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因为朱棣迁都北京的意义实在太重要。
从春秋战国时代起,直到火枪发明,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争锋就是东亚永恒不变的主题。
历代以来,中国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分界线大约就是沿长城一线(秦皇修长城可不是乱修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北京—大同这条线——燕云十六州。因为这里有一条天然的山脉,燕山山脉,游牧民族骑兵一旦过了燕山,面对的就是一望无垠的华北平原,无险可挡,可长驱直入中原腹地,杀入中国的精华地区。如守江必守淮一般,守中原必守燕地。
历史上教训太多,尤其是两宋。所以,如果是朱允文掌权,以他和保守派的德行,肯定是不会迁都的,重心只会放在江南地区,只是个大号南宋罢了。那么面对北元残余势力、包括后面兴起的鞑靼、瓦剌势力,燕地甚至黄河以北大概率是保不住的,别的不说,几十年后也先就挡不住。
没有天子守国门,没有京杭运河持续两百年的运粮运钱,就不会有今天的中国版图,还好是朱棣赢了。成祖的确是雄才大略,朱重八先生和朱老四,这父子两代人,其实打的是另一场“汉匈战争”,是农耕民族对游牧民族的大决战,自崖山海战后陆秀夫背着小皇帝与十万汉人投海自尽后,汉人英雄与人民的绝地反击。
从朱重八饿死全家,开局一个碗作为起点,以朱棣五出蒙古、犁庭扫穴而结束,汉人最终取得了全面胜利。就凭朱允文以及黄子澄、方孝孺这几个的水平?能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我个人对此深表怀疑。
这么说吧,如果没有朱棣这回事,而是任由朱允炆继续在位置上折腾的话,明朝最大的可能是成为继秦朝、隋朝之后,历史上又一个二世而亡的王朝。
我们经常在网上看到有人说王莽是穿越者,但其实历史上有另外一个君主实行的政策在多个方面与王莽一致,他就是朱允炆。他在位期间虽然非常短,但是搞的事情却一点也不少,而且王莽看了多半会引以为知己:
1.朱允炆把全国上下的地名在短期内大量改成了古地名――不光大的府名要改,下面的县城名也要改,甚至卫所的名称都要改,而且有些地方改了一次不算结果还要改第二次,结果建文朝的整个行政机构大半力量都用在这项工程上面,很多地方章都来不及刻,而且改后的地名大家经常都反应不过来是哪,只好在公文上改后的地名旁边用注释标明这地方以前叫什么,否则没人看得懂。
2.建文的第二件要政是改科举,原本建国时朱元璋考虑到北方由于长期经历异族统治导致儒学凋敝,加上作为官方钦定版本的程朱理学长期只在南宋境内讲学,所以朱元璋设立了南北两个榜分别开展科举考试,避免官员名额被某一地把持。而建文帝上来先把南北榜拆了搞成全国统一招录,然后又停办了北方各省的官学――干脆连学习四书五经的渠道都给断了,结果可想而知,朱棣刚起事附近北方各省的士绅们就纷纷凑上去给钱给粮送援助了……
3.全面减免江南地区税收,部分地区的税负甚至减到了仅有朱元璋时期的15%。当然减税一般来说都是好事,只不过他这次选择减税的时机有点问题――刚好是前线与燕王军作战处于胶着状态的时候,结果当几场大的战役失败后,朝廷国库甚至凑不起钱来组织军队对燕军发动反击。我们都知道明朝最后的灭亡就是亡在这种有税收不上来上面,而朱允炆这一次……幸好和他争位置的是另一个朱家人,否则要是等到蒙古大军南下时朝廷口袋里没钱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4.推行恢复井田制。没错,就是周礼里面那个井田制,从孔孟时代宣告彻底破产后已经两千多年没人执行过了的井田制,具体内容有点类似于我们建国后搞的人民公社,规定农民们先共同耕种用来提供赋税和村内公益事务资金的公田,耕种完公田后才允许去耕种农作物归自家所有的私田。这个制度早在周朝时就已经显示出不合时宜了,孔子努力一生也没能成功让这个制度续命,后续的历朝历代除了王莽这个奇葩没有任何一个君主想要恢复这玩意,结果到了几千年后社会形态与当初相比区别更大更不适应这套的明朝,突然有人说要重新实行这套不合时宜的制度……
不能
建文帝是第一个被儒家全面教坏的皇帝,奉行精英教育的明清皇族,每次都把太子送给儒家使劲教,学的是经史子集,玩的是琴棋书画,干的是政治,军事,经济,这有点儿像培养一个码农然后送他去NBA打球的套路,硬找几个能用的点虽然找得到,但是目的不是让他更好的工作,而是更好的控制
被儒家教育出来的皇帝,居然没有一个工作能力一流的,却被忽悠的一大堆,这是巧合吗?
反而是成长于市井,成长于行伍的皇帝比较容易出现人才,其中最重要的地方在于他们不容易被忽悠
作为一个皇帝,面对是整个儒家集团,他们掌握实权,掌握土地,掌握沟通渠道,皇帝就像笼中鸟,还是带布罩子的那种,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得通过他们的描述,想影响一下外面的世界得借助他们的手,哪怕只是想玩玩外面的女人,都会有很多人拦着不让,你说没经过一线锤炼的人怎么可能做好这份工作?
我们打个比方去想,建文帝就像一个从小上国际学校,大了剑桥留学,连穿衣服都需要佣人扣扣子的精英少年,你让他去领导洪兴社和对面从小砍人长大的朱棣领导的东兴社对干,他如果没有绝对资源的领先,他连还手的能力都没有
领导的能力可以决定一个集团的未来
而领导的能力是什么?
是解决问题的能力,精英教育很好,培养了很多牛逼人才,但是精英教育没有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精英教育出身的人能不能做好领导,看的是他的自学,出的是汉武帝这样躲在角落里默默带着羽林卫自学军事的天才,出的是嘉靖这种利用个人爱好(道家)独辟蹊径的怪才,真按照精英教育那一套,按部就班的就是建文帝这种
不遇到挑战,风光八面
一旦上拳台,死无全尸
繁荣昌盛其实不难,让老百姓充分就业就解决了。
你能让老百姓充分就业50年,后世绝对给你戴上一代盛世明君的帽子。
很多自以为信奉儒家的君主不去追求孔子思想的实质,足兵+足食+民信,反而心心念念搞井田制,恢复古地名,舍本逐末,天下动荡,夫子还背黑锅,太冤了。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措施要随着时代变,措施的目的……足兵+足食+民信核心不能变。才是真正的儒家君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