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在一些知乎问题下,基督徒和圣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反感?

回答
在知乎这个知识分享和交流的平台上,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下,基督徒和圣经会招致一定程度的反感。这并非孤立现象,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也反映了现实社会中不同观点、不同文化背景人群的碰撞与对话。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中的原因。

首先,知识背景和认知差异是关键。知乎用户群体非常广泛,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拥有不同的教育背景和生活经历。其中不乏对宗教持批判态度的学者、哲学家、科学工作者,或者仅仅是出于个人理性思考而对宗教产生质疑的人。

科学与理性的视角:许多用户倾向于用科学和理性来解释世界。当圣经中的一些描述,例如创世记中的某些记载,与现代科学(如地质学、生物进化论)的发现存在差异时,一些用户便会提出质疑,甚至认为这是“不科学的”、“落后的”。对于这类用户来说,圣经的权威性在科学面前大打折扣。
哲学思辨的挑战:从哲学角度看,关于宗教的本质、神的存在、道德的来源等问题,一直存在着各种流派的争论。一些用户可能受到唯物主义、无神论、不可知论等哲学思想的影响,对基督教的教义、神学体系提出挑战,认为其存在逻辑漏洞或不合理之处。
历史事件的负面认知:基督教在历史上扮演了复杂且有时具有争议的角色。十字军东征、宗教裁判所、殖民时代的宗教传播以及一些教会对科学的压制等历史事件,在许多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负面印象。当讨论到基督教时,这些历史包袱往往会被重新提及,引发对整个宗教的负面情绪。

其次,部分基督徒在知乎上的言行举止也可能引发反感。网络环境的特殊性,加上个体表达方式的差异,使得一些用户的行为容易被放大和误解。

“传教式”的论证方式:有些基督徒在回答问题时,可能过于倾向于用圣经的权威来论证一切,将科学、哲学或社会现象都试图用圣经来解释,并且常常以“圣经这样说”、“这是神的旨意”作为最终结论,而缺乏深入的逻辑分析和证据支持。这种“唯圣经论”的方式,在不认同圣经权威的用户看来,是一种傲慢和封闭的表现。
攻击性或优越感的言论:在一些讨论中,少数基督徒可能会表现出对其他信仰或无信仰者的不尊重,甚至使用攻击性的语言,或者表现出一种“我是真理的拥有者,你们都是错的”的优越感。这种言论会立刻激起对方的防御心理和反感。
回避现实问题的倾向:当讨论涉及社会不公、人性黑暗等现实问题时,有些基督徒的回应可能过于强调“罪”、“救赎”或“末世论”,而显得回避或轻描淡写了现实的复杂性。这会让一些寻求实际解决方案或对社会问题深恶痛绝的用户感到失望和不满。
过度热心的“劝诱”:有时,即使没有明显的攻击性,一些用户的热情似乎也过于强烈,频繁地将话题引向信仰劝诱,让不感兴趣的用户感到被打扰。

再者,社会思潮和时代背景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世俗化进程:随着社会发展,特别是信息爆炸和全球化进程,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接触的思潮也更加多元。许多社会正在经历或已经经历世俗化,宗教在公共领域的影响力相对减弱。在这种背景下,一些人对宗教的排斥或不理解,可能也是社会变迁的一部分。
对“身份政治”的敏感:在当下网络环境中,人们对各种群体身份的表达和认同越来越敏感。当基督教被视为一个具有特定群体身份的标签时,一些与该群体意见相左的人,或者对其历史或行为不满的人,可能会将反感投射到该群体在知乎上的任何言论上。
误读和偏见: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和网络社群的极化,也可能导致对基督教的误读和固化偏见。一些用户可能只接触到关于基督教的负面信息,或者将少数不当行为的个体代表整个群体,从而形成先入为主的负面印象。

最后,知乎平台本身的特性也有一定作用。

用户的高度活跃和表达欲:知乎汇聚了大量活跃且乐于表达观点的用户。这意味着任何一个话题,只要有争议,就很容易被放大,并引发激烈的讨论。宗教作为一个古老且充满争议的话题,自然会在平台上激起浪花。
问答的互动性和评论区:知乎的问答模式鼓励不同观点的碰撞,而评论区更是直接的交流和辩论场所。在这里,观点很容易受到挑战,反驳和质疑也会随之而来。

总而言之,知乎上基督徒和圣经受到反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的知识背景、哲学信仰、对历史的认知、部分基督徒的言行举止、社会思潮的演变以及平台本身的属性。这既反映了对宗教的理性审视和批判精神,也可能包含了不理解、偏见甚至是狭隘的群体对立。理解这些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看待知乎上的宗教讨论现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说点不同的,关于基督徒本身。不想和人扯教义,现在我也挺烦某些网络上的基督徒的。为什么?说说国内。

因为国内基督徒网民三观不正,双重标准。

国内网络上,基督徒都是被那几个基督徒大V带着跑的。说的就是赵晓,孙海英,吕丽萍,袁立等一干人马。我不想去评论他们的政治立场,其实他们的观点就是普通人略带偏激的那种,经常转一些一看就假的段子和谣言。我也不能一棒子打死,说他们都是傻子,我只能说人无完人,毕竟赵晓还是个教授级人物。但我现在批评的是他们在基督教领域的带动作用。现在基督徒被他们带动的,个个辩论的时候都有“基督教大V脑”,不信?请看楼上所有人的评论吧。

一有牧者基督教名人出了事,就说“不要论断人","魔鬼是那昼夜控告弟兄的”,连一点微词都不让说。郭美江捡钻石,不要伦断人。康希挪用公款,也不要论断人。薛蛮子嫖娼,不要论断人。牧师陷入性丑闻,也不要论断人。合着牧师做错事还不让说。连当年保罗看到彼得歧视非希伯来人,吃饭的时候退席都当众责备彼得,而这些牧师做的事情严重的多,却“不要伦断”,连批评也不接受。然后这些人个个复出了在基督教圈子里还都是白莲花。照样是“神的好牧者”。为什么?因为这些人是基督教大V的圈子里的人,一群连迦南诗歌和赞美之泉都分不清的人自然被他们带着跑。

【美江原版】信耶稣得钻石

郭美江在網路一段「撿鑽石」影片引起網友熱烈討論,對於鑽石會從天而降更感到不可思議。一名熟識郭女的邱姓牧師表示曾親眼見過她撿起鑽石,還不只一 顆,這樣的神蹟對他們來說時有耳聞。但影片內容對一般人很難接受,當時郭女佈道的教會發聲明表示不熟悉的人看了影片會覺得陌生,但絕非危言聳聽。

基督教會內數十人進行禱告儀式,接著上台就是牧師郭美江,她的「信耶穌,得鑽石」神蹟在網路發酵,郭美江表示,「當我在整理的時候,我把踏腳的布要丟到洗衣機,那是一個很乾淨的、白色的布,但我要丟下去的時候,差一點點,我看到有兩顆鑽石。」

沒有聽錯,牧師在家撿到鑽石,郭美江說,「我再回去看,果然又掉下一顆,一共五顆鑽石。」而且這經歷不只一次,「當我把鑽石放在牧師手中,眼睜睜看它放大一倍,各位弟兄姊妹,超自然這個算不得什麼,因為這是天上掃地掃下來的,這一路10幾年來,我已經撿了50幾顆了。」

◄神蹟不只降鑽石?教會人員:手現金粉。

不 只鑽石從天而降,撿到數量多達50顆,這「超自然」談話最近被網友瘋狂轉載,牧師撿鑽石的影片在一棟大樓拍攝的,這處福音教會也發出聲明稿寫著,對於影片 內容對「非基督徒而言或許陌生,但絕非言聳聽」,可以感受到教會將影片視為「傳遞福音」;不過,大家最想知道的鑽石神蹟卻沒多解釋。

這種種看在郭美江好友眼中見怪不怪,牧師邱川隆表示,她曾經把東西拿給我看;不只如此,牧師當場秀出其他神蹟相片,像是家中杯子裡出現鑽石,信徒手中閃閃的金粉,甚至是銀色鼓變金色,邱川隆表示不會拿去賣,會收藏起來。

對於「神蹟說」,教友有一套見解,只不過不論哪個教會,談到郭美江都表示她常在各國趴趴走,根本難聯繫,人很神祕,神蹟也不可思議,難怪引起大家熱烈討論。(新聞來源:東森新聞)



原文網址: 女牧師郭美江撿鑽石超自然 教會:非基督徒或許陌生 | ETtoday生活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ettoday.net/news/201312

比方说这个,很多信耶稣的一看就知道美江是在扯淡,结果很多基督徒竟然认为说美江扯淡的人是不尊重基督信仰。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灵恩派在中国十分吃香。梁琼月在大陆拥有很多“基督徒粉丝”,而郭美江和她师出同门。

但要是别的什么事情,他们一声不吭了。比方游智婷就是被赵晓当枪使,这俩人估计认识都不认识,拿游智婷骗转发,但是游智婷维护版权,就一声不吭。

很多基督徒都有双重标准,拿赞美之泉游智婷打版权官司这事情来说,人家反对的是刻录光盘谋利,这有什么不对的?结果问一些基督徒都说“造福主内同胞”'基督徒不要计较“云云,三观歪到哪里去了。合着人家就得给你基督徒做慈善,你们大陆基督徒拿盗版光盘谋利就得一声不吭?什么逻辑。这时候就不说“不得论断人”这种话了?不得不感叹网络基督徒内部的素质低下。

总而言之一句话,网络上的基督徒认为自己没错,什么错都没有,完全没有基督教义里的反省自己一说。自己基督教内部出了丑闻,“不要论断人”。天天发微博骂明星和社会人士却丝毫没有想到“不要论断人”这一说。自己喜欢的牧师,不许论断,自己不了解的牧师,就想不起这一条了。

有些国内基督徒,尤其是网络基督徒,信的不是耶稣,信的是自己的虚荣。
这就是为什么孙海英有一点不良新闻,他们就要洗地的原因(我曾经在群里说过孙海英有点偏激他们立马断定我是五毛)。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传福音一定要高举牛顿,爱因斯坦(虽然有争议但是不管),林书豪,这些名人的原因,和他们扯上关系觉得自己倍有面子,觉得自己信仰是多么光荣。然而基督叫人不要爱慕世上的虚荣。赵晓等人,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故意的,反正是从这种效应得了好处。包括袁立姚晨孙海英等人。孙海英这个三线演员,你觉得要不是和基督教扯上关系,他能有这么多微博粉丝?多少比他有名的演员,微博评论也就两位数。他们所高举的是名人,而不是十字架和基督。

他们辩论时的逻辑,大多是从所谓名人学来的。我以前和一个基督徒聊天,要不是我知道我还真以为他是赵晓克隆体。但是这些名人真的值得被他们高举吗?才不是。袁立因为水太凉还不愿意受洗呢。

他们抓住保罗不让妇女讲道的话,歧视女性牧师,而保罗在别的篇章里,允许妇女讲道,却被他们无视。他们抓住保罗论夫妻关系的话,打压女性,反对同性恋,自己却买《为主做个有钱人》这种书。他们对耶稣只是“单方面热忱”。要知道耶稣多次说过不许贪财,说财主进天国比骆驼过针眼还难,不许贪恋钱财相关的经文,比所谓提及女性和同性恋地位的多得多。

国外嘲基督教,是因为态度保守,社会福音贪财。结果国内基督徒,崇洋媚外,却一点好处都没学到,把国外基督教的缺点全部学了过来,实在是讽刺。都说美国是基督教国家,美国人多好多好,你怎么连美国基督徒的一点好处都没学来呢?

他们说美国是基督教国家,美国基督徒有多好,无非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身段,让自己相对于无神论者更加有优越感,而不是全心全意的爱基督。美国人效法基督,他们却一点也不学。美国人贪财,他们倒学来了。不过中国人也爱钱,但是有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基督徒并不是这么爱钱,最近十几年,网络时代的开启,中国基督徒开始爱钱了。这也是郭美江,梁琼月在台湾被群嘲,在大陆还有市场的原因。因为一祷告就掉钻石掉金粉长金牙的事情,谁不想要啊?怎么?你说太假?哎呀呀你怎么论断人呢。我有一种好像上网的基督徒全信了异端的错觉。

他们倒是论断其他人论断的厉害,佛教一出事,这就来了,各种嘲佛教。但是基督教一出事,就说这是个别现象,不许论断。

网络基督徒几乎全是鸡汤受众,认真探讨教义的文章影响力远不如一条鸡汤。但转发的人是否按着鸡汤做就不知道了。我说美剧《圣经故事》乱改,抹黑大卫以撒却为犹大洗白,叫人给骂”你XX有本事自己拍一个,装X装到你妈肚子里去了“。换句话说,只要微博基督徒认同的东西,就算不符合圣经也不能喷。薛蛮子嫖娼还一大堆人转“你若没有罪,就第一个拿石头打死她”这种明显断章取义给薛蛮子洗地的东西。当然,要是哪个不信耶稣的名人嫖娼被抓,他们肯定拿出圣经条文说这是犯罪,世人都犯了罪,亏欠了神的荣耀云云。是不是很熟悉呢?孙海英天天微博不就是这样子吗?不是说一定要怪这些网络基督徒领袖,但他们一定起了一些作用。

真正的基督徒应该一碗水端平,郭美江不符合圣经,就是不符合圣经,说她离谱并不是不尊重基督教。康希挪用公款是犯罪,并不是一句“不许论断”就能过去了,他是贪污神家的银两。薛蛮子嫖娼,就是犯了淫乱罪,违背了圣经自洁的教训。他们就是不对,无关他们是否是基督徒,并不是基督徒做了这事情,就可以获得原谅。况且,保罗曾经说过,成为基督徒之后,又去犯罪,基督的血就枉然流了。基督徒更不应该犯罪,因为耶稣说信徒是世上的光。

但是有几个基督徒这样做了?某教会明明违建,他们却无视违建,说“别人违建都拆了吗?”,不管无论别的建筑违建不违建,教堂很明显是违建的事实。

而国内基督徒也被赵晓等人洗脑,觉得基督教能让中华文明永葆青春,中国的一切都是基督教打下基础,基督教成为国教才是正途。先不说意识形态了。这种话和之前说的一样,是基督徒的自大。基督教的确在近代史上有一席之地,但不是决定性作用(我说的是基督教会)。而基督教能让中华文明永葆青春这种话更是没有逻辑,因为基督教始终不是中华文化主流。不知道这些人记不记得耶稣说“我的国不属于这个世界”,反而一定要把信仰扯上社会政治。当然,美国人也这样,所以说好处没学到嘛。

网络基督徒把一切都扯上基督教,不知道是不是受众素质低的原因。先贴几个让大家贻笑大方的新闻。不是说世界观不能被基督信仰塑造,而是不要“上纲上线”

苏打绿乐队献唱《小时代》电影主题 成员鼓手小威是基督徒

基督徒艺人郭采洁谈《小时代》感受:有了信仰就不会害怕明天
福音之眼看《小时代3》中的真爱元素:奢侈婚戒Darry Ring

《小时代》首日破7300万 基督徒艺人郭采洁任女主角引关注
超人与耶稣相似 借《钢铁英雄》传福音惹争议

好莱坞新片《超人》融入耶稣故事 受基督徒热捧

超人就算了,郭敬明那些三观不正的书和基督教有个什么关系?这一切只是让基督徒感觉更有优越感而已。网络的某些基督徒,他们的关注点早就不在耶稣身上了,与其说他们爱耶稣,更不如说爱的是优越感。

我以前和这些人打过交道,导致我身心俱疲。因为和他们讲道理,是不行的。他们不是相信耶稣,是盲信于网络段子名人经历和微博大V。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