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索尼在 2021 年 10 月 21 日发布的全画幅微单 A7M4?

回答
索尼 A7 IV 的发布无疑是 2021 年摄影界的一件大事,它作为索尼备受好评的 A7 系列的第四代产品,承担着填补 A7 III 与 A7R IV 之间市场空白的重任,同时也希望继续巩固索尼在全画幅微单市场的领先地位。

总的来说,索尼 A7 IV 是一款非常均衡、功能全面、并且在许多方面都有显著升级的相机,它既能满足专业摄影师的需求,也能让高级摄影爱好者感到满意。 然而,也并非完美无缺,其定价和一些细节也引发了不少讨论。

下面我将从不同维度详细评价索尼 A7 IV:

1. 核心亮点与重大升级:

全新的 3300 万像素全画幅 Exmor R CMOS 传感器: 这是 A7 IV 最大的硬件升级之一。相比 A7 III 的 2420 万像素,A7 IV 提供了更高的分辨率,这意味着:
更精细的画面细节: 尤其是在打印大尺寸照片或进行裁剪时,3300 万像素能提供更丰富的细节表现力。
更广阔的动态范围和更好的高 ISO 表现: 虽然像素密度有所提高,但索尼表示新传感器在动态范围和高 ISO 噪点控制方面仍有不错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高像素带来的潜在劣势。
为视频创作提供更多可能: 3300 万像素也意味着视频拍摄时有更多的超采样余地。

BIONZ XR 图像处理器(来自 A1 和 A7S III): 这是另一个重大的性能飞跃。BIONZ XR 的处理速度和能力相比前代有了质的提升,带来了以下好处:
更快的连拍速度和更大的缓存: A7 IV 支持高达 10fps 的连拍(机械快门和电子快门),并且拥有比 A7 III 更大的缓存,这意味着在连续拍摄时可以捕捉更多画面,而不必频繁等待。
更强大的自动对焦性能: 这是 BIONZ XR 最显著的优势之一,后面会详细说明。
更快的菜单响应和整体操作流畅度: 用户体验得到显著提升。

大幅升级的自动对焦系统(眼睛自动对焦(AF)和实时追踪): 索尼在 AF 领域一直是领导者,A7 IV 将这一优势进一步发扬光大:
更先进的人眼、动物眼、鸟眼自动对焦: 不仅在照片模式下,视频模式下同样支持,并且识别的准确率和锁定能力更强。
更广的 AF 覆盖范围: 约 94% 的画面区域被 AF 点覆盖。
更智能的实时追踪: 能够更准确地识别并持续追踪被摄对象,即使被摄对象被遮挡后重新出现,也能快速重新锁定。
AF 辅助(AF Assist)功能: 允许在手动对焦时,当对焦环转动时自动切换到自动对焦模式,非常适合一些需要快速在 AF/MF 间切换的场景。

全面的视频功能升级: A7 IV 在视频方面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 A7 系列之一:
4K 60p 视频录制(APSC 裁切): 虽然 4K 60p 是 APSC 裁切模式,但依然是一个重要的进步,方便了对视频帧率有要求的用户。
4K 30p 全画幅无裁切(超采样): 从 7K 传感器超采样而来,提供更出色的画质和细节。
10bit 4:2:2 色彩采样: 提供了更丰富的色彩信息和更大的后期调色空间,可以用于 SLog 和 SCinetone 模式。
SCinetone 模式: 来自索尼 FX 系列电影摄影机,能够直接拍摄出具有专业感的色彩和肤色表现,大大减少后期调色工作。
新的对焦模式: 自动对焦区域切换和对焦呼吸补偿功能,增加了视频拍摄的灵活性和专业性。

全新的菜单系统(和 A7S III 一致): 这是索尼用户期待已久的改进。新的菜单系统更加直观、分类清晰,并且支持触摸操作,大大提升了相机的使用体验和效率。

改进的人体工程学和操作:
更大的握持手柄: 提升了持握的舒适度和稳定性。
更多可自定义按键: 允许用户根据自己的拍摄习惯进行设置。
四向摇杆(AF 控制摇杆): 提供了更便捷的对焦点选择方式。
翻转屏: 相较于 A7 III 的翻折屏,A7 IV 的三向翻转屏在自拍、Vlog 或低角度拍摄时更加灵活方便。

双卡槽(一个 UHSII,一个 UHSI): 虽然没有像 A1 那样配备双 UHSII 卡槽,但 A7 IV 仍然提供了双卡槽,并且其中一个支持 UHSII,满足了大部分用户的存储需求,也方便了备份或分开存储照片和视频。

更快的 WiFi 和蓝牙: 加快了照片传输和相机遥控的速度。

2. 值得商榷之处与不足:

4K 60p 视频的 APSC 裁切: 这是 A7 IV 最受争议的点之一。尽管是 7K 超采样,但 APSC 裁切意味着损失了部分视角,特别是对于广角镜头,会带来明显的变焦效果,这对于依赖广角的视频创作者来说可能是一个不小的遗憾。相比之下,一些竞争对手在这个价位上已经提供了全画幅无裁切的 4K 60p。

单 UHSII 卡槽: 如前所述,虽然是双卡槽,但只有一个支持 UHSII。对于需要高速存储的专业视频工作者,或者频繁进行高速连拍的用户来说,这可能是一个限制。

高昂的定价: A7 IV 的发布价格相对较高,比 A7 III 发布时要贵不少。这使得它与一些竞争对手的同类产品形成了直接竞争,并且其高昂的定价也引发了关于性价比的讨论。

2021 年的相机,为何没有 8K 视频? 在 A1 和一些竞品已经进入 8K 时代的情况下,A7 IV 仍然停留在 4K,虽然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 4K 已经足够,但对于追求最新技术和未来兼容性的用户来说,可能会觉得有所欠缺。

外观设计变化不大: 相较于 A7 III,A7 IV 在外观上并没有颠覆性的改变,整体设计语言依然是索尼熟悉的风格。这可能是好事,因为意味着人体工程学得到了延续,但对于一些期待更现代设计语言的用户来说,可能会觉得缺乏新意。

电池续航与 A7 III 持平: 虽然新的处理器和传感器可能更省电,但电池续航并没有显著提升。对于需要长时间拍摄的用户,仍然需要准备额外的电池。

3. 对比 A7 III 的优势:

分辨率: 3300 万 vs 2420 万,细节更丰富。
处理器: BIONZ XR vs BIONZ X,性能飞跃,速度更快,对焦更强。
自动对焦: 更先进的 AI 识别,更广的覆盖范围,更强的追踪能力。
视频: 4K 60p (裁切), 10bit 4:2:2 色彩, SCinetone, 对焦补偿等。
操控: 新菜单系统,翻转屏,更佳的人体工程学。
连拍缓存: 更大。

4. 目标用户群体与市场定位:

索尼 A7 IV 的定位非常明确,它是索尼微单产品线中“全能型选手”。它的目标用户包括:

中高端摄影爱好者: 追求更高的画质、更强的对焦性能,并且愿意为之付出更高的预算。
婚礼、活动摄影师: 需要可靠的对焦、稳定的性能以及一定的视频能力。
人像、风光摄影师: 3300 万像素提供了更好的细节表现力,而强大的对焦则能确保眼神的清晰。
Vloger 和内容创作者: 全面的视频功能,尤其是 SCinetone 和翻转屏,使其成为一款优秀的视频工具。
从 A7 III 升级的用户: A7 IV 带来的全面升级,特别是对焦和视频方面的进步,足以吸引 A7 III 的用户进行升级。

总结评价:

索尼 A7 IV 是一款在诸多方面都实现了重要升级的相机,它弥补了 A7 III 在视频能力和某些操作细节上的不足,并且在核心性能(如对焦、图像处理)上带来了质的飞跃。它是一款“均衡且强大”的相机,能够胜任绝大多数的拍摄场景,并且为视频创作提供了更专业的支持。

然而,其较高的定价以及 4K 60p 视频的 APSC 裁切确实是其主要争议点。 对于预算有限的用户,或者对某些特定功能(如全画幅无裁切 4K 60p)有硬性需求的用户,可能需要权衡一下。

总而言之,A7 IV 巩固了索尼在全画幅微单市场的领先地位,是一款非常有竞争力的产品,但并非没有缺憾。它是一款“优秀但并非完美”的相机,最终的选择取决于用户的具体需求和预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了下这个问题下面大多数人都在说索尼刀法精准,但是还有一个很多人都不知道的细节:

a7S III是一个4800万像素的传感器,不是1200万像素。(证据在此

a7S III用的传感器是4800万像素的IMX510(从编号看难道这才是a7 III IMX410的真正续作?),本身像素结构应该和A1差不多,全宽度读出速度仍然是很快的8.7ms,但是少了堆栈速度稍微慢一些。在a7S III上这个传感器使用2*2 binning,把相邻4个像素进行模数转换后加起来当做一个像素,从而在4800万传感器上实现1200万输出。因为binning的原因,a7S III在部分感光度下其实画质是不如a7S II的。

请大家想象一下如果这个传感器不做binning,直接放在a7S III上会得到怎样一台机器:8K30p,连拍仅次于A1 A9,同时还是画质机。如果放在a7 IV上更是惊艳的存在。然而这一切因为产品定位都不会发生,于是我们就有了只能拍视频的a7S III和6 FPS+严重果冻效应的a7 IV。

user avatar

昨天看了科技饭否翻译的先期评测(拍照为主),有以下几个要点:

  1. 对焦和A1一档,具备了在树林里打鸟的能力。
  2. 人像皮肤偏洋红了一些。
  3. 都对焦准确的情况下画质和三代差别不大,M4对焦准确率提升很多,所以拍动态物体的时候实际获得画面可能会好的多。
  4. 机身防抖更差了,从M3实测的三档掉到实测2档。

俺最感兴趣的果冻效应测试木有。如果果冻依然明显,那作为拍照机应该还不如A7R4,俺可以继续等用富士那传感器魔改后的半幅了。

user avatar

如果你问我A7M4是不是台好相机?那我很肯定这是一个非常牛逼的相机,我压根不怀疑它的销量,大量的爱好者和干活的人会去买A7M4,哪怕过段时间涨价到23999我都不感到意外,但好归好、销量多归多,依然不能掩盖它的很多缺点。

这是一台让你一边骂它一边又不得不下单去买的全画幅微单,我泼点凉水吧。


A7M4是一台怎样的相机呢?首先它不能影响A7R3A的销售,其次不能抢了A7S3的风头,最后得和友商的竞品EOS R6来个错位竞争,综合这些考虑后你就看到了今天发布的这台A7M4。

16999的定价比A7R3A贵了2000块钱,追求静态拍摄的用户依然会选择更便宜但像素更高的A7R3A,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高的对焦需求和视频需求。另外A7M4没提到有去低通。

1.5X裁切4K60P且没有4K120P让A7M4很难影响到A7S3的销售,虽然A7M4的4K30P和4K60P有很高的超采,理论画质会比A7S3还好,但4K60P没有无裁切模式会让很多人继续选择A7S3。(嫌像素低的话人家A7S3用户再买一台R3或者A7M3拍照不就行了吗)

A7M4在绝大多数参数规格下都领先了友商竞品EOS R6,但这R6是接近1.1X裁切的4K60P,此外屏幕色彩和视频照片色彩也要比A7M4好一些,就凭这两个优点足矣保证R6的销量不会大减,而且你还要考虑到R6目前不缺货,这A7M4贵了1000块钱还得担心会不会缺货涨价。

未来一定会有R6用户嘲讽A7M4用户是半画幅视频机,A7M4用户嘲讽R6像素低这种事情发生,这就是错位竞争啊,日企经典操作了。(D700和5D2年代过来的我已经习惯了)

好了,接下来进入正题,聊聊这款索尼A7M4。


索尼A7M4上市价16999元(索尼A7M3的上市价格是14599元)

使用了全新的3300万像素传感器,让全画幅主流像素从2400万提高到了3300万,处理器方面使用了A1和A7S3用的BIONZ XR(A9ii、A7R4A都没用这个处理器)。

对焦点也是A1和A7S3同级别的759相位+425对比对焦点,从这里你能看出来索尼对A7M4这款相机的用心——给的都是旗舰级的规格


不仅如此,A7M4甚至提供了连A1和A7S3都没有的功能——鸟眼视频追焦和动物眼视频追焦。这之前A1和A7S3只能做到拍照的时候鸟类和动物眼部追焦,这A7M4又有了一个新突破,那么A7S3和A1未来会不会通过固件升级这个功能呢?索尼应该不会玩这种以下犯上的事情,大概率会升级固件的。


也因为有了更好的处理器,加上更大的机身缓存,理论上当你用CFE A卡时可以以10fps速度连续拍摄1000张以上RAW格式照片,要知道之前A7R4A官方宣称只能连拍七八秒。

但这里我又要吐槽一下了,索尼从A7R3开始就一直是10fps连拍,哪怕A1也是10fps机械连拍,(30fps是电子快门连拍),但隔壁佳能R6已经做到12fps机械20fps电子,尼康Z6II也能做到14fps机械连拍(不过这个14更多是噱头,实际使用中还是12fps居多),索尼在连拍上挤了不少年的牙膏了。



给了A7M4这么多旗舰级的规格是为了什么呢?就是为了拍视频。如今的相机在拍照方面已经做到了接近完美(连拍???),如果还想有新的突破就只能在视频上下功夫了,现在的大环境也逐渐从图片往视频方向发展。A7M4可以拍摄7K超采样的无裁切4K30P视频和1.5X裁切的4K60P视频。

4:2:2 10bit、S-Cinetone、S-log3、S-log2、HLG一次性都给了,达到了专业级别的视频录制规格。

提供了H.265、H.264 ALL-I、H.264 LongGOP三种编码,都支持422 10bit 4K60P输出。


A7M4新增了焦点图对焦辅助功能,可以直观的看到景深范围。前景深(红色色块区域)及后景深(蓝色色块区域)实时监控合焦情况,针对使用大光圈的浅景深效果拍摄场景、手持稳定器的单人拍摄场景该功能可提供明显直观的画面景深情况。

当确认4K60P是1.5X裁切后我的朋友圈一片哀嚎,虽然前段时间大家就已经知道了A7M4的4K60P可能有裁切,但大家还是希望能有个无裁切的4K60P哪怕画质稀烂一点啊!

为什么会如此在意这个裁切呢?你这么想一下,当你拍照的时候是全画幅,当你拍4K30P的时候是全画幅,当你拍4K60P的时候变成了APS-C画幅,这你心里能舒服吗?我刚才和几个朋友聊天,说这A7M4拍视频就是个对焦牛逼版的松下S5,因为松下S5也是无裁切4K30P和1.5X裁切4K60P。

在A1太贵,A7S3涨到三万的大环境下,很多人都希望有一台像素高一点(A7S3的1200W真有点不够用)价格便宜一点(A1太贵了)还能输出422 10bit的相机,所有人都眼巴巴的等着A7M4,虽然这A7M4视频规格确实牛逼,但1.5X裁切的4K60P破了一头冷水。意味着当我们用2870 2.8这样的镜头拍视频的时候变成了42-105,广角彻底没了。人家松下好歹有个20-60,拍1.5X 4K60P还有个30-90,至少有点点广角,你让我们索尼全画幅用户怎么选择镜头啊?腾龙1728 2.8还是腾龙1770 2.8还是适马1850 2.8?真的逼大家去买APS-C画幅镜头拍4K60P?这又是额外的成本啊!



如今直播非常流行,A7M4提供了快速便捷的直播链接方式,并且在直播的时候提供了自带的美颜功能。


针对原厂镜头提供了呼吸补偿功能,可以降低对焦位置改变带来的呼吸效应,记住只有原厂镜头才有这个福利,适马腾龙洗洗睡。

防抖从A7M3的5档升级到了现在5.5档,话说索尼防抖你们觉得好吗?

提供了十款创意预设

关机会合上快门帘保护传感器

拍照、视频的参数调整互不影响,这是个非常棒的改进。


曝光补偿转盘改成了自定义转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自由设置。


和A7S3一样的触摸翻转屏,使用的是A7S3和A1的新菜单。

好,吐槽来了,这之前的索尼从来没有过103万像素的液晶屏,S3、A1、R3、R4是144万点,R3A和R4A是235万点,A73和A7C是92万点,R2是123万点,你这A7M4就是死活不上个好一点的屏幕是吧?给个144万不行吗?是是是你比A7M3进步了,但也不能这样进步啊?!


电子取景器也比A7M3和A7C好,达到了A7R3和A9II的水准,但还是不如A7R4(576万点)更不如A7S3和A1(944万点),但起码和A7R3看齐了,你索尼宁可重新开个103万点屏幕的生产线,也不舍得把老R3、R4的144万点屏幕给A7M4用吗?


首发价16999元,上市时间11月下旬,双十一是赶不上了。


总结:

旗舰级别的对焦

重新定义了主流级别的像素,从2400万提升到了3300万

液晶屏大幅提升,从92万点只能触摸对焦升级到了103万点可以菜单触摸操作的屏幕

依然是10fps连拍但配好卡可以拍1000张不停(CFE A卡多少钱来着?)

422 10bit 4K60P和S-Cinetone、S-log3都给你了,只不过4K60P是1.5X裁切

16999的上市价格。

A7M4适合那些买不起A7S3和A1、嫌A7S3像素太低的照片视频双修用户,虽然有着1.5X 4K60P和103万点屏幕的槽点,但我丝毫不会怀疑这款相机的销量,它一定大卖且一定会缺货涨价,因为对于视频拍照双修用户来说,A7S3是不够用的,A1是买不起的,能选择的只有A7M4这一台。


最后说一下二选一买哪个,A7M4的竞品应该是A7R3、R6这两款。

纯静态画质还是A7R3好,如果你纯拍照且没有特别高的对焦需求(这R3的对焦其实也很好了,视频也不是很差),那我觉得买R3好,至少这屏幕是235万点,要比A7M4的103万点好太多。

你需要仔细思考A7M4的性能规格到底用不用得上,你需要专业级别的视频规格吗?你需要这么好的对焦吗?你需要多花2000甚至更多去买A7M4吗?



EOS R6的槽点其实很多,譬如开了log就只有265没264(对电脑压力大),散热这个问题确实还存在,RF镜头群很坑,2000万像素确实有点少。

但面对A7M4还是有着非常多的优点的多,譬如接近1.1X裁切的4K60P,譬如机械快门12fps电子快门20fps,譬如162万点的屏幕,譬如拍人的玄学肤色加成。

就看你需要更好的屏幕和接近无裁切4K60P还是更好的像素和264视频规格了,另外这R6有货且比A7M4便宜1000(未来便宜多少咱也不知道),是不是突然觉得R6好像也不错?


最后带个私货,这松下S5+20-60镜头+50 1.8镜头才13998元,不比这A7M4香?大家都是无裁切4K30P和1.5X裁切4K60P,虽然这编码S5不如A7M4,但松下的vlog也吊打索尼slog3啊!

我说这A7M4是对焦无敌版的S5没毛病吧?



有啥问题评论区交流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