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9个相位对焦点: 覆盖约92%的画面区域,确保了在各种拍摄场景下都能快速、准确地锁定主体。 实时眼部自动对焦(人眼、动物眼、鸟眼): 索尼的实时眼部自动对焦技术一直是行业标杆,A7S III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即使主体在运动或光线不佳时,也能保持稳定的追踪。 深度学习技术: 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对被摄体的运动状态进行预测,使得对焦更加平滑、连续,尤其适合拍摄运动题材和需要精确对焦的视频。 自定义对焦区域和灵敏度设置: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拍摄需求,精细地调整对焦区域的范围以及对焦的灵敏度,提供更个性化的对焦体验。
4. 机身设计与操控:成熟且实用
全新菜单系统: 索尼终于更新了其备受诟病的菜单系统,采用了触摸友好、分层清晰的设计,大大提升了操作效率。 更高效的散热系统: 解决了之前一些索尼机型长时间录制容易过热的问题,A7S III 在连续高码率录制方面表现出色,可以更长时间地工作。 卡槽设计: 双SD卡槽,支持CFexpress Type A 和 SD UHSII 卡,提供了更快的读写速度和更灵活的备份/录制方案。CFexpress Type A 卡对于4K 120p等高码率录制尤为重要。 肩屏设计: 方便用户在拍摄时快速查看和调整常用参数。 坚固的机身和防尘防滴设计: 继承了索尼专业机型的可靠性,可以在恶劣环境下使用。 更好的屏幕和取景器: 更高分辨率的翻转屏和EVF,提供了更清晰的取景和回放体验。
一些潜在的考虑因素(或不足之处)
1. 像素数较低(1210万像素): 相比索尼自家其他A7系列相机,A7S III 的像素数较低,虽然这有利于低光表现和数据处理速度,但在需要裁切或者放大输出高细节照片的场景下,可能不如高像素机型。 2. 价格: A7S III 定位专业级,价格相对较高,对于预算有限的入门用户或业余爱好者来说,可能不是首选。 3. 镜头搭配: 要充分发挥A7S III 的视频性能,通常需要搭配索尼自家的高素质原生E卡口镜头,这也会增加整体成本。 4. 原生ISO 640/12800 对于部分场景的局限性: 虽然双原生ISO是巨大优势,但在某些光线条件刚好介于两者之间时,可能需要权衡选择。 5. 没有内建ND滤镜: 相比索尼的FX系列电影摄影机,A7S III 缺少内建ND滤镜,在户外强光下需要外挂ND滤镜来控制景深。
索尼 FE 70200mm f/2.8 GM OSS II (以下简称“GM II”) 是索尼在全画幅 E 卡口系统中的一款旗舰级长焦变焦镜头。它在上一代备受好评的 GM 版本基础上进行了全面升级,旨在为专业摄影师和高端爱好者提供无与伦比的画质、对焦性能和操控体验。以下是对这款镜头的详细评价:一、 .............
IFA 2018上的“遗珠”:索尼Xperia XZ3,一次不温不火的升级在2018年的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IFA)上,索尼发布了其年度旗舰——Xperia XZ3。与往年“大动干戈”的发布会不同,XZ3的亮相显得有些低调,仿佛只是在完成年度例行公事。那么,这款在索尼产品线中承上启下的作品,究.............
索尼 A7 IV 的发布无疑是 2021 年摄影界的一件大事,它作为索尼备受好评的 A7 系列的第四代产品,承担着填补 A7 III 与 A7R IV 之间市场空白的重任,同时也希望继续巩固索尼在全画幅微单市场的领先地位。总的来说,索尼 A7 IV 是一款非常均衡、功能全面、并且在许多方面都有显著升.............
E3 2015 索尼发布会,要说起来,绝对是 PlayStation 玩家们心中一个难以磨灭的“史诗级”夜晚。那一年,索尼像是蓄势待发,卯足了劲儿要给整个游戏界一个大大的惊喜,而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也确实没让大家失望。开场就不凡,奠定了“大片”基调发布会一开始,就不是那种简单的几段预告片堆砌,而是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