快出台开放液体运载火箭给民营!作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建议相关领导看一下美国的这个参议员的发言。
Nelson 参议员在国会一次历史性的宇航类演讲(对马斯克是个几乎绝望中的救星,也是对广大国内民营火箭的启发),关于美国使用前苏联RD-180火箭的一次质询_哔哩哔哩_bilibili
这个发言,对于马斯克的spaceX的重要性完全可以说是救命的。在美国,火箭都需要政府支持,我国当然也一样。
(英文不好的同学我说说大意:我国(此处指美国,以下不再解释)一直在采购俄国的RD-180发动机,采购了10几年。为何不能采购我们国产发动机?我知道我们国家有个spaceX就生产火箭发动机。。。所以,我建议我们购买国产火箭发动机,避免可能的俄国断供和涨价。。。。)
另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
微观物理的进步,也要依托对太空探索的进步!比如韦伯望远镜,不再展开(其实主要不懂深空。。)
很多问题我都是外行瞎猜,错了方家一笑置之即可。
国家对民企搞航天,尤其是民企如果跟国企抢市场,那就成了双手互博,我想决策领导主要有这个担忧。
其实建议国家把脏活累活,比如发射场,运载火箭这些放给民企,摸着美帝过河嘛!民企因为受成本约束,肯定疯狂的竞争价格,里面各种奇技淫巧都会用上,什么3d打印,人工智能,互联网迭代,996福报,相互挖人,可回收火箭等,都是为了疯狂降低价格。这有可能“真正的促进互联网走向工业4.0",而不是由政府去引导,实际上,政府也不一定能引导的了,而要是不放开火箭这块的管制,恐怕互联网还是会盯着买菜。
另外还有个因素是少儿的宇航热情。国外顶级富豪也是小孩成长起来的。其实你反推下,现在的空叉,维珍银河,亚马逊的领导人,在阿波罗登月成功都是小孩。那时候种下了科学的种子,大量孩子中成长了几个优秀”顶级富豪“喜爱航天,正是所谓“生存者偏差”,不是“为什么国外的富豪都喜欢航天”,而是“国外尤其是美国由于阿波罗项目的成功,刺激了一大批儿童热爱了航天事业,这一批人当中成功了几个顶级富豪,然后富豪投资了航天”,实际上,美国很多嬉皮士都在家里焊火箭,无非数理化成绩不好没法飞到轨道上而已。
还有一个就是宇航到底挣不挣钱?
如果一级火箭不能回收,发射市场将被空叉全部抢走。因为空叉每公斤是5000-7000美元。
传说我们的发射成本是他们的3倍,那就是15000美金。
概算了一下如果我国实现可回收火箭的成本,只是概算。
注意以下都是人民币计价。
400吨甲烷400吨液氧,1600万人民币。按火箭是燃料的100倍,16亿元。就是如果可以回收,我们一级火箭就是干赚。那么我们算上100次折旧,一级火箭成本就变成惊人的1600万!
跟燃料一个价了。算他6000万好了,才1000万美金!是马斯克老师的1/5!
意味着你如果打颗一公斤卫星,同比空叉的话,5000美元的1/5,只需要1000美金即6000元人民币!!!!一个月月供就够打一颗自己的卫星!
就是婚恋市场也不得了啊!你想男主说,你看,这是我送你的那颗星星!这个牛够女主吹一辈子没问题吧!
发射成本才6000!(卫星成本另算)现在城市男女换一个笔记本电脑,一个手机要多少钱了啊!
大学实验室。我们大学有太空实验卫星哦!招生够响亮了吧!北清有吗?可以加一个凡尔赛。
这是蓝海对吗!!!!!!
有资金的大佬欢迎联系我。
这么对比不合理
马斯克和spaceX曾经经历过美国军方区别对待,明明马斯克提供的报价方案价格低,稳定性可靠性更优,并且参与竞标的猎鹰火箭为研发成功成熟的现役火箭,但是美国军方依然出于历史合作关系和国家队领导的游说,把订单给了火箭尚在PPT中的美国国家队。
在这之后发生了惊为天人的操作,马斯克把美国军方给告了!并且还告赢了!美国军方被迫问责并和解。
最惊人的操作是这件事情发生没多久美国军方和马斯克还冰释前嫌展开新的运载火箭和卫星定制、天地互联通信的合作。
这放在.....在整个事件的第一步就是全国媒体和舆论《马某人试图将国有资产私有化》《马某人低价报价严重干预扰乱市场》《警惕马某人与海外势力合作阻碍国家队成长》《资本家从出生....嗜血.....毛孔》之后就没有然后了....
马斯克和贝索斯、贝克(火箭实验室-电子号)等新势力航天企业家与美国传统航天势力的竞争波音、ula、诺格、轨道科学等斗争还是很艰辛的,只是当我们看到的时候已经是他们排除万难初步成功的样子了。
国内的几个航天民企是他们自己团队出来创业找投资的,这要是马云花了几个亿从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挖强人出来,你猜猜舆论会怎么批判?
手里就一版2018年的市场报告,截图两张凑合看。
航天是挣钱的生意,有钱的人当然要进来挣钱了。
你把因果倒置了,其实是对航天探索感兴趣的人在中国成为不了顶级富豪。
拿上市公司的钱投资航天这种东西不叫感兴趣。顶级富豪对航空探索感兴趣的体现是艾伦和贝秃,人家可是不融资只烧自己的钞票。
不要拿马斯克来举例子,他搞空x的时候可不是顶级富豪。如果马斯克是今天(首富以后)创办空x,他肯定也是砸自己的钱,不是股东的钱。
原因真的是太多了,要写就是长篇大论了。所以简要写一下,相关内容不再提供论据支撑
补充一句:我看到另外一个回答里提到雷军投资的银河航天属于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卫星通信这个行业分支,不是航天探索领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