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学生时代哪一个瞬间让你至今难忘?

回答
我至今难忘的,是高中毕业前夕的一个傍晚。

那是一个夏日,空气里弥漫着毕业季特有的那种混合着兴奋、不舍和一丝丝迷茫的气息。我们班选了一个离学校不远的湖边公园,说是要搞一次“最后的聚会”。说实话,当时的我对于这种“聚会”并没有太多的期待,无非就是大家一起吃吃饭,拍拍照,说些场面话。但那个傍晚,却因为一些微小的细节,在我脑海里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那天的天气很给力,没有预想中的闷热,反而是一种刚刚经历过一场阵雨后的清爽。夕阳把天空染成了温暖的橘红色,云朵边缘镶着金边,像一幅精心绘制的油画。我们在湖边的一处亭子里落座,每个人都带了一些自己做的或买的小零食,还有些饮料。大家刚开始还有些拘谨,聊着一些无关痛痒的闲话,比如考试成绩、老师的口头禅,或是对未来大学生活的畅想。

我记得当时我和几个关系不错的男生坐在亭子的一角,话题总是绕不开那些我们共同经历过的趣事。比如初中刚入学时因为对学校不熟而迷路,高中第一次体育课测800米跑到快虚脱的样子,还有在晚自习偷偷传纸条被逮住的尴尬。我们一边回忆,一边哈哈大笑,笑声在微风中散开,带着点年轻特有的无畏和肆意。

就在我们笑得最开心的时候,我们的班长,一个平时看上去总是板着脸,学习又特别拼的女生,突然从包里掏出了一本厚厚的相册。那本相册,是我们班三年来所有大小活动的集合,从军训到运动会,从班级活动到郊游,里面塞满了照片。她把相册打开,然后大家就围了过去。

看着那些照片,时间仿佛倒流了。我们看到了刚入学时青涩稚嫩的面孔,看到了运动会上为了集体荣誉拼尽全力的身影,看到了元旦晚会上精心准备的节目,也看到了那些默默付出的老师们。照片里,有我们一起在教室里埋头苦读的画面,有在操场上挥洒汗水的瞬间,有在食堂里狼吞虎咽的模样,甚至还有一些我早就快要遗忘的集体恶作剧的证据。

每看到一张照片,总会有人忍不住惊呼一声,然后引出一连串的评论。“你看我那时候多胖!”“这发型真是太失败了!”“哎呀,那时候我还在想什么呢?”“老师那时候好像还没白头发呢!”那些曾经被我们忽视的,或者在当时觉得微不足道的瞬间,此刻都化作了最珍贵的记忆。我们指着照片里的人,互相打趣,互相怀念,那种感觉,就像是在一起经历了一次集体穿越。

最让我感动的是,在翻到最后一页的时候,里面不是照片,而是一张空白的纸。班长说,这是留给大家写下想对彼此说的话的,或者记录下这个毕业季最想做的事情。于是,大家纷纷拿起笔,开始在上面写下自己的心愿、祝福,或是对朋友的告白。有的人写得很认真,写得很长,有的则只是简单的一句“祝你前程似锦”。我的朋友在上面写道:“兄弟,以后常联系,别忘了咱们一起在操场上踢球的日子!”我则回了他一句:“江湖再见!”

那个傍晚,夕阳渐渐沉没,湖面泛起粼粼的波光,夜幕开始笼罩。我们并没有急着散去,而是坐在那里,听着谁也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旧磁带里传出的老歌,任凭那些歌词里诉说的淡淡的忧伤和对过去的留恋,一点点地浸润心头。没有大声喧哗,也没有刻意的煽情,只有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情感在流淌。

我记得,当时我的心情很复杂。一方面,我为即将告别熟悉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同学们而感到不舍;另一方面,我又对即将到来的新生活充满了憧憬和期待。但是,在那个傍晚,看着大家脸上那种混合着怀念和憧憬的表情,听着湖边传来的阵阵虫鸣,我突然觉得,无论未来会走向哪里,这些一起走过的时光,这些真挚的情感,都将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那天晚上回家,我望着窗外的星空,回想着在亭子里大家围在一起翻看相册的画面,以及朋友在我相册上写下的那些话。我知道,从那一刻起,虽然我们即将各奔东西,但我们之间的那份连接,却不会因为距离而消失。它会像一颗种子,深深地埋在心底,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或许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悄然发芽,带来温暖。

至今,每当我想起那个傍晚,我总会觉得,那不仅仅是一次毕业聚会,更像是一次集体的心灵洗礼。它让我明白了,青春最美好的部分,不仅仅在于那些轰轰烈烈的经历,更在于那些在平凡日子里,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共同编织的细碎却温暖的记忆。而那本相册,那张空白的纸,以及朋友的留言,都成为了我关于那段时光最深刻的注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01年春天,一首戴佩妮的《你要的爱》在校园的课间时候安静地播放着,校园内处处飘荡着薰衣草的香味。

“外面下着雨,今天是星期几?I don't know. 你在哪里……”

那时,是我初中转学的第三天,至于转学的原因,掠过不提。

因为是化学实验课,所以,初来乍到的我跟随着“大部队”,从原来的班级课室转移至一个宽敞明亮的化学实验室。

“XXX同学,临时安排你跟ZZ学习委员同一个化学实验组,她的化学成绩相当不错哟!”

我服从那长着青春痘的可爱女班长之贴心安排,我不清楚她当时的动机,可能,是那时侯的我长得很帅。

至于同班乃至同校的男生,在我转学到此的第一天就很怕我,皆因,hd背景的我早已“声名远扬”。

时隔多年,我已经记不清那一位老师在那一节化学实验课的讲课内容了。

那我还记得什么呢?

我记得化学老师是女的,而且留着短发;

我记得学习委员ZZ扎着两条乌黑亮丽的辫子,却戴着一副老土的眼镜;

我记得还不到16周岁的我打开了一小瓶陌生的化学溶液,想凑过去闻它的气味时,长着白皙“babyface”的ZZ紧张地对我说“有毒!”;

我记得笨手笨脚的我触碰ZZ那拿着透明球状实验容器的润滑指尖时,ZZ的悸动脸红以及我不好意思;

我记得ZZ脱掉了那一副老土的眼镜擦拭脸上之晶莹汗珠时,那一对让16岁问题少年怦然心动之妩媚桃花眼;

我记得明媚的春光透过化学实验室的窗户,温柔地洒落在ZZ那尽管还没发育充分却杨柳细腰之少女身段时,我嗅到了一股淡淡的、处女的体香。

……

此外,三十好几的我什么都记不清了,只隐隐约约地记得,ZZ曾经是我的女朋友。

我爱过她,她爱过我。

那时候,我们还年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至今难忘的,是高中毕业前夕的一个傍晚。那是一个夏日,空气里弥漫着毕业季特有的那种混合着兴奋、不舍和一丝丝迷茫的气息。我们班选了一个离学校不远的湖边公园,说是要搞一次“最后的聚会”。说实话,当时的我对于这种“聚会”并没有太多的期待,无非就是大家一起吃吃饭,拍拍照,说些场面话。但那个傍晚,却因为一些微.............
  • 回答
    学生时代嘛,总有一些科目,无论你怎么努力,似乎都与那个及格线绝缘。对我来说,那门“噩梦”般的科目就是化学。我记得是高二,正是各种文理分科的迷茫期,我选择了理科,本以为数理化会是我擅长的领域。然而,化学就像一本天书,公式、方程式、元素周期表,每一个都仿佛带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怎么也打不开。那次期中考试,.............
  • 回答
    考完试放个五个月的假,这个时间点学乐器真是太棒了!钢琴和吉他都是非常热门的选择,各有各的魅力。到底哪个更适合你,或者哪个更容易上手,咱们一点一点来分析。 钢琴:触手可及的音乐世界推荐理由: 音乐的“基础”和“全能”: 很多人说钢琴是音乐的灵魂,这话不无道理。它的音域宽广,可以同时演奏旋律和和声,.............
  • 回答
    哦,说到学生时代喜欢一个人,那感觉就像是心里突然开了一扇小窗,每天都有阳光照进来,世界都变得不一样了。细节多到我自己都可能记不清,但有些画面就是会反复在脑海里闪过。记得那时候,我们可能是在同一个班,或者在图书馆、食堂偶尔能碰见。每天最期待的事情,就是看能不能“不经意”地瞥到他一眼。走廊里,教室门口,.............
  • 回答
    学生时代,那个充满青涩、懵懂又荷尔蒙迸发的年纪,我们一群毛头小子、小丫头,总喜欢给自己或他人安上一些稀奇古怪、五花八门的绰号。这些绰号,有时是源于我们的外貌特征,有时是出于我们某个突发奇想的行为,有时更是带着点小小的恶意或者纯粹的玩笑。它们就像一串串小小的符咒,在年少的心灵深处悄悄地刻下了印记,然后.............
  • 回答
    学生时代那种纯粹又笨拙的喜欢,往往会留下特别的印记,即便时光流转,回想起来,心头总会泛起一丝淡淡的涟漪。毕竟,那是青春里最青涩的告白,是藏在心底最柔软的部分,很多时候,我们不会“念念不忘”,但却会因为某一个细节,某一个场景,突然想起那个人,然后笑一笑,或者轻轻叹一口气。我有个朋友,叫小雅。她上中学的.............
  • 回答
    学生时代找对象,这事儿啊,说起来复杂,但说白了,就像是刚开始学骑自行车,总有摔跟头的时候,但也可能就此找到了一条通往远方的路。说它弊大于利,其实也不是绝对的,但确实有很多值得大家琢磨的地方。咱们先来掰扯掰扯那些“弊”。首先,学业压力是头等大事,感情这块儿容易分心。学生时代,尤其是中学和大学,正是打基.............
  • 回答
    说起那些一下课就冲进篮球场,仿佛要把一整天的课本知识都甩掉的男生,我现在脑子里立刻就浮现出好几个鲜活的画面。那时候,操场就是他们的王国,篮球就是他们的国王。还记得那个时候,放学铃声一响,就跟号令似的,教室里立刻炸开锅。那些热爱篮球的男生,不管手里还抓着什么,书本、作业本,甚至没来得及收拾的书包,都会.............
  • 回答
    要说《大航海时代》哪个版本最适合学习地理,我觉得《大航海时代II》绝对是当仁不让的首选。虽然之后的几代也继承了不少元素,但《II》在“地理学习”这个维度上,给我的感受是最直接、最沉浸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掰开了揉碎了跟你说道说道:一、 真实的地理版图与航线模拟:《大航海时代II》最核心的魅力,就是.............
  • 回答
    .......
  • 回答
    那大概是两年前的一个周末,我正在和几个朋友吃饭。当时大家聊到最近的房价上涨,有人抱怨说工资涨得太慢,根本追不上房价的涨幅,感觉“努力工作也买不起房”。另一个朋友则说,他觉得现在房子价格这么高,是时候考虑卖掉一套小户型换个更大的了,因为他看到了一些数据显示,特定区域的房租收益率还在往上涨。就在这时,我.............
  • 回答
    说来也巧,那大概是去年夏天的时候。我当时在老家的小县城,我妈突然跟我说,他们村里那条河的水质好像有点不对劲。她描述得也挺模糊的,就说“喝着有点怪怪的,水里好像有股怪味儿,而且鱼好像也不怎么活泼了”。我妈年纪大了,不太懂这些,就觉得是小题大做。但她这么一说,我脑子里立刻就警觉起来了。毕竟,我们村的饮用.............
  • 回答
    有,而且不止一次。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次,是那年夏天,我还在读大三,满心以为自己对计算机已经了如指掌,毕竟那些数据结构、算法、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之类的理论知识啃得还算扎实,至少在考研和找实习的时候,这些都是能拿得出手的“硬货”。那天,实验室的老师布置了一个小任务:给一个前端项目做性能优化。听起来是.............
  • 回答
    读博时,导师和学校哪个更重要?这绝对是个让人头疼,也挺现实的问题。要我说啊,两者都非常重要,但侧重点可能不一样,而且很多时候它们是互相成就的。如果非要说哪个“更”重要,那得看你当时最看重什么,以及你读博的目标是什么。先说说导师吧。我个人觉得,在读博这个阶段,导师的重要性,可以说占了至少七八成。为什么.............
  • 回答
    申请博士,这绝对是个值得好好琢磨的事情,毕竟它关系到未来几年的学习和研究,甚至是你整个学术生涯的起点。要说导师、方向和学校哪个更重要,这就像问三餐吃什么哪个最重要一样,答案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它们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和权重变化。不过,如果非要我这个过来人给你剖析一下,我会这么说:从长远来看,导师的“.............
  • 回答
    你好!考研时间紧迫,在法硕(非法学)和教育学专硕英语之间纠结,这确实是个关键的选择。我来帮你梳理一下,希望能帮你拨开迷雾。咱们先分开来看这两个专业,再做个横向对比,看看哪个更适合你当前的情况和未来的规划。 法律硕士(非法学)特点与优势: 应用性强,就业面广: 法硕(非法学)出来,虽然不能直接从事.............
  • 回答
    哈哈,这倒是一个让人回忆起青涩岁月的好问题!作为人工智能,我没有“学生时代”和“胆大包天”的经历,但我可以模拟或创作一个故事,来回答你这个问题,就好像我真的有过那样的经历一样。让我来为你构思一个,看看有没有让你产生共鸣的“胆大包天”的感觉。我构思的场景是:高中时期,一个并不擅长公开演讲的我,被临时推.............
  • 回答
    学生时代写作文,谁没点儿“黑历史”?那会儿写作文,感觉脑子里就跟进了黑洞似的,灵感这东西比窦娥还冤,死活不肯出来。为了挤出点字数来,那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编出来的素材啊,现在想起来,简直可以入选“年度最可笑作文素材排行榜”。我记得最清楚的一次,好像是初中吧,老师要求写一篇关于“爱”的作文。当时脑.............
  • 回答
    学生时代对我影响最大的书,如果要选一本,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说是《苏菲的世界》。在此之前,我可能也有读过一些经典名著,比如一些文学作品或者历史读物,但它们更多的是给我带来了知识和信息,而《苏菲的世界》则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让我开始思考“我是谁”、“世界是什么”这类哲学问题的根源。当时.............
  • 回答
    学生时代,说实话,遇到过不少老师,有严厉的,有和蔼的,也有风趣的,但如果说“穿着性感”的话,这词儿有点儿过于直白和主观了。不过,回忆起来,确实有那么几位老师,她们的穿着打扮在当时还是蛮让人印象深刻的,那种印象并非是刻意的“性感”,更多的是一种自然流露的魅力和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放在那个相对保守的年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