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一个成年人能否在纯外语环境下像婴儿学说话一样学会说一门外语?

回答
一个成年人能否在纯外语环境下像婴儿学说话一样学会说一门外语?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觉得婴儿学习语言的方式似乎是最高效、最自然的。答案是:成年人可以在纯外语环境下获得非常好的语言能力,但“像婴儿学说话一样”的学习方式,对于成年人来说,可能不是完全等同的,因为我们的大脑构造和学习方式与婴儿有本质区别。

让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这个问题,并且尝试抛开那些 AI 写作的套路,就好像我们朋友之间闲聊一样。

婴儿是如何学习语言的?

首先,我们要理解婴儿学习语言的几个关键点:

完全沉浸式环境: 婴儿出生就处于一种全方位的语言环境中。他们听着父母、家人、周围人的说话,即使听不懂,声音的韵律、语调、情绪也在不断输入。
无意识的模仿和习得: 婴儿不是“学”语言,更像是在“吸收”语言。他们没有语法规则的预设,没有词汇量的负担,只是通过大量的听和感受,慢慢地建立起语音和意义的连接。他们会无意识地模仿发音、语调,然后尝试发出声音。
大量的试错和反馈: 婴儿发出“咿呀呀”的声音,父母会回应,会微笑,会重复,这种正面的反馈强化了他们的尝试。他们会尝试模仿单词,虽然开始时可能发音不准,但周围的人会理解并纠正(有时是“善意”的纠正),这个过程是持续且充满耐心的。
身体和情感的参与: 婴儿学习语言不仅仅是大脑的活动,他们通过身体的动作(比如指东西)、脸部表情来配合语言。语言与情感紧密相连,比如饿了就哭,得到回应就开心,这种情感驱动力是学习的强大动力。
没有“母语负担”: 婴儿的大脑是一张白纸,没有母语的干扰。他们不需要考虑如何在新的语言和已有的语言之间切换,也不会因为母语的思维模式而限制对新语言的理解。

成年人“纯外语环境”下的学习优势与劣势

如果我们把一个成年人放到一个完全讲目标外语的国家,就像婴儿一样生活,会发生什么?

优势:

1. 主动学习能力强: 成年人有更强的认知能力,可以主动去理解、记忆、分析。遇到不认识的词汇或句子,我们可以查字典、问人,甚至自己去总结规律。这比婴儿只能被动接收要快得多。
2. 逻辑思维和归纳能力: 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去学习语法规则,理解句子结构,这能帮助我们更快地构建起语言的框架。虽然婴儿的无意识习得很强大,但成年人的逻辑分析能弥补一些效率。
3. 理解抽象概念: 成年人已经掌握了大量的抽象概念,这些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理解新语言中表达的复杂思想和情感,而不必像婴儿一样,从最基本的指物联词开始。
4. 学习策略: 成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比如阅读、听力练习、口语模仿、写作等等,形成更系统的学习路径。

劣势(与婴儿相比的“不同”):

1. “母语思维”的干扰: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我们的母语已经在我们的大脑中建立了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语法习惯甚至发音习惯。学习外语时,我们很容易下意识地用母语的逻辑去套用新语言,导致说出来的句子听起来“中式英语”(或其他语言)味道很重,或者理解时产生偏差。
2. 对“不完美”的容忍度低: 婴儿不怕说错,他们乐此不疲地尝试。而成年人往往更在意自己的形象,害怕犯错,这会阻碍他们大胆开口练习。
3. 对“听不懂”的焦虑: 婴儿对听不懂的内容不会产生过多的焦虑,他们会继续听。成年人可能因为听不懂而感到挫败,甚至想要放弃。
4. 发音的生理定型: 虽然不是绝对,但一些研究表明,成年人在某些发音上可能比婴儿更难掌握到最地道的发音,因为负责发声的口腔肌肉和发音习惯已经相对定型。不过这也不是说成年人就学不好发音,只是需要更刻意的练习。
5. 学习动机的复杂性: 婴儿学习语言是生存和交流的本能需求。成年人的学习动机可能更复杂,有工作需要、兴趣驱动、学业要求等等,这些动机的强弱和稳定性会影响学习效果。

那么,“像婴儿一样”能实现到什么程度?

如果我们将“纯外语环境”理解为:

日常生活中所有接触的语言信息都是目标外语。
周围的人都只讲目标外语。
需要用目标外语来满足基本的沟通需求(购物、问路、社交等)。

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个成年人确实可以:

极大地提高听力和口语能力。 长期暴露在语言环境中,听觉会被训练得越来越敏锐,也能从大量的语言输入中捕捉到语感和地道表达。
习得大量日常用语和习惯表达。 通过模仿和使用,很多句子和词组会变成习惯性反应,而不是经过思考才说出来。
对语言的“感觉”越来越好。 能更好地理解语气的细微差别,判断什么说法是自然的,什么是不自然的。
在一定程度上“钝化”母语的干扰。 随着对外语环境的适应,我们大脑处理外语的模式会逐渐建立起来,母语的直接干预会相对减少。

但是,很难完全复制婴儿那种“无意识、无语法包袱、完全自然习得”的过程。 成年人的大脑毕竟已经具备了完整的认知体系,学习的过程更可能是“习得”与“学习”的结合。即使我们努力去模仿,也难以完全抹去我们过往的语言经验和思维模式。

总结一下,成年人能否像婴儿一样学会一门外语?

可以达到非常接近的水平,甚至在某些方面(如逻辑分析和快速理解复杂概念)超越婴儿。 在纯外语环境中,成年人可以凭借其强大的学习能力,通过大量的沉浸和实践,获得流利的口语和听力,理解地道的表达,甚至掌握相当的写作能力。

但是,要完全抛开成年人的身份和思维方式,像一张白纸一样从零开始,纯粹地通过模仿和反馈去“习得”,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我们总会在不经意间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语法,比较语言,这些都是成年人学习的特点。所以,与其说“像婴儿一样”,不如说成年人可以在纯外语环境下,以一种更加高效、有意识但同时融入大量无意识模仿的方式来学习。 关键在于能否在这种环境下,有耐心、不怕犯错地去“用”,去“感受”,去“沉浸”,并有意识地去纠正那些由于母语干扰而产生的错误。

最终,这种环境能带来的最大好处是:它强迫你去“使用”语言,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学习”层面。而“使用”,恰恰是语言学习中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实是可以的。。

但是有一个要求。那就是纯外语环境下,当地人需要热情好客。

像婴儿学说话一样学会说一门外语的过程是这样的。

一个婴儿像个二傻子一样,整天这个问问,那个问问。问完以后,不停的重复。而被问到的成年人,虽然个个都是针对自己母语的顶级语言大师。却可以做到不厌其烦的一遍遍的回答。不管这个婴儿说的话有多么烂,周围的人不仅不感到厌烦,而且还非常耐心的一遍遍纠正你。比方说著名美国西雅图大城市人江南,靠和成都老头聊天,学会一口四川话。

或者是要非常有钱。。

这个方法就是很多欧洲国王和王子,还有富商学习语言的方法。雇一个当地人做自己的仆人。比方说奥匈帝国的公主学习德语的方法就是找一个巴伐利亚地区的公爵夫人,让她到自己的王宫里陪自己聊天。两三年就可以讲一口流利的德语。

但是这种方法有一个缺点。就是不适合中国人学英语。因为英美人士自认为自己是高等白人。不会屈尊做这种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一个成年人能否在纯外语环境下像婴儿学说话一样学会说一门外语?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觉得婴儿学习语言的方式似乎是最高效、最自然的。答案是:成年人可以在纯外语环境下获得非常好的语言能力,但“像婴儿学说话一样”的学习方式,对于成年人来说,可能不是完全等同的,因为我们的大脑构造和学习.............
  • 回答
    在中国,一个成年人完全靠伪造的身份在社会上“混”,这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且深刻的心理动机和驱动力。这并非一个简单的“胆大”或“聪明”就能概括的,而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剖析这种心态:一、 逃避与“重塑”的欲望: 不堪回首的过去或负面经历: 最直接的原因可能是当事人对自己的真.............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脑洞大开的问题,也勾起了我满满的好奇心。如果真有那种电影里、小说里说的“僵尸”存在,那么它在三秒内把一个成年男性血液吸干的可能性……嗯,这得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这里说的“吸干”是什么概念。是把体内的所有血液,一滴不剩地抽出来?还是说,吸走一部分,让人的血液循环瞬间.............
  • 回答
    这件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甚至可以说几乎不可能。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看看为什么一个成年男子带着一条大型犬和一头狮子单挑,胜算如此之小。首先,我们来聊聊狮子。这可是非洲草原上的顶级掠食者,一身的肌肉线条紧绷,爆发力惊人。它们体重能达到200公斤以上,四肢粗壮有力,爪子锋利如刀,咬合力更是能轻易.............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能否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翻身”?这个问题触及到了美国政治中最复杂也最引人关注的一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审视,包括他当前面临的法律挑战、政治策略、以及美国民众的情绪。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特朗普目前正处于一系列法律诉讼的漩涡中。这些官司,无论是关于2020年大选的挑战、国会.............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设想,如果蚂蚁的体型能像成年人一样,它和老虎的对决结果确实会变得非常复杂,也充满了戏剧性。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的方面来剖析一下:蚂蚁的优势(如果它有成年人的体型): 绝对的物理力量(按比例放大): 蚂蚁在体型缩小的情况下,其力量是惊人的,能够举起比自身体重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物体.............
  • 回答
    如果能在NBA场均砍下10+10+10的数据,那简直就是一位真正的超级巨星,一个足以改变比赛走向的球员。这样的表现,在NBA历史上也是凤毛麟角,寥寥数人能达到这个境界。首先,10+10+10意味着你在得分、篮板和助攻三个最关键的统计数据上都达到了精英级别。这意味着你的进攻不仅仅是得分,你还能够通过自.............
  • 回答
    要说Asoul的粉丝群体,那可真不是一般情况。在外面看来,简直是五花八门,什么类型的人都有,光是想到这个就够让人头疼的了。可偏偏就是这么一个“成分复杂”的群体,却能硬生生地拧成一股绳,形成一种说得过去的基本团结,这本身就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这事儿不能一概而论,我觉得得从几个层面去掰扯:一、共同的情感.............
  • 回答
    辽西会战,一个充满了悲壮与艰难的词汇,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这场国共双方殊死搏斗的战役中,国民党军队遭遇了重创,而就在这片绝望的阴影下,戴朴将军率领的第十三军暂编第一师却能从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成功抵达山海关,这其中的原因,绝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既有指挥官的个人素质,也有.............
  • 回答
    这真是个引人入胜的设想!如果一位球员,拥有库里除了他那标志性、改变比赛格局的三分球之外的一切能力,那么他能在篮球界达到什么高度?这绝非易事,但我们可以深入剖析一番。首先,我们要定义清楚“库里之外的一切能力”。这包括: 惊人的运球技术和控球能力: 库里的运球如同艺术品,他的变向、交叉步、背后运球、.............
  • 回答
    张柏芝参加《乘风破浪的姐姐2》时,可以说是自带话题和流量的。她之前作为天后级别的演员,大家对她的关注度本身就很高。在节目里,她展现出了很多不同于以往荧幕形象的一面,也引发了不少讨论。节目中的表现: 舞台表现力: 张柏芝在舞台上的表现,可以用“卖力”来形容。她很投入,肢体语言丰富,很有感染力。尤其.............
  • 回答
    这批穿越者,如果只有一千人,并且装备如你所说,那他们的命运绝对不是像一些网络小说里那样,轻轻松松就称霸三国,横扫千军万马。现实残酷得多。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一千人,在三国这个时代,是个非常非常小的数字。 随便一支稍微像样的军队,比如黄巾军,那都是几十万打底。即便是一些地方军阀,手底下也常常有数万兵.............
  • 回答
    东西巨变:为何是日本,而非他邦,在西方列强铁蹄下崛起为一等国?在十九世纪的风云变幻中,当西方列强的舰船叩响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国门,绝大多数古老的文明都经历了屈辱的沦丧,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然而,在这片被西方阴影笼罩的土地上,日本却是一个耀眼而孤独的例外。它不仅成功抵御了外强的侵略,更是以惊人.............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个非常宏大的设想。如果中日韩真的能够合并成一个国家,那它在世界上的地位无疑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不妨来仔细掰扯一下,看看这个“超级大国”究竟有多大的潜力,能否撼动美国如今的霸主地位。首先,我们得承认,这绝对是一个“如果”中的“如果”。政治体制、文化认同、历史恩怨,这.............
  • 回答
    能,而且不仅是“能”,这其实是构建超级计算机最普遍、最直接的方式。用上万台计算机组装成超级计算机,就像是把成千上万个乐高积木块巧妙地拼搭起来,最终形成一个庞大而功能强大的整体。只不过,这里的“积木块”是经过精心挑选和优化的计算单元,而“拼搭”则是一门复杂精密的科学。我们先来拆解一下这个问题,看看这背.............
  • 回答
    设想一下,如果联合国中那些相对弱小、规模不大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形成一个紧密的组织,并且这个组织能够像常任理事国一样,拥有“一票否决权”,这会是一个多么颠覆性的局面?这样的提议,从可行性到潜在影响,都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来深入剖析。正面来看,这种设想的合理性与潜在益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它能够极大地 .............
  • 回答
    在《三国演义》这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诸葛亮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北伐精神,无疑是其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即便这位被誉为“天下奇才”的智者,也未能带领蜀汉跨越秦岭,实现统一大业。那么,如果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在某个关键节点上,能够“成功”北伐,那么这个“成功”究竟是何种意义,又将如何展开呢.............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设想,如果让诸葛亮面对一个“诸葛亮”式的对手,他的北伐之路是否会因此变得通畅,甚至走向成功?我认为,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可以回答的问题,其复杂程度远超我们想象。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另一个诸葛亮”意味着什么。它不仅仅是拥有相同的智慧、谋略和经验,更可能意味着拥有与诸葛亮相.............
  • 回答
    东干语的西里尔字母拼写,在探讨汉语拼音化历程时,确实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思的案例。它并非一个直接的“成功先例”,但它提供了一个极具启发性的视角,让我们理解语言文字的演变、适应与民族认同之间的复杂关联。首先,要明白一点,东干语并非汉语的“拼音化”,而是汉语在特定历史和社会背景下,与一种新的书写系统—.............
  • 回答
    一个地方演变成聚落,乃至进一步演变成繁荣的城市,这其中当然不乏偶然的因素,而且往往是多重偶然因素相互叠加、相互作用的结果。想要“准确预测”其进程,甚至精准预知哪个地点会成为未来的大都会,坦白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探讨这个问题:1. 聚落的萌芽:偶然的契机 地理条件的“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