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思路是,钱够就都买,
纯油车有几种值得买,比如带点GT性质的车,当然不是说推荐人人买阿斯顿马丁或者宾利啥的,这种车特点是座椅和减震舒服,内饰豪华,动力充沛,音响好,有定速巡航车道保持等功能,在高速上巡航司机舒服,乘客坐着也舒服,在中国语境里,大实话就是豪华轿车永远是硬通货,有就是有,没有就没有这个体验。
还有就是硬派越野车,带大梁带个楼子的,带锁的,最好是全时四驱,一般都很费油,但是也具有电动车和轿车都难以替代的走非铺装路面的特性,实在嫌花钱,还有柴油机呢,
另外就是一些直列六缸,v8之类的发动机,再不买以后就买不着了,为了情怀和收藏也可以买。
买完这些油车以后,
家里如果缺个通勤的,买菜的,只跑短途的车,
可以考虑电车,
便宜量大就行了,买个十几万的就当炒股赔了,开成破铜烂铁也不用考虑残值,
搞四条特耐磨的胎,
选个路边摊都能喷好的颜色,
在车里想干嘛干嘛,想吃啥吃啥,可以边开车边吃卷饼烤冷面,什么天气都可以出门,什么加油站自动洗车都能洗,就当个纯工具。
开多一公里,就赚回来五毛一块钱,开满十万公里,剩下的都是白得的,
这种新能源还是值得买的。
真大佬,家里有埃尔法迈巴赫911的,不在乎买台modelX,买台高合,买台蔚来支持一下,反正走公司账还能避税,接接客户还挺有噱头的,公司楼下随便拉条电线就充了,
小老百姓拿着真金白银,二十多万陪着车企搞研究,都快成电池技术专家和国产汽车工业研判师了,为了安充电桩和小区物业斗智斗勇,下载十几个充电app,节假日出个门哪哪都充不上电,就得不偿失了。
是有点心大公司董事长的意味。
所有不管应用场景的推荐都是耍流氓
举个例子,这是你家的第一台车,偶尔玩上高速出远门,没有停车位,没有充电桩,附近的充电桩也很少,这个时候来个人给你推荐新能源不是耍流氓吗?
再或者,你家里油两台油车,这辆车给你的用处只是附近玩玩走走,家里也有停车位有充电桩,整个大的地区的充电桩发展的都不错,然后这回有人还推荐你买油车不膈应吗?
先确定自己的使用场景,考虑自己的需求,敲定预算,再去考虑车的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有一个基本不会错但看起来有点废话的结论:看你自己的需求,选最合适的。
这里面包含两层意思:
一层是买车要怎么用,也就是需求。比如是城里上下班代步还是经常跑高速、长途,是否是自己或家里唯一一辆车,有没有车牌指标限制(这个蛮重要),用车范围内的充电方便程度是否在接受范围内,甚至性格上是否容易焦虑(尤其是想买只靠充电才能「续命」的车时,毕竟燃油车想维持50%以上油量挺容易,加油站多、加油速度也快,但想保持电动车电量在一半以上就比较麻烦了)等。
另外一层是要知道新能源车的特点如何,也就是评估是否合适,简单来讲:
举个还「热乎」的例子。
我弟的小家庭工作生活在广州,前几天在家庭群里聊天,说他想换辆车,让我帮看看出出主意——注意,是「换车」,而且是家里唯一一辆车,生活在有限购政策的广州。
他原来开一辆传统燃油车,主要是油耗太高了些,每月开支有点大,现在小孩要读书,房子要月供,虽然工作上还算趁手,但压力带来的焦虑感,多少还是有些——注意,开惯了燃油车,且对于购车、用车成本非常在意。
现在的纯电动车倒是不断有新车型出来,销量也见涨,但我弟这个人性子比较急和我差不多,平时理发都嫌太慢,他考虑理发店的第一要求是快不快,而不是好不好。纯电动车需要经常性地去排队充电,排队和充电都需要不少时间,这个他真受不了——注意,对电动车有兴趣但恐惧充电,关注销量说明对于新品牌、新车型有顾虑。
另外,因为有小孩,有时候要走高速去周边带孩子多看看旅游下,续航里程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注意,有经常跑长途、高速的需求,容易里程、充电焦虑。
还有,纯电车需要在车的底部放大容量的电池,如果你经常看些网上的视频的话,多少也会有点心理打鼓——注意,对电池安全有顾虑。
好,第一层意思的「需求」了解的差不多,综合考虑后我直接推荐他换东风日产e-POWER轩逸。至于原因,我们从第二层意思的「是否合适」来看一下。
首先,这款车来自日产,且源于轩逸,无论是品牌、车型都可以足够让他放心,13.89万的起售价也在他的承受范围内,把老车卖了或者直接置换(有置换补贴),不用添多少钱,资金压力小。
其次,得益于e-POWER技术优势,虽然这款车是混动,但不需要充电,只要正常加油即可,不用改变之前燃油车的用车习惯、不用恐惧充电,轻松上手,且没有里程焦虑。
再次,这款车虽然有发动机,但发动机只用于智能发电系统、不参与动力输出,属于全时电驱,开起来是纯粹的电动车驾驶体验,满足他对于驾驶电动车的几乎所有向往。
比如其电机技术源于聆风,且无变速机构,电机直达车轮,动力传输更高效,高功率电机可瞬达300N·m 峰值扭矩,起步快、加速猛,甚至急加速时发动机发电与电池同时为电机提供电能,保证持续动力输出,随时体验电动车相比燃油车所特有的「推背感」。
再比如,这款车除了有电动车的「猛」以外,还能兼顾电动车的「顺」和「静」。e-POWER中包含日产独有的电机控制技术,逆变器可以以1/10000秒的精度控制电机,抑制扭转共振,让加速更平顺。而EV模式可支持3-5公里纯电续航,即便发动机工作,在智能系统的控制下,其启动频次也比一般的插电混动车型要低很多,可以更安静,而通过提高动力总成的布置效率来提高整体刚性也能降低内燃机带来的振动和噪音,很有意思。
最重要的是,日产内燃机的热效率在业内也算数一数二,据查到的资料显示,目前这套高效发电系统的内燃机热效率已经高达43%,且由于不需要考虑各种工况,几乎全程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同时发电机的发电效率也达到了90%。高效率对应着低能耗、低成本,其官方市区工况油耗只有3.9升/100公里,即便按目前92号汽油大概8.7元/升来算,一公里也才0.34元,比他现在的每公里足足便宜了一半,这就非常开心了。
最后,这款车上也安装有电池,但相比纯电或者插电车型的储能型电池,它所搭载的功率型电池要小巧、安全得多,容量只有2kWh,与聆风同源电池技术,据官方数据显示,这项技术已累计190亿公里行驶里程0重大事故(截止至2021年8月)【1】,几乎没有电池安全隐患。
其特点主要有:
值得补充的是,e-POWER也算日产成熟的动力技术了,搭载这项技术的车型早在2016年就已经在日本市场发售,到现在已累计销量突破50 万台。这说明e-POWER技术是未来多年公司都会重点推进的技术,技术服务方面更有保障。
以上就是针对我弟购车需求推荐东风日产e-POWER轩逸的几点原因,对于他来讲,我觉得这款车是首选。当然,这只是一个例子,如果你在纠结燃油车,也可以用同样的思路去想一下,看是否真适合你。
跳出我弟的案例之外,如果你生活的地区对于燃油车牌限制比较死,又像广州这样对于类似e-POWER轩逸的新能源车型比较友好(广州可申请节能牌照,目前摇号即中,属于粤A牌照,不限行),预算不太高、对于用车比较敏感、买纯电车型不方便的情况下,选购家里唯一一辆车的话,e-POWER轩逸完全可以认真考虑一下。
个人经常去欧州出差,东南亚也呆的时间比较多,看海外这些地方不是很追求高大威猛,还是以舒适实用简洁平顺节约为主,这也是国内未来的发展趋势。大家的心态越来越务实不浮夸,e-POWER则是一个很“合适”的技术。我还在海外东南亚,等我回国也准备买一辆日产e-POWER车型放公司跑客户专用。
参考资料:
我估计题目里的【新能源汽车】是指 需要外部电能输入、锂电池储能和供能的电动机驱动汽车。
而燃油车呢,我定义为 外部输入能源仅有汽油、以汽油内燃机为主要驱动力的汽车,包括常规汽油内燃机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
花的是自己的钱,还是要根据自己需要来决定啊。
你在不允许购买燃油车的限牌城市,那直接买锂电池汽车就完事了。
你在燃油车车牌限行的城市,有车牌,不知道买什么或者说在既不限牌、也不限行的城市,那不就是看自己喜欢哪一款车吗?
在一个二、三线城市,买锂电池车的主要动力一是想节省开车成本,二是喜欢一些锂电池车配置的平板电脑、语音识别或者是“自动驾驶”功能。
对于使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折旧、保险等)、变动成本(油费或电费)和机会成本。
目前主流的忽悠算法是仅算电费。
折旧也要计算进去。目前来看,锂电池车的折旧比例比燃油车高不少。
机会成本是指因为使用锂电池汽车你损失的机会。比如你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充电,而这些时间可以休息或者工作;比如你可能因为对续航没有信息,而放弃驾车去做一些事情。这些都是你要付出的成本。
至于锂电池车配置的平板电脑、语音识别和“自动驾驶”,燃油车一样有。
由于市场调研发现国人喜欢平板电脑,目前燃油车也开始大量配置平板电脑,比如丰田卡罗拉中间的墓碑屏、最近北京现代库斯途中间也搞了个恶心的平板电脑。
语音识别,18年之后的车型也开始大量安装。要先喊一个贼恶心的名字来唤醒电脑,shit。
“自动驾驶”就是ACC+车道保持+主动刹车,非常有助于高速公路行车。核心是传感器精度和算法,需要关注的是时速多少以上可以使用,目前11万的丰田卡罗拉全系标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