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请教一下,为什么欧洲中世纪末期迅捷剑,小剑会成为决斗的主流武器而不是用双手剑?

回答
欧洲中世纪末期,决斗的舞台上,迅捷剑(Rapier)和小剑(Smallsword)逐渐取代了双手剑(Greatsword)成为主流,这并非偶然,而是社会、文化、军事以及技术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原因。

首先,我们得认识到,双手剑在中世纪盛期确实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战场上。它以其强大的破甲能力、长距离的打击范围以及震慑力,是骑士和重装步兵对抗重甲敌人的得力武器。然而,到了中世纪末期,欧洲的社会结构和战争模式正发生着微妙的转变,这为轻型剑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一、社会与文化的变迁:从战场到个人荣耀

中世纪末期,欧洲的封建体系开始动摇,城市经济蓬勃发展,新兴的市民阶层崛起。与此同时,随着火药武器在战场上的出现,骑士阶层的绝对军事优势开始减弱。在这种背景下,个人荣誉和骑士精神的体现方式也在悄然改变。

贵族生活的改变: 贵族不再仅仅是战场上的战士。他们更多地参与政治、外交、社交活动,以及以“荣誉”为名的私斗和决斗。决斗逐渐从纯粹的军事对抗,演变成一种解决个人纠纷、维护声誉、证明勇气和技巧的仪式。在这种个人化的冲突中,笨重且难以近身操作的双手剑便显得不再合适。
对优雅和技巧的追求: 随着社会对精致生活和个人品味的追求提升,武器也随之演变。迅捷剑和小剑的设计,正是为了适应这种趋势。它们造型纤细、线条流畅,携带和使用起来更为优雅,更符合当时贵族对自身形象的要求。双手剑的粗犷与迅捷剑的精致,在气质上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礼仪与法律的规范: 随着国家权力的加强,大规模的私人战争被限制。但个人之间的荣誉冲突依然存在,并被规范化为“决斗”。决斗的规则也愈发讲究,它需要的是技巧、速度和精确度,而非单纯的力量和蛮力。迅捷剑和小剑恰恰能够满足这种对精准刺击和灵活闪避的要求。

二、军事技术与战术的发展:武器的适应性

军事技术的进步同样影响了武器的选择。虽然双手剑仍在某些场合使用,但战场上对轻型化、多功能化武器的需求日益增长。

盔甲的演变: 虽然重甲在某些时期依然存在,但整体而言,盔甲在军事上的使用也在经历变化。随着板甲的普及,防护能力虽然增强,但也意味着更笨重、更昂贵。而对于已经成为主流的轻便铠甲或非重装部队,迅捷剑的尖锐刺击能够有效地穿透或绕过盔甲的连接处,造成致命伤害。
火药武器的冲击: 火药武器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战场格局。虽然火药武器的精度和威力在早期并不稳定,但它逐渐削弱了骑士在战场上的决定性作用。这使得训练有素的步兵和利用地形、灵活作战的单位变得更加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士兵们需要一种能够快速反应、近距离格斗的武器,而迅捷剑和小剑正是这种需求的产物。
侧翼武器的地位提升: 随着战术的变化,士兵们不再仅仅依赖于一种主战武器。他们往往会携带一把副手剑或小型佩剑作为近身自卫或在主武器失效时的补充。迅捷剑和小剑作为一种精良的副手武器,能够提供有效的近战能力,并在决斗中成为主角。

三、迅捷剑与小剑的自身优势:技术与设计的革新

迅捷剑和小剑的流行,更离不开它们本身在设计和功能上的革新,使其成为比双手剑更适合决斗的武器。

迅捷剑(Rapier):
起源与发展: 迅捷剑起源于16世纪的意大利,并在欧洲广泛传播。它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决斗和自卫,而非战场上的劈砍。
尖锐的剑尖和单刃设计: 迅捷剑的剑身细长且呈四边形或三角形截面,最显著的特点是拥有极其尖锐的剑尖。这使得它非常擅长刺击。决斗中,精确的刺击能够快速有效地穿透对手的防护,击中要害。相较于双手剑主要依靠劈砍,迅捷剑的刺击更为直接和致命。
精良的剑柄保护: 迅捷剑的剑柄设计是其一大亮点,它通常带有复杂的护手盘(Guard)、弓形护手(Quillons)、指环(Rings)甚至笼状护手(Cup Hilt)。这些设计能够极大地保护持剑者的手部,使其在格挡对方攻击时更加安全,从而能更放心地进行积极的进攻。而双手剑的剑柄通常较为简朴,对手部的保护远不如迅捷剑。
轻便与速度: 相较于笨重的双手剑,迅捷剑更为轻便,这使得持剑者能够做出更快速、更精准的动作,包括闪避、格挡和连续刺击。在决斗中,速度和反应能力往往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技巧要求高: 迅捷剑的使用需要高超的技巧,包括精妙的步法、巧妙的身体摆动以及对距离的精准把握。掌握这些技巧本身也是一种身份和能力的象征,进一步推动了它的流行。

小剑(Smallsword):
从迅捷剑演变而来: 小剑可以看作是迅捷剑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发展出的一个分支。它比迅捷剑更为轻巧,剑身更短,而且通常是三棱形截面。
更纯粹的刺击武器: 小剑的设计更加专注于刺击,其剑尖异常锐利。在许多情况下,小剑已经几乎不再具备劈砍的能力。
社会地位的象征: 到了18世纪,小剑进一步演变成了贵族和有地位人士日常佩戴的礼仪性武器,象征着身份和地位。在决斗中,小剑的轻便性使得它非常适合在狭窄的空间或近距离进行快速、致命的刺击。

总结一下,双手剑未能成为中世纪末期决斗的主流,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的叠加:

1. 社会重心转移: 从战场上的大规模杀伤转向了个人荣誉和社交礼仪的解决方式。
2. 决斗规则的演变: 强调技巧、速度和精确度,而非蛮力。
3. 迅捷剑和小剑的设计优势: 它们拥有锐利的剑尖以进行致命刺击,并配备了优良的护手以保护使用者,同时更加轻便灵活,适合快速的攻防转换。
4. 军事战术的变化: 战场上对轻型化、多功能化武器的需求,以及火药武器的出现,间接影响了对个人近身格斗武器的需求。

双手剑作为一种强大的武器,在战场上和特定环境下依然发挥着作用。但当决斗成为解决个人恩怨、展示个人技艺和荣耀的重要舞台时,迅捷剑和小剑以其独特的优势,自然而然地取代了双手剑,成为那个时代最耀眼的决斗武器。这并非是武器的“优劣”之争,而是它们在特定时代、特定场合下的“适应性”之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长剑演化成迅捷剑甚至小剑是有一个过程的

更关键的一点是长剑并不是一种很强力的武器,很多方面更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工匠刚刚能制造长剑的时候,一个穷人很难成为一个正牌骑士,他甚至连把长剑都买不起

而长剑的十字形护手也常常被赋予宗教意义

虽然战场上长剑的价值不过是副武器,和现代军人的手枪差不多——一般人没有,没有也不是不能打仗,军官人人都有那么一把,特殊定位的部队也可能人人都有一把

打仗嘛,步兵长矛不香么,别惦记着你那破长剑了


到后来民间私斗成风,说不定村口屠夫和皮匠对骂了一天都觉得对方睡了自己老婆,俩人提着砍刀就打起来了

当然也可能俩人用的都是单手剑,毕竟这都几百年了,冶金技术在不断提升,工匠造剑的活计也没停,指不定谁家里就有一把爷爷辈传下来的村里最好的剑(其实是破古董)

单对单决斗打多了就会意识到一件事,这个刀剑啊,是越长越牛逼,我打得到你你打不到我

但是剑长了,他就重,他重了你就想往前握,往前往前,手就抓在十字护手上了

好用是好用了。。。但是你看,昨天村口俩人斗殴,手指头就让削了

聪明人寻思了一下,那我们往护手前面加几个铁环保护一下手指呗

手指有保护了,那也不用摆架势的时候把手藏在后面了。。。。结果下面的手指被对面偷了

聪明的工匠干脆又加了个护手

现代人管这玩意叫侧剑,那会就管这种有奇怪的护手的剑统称为rapier,所以梅耶的迅捷剑剑术实际上用的是侧剑,因为那会这就是同一个东西

都这样了,再加几条护手吧。。。。基本就成了后来的迅捷剑了

再后来有人发现,大开大合的斩击真的太慢了,战场上好用,决斗嘛,不好用,要不我们戳戳乐呗,只要我剑够长,给对面一个透明窟窿对面不就没了(也有一种说法认为迅捷剑的一部分来源是穿甲剑ESTOC,一种细长的穿刺型长剑)

大家的剑就越来越长,但是这毕竟是一把防身用的剑,太重也不好吧?后来差不多就是一公斤多,长剑差不多长度的单手剑样式了

哦说起防身武器,回到主题上,为什么大家司法决斗的时候不用长剑?

两个问题,既然所有人使用的都是迅捷剑,有什么人会在练习迅捷剑的同时练习长剑?

这可不是现代竞技,如果遇到拦路抢劫的,技低一筹是要死人的。没有几个人不会害怕自己练习长剑会导致迅捷剑水平下降,更多的人连练剑的机会也很少,毕竟要生活的

而且司法决斗要求的是两方使用相同的武器,不是某一方想用长剑就用了,结果大家都是用迅捷剑

至于小剑。。。。燧发枪的诞生以及和平的城市生活,使得随身带着一把巨大的迅捷剑变得不那么绅士了,剑不小心刮到别人说不定免不了一场决斗,而且这玩意真的很碍事

绅士们弄出了更纤细更轻巧的小剑,反正防贼够用了。。。。。大家都用小剑了。。。对吧,司法决斗你不用小剑用什么


我就这么一说,你就这么一听,不保证没有错误

user avatar

欧洲决斗感觉跟麻杆子打狼是一个样子。

谁想死啊?无非就是因为什么政见不一,拌嘴吵架或者是谁睡了睡的媳妇这些破事儿。最后在雄性激素和周围人的群体压力下被推上了决斗场。

那么问题就来了,大部分的欧洲贵族老爷连受伤挨揍一辈子都没经历过几次,如果真的赶鸭子上架让俩人决一胜负,那么只能用给他们最多安全感的武器。

于是这玩意儿就产生了:



决斗剑。

为了照顾老爷们的颜面和生命安全:


把头设计成这样。

即使换成了枪械也未必好到哪里去。

欧洲一贯的决斗传统还真不是什么尚武,血性的体现。

“说真的,先生,情况并不像表面上看来那么糟。想一想吧:使用的武器是这样的,射击的次数是受限制的,隔开的地方很宽广,雾浓得叫人没法看透,再说,一位决斗者是独眼龙,另一位决斗者是斜眼兼近视,照我看呀,在这场决斗中不一定会出人命事故。”

摘自《法国大决斗》 马克 吐温

倒他们的前身,迅捷剑小剑啥的,因为没有减伤设计,原则上秉承着尽可能在远远的距离戳你一下然后赶紧撤… 可怜这些刺剑得停止力往往太差,两人互相刺数剑双双死亡的惨剧层出不穷。

你让他们像萨摩藩的剑客那样举起双手剑冲过去无脑劈砍,无视对手防御反击… 你觉得他们敢么?

user avatar

因为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执行武器管制制度,城市卫兵在进城的时候会没收双手剑等杀伤力比较大的大型武器保存在城门武器库,等出城再还回去。

除了特许的佣兵和护卫人员很少有人能在城市内携带双手剑。

然后卫兵使用长戟,在本地和剑术协会有认证的护卫使用双手剑,一般贵族和平民使用单手武器形成稳定压制。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