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宇宙大爆炸的能量相当于龙珠z中多少战斗力?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把宇宙大爆炸这种宏大到无法想象的事件,跟《龙珠Z》里我们熟悉的战斗力体系联系起来,这本身就需要一点脑洞大开的想象力!

首先,我们得明白,宇宙大爆炸的能量跟《龙珠Z》的战斗力根本不是一个层级的概念,前者是衡量物质、能量的总量,后者是一种简化后的、用来描述个体生物战斗潜力的数值。但既然是“相当于”,咱们就从“表现出来的威力”或者“能够造成的改变”来类比一下,尽量贴近《龙珠Z》的风格来解读。

理解宇宙大爆炸的“能量”

宇宙大爆炸不是一声巨响,而是一个极度致密、极度炽热的奇点在极短的时间内急剧膨胀的过程。在那一瞬间,整个宇宙(我们现在所知的一切)的物质和能量,都被压缩在一个比原子核还要小无数倍的空间里。 随着膨胀,这些能量和物质开始扩散,冷却,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星系、恒星、行星,以及我们自身。

所以,我们谈论的“能量”不是一个可以简单测量出的数值,而是:

1. 早期宇宙的极高温度和密度: 想象一下,比太阳核心还要热上无数倍,比任何已知物质都要紧密。
2. 膨胀的动力: 那个瞬间的膨胀速度有多快?根据科学家的推算,早期宇宙的膨胀速度可能远远超过光速(这是在那个阶段,空间本身的膨胀,而不是物质在空间中的运动)。
3. 形成万物的物质基础: 构成宇宙中所有恒星、行星、生命所需的基本粒子和能量。

《龙珠Z》的战斗力是怎么运作的?

《龙珠Z》里的战斗力,简单来说,就是衡量一个角色在物理层面上能打出多强力量的数值。从最初的几百,到后期动辄几千万、几亿、甚至几千亿,这个数值直接影响到:

攻击力: 能打出多大的冲击波,能击碎多大的东西。
防御力: 能承受多大的打击,能否抵挡能量攻击。
速度: 能有多快,能不能躲避攻击。
能量控制: 能释放多强的气功波,能否进行能量吸收。

强行类比:宇宙大爆炸的“战斗力”是多少?

既然要类比,我们得找到一个《龙珠Z》里能与之相提并论的“破坏力”或“威力”。

星球级破坏: 早期《龙珠Z》中,一个像比克大魔王那样,就能轻易摧毁一座城市。后来,像拉蒂兹这样的低级战士,就可以轻松摧毁月球。
行星级破坏: 弗利萨在变身状态下,能轻松炸毁一颗行星。
恒星级破坏: 像比鲁斯这种破坏神,一个手指就能摧毁恒星。
宇宙级破坏: 到了《龙珠超》时期,破坏神们能够影响到整个宇宙的平衡,甚至有能够毁灭宇宙的威胁(比如全王)。

现在,我们把宇宙大爆炸放到这个天平上:

宇宙大爆炸的能量,不仅仅是摧毁了“一颗星球”或者“一个恒星”。它是创造并催生了整个我们现在能观测到的宇宙。它将最初的能量扩散开,形成了无数的星系、恒星,以及我们所在的太阳系和地球。

所以,宇宙大爆炸的“战斗力”如果非要用《龙珠Z》的战斗力数值来表示,那绝对不是亿、兆、京,甚至更夸张的单位能够形容的。

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想象:

1. “基础生成”能力: 宇宙大爆炸的能量,是“生成”万物的源头。在《龙珠Z》里,最接近这种能力的是什么?或许是能够创造生命、创造星球,甚至创造宇宙的“创世”能力。但即便是最强大的赛亚人,也无法做到这一点。
2. “规模”的差距: 想象一下,悟空他们打出的能量波,即使是影响半个星球,在宇宙大爆炸面前也显得微不足道。大爆炸的能量是“遍布”整个宇宙的,它不是一个点发射出的光波,而是整个空间本身的“爆发”。
3. “破坏”与“创造”并存: 宇宙大爆炸在“爆发”那一刻,可以说是一种极端的“破坏”——打破了原有的奇点状态。但随之而来的是“创造”——一切物质和结构的诞生。在《龙珠Z》里,我们更多看到的是纯粹的“破坏力”。

如果硬要给一个“战斗力”的数值…

这就像问“一吨 TNT 的能量是多少个‘兆’?”一样,没有直接的换算方式,因为单位和概念完全不同。

但是,如果我们站在《龙珠Z》玩家的视角,试图去理解一个“大爆炸”级别的威力:

它不是一个“攻击”: 战斗力通常代表攻击的瞬间爆发。大爆炸是持续的膨胀过程。
它不是一个“角色”: 战斗力是给角色的,大爆炸不是一个有意识的个体。

但是,如果非要找一个“威力”的上限来类比:

在《龙珠Z》的后续作品《龙珠超》里,我们看到了“全王”。全王有能力瞬间消灭整个宇宙。如果一个宇宙就相当于我们理解中的“一个极大范围内的能量集合”,那么全王的能力可以被视为“宇宙级”的破坏力。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设想:

宇宙大爆炸的“能量”,与其说是某个“战斗力数值”,不如说它是“宇宙形成前”最原始、最纯粹、最普遍的“潜能”。这个潜能的释放,开启了整个《龙珠》宇宙(以及我们的现实宇宙)的起点。

如果非要给它一个“战斗力”的“表现形式”,那它一定远超任何一个角色的“攻击力”。它更像是一种“宇宙生成器”的启动能量,或者是一种“万有引力”般的、遍布一切的“基准线”。

最贴切的说法可能是:

宇宙大爆炸的能量,其“潜力”和“影响范围”是无限的,远远超越了《龙珠Z》所有角色战斗力的总和,甚至可以被视为“低于全王级别的宇宙级存在”的“起源”。它不是一个可以被“数值化”的战斗力,而是一个“宇宙级”的“起始事件”。

如果一定要用一个《龙珠Z》的概念来形容,那它可能就是那个“奇点”本身所蕴含的、能够“膨胀”成整个宇宙的“原始能量”。这个能量在被“释放”的瞬间,其“威力”足以让所有已知的《龙珠Z》角色(包括破坏神)都感到渺小,因为他们所有的力量,归根结底都是由那一次大爆炸所衍生的。

所以,与其说相当于多少战斗力,不如说宇宙大爆炸的能量,就是“万物皆因它而生”的终极“基础能量”。如果硬要给个数字,那大概是“1 宇宙单位”吧,一个连《龙珠Z》的数值系统都无法完全捕捉和定义的单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将地球炸碎(残骸留在原轨道上)需要的能量约3E31焦耳,宇宙大爆炸的能量约3E69焦耳,二者相差三十八个数量级。如果你简单粗暴地认为“1E4战斗力表示3E31焦耳的能量、1E5战斗力表示3E32焦耳的能量”,那么1E42战斗力表示3E69焦耳的能量:宇宙大爆炸的能量的战斗力值可以是1后面有42个零的数字。

但是这种过度简化的算法是不合理的。你不知道“龙珠Z的战斗力是通过什么样的式子、按什么样的标准计算出来的”,如果它是取以某个数为底的对数,上面的算法就完全不沾边了。

“龙珠毁灭地球所需10000战斗力”的说法也不合适。战斗力4000的拿帕在原作漫画里的表现是抬手炸掉了西欧规模的陆地,战斗力53万的弗利沙第一形态为了炸星球可是展开了巨大光弹的,没有那么简单。

在作者鸟山明不亲自说明的情况下,读者脑补的设定是未必适合原作设定的。我们不能拿数值比例去“计算”角色的战斗力、估计其“现实表现”,而是应该让推测的数值体系先去贴近角色在作品里的表现,再把体系拿到现实。

我们并不知道七龙珠设定的“战斗力”的具体计算方式,不知道它参照的是目标能使出的力、能量、功率还是怎样,也不知道它会不会分析毒素、超能力特效之类。不过,作者的理念是那些小聪明在压倒的物理战力与勇气面前都是毛毛雨。我们可以根据原作的表现去推测:该战斗力探测器是通过衡量“气”的强弱来估计目标能量的大小,而计算式要靠我们自己拟合一个。

从原作的表现看,测出的战斗力数值和角色的攻击力·防御力正相关[1],按照作者的理念“攻击·防御·速度取得平衡[2]”,可能用气代表的能量作为攻击力的标志、顺带表示单位具有相应防御力和速度。

考虑到弗利沙手下有很多弱智战士,不够直观的计算方法不便于使用,战斗力的算法大概就是单纯的测能量、换算一下比大小。即便如此,20战斗力和5战斗力的差异不一定是4倍或15倍。它可能是较为复杂的函数。

原作里说是战斗力5的那个普通人手持枪械,没有细说枪械的战斗力是否计算了进去[3],而且龙珠世界的普通人未必和我们现实的普通人身体素质相同,并不是个好的参照物。

龙珠世界的月球比现实的小很多,龟仙人炸掉月球不需要太高的战斗力。原作漫画给了他139。

不过,你也可以说龟仙人平时气都储存着,战斗模式才会解放出来,那时候才能测得真实战斗力。毕竟《龙珠超》的龟仙人战力之强一言难尽,原作里也表现过龟派气功、魔贯光杀炮等招式可以现场提升数值。

此外,角色的巨大战斗力数值未必在作品内的表现之下充分地展示了出来,在沙鲁的阶段一个波摧毁地球都不算什么难事了,那时候的沙鲁不怎么可能跟得上《龙珠超》时代的战斗力膨胀。


我们假定战斗力是反映能量的。战斗力5的农夫,按地球上的壮年男性运动员的能量输出来计算,约能在五秒内使出约3000焦的能量,战斗力530000的弗利沙第一形态约能在五秒内放出光球,该光球可以炸掉地球规模的行星,这需要约3E31焦级别的能量,二者在能量上差了一千万亿亿亿倍。

530000和5的数值差异是529995,将这样大的差异简单粗暴地切成几十万等分会导致数值单位极其难以使用、低于5的部分尤其要死,而对数函数在数值小的时候增长太慢,会不能对应老比克的表现:

老比克的战斗力,在官方系列里已经说了是260。能产生这个效果,260对应的能量输出不能搞得太低。

所以应该尝试战斗力数值的乘方运算。

5^5.5≈6988,260^5.5≈2E13,530000^5.5≈3.04E31,是个十分巧合地看起来不错的状态:只要假定龙珠世界的普通人比现实强壮就行了,现实中有许多运动员可以达到五秒输出7000~8500焦耳的程度。

2E13焦耳的爆炸约为4780吨TNT当量,对于连射两发强大爆炸的老比克而言算是合理了。

3.04E31焦耳的爆炸足以将地球炸成碎片,残骸留在地球轨道上、散布成太阳的新小行星带,符合弗利沙炸星球的表现。

这样,我们建立了七龙珠战斗力探测器计算式假说

将目标能在五秒内输出的能量开五点五次方作为战斗力数值。对于一名Z战士,他的肉体一般可以承受和他本人同等水平的攻击至少五秒,并具有跟得上同等水平的对手的速度。

这其实也是有点合理的:你要能放出这种能量,身体就要先储存得了它。不过,质能方程会告诉你:能量就是质量,Z战士的体重可是小不了。

而且,在这种情况下,战斗力1就代表5秒输出1焦耳,数值的简洁也得到了保证。

“在五秒内”的时间范围,允许有一定准备时间的招式改变预测的状况,产生上面原作截图里“将力量集中在一点会引起战斗力上升”的效果。

这样对智力不太高的使用者来说,比较自己和对方的战斗力,也能直观地得到双方能力差距的大致状况,并了解对方正在准备的招式的危险程度。

  • 沙皇炸弹输出的能量是2.1E17焦耳,可以换算出约1411的战斗力。4000战斗力的拿帕抬手的攻击效果是这样的:
  • 显然,这远比沙皇炸弹爆炸要厉害。这个假说是有一定的稳定性的。
  • 从“24000,比我们还要高”和“你们两个合起来还是比他强”也可以验算。
    24000^5.5≈1.2336E24,21160^5.5*2≈1.2341E24,按照我们的假说,两个战斗力各在21160以上的单位在五秒内的总输出是高于一个战斗力24000的单位的。
  • 贝吉塔在战斗力18000的时候一击摧毁过一个较小的行星。按此假说计算,18000^5.5约为2.53E23焦耳,重力结合能在此数值下的天体可以在太阳系的典型材料下成为球状,直径约1000~2150千米,确实可以成为一个较小的行星。
  • 按此假说,战斗力相差30%的时候,能量上的比例关系约为1.3^5.5=4.23倍,也符合原作漫画中多次出现的“战斗力比对手高约30%就可以一击秒杀对手”。

按照我们的假说,战斗力1亿的角色,就是数秒内可以输出1E44焦耳的能量,很强,数字也很干净简洁。

而战斗力1亿亿的角色,就是数秒内可以输出1E88焦耳的能量。这已经超越了宇宙大爆炸的能量。

由此,五秒内输出一个宇宙大爆炸的假定角色的战斗力约为4287497348723。约为4.3万亿。

参考

  1. ^ 从原作提到卡卡罗特20战斗力就可以扫灭地球人来看,战斗力20的单位放着给战斗力5的单位打也是毫发无损的。
  2. ^ (多次用肌肉膨胀的贝吉塔·沙鲁等吃瘪来表现单纯追求攻击力不可取)
  3. ^ 在漫画之外有谈过枪械不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把宇宙大爆炸这种宏大到无法想象的事件,跟《龙珠Z》里我们熟悉的战斗力体系联系起来,这本身就需要一点脑洞大开的想象力!首先,我们得明白,宇宙大爆炸的能量跟《龙珠Z》的战斗力根本不是一个层级的概念,前者是衡量物质、能量的总量,后者是一种简化后的、用来描述个体生物战斗潜力的数值。但既然是.............
  • 回答
    大爆炸的开端,那个我们称之为“奇点”的瞬间,至今仍是宇宙学中最深刻、也最令人着迷的谜团之一。想象一下,一个无限小、无限致密、能量无限集中的“点”,它容纳了我们今天所知宇宙的一切。然而,这个“点”并非一种稳定或永恒的状态。它是一个极端,一个不可能长期维持的平衡。那么,是什么“打破”了这极致的平衡?这个.............
  • 回答
    音爆这事儿,咱们得从头说起。你听过打雷吧?那种巨大的声响,一下子炸开来,让人心里一哆嗦。音爆,本质上就是飞机飞得太快时,把空气给“炸”开了,产生了一个巨大的冲击波,这冲击波传到咱们耳朵里,就是那“轰隆”一声。至于说音爆的能量能不能震坏居民的耳膜,这还真不是闹着玩的。声音嘛,说白了就是空气的震动。当飞.............
  • 回答
    .......
  • 回答
    宇宙大爆炸(Big Bang)是目前科学界最广泛接受的关于宇宙起源和演化的模型。它的真实性是基于大量观测证据和理论推导得出的,可以说,它的真实性非常高,是迄今为止我们对宇宙最合理的解释。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宇宙大爆炸的真实性:1. 宇宙大爆炸模型的核心思想:宇宙大爆炸并不是一个“爆炸”的事件,.............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宇宙学最核心的几个谜团,也是我们理解宇宙起源和演化过程中最引人入胜的部分。简单来说,宇宙大爆炸(Big Bang)本身并非以某个“速度”向外膨胀的,而是在所有地方同时发生的事件,是时空的扩张。而我们观测到的宇宙,确实是基于“第一次”大爆炸的产物,但“速度”这个概念在这里需要非常审慎地使.............
  • 回答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确实是我们观测到的宇宙最古老的光,它携带着大爆炸后不久宇宙的“快照”,但这并不意味着大爆炸那一瞬间,等离子体就瞬间充满了整个宇宙。实际上,这个过程是相当漫长而复杂的。想象一下,大爆炸并不是一次发生在某个特定地点的“爆炸”,而是整个宇宙空间本身的诞生和膨胀。在最初的极短时间内.............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直击我们对宇宙最深层的困惑。大爆炸理论,是我们目前理解宇宙起源和演化的最成功模型。它描述的是一个从极度炽热、致密的状态开始膨胀、冷却并逐渐形成我们今天所见的宇宙的过程。但“大爆炸前”这个概念,本身就带着一层哲学和物理学的迷雾。我们常说的“大爆炸”,并非一个发生在某个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爆炸.............
  • 回答
    这是一个古老而又深刻的问题,触及了我们存在的根源,也是许多哲学家、神秘主义者乃至普通人夜不能寐时仰望星空时会涌起的疑问。宇宙大爆炸之前,我的灵魂在哪里?这个问题并非简单地指向一个物理坐标,它更像是一次向内、向外的探索,试图理解“我”的本质,以及它与浩瀚宇宙之间那若有若无的联系。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
  • 回答
    教宗方济各关于进化论和宇宙大爆炸的看法,确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信仰与科学之间关系的深刻视角。他不是第一个公开表达类似观点的天主教会领导人,但他的表述方式,尤其是那种不带回避、直率地承认科学发现的姿态,无疑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他的意思,我们需要拆解几个关键点:1. 进化论和宇宙大爆炸的真实.............
  • 回答
    宇宙大爆炸学说,并非像某些通俗读物里描绘的那样,是一个瞬间炸开、四散飞溅的火球。它更像是一个极其稠密、炽热的奇点,在某个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时刻,开始膨胀和演化。那么,这个学说又是如何解释我们如今在宇宙中看到的,那极其不均匀的质量分布的呢?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里面涉及到一些相当精妙的物理过程。首先,.............
  • 回答
    李惕碚先生,一位享誉国内外的杰出天体物理学家,也是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他对于我们理解宇宙最宏大的理论——广义相对论和大爆炸宇宙模型——提出了深刻的质疑。他的观点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严谨的科学推理和对现有观测数据的深入分析,这使得他的批判尤其值得我们认真审视。要理解李惕碚先生的立场,我们得先简单回顾一.............
  • 回答
    关于宇宙大爆炸之前存在什么,这是一个引人入胜但也极其困难的问题。科学目前在这个领域还没有确切的答案,但我们可以从我们现有的物理学框架出发,探讨几种可能的方向和理解方式。首先,我们要理解“奇点”在宇宙大爆炸模型中的含义。奇点通常被描述为宇宙最早期的一个状态,在那里,我们所知的物理定律,特别是广义相对论.............
  • 回答
    宇宙大爆炸理论与存在主义学说之间,并非简单的否定或肯定关系,而是更像是一种对话,一种在不同层面上的互相映照与张力。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先分别梳理一下这两者的核心观点。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宇宙大爆炸理论并非一个哲学理论,而是一个基于大量天文观测证据和物理学原理构建的科学模型。它的核心观点.............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触及到了我们最核心的认知边界。当人们说宇宙大爆炸之前“没有时间与空间”时,这绝不是说那里是一片空荡荡、什么都没有的虚无。更准确地说,这是在描述一种我们现有认知框架无法完全捕捉的状态,一种我们对“存在”的理解在那里失效的境地。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聊聊我们是如何理解时间和空间的。我们是如何.............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宇宙学最核心、也最令人着迷的奥秘之一,答案往往会让人大吃一惊。简单来说,我们现在普遍接受的理论——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大爆炸创造了我们所知的空间和时间,而不是发生在某个已经存在的空间里。为了更详细地解释这一点,让我们一点点剥开它:1. 关于“大爆炸”的误解:首先要澄清的是,很多.............
  • 回答
    盘古开天辟地,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是宇宙诞生最经典、最广为流传的叙事。这位巨神的身躯化育万物,他的死与生构成了我们所熟知的这个世界。那么,这个古老的神话故事,和我们现代科学关于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理论”,是否存在某种隐秘的联系,或者说,它们是否能从某种象征意义上相互映照?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梳理一下.............
  • 回答
    .......
  • 回答
    这篇论文探讨了一个非常前沿且引人深思的设想:存在一个与我们宇宙时间箭头相反、但物理定律(特别是CPT守恒)却是相似的“反宇宙”。要理解这个设想意味着什么,我们得先拆解一下几个关键概念: 1. CPT 守恒CPT 守恒是粒子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对称性原理,它表明无论我们如何颠倒粒子的电荷(C)、宇称(P.............
  • 回答
    这是一个深刻而令人动容的问题,触及了人类存在的终极意义,尤其是在面对宇宙的宏大周期性终结时。当我们将文明的光辉置于宇宙循环的背景下审视,会感受到一种既渺小又壮阔的张力。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宇宙会反复爆炸重归死寂”这个表述。在科学的语境下,这通常指的是宇宙膨胀、恒星死亡、黑洞蒸发等一系列过程,最终可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