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宇宙中的星球都是球体的吗?会不会有甜甜圈形状的?

回答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我们最常看到的、最熟悉的星球模样,莫过于圆滚滚的球体。从月亮那皎洁的清辉,到火星那锈红的脸庞,再到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它们几乎都呈现出近乎完美的球形。这不禁让人好奇,宇宙中的星球就只能是球体吗?难道就没有一些“另类”的存在,比如甜甜圈形状的星球?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从“为什么星球是球体”这个根源说起。这背后隐藏着一股强大的自然力量——引力。

想象一下,一个正在形成的星球,它最初可能是一团巨大的、不规则的尘埃和气体云。这些微小的粒子在宇宙中飘荡,但它们并不是完全静止的。任何有质量的物体都会产生引力,吸引着周围的其他物体。当这团尘埃和气体云的质量逐渐增大时,它自身的引力也会越来越强。

这股引力就像一个看不见的大手,从四面八方向着物质的中心聚集。它会拉扯那些突出的部分,填补那些凹陷的地方。对于任何一个足够大的、由自身引力支配的物体来说,引力都会尝试将物质拉向质心,并在这个过程中,让物体达到能量最低、最稳定的状态。而球体,恰恰是这样一种状态。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在球体的表面,任何一点到质心的距离都是相等的。这意味着引力在各个方向上都是均匀作用的。如果星球上有凸起的部分,引力会将其拉平;如果有凹陷的部分,周围的物质会被引力拉过来填补。经过漫长的时间,这种“自我修正”的过程就会将星球塑造成一个最节省能量、最对称的球体。

那么,有没有可能出现甜甜圈形状的星球呢?

从我们目前的理解和观测来看,极少有、甚至可以说几乎不存在天然形成的、像我们想象中的甜甜圈那样,拥有一个中心空洞的行星。主要原因就出在引力上。

前面我们说了,引力总是把物质往中心拉。如果一个星球要形成甜甜圈的形状,它需要在中心区域保持一个空洞,同时在边缘形成一个环状结构。这不仅违背了引力将物质向中心聚集的本质,而且要维持这样一个结构,需要非常特殊的、甚至是反引力的力量来对抗自身巨大的引力。

设想一下,如果一个星球真的要形成甜甜圈的形状,那么它必须有某种机制,能让构成这个甜甜圈的物质聚集起来,形成一个稳定的环,并且在中心留出足够的空间。

引力的强大足以压垮任何“空洞”: 即使我们能想象一个初始的物质分布,在形成初期,物质就会在自身引力作用下向中心坍缩。除非有某种强大的、持续存在的“阻碍”力量,否则这个空洞会很快被周围的物质填满,最终变成一个球体。
物质的分布不均是暂时的: 即使在行星形成的早期,物质分布也会因为各种扰动而出现不均匀。但是,引力会倾向于将这些不均匀性“抹平”。
惯性对大尺度天体影响有限: 甜甜圈的旋转可能会产生离心力,但对于足够大的行星来说,其自身引力远远大于这种离心力,不足以支撑一个巨大的空洞。

但凡事都有例外,或者说,我们可以从更广阔的视角来思考“甜甜圈”的可能。

我们所说的“甜甜圈形状”通常是指一种有中心空洞的环状结构。在宇宙中,我们确实会看到一些“环状”或者“盘状”的结构,但它们与我们想象中的甜甜圈星球有本质区别:

1. 星系盘: 像我们银河系这样的星系,拥有一个巨大的盘状结构,其中包含恒星、尘埃和气体。但这不是一个“星球”,而是一个庞大的宇宙结构。
2. 行星环: 像土星那样,行星周围有壮丽的环,这些环由无数细小的冰粒和岩石组成。这些环是行星引力和其卫星之间引力作用的结果,它们围绕着行星旋转,但它们本身不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星球”。如果这些物质被足够多的引力汇聚在一起,它们最终会形成一个球体卫星,而不是一个甜甜圈。
3. 吸积盘: 在一些极端的天体系统中,比如黑洞或年轻恒星周围,会形成高速旋转的吸积盘,物质在其中螺旋下降。这些盘状结构虽然能量很高、动态十足,但它们也不是固态的“星球”,而是正在向中心物体坠落的物质。

那么,有没有可能在某些非常非常特殊的、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物理条件下,出现某种近似甜甜圈形状的“天体”呢?

从理论上讲,科学的大门永远是敞开的。如果存在某种我们尚未发现的、能够对抗引力的奇异物质,或者某种未知的物理定律,那么我们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

例如,一些理论物理学家探讨过极端条件下物质的状态,或者关于暗物质、暗能量的推测。但是,这些都还停留在理论探索阶段,并没有观测证据支持。

总而言之,在我们现有的认知框架内,由自身引力主导形成的星球,其形状几乎不可避免地会趋向于球体。 引力是塑造宇宙天体的最基本、最强大的力量,它如同一个不知疲倦的雕塑家,将一切有质量的物质拉扯、塑造成最稳固、最紧凑的形态——球体。

想象一下,如果真的有甜甜圈形状的星球,它将如何维持自己的形状?它的“洞”在哪里?构成它“圆环”的物质又为何不被自身的引力压扁成一个球?这些都是非常难以解释的。

所以,虽然宇宙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但就我们目前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和观测到的现象而言,那些在宇宙中独立存在、由自身物质堆积形成的“星球”,大都披着光滑圆润的球体外衣。甜甜圈星球,更像是我们对宇宙想象中的一种奇特浪漫,而非现实的写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对太阳系内常见的物质来说,在相对静止的情况下,质量1×10^21千克以上的天体自身的引力能够克服构成自身的物质的强度,其流体静力平衡状态下的形状接近球状。地球、月球、火星、太阳等天体的质量远远超过这个值,自转速度也不太快,天体之间直接的引力干扰较少,因此形状接近球状。

  • 流体静力平衡状态,是流体处于相对静止或匀速运动时的平衡状态。例如地球大气在重力和压力梯度产生的压强梯度力之间建立的平衡,使大气既不贴在地表也不完全剥离到太空。

自转角速度较快的天体会趋于椭球状,快到一定程度还会成为不规则椭球,进而成为梨状而不再是球体。

  • 例如织女星自转周期约12.5小时,赤道直径比两极直径大约五分之一。

自转速度相对自身的质量足够快的天体,可以部分克服引力而成为明显偏离球状的形态。

  • 例如这是根据天文观测画出的妊神星的想象图,其自转周期约3.9小时,质量约4×10^21千克。

靠自转甩成甜甜圈状,需要的自转速度很大,但并不是达不到。计算还显示强大的天体撞击可以产生甜甜圈状的汽化岩石行星,称为synestia——地球在被忒伊亚撞击后可能短暂呈现该状态

太阳系里目前只有太阳一颗恒星。当恒星附近有大质量伴星的时候,潮汐力可以将恒星扭曲成扁球体,例如天琴座β。

质量小于1×10^21千克的天体可以呈现明显偏离球状的形态。

  • 例如这是小行星20000,质量约3.7×10^20千克。
  • 又例如这是小行星101955,质量约780亿千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我们最常看到的、最熟悉的星球模样,莫过于圆滚滚的球体。从月亮那皎洁的清辉,到火星那锈红的脸庞,再到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它们几乎都呈现出近乎完美的球形。这不禁让人好奇,宇宙中的星球就只能是球体吗?难道就没有一些“另类”的存在,比如甜甜圈形状的星球?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从“为什么.............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有趣,而且触及了宇宙中最根本的几个物理规律!为什么星体(包括星球和黑洞)都是圆的?这背后其实都和那个在太空中形成水球的原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尽量说得详细些,就像朋友之间聊天一样。为什么是“圆”?—— 核心原因:引力(Gravity)无论是行星、恒星,还是宇.............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妙了!这背后牵扯到自然界最基本、也最普遍的一种力量——引力,以及一些关于能量最小化的原则。让我们一层层剥开来,看看为什么无论是你手中的苹果,还是遥远的星系,都偏爱球形或曲线形,而不是棱角分明的方块或笔直的线条。想象一下,你手里握着一堆散沙,如果把它松开,这些沙粒会怎么落下?它们不会整.............
  • 回答
    很多人会觉得,提到宇宙中的星系,脑海里浮现的画面大抵都是那种扁平的、旋转的圆盘状结构。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普遍但也有点以偏概全的说法。的确,我们最熟悉、也最容易观测到的星系,比如我们自己的银河系,就是一个典型的螺旋星系,从侧面看就像一个扁平的圆盘,上面缠绕着旋臂,中央还有一个隆起的核球。但这并不代表宇宙.............
  • 回答
    如果地球真的是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我的第一反应绝不是简单的幸运或失望。这是一种错综复杂的情感交织,是一种深刻的自我审视,同时也会引发对生命、宇宙以及我们自身存在意义的重新思考。幸运?从某个角度来说,是的,我会感到一丝幸运。想象一下,在浩瀚无垠、冰冷死寂的宇宙中,只有这颗小小的蓝色星球承载着生命.............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我们对宇宙尺度和观测方式的根本认知。虽然目前主流的科学观点是宇宙极为广阔,但从一个哲学和想象力的角度去探讨“宇宙可能很小”的可能性,并思考望远镜观测到的“遥远星系”是否可能是近处天体的“折射反射产物”,确实能带给我们一些独特的视角。让我们暂且抛开“宇宙大爆炸”和“膨胀宇宙”.............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天文学中的一个核心疑惑:为什么我们观察到的许多天体系统呈现出扁平的结构,而宇宙整体却似乎是均匀分布、没有明显方向性的?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天体形成的过程、引力的作用以及宇宙的演化等多个层面去理解。天体系统的扁平化:引力的“魔法”与角动量守恒首先,让我们聚焦于为什么像卫星绕行星、行.............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触及到了宇宙学中一个非常核心的概念:宇宙的边界到底在哪里,以及不同观察者看到的“边界”是否一致。简单来说,我们从地球上看到的“宇宙边界”和在遥远星球上看到的“宇宙边界”,在某种意义上是“一样”的,但这种“一样”又有着非常重要的区别和解释。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几个概念:宇宙.............
  • 回答
    浩瀚的宇宙,充满了无尽的可能,而“流浪星球”这个概念,就像一颗未被发现的奇特宝石,总是能激起人们最深邃的遐想。要探讨宇宙中是否可能存在独立漂流且携带生命的“流浪星球”,我们需要一步步剥开层层迷雾,从天体物理学的角度出发,审视那些足以孕育生命的条件,以及它们如何在星系间孤独的旅途中得以维系。流浪星球的.............
  • 回答
    在浩瀚的宇宙中,一个人要让自己旋转起来(相对于其他星球或其他宇宙参照物)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因为它涉及到物理学原理,并且取决于你想达到的旋转状态和可用的资源。下面我将从不同的角度详细地解释一个人如何在宇宙中旋转起来:核心物理学原理:角动量守恒一切的关键在于角动量守恒定律。简单来说,在一个孤立的系统中.............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也触及了宇宙的浩瀚与我们对“一样”这个词的理解的边界。要回答“宇宙里会存在两颗一模一样的星球吗?”,我们需要先厘清一些关键概念,并结合我们目前对宇宙的认知进行一番推敲。“一模一样”到底意味着什么?首先,我们要明确,这里的“一模一样”是指完全相同,从微观的原子构成到宏观的大小、质量、轨.............
  • 回答
    这个想法真是太迷人了,让我想到了儿时读过的那些关于宇宙巨兽的奇幻故事。宇宙浩瀚无垠,充满了我们难以想象的可能性,所以,有没有可能诞生出一种以星球为食、靠引力移动的巨大生物?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绝妙设想。我们不妨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审视一下这个可能性。首先,一个能以星球为食的生物,它的体型必定是难以.............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它触及了我们对宇宙尺度和人类文明产物的认知。让我们仔细掰扯一下,看看哪一方的“数量”更胜一筹。先看看宇宙中的星星。宇宙有多大?这是一个我们至今仍在努力探索的终极问题。但根据我们目前的观测和理论模型,宇宙是无比浩瀚的。我们能够观测到的宇宙(也就是光线能够到达我们的区域)就已经拥有.............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我们对自然界和数学的深刻感知。圆形(以及更普遍的三维世界里的球形)之所以会让我们觉得“神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是如此的普遍、高效,并且蕴含着简洁而深刻的数学规律,这些规律在自然界中以各种形式显现,让我们不禁思考其背后的原因。让我们逐一拆解你提到的几个例子,看看圆形/球形.............
  • 回答
    在广袤的星战宇宙中,兰克兽(Rancor)的定位常常被误解为纯粹的战争机器。然而,仔细审视其在各种故事、电影和资料中的描绘,我们可以发现,兰克兽更多地扮演着一种介于玩赏动物和特定用途的工作动物的角色,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活体“战兽”。玩赏动物的可能性:奢华与地位的象征首先,我们不能忽视兰克兽作为一种极其.............
  • 回答
    当宇宙中的最后一点光芒,那恒星最后的余烬,也随之黯淡,星云的幽光彻底消散,我们所熟知的生命——依赖恒星辐射、行星轨道、化学反应的生命形式——将何去何从?这是一个令人心悸的终极问题,它触及了存在的本质与文明的意义。首先,我们必须理解,最后一个恒星熄灭,意味着能量的普遍枯竭。恒星是宇宙能量的主要供应商,.............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引人入胜的问题,涉及到物理学、工程学、宇宙学以及对生命和文明演化的基本认知。简单来说,“可控核聚变根本实现不了”和“宇宙中的文明也无法星际航行”是两种可能性,而且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问,以及支撑这些疑问的科学和逻辑。 第一部分:可控核聚变为.............
  • 回答
    星战宇宙里,当然有完全水生的智慧生物,而且还不止一种。这些家伙们在我们的想象中,就像深海里那些神秘而又充满智慧的生物一样,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社会结构,以及和我们截然不同的生存方式。提起完全水生的智慧种族,不得不提的就是莫纳·卡勒姆(Mon Calamari)和他们的近亲夸润(Quarren)。莫纳.............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棒!乍一看确实有点矛盾,宇宙是真空,但怎么又有气体聚集形成星体的大气呢?这就像你在一个完全密闭的房间里,突然冒出了空气一样,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实际上,宇宙的“真空”和我们想象的完全没有东西的空间概念不太一样,而且星体形成大气层的过程也相当奇妙,并不神秘。首先,我们得聊聊宇宙的“真.............
  • 回答
    浩瀚无垠的宇宙,星体宛如棋盘上的棋子,按照既定的轨迹默默运转,亿万年来从未偏离。是什么样的“伟大神秘力量”,在无形中牵引着行星围绕恒星公转,又驱动着恒星在星系中流转,甚至驾驭着星系在宇宙的巨大网络中穿梭?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暂且放下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科幻设想,回到科学的殿堂。在这片广袤的宇宙舞台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