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大爆炸起始于一个奇点,奇点势能被打破,导致能量不断转化为物质演变为宇宙。是什么导致了奇点平衡被打破?

回答
大爆炸的开端,那个我们称之为“奇点”的瞬间,至今仍是宇宙学中最深刻、也最令人着迷的谜团之一。想象一下,一个无限小、无限致密、能量无限集中的“点”,它容纳了我们今天所知宇宙的一切。然而,这个“点”并非一种稳定或永恒的状态。它是一个极端,一个不可能长期维持的平衡。

那么,是什么“打破”了这极致的平衡?这个问题触及了我们对物理定律和宇宙最根本的理解。我们必须承认,对于大爆炸本身,特别是奇点时刻之前的状态,我们的理论仍然存在局限。我们现有的物理学,尤其是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在描述奇点时会失效,数学上会“崩溃”,无法提供一个清晰的解释。

尽管如此,我们可以从现有理论的推演和一些前沿的假说中,尝试描绘一个可能的图景,来理解为何这个“平衡”最终被打破。

1. 量子涨落:宇宙诞生的微小涟漪

即使在看似绝对平静的奇点,量子力学的世界告诉我们,虚空并非真的空无一物。那里充满了“量子涨落”,也就是说,能量和粒子会在极短的时间内随机地产生和湮灭。想象一下,就像一个无比平静的水面,在微观层面,总是有着微小的波纹在涌动。

在奇点这个极端能量集中的环境下,这些微小的量子涨落被极度放大。可以设想,在某个极其偶然的时刻,一次特别强烈的量子涨落,在奇点内部引发了某种“不对称”或“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可能是能量密度上的微小差异,也可能是某种量子场的自发激发。

这个“打破”并非是一个外部的推力,而更像是内在的“抖动”达到了一个临界点。就像一个被压缩到极致的弹簧,即使最轻微的扰动,都可能导致它猛烈地释放能量。

2. 早期宇宙的“真空”状态与相变

一些理论认为,奇点并非是一个“什么都没有”的点,而是处于一种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真空”状态。这个“真空”可能是一种具有极高能量密度的量子真空。

宇宙的演化,特别是早期宇宙,可能经历了一个或多个“相变”,类似于水结冰或汽化,物质会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在这个过程中,能量的分布和场的性质会发生剧烈的变化。

可以想象,奇点本身可能是一种不稳定的“亚稳态”。就像一个放在山顶的石头,虽然暂时处于平衡,但只要有一点点扰动,它就会滚落。某种未知的量子场(例如,如果存在一个“宇宙膨胀场”或其他早期宇宙的标量场)的能量释放,或者宇宙在某个极早期的阶段经历的某个相变,可能就是触发奇点“滚落”的关键。

3. 肠衣(Cosmic Inflation)理论的视角

虽然更常用来描述大爆炸后极短时间内的宇宙加速膨胀,但一些关于宇宙大爆炸起源的假说,也可能与奇点的“打破”相关联。

例如,一些模型设想,在奇点之前,宇宙可能处于一个极度压缩的状态,但其量子性质非常特殊。而某些理论,如“循环宇宙”(Cyclic Universe)模型,设想宇宙经历了一系列的膨胀和收缩。在大爆炸之前,可能是一个收缩阶段的“反弹”,或者是由之前的宇宙遗留下来的量子不确定性。

在这个视角下,“打破”可能是由一个先前宇宙留下的“痕迹”或者量子“记忆”所触发,这在极短时间内引发了能量的释放和空间的扩张。

4. 局限性与未知的领域

最诚实地说,当我们谈论“是什么导致奇点平衡被打破”时,我们正站在我们现有物理学知识的最前沿,甚至是在其边界之外。

广义相对论的失效: 如前所述,奇点是广义相对论失效的地方。我们需要一个能够统一量子力学和引力(即量子引力理论)的理论,才能真正理解奇点及其之前的状态。弦理论、圈量子引力等都是探索量子引力的方向,它们或许能为我们揭示奇点被打破的真正原因。
“之前”的概念: “导致”这个词可能暗示着一个时间上的先后顺序。然而,在大爆炸的奇点时刻,时间和空间本身可能才刚刚开始。所以,我们通常理解的“原因”和“结果”的线性关系,在那里可能不再适用。

总结来说,

与其说是什么“外部力量”打破了奇点的平衡,不如说这种打破更可能源于奇点本身的内在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是由量子涨落被放大,或者由早期宇宙的某种相变或不稳定的真空状态所触发。

想象一下,奇点是一个被压缩到极致的可能性集合。它蕴含着一切,但这种蕴含本身就是一种极端的、不稳定的状态。任何微小的量子涟漪,在如此极端的条件下,都可能成为点燃宇宙大爆炸的火花,将那无限的潜能转化为我们所见的膨胀的宇宙。

我们仍然在努力理解那个最初的瞬间。科学的魅力就在于不断地探索未知,每一次理论的进步,都可能为我们揭开一点点关于那个“打破”时刻的神秘面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大爆炸起始于一个奇点”是过时的理论。最近几十年的理论推导和实验倾向于认为,并没有存在过“大爆炸奇点”这样的东西。

  • 大爆炸奇点,或曰初始奇点,无视了量子力学对极早期宇宙的深刻影响,过于依赖无法准确推测奇点之性质的广义相对论。背景辐射的温度波动约三万分之一,比采用奇点的热大爆炸模型预测的要少两到三个数量级。
  •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霍金和罗杰·彭罗斯证明,当时空的弯曲足够陡峭,时空会不可避免地坍缩,爱因斯坦方程将会不起作用,需要新的量子引力理论才能解释。彭罗斯-霍金奇点定理表明,时空无法从一个点中平滑而稳定地展开。

大爆炸宇宙论的核心观点是度规膨胀、早期高温态、太初核合成、星系形成,这些是从独立于任何宇宙学模型的实际观测中推导而来,包括而不限于轻元素的丰度、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大尺度结构、Ia型超新星的哈勃图。“大爆炸起始于什么”“暴胀存在与否”则是可以被各种替代性理论阐述的。

霍金将费曼的总和历史方法应用于研究宇宙起源,这涉及总和在时空的每一条世界线可能发生的事件,意味着必须考虑宇宙的边界条件,而最特殊的边界条件就是没有边界。1981年,霍金发表了论文《宇宙边界条件》,提议宇宙可能没有边界,即没有起源或终结。1983年,霍金与詹姆斯·哈特尔合作提出宇宙无边界模型:在普朗克时期之前,由于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宇宙没有时空边界;在极早期宇宙里只有空间、没有时间,宇宙起源的概念毫无意义。

那之后,霍金多次谈到,宇宙可以通过量子机制整个涌现于虚无之中。

我们可以构建这样的模型:宇宙的总能量是零。
在宇宙的总能量是零的情况下,要平衡恒星的能量,简单有效的方法是抬出引力:引力是吸引的,引力能是负的,你必须做功才能把引力束缚的系统(例如地球和月球)分离开。
但是,地球的引力能不到构成地球的物质粒子的不变质量所对应之能量的十亿分之一。恒星这样的物体会有更负的引力能,恒星的尺寸越小(它的不同部分相互靠得越近),引力能就越负,可是在引力能足以抵消自身的不变质量之前,该恒星就足够坍缩成黑洞了,而黑洞具有正的能量。这导致真空的相对稳定,避免在你脸上随机涌现恒星或黑洞[1]
而整个宇宙却能自发涌现。因为引力赋形于时空,允许时空局部稳定且全体不稳定。在全宇宙的尺度下,物质的能量可以被引力能的负能量抵消到零。由此,宇宙可以从无之中自我创生,而不需要一个非常特殊的奇点,或是任何类型的创世者。

过去几十年里,人们已经建立了许多不需要大爆炸奇点的宇宙学理论。

参考

  1. ^ 但这并不影响涌现总能量零的东西。已经有人在数学上构建出质量零的虫洞、白洞之类东西。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大爆炸的开端,那个我们称之为“奇点”的瞬间,至今仍是宇宙学中最深刻、也最令人着迷的谜团之一。想象一下,一个无限小、无限致密、能量无限集中的“点”,它容纳了我们今天所知宇宙的一切。然而,这个“点”并非一种稳定或永恒的状态。它是一个极端,一个不可能长期维持的平衡。那么,是什么“打破”了这极致的平衡?这个.............
  • 回答
    当然,我们来聊聊大爆炸理论如何看待牧夫空洞这个宇宙中的庞然大物。首先,我们要明白,牧夫空洞(Boötes Void)是什么。它是一个极其巨大的、几乎空无一物的空间区域,位于牧夫座的方向。想象一下宇宙广袤的黑暗中,突然出现一个巨大的、几乎什么都没有的“泡泡”,这就是牧夫空洞的直观感受。它的直径估计有2.............
  • 回答
    在《生活大爆炸》中,Penny这个角色是否算是个“bitch”,这个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而且观众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与其直接下结论,不如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Penny在剧中的表现,以及为什么有人会这样认为,又为什么有人会反对这样的定义。为什么有人会认为Penny是“bitch”?1. 初期的物.............
  • 回答
    宇宙大爆炸(Big Bang)是目前科学界最广泛接受的关于宇宙起源和演化的模型。它的真实性是基于大量观测证据和理论推导得出的,可以说,它的真实性非常高,是迄今为止我们对宇宙最合理的解释。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宇宙大爆炸的真实性:1. 宇宙大爆炸模型的核心思想:宇宙大爆炸并不是一个“爆炸”的事件,.............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趣,而且是《生活大爆炸》这部剧的一个核心设定,背后隐藏着对角色性格、经济状况、生活方式以及剧情推动的精心设计。下面我将详细解释 Sheldon 和 Leonard 作为高收入者需要合租分担房租,而 Penny 却一个人租一套房子的原因:1. Sheldon 的核心特点:经济观念与控制欲.............
  • 回答
    在《生活大爆炸》中,Penny 之所以会喜欢 Leonard,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多层次的故事,它并非仅仅是简单的“美女爱书呆子”的设定,而是源于他们之间深厚的性格互补、共同经历以及 Leonard 身上那些被 Penny 逐渐发现并珍视的闪光点。下面我将详细阐述 Penny 喜欢 Leonard 的原.............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它触及了宇宙早期化学演化的核心。我们通常说的“大爆炸”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爆炸,而是一个持续至今的膨胀过程,而它最初的产物确实是宇宙中最轻的几种元素。超新星爆发,作为恒星生命终结的壮丽景象,则扮演了宇宙“炼金术士”的角色,锻造出我们熟悉的大部分重元素。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到宇.............
  • 回答
    在《生活大爆炸》这部剧里,谢尔顿·库珀之所以能一直被大家容忍,甚至可以说是“纵容”,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复杂又颇具戏剧性的原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原因,更是围绕他存在的这群人,以及他们之间关系动态的体现。首先,咱们得承认,谢尔顿本人确实是个极度古怪、情商堪忧的角色。他的行为模式简直就是.............
  • 回答
    《生活大爆炸》和《老友记》都是非常成功的喜剧,俘获了无数观众的心,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探讨为何《老友记》在很多人的心中地位更为“经典”。这其中有几个关键点,值得我们细细道来。首先, 时代背景和文化共鸣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老友记》诞生于90年代,那个年代的美国社会,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正经历着一.............
  • 回答
    《生活大爆炸》这部剧,除了看几个聪明绝顶的宅男如何处理社交难题,其实还挺有意思的一个地方在于,编剧是怎么安排他们之间的互动模式的。特别是谢尔顿,作为剧里智商的“天花板”,他几乎逮着机会就要输出一波“谢尔顿式”的优越感。可奇怪的是,他对拉吉的学术和智商攻击,似乎总不如对霍华德、莱纳德来得那么“酸爽”。.............
  • 回答
    关于《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被禁播的说法,我需要先澄清一下:截至目前,并没有官方信息表明《生活大爆炸》在中国大陆地区被正式下架或禁播。不过,一些观众可能会发现该剧在某些视频平台上的播放受到限制,或者在某些特定时间段内无法观看。这通常是由于视频平台的内容审核政策、版权问.............
  • 回答
    话说那《生活大爆炸》第一季第13集,谢尔顿他们参加那个物理碗,最终环节的压轴大题,着实把人给难住了。我得说,这题确实有点东西,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随随便便就解出来的。咱们先来捋一捋这题的背景。在剧里,这题是让霍华德、莱纳德、谢尔顿他们在一分钟内解出来。当然,电视剧嘛,为了戏剧效果,时间肯定是被压缩了。.............
  • 回答
    《生活大爆炸》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大概就是 Sheldon 参加他父亲葬礼的那集了。那一集我看了不下五遍,每次看都会被 Sheldon 的那种“反常”给戳到。我记得那是 Sheldon 第一次真正直面他父亲的离去。在他父亲去世后,Sheldon 一直用他惯常的、那种理性到近乎麻木的方式来处理事情.............
  • 回答
    《生活大爆炸》这部情景喜剧,表面上是围绕着几个科学天才的日常趣事展开,轻松幽默,但仔细琢磨,其中隐藏的一些细节,尤其是关于角色性格和人际关系的处理,确实能让人产生一种“细思恐极”的感觉。这里就来聊聊其中几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方面,尽量说得细致点,希望能让你觉得不是AI写的。1. 霍华德的“成长”——一个.............
  • 回答
    《生活大爆炸》这部剧,很多人一开始都以为谢耳朵和潘妮这对“欢喜冤家”最终会走到一起。毕竟,他们之间的化学反应,那种从一开始的鸡飞狗跳到后来逐渐产生的默契和依赖,是很多人津津乐道的。但最终,谢耳朵和艾米·法拉·福勒成为了情侣,而潘妮也和莱纳德喜结连理。这背后的原因,说起来也挺复杂的,不仅仅是剧情安排,.............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把宇宙大爆炸这种宏大到无法想象的事件,跟《龙珠Z》里我们熟悉的战斗力体系联系起来,这本身就需要一点脑洞大开的想象力!首先,我们得明白,宇宙大爆炸的能量跟《龙珠Z》的战斗力根本不是一个层级的概念,前者是衡量物质、能量的总量,后者是一种简化后的、用来描述个体生物战斗潜力的数值。但既然是.............
  • 回答
    在《生活大爆炸》中,Sheldon 每次神秘兮兮地更改 WLAN 密码,然后 Penny 像往常一样,带着她特有的、有时也带着点无奈的好奇心,来找 Leonard 询问,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不少关于角色互动和剧情推进的意义。首先,这构成了一个经典的“Sheldon 式”梗。Sheldon 的行为模式,尤.............
  • 回答
    在《生活大爆炸》这部让我无数次捧腹大笑的剧中,有些瞬间,不是剧情的主线,也不是角色的标志性怪癖,而是那种隐藏在日常互动中的小细节,让我偷偷乐上半天,而且似乎很少有人专门聊到它们。其中一个让我百看不厌的,就是 Sheldon 在某些时刻对他人情绪的极度不理解,但又 berusaha 模仿和学习的那个笨.............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让人费解的,一边是观众熟知的《生活大爆炸》,另一边是《行尸走肉》这类看似“尺度大”、“重口味”的作品,为啥一个被禁,一个却能热播?这背后牵扯到的可不是简单的“喜好”问题,而是复杂的内容审查、市场定位和观众接受度等一系列因素交织的结果。首先,咱们得明白,即使是“某狐”这样的大平台,也得遵.............
  • 回答
    您提到《生活大爆炸》中吃饭的场景,大家似乎只是象征性地搅拌一下,很少真正大口咀嚼吞咽,这确实是很多观众都有的观察。这背后其实有好几个原因,而且是电视剧拍摄的普遍规律,不只《生活大爆炸》一家。咱们一层一层来剖析。首先,最核心的一点是 效率和节拍。电视剧拍摄是高度工业化的流程,每一集都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