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法基本上三代都保持着同样的设计语言,常规迭代的同时也保留了大部分优势
很明显大法的设计和定价都是非常任意妄为,买不买你自己决定,这只讨论硬件
可变式潜望镜长焦是70mm和105mm两档焦段的切换,而不是70-105mm变焦
少了屏幕两个核心进步的原因:是上代5系已经用了高刷和GG6玻璃
Xperia 5 Ⅲ如果保持足够差价:那他还是有着相对更高的性价比,续航也会更实用
PS:注释有相关设备的往期回答。纯个人向瞎扯,不辩不争 [14] ,蒙面着草o( =•ω•= )m
谢邀。
一句话总结,手机界标杆级的存在。
在国内厂商和iPhone陷入疯狂“内卷”的时候,索尼大法悄无声息地来了个降维打击,仿佛时光倒流回了当年α7系列横空出世的时候。香是真的香啊!第一时间拿到了机器,外观果然还是克制的索法路子,看起来极为低调。但一想到搭载着双PD传感器的潜望式可变长焦镜头,这台微单手机的高配置确实让我这个长焦重度使用者非常兴奋。
近两年手机厂商几乎都在蓄力发展长焦镜头,为此甚至不惜牺牲外观,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旗舰手机都是多镜头的原因。那么长焦带来的意义,不仅是焦段的改变,更多的是视觉维度上的突破。
通常人眼观察的时候范围相当广,可以说等于一颗小广角,所以拍摄广角焦段的时候,我们会很容易预判自己拍到的内容。然而人眼并不具备变焦的功能,除非借助拍摄设备,否则无法用长焦视角来看世界。我猜这也是为什么Xperia 1 III选择在长焦上搞个大新闻的原因。
这次索尼大法给Xperia 1 III安排的长焦不仅是潜望式长焦,更是配备了双PD传感器的可变长焦镜头。潜望式长焦其实大家应该不陌生,几乎所有的手机厂商都已经开始运营了这项技术,主要意义在于利用潜望式光学结构设计对光路进行了折叠,从而把长焦模块塞进小小的手机里,不必像单反时期的长焦镜头一样,必须得是动辄好几斤的“大炮”。
然而,由于潜望式结构反射棱镜的限制,进光量会有大幅度衰减,以至于在暗光环境下性能会比较受限。所以双PD传感器就很好地补足了这块短板,利用全像素双核对焦保证了即便处于暗光条件下的对焦性能。
不过最让我惊喜的还是真·仿真微单的实时追踪功能、实时眼部对焦还有和我的老战友α7s2一毛一样的操控界面。
手机受限于体积和传感器的大小,对焦比起相机总归还是差了个档位,所以看到实时追踪被下放到Xperia 1 III的时候,还是有点没想到的。手机的对焦尤其在暗光下,比起相机真的拉胯,经常需要点好几次,很多时候本来想好的画面一耽误就gg了….
有了实时追踪,拍摄人像的时候也不用怕因为移动而失焦,镜头跟着人移动焦点也不会丢掉。这点索尼做的非常好,不愧是微单手机,真的有微单内味儿了。不仅从界面、操控上类似,更从功能和素质上类似。
而且除此之外还有和A9同款的20fps,抓拍决定性瞬间是足足够了。
高速连拍除了在怕宠物的时候可以更好地捕捉好动的狗子猫子的瞬间以外,在拍摄人像的时候也不用担心错过好的表情,非常实用的一项功能。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小细节是这次索尼给Xperia 1 III放上了一个实体快门按钮,坐实了微单手机的名号啊!
我记得上次有印象的实体按键可能还是在当年联想的哈苏模块上,不过Xperia 1 III的实体按键要小巧的多,不仔细看感觉就是一个比较小的开机键。但带来的便利性可就太大了,东北的老铁们应该都经历过冬天需要摘掉手套操作手机才能精准拍照的恐惧吧。。。虽然有可触控手套,但是总归难以精准调节对焦和曝光。而且按键很方便单手操作,掏出手机咔嚓就能拍。
我自己把玩了一下,发现半按快门还可以对焦,真实模拟相机拍摄的习惯,搭配微单1:1界面,对于想学习摄影的小白朋友们来说,可以说是个价格低廉又简单的入门方式了。
4k HDR OLED 120Hz屏幕不用说,又是家大业大的索尼大法的另一个杀器,对比iPhone最高60Hz的刷新率,120Hz的屏幕除了能够让游戏画面更加流畅外,还给予了手机视频更多的可能性。
另外在使用过程,我特别注意了一下这台机器的散热性能,不出所料没让我失望,基本上在夏天高温长时间拍摄下仍然可以控制手机的温度。之前在外拍摄的时候经常会遇到手机高温预警不得不暂停拍摄的情况(深圳真的热到飞起……
查了一下,发现Xperia 1 III在主板的双面都安排了加大号的散热石墨片,实操下来感觉这个方案还是很聪明的啊!我顺便也使用了一下系统推荐的“节电优能”app,自动清理后台app节约电量,对于电量强迫症患者是个绝对福音。
总结下来,Xperia 1 III不愧是大法黑科技的新武器!作为微单手机,让手机摄影的可能性又更进一步。
分享一些用Xperia1 III拍摄的作品,不得不说这长焦这素质可真的太香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