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应该是个有机体,一个活的集体,而不是一群年轻人住的地方,你来我走,互不相干。
前者,哪怕他中午睡觉,大家也会把食指竖嘴唇上,嘘一声,互相提个醒;如反常,会有人私下问一下缘由,能帮则帮,不能帮则让。
在有机的组织里,每个人的个性在不能完全伸张中,得到更大的伸张。乌合之众里,每个人的个性,在无解的纠纷中,彼此消耗,失去方向。
这道题我答的有点累哦
我大学就没有这种困扰,宿舍10点半停电!然后笔记本最多硬撑一个小时,然后睡觉……
想上网?出去通宵……
真是个体贴入微的好学校
你难道就从来不睡觉么?
上大学那会,我们寝室4个人,3个打游戏,1个不打。
3个打游戏的,打的都是梦幻西游。
还是同一个帮。
还组同一个队。
那场面你能想象吧?
“普陀你灭灯!老丫快快!万剑归一!”
“注意对面那个狮驼岭!飞机来了!!”
“对方大唐灭了!我守尸,阿秋你来开眼!”
热闹得像在寝室开战场。
而且我们这群没心没肺的,打了好几个星期,才发现不打游戏的那位同学睡得特别早。
寝室12点熄灯,他10点就上床了。
我们继续在下面打打杀杀,他不吵不闹,戴上眼罩和耳塞,听着英语入睡。
发现之后我们挺过意不去的,我就提议10点过后我们都去网吧。
那位早睡的同学赶紧说不用不用,我睡眠特好,雷都打不醒。你们不用去,网吧多贵啊!再说深夜外出不安全,学校也要查。
在他再三表示不影响自己睡眠,我晚上也试过叫他他都不醒的情况下,我们就继续在寝室里了,但彼此不再说话,改成了队伍里打字,不在晚上PK,大多挂机刷副本。
除此之外,我们寝室所有的个人习惯,都得在“不影响别人”这个前提下才能进行。我比较好管闲事,看到啥不对的,就要说,不怕得罪人,比如室友老丫的臭鞋经常放在洗槽旁,拖着不洗,熏得寝室都有味,我就会一直说一直说,打游戏时也说,在帮里说在队里说,直到他把鞋子洗了。我喜欢吃榴莲,他们恶心那味道,于是我每次买回来,就赶紧溜去阳台,打开窗户,蹲在洗手池与厕所门之间吃得兴高采烈。所以整个四年,我们寝室都比较和谐,几乎没什么矛盾。
隔壁寝室就不那么幸运了。
他们寝有一个打游戏的人,和一个早睡的人。另外两个都是正常作息。
但这个早睡的同学,属于特别敏感那种,风吹草动都要醒,别说打游戏了,打鼾他都受不了。于是他向打游戏的提出10点以后关闭电脑,他可以作一些请吃饭、帮忙买东西之类的补偿。但那个打游戏的,坚决不愿意,非说自己没什么声音,是早睡的同学自己作怪。结果他们天天吵,天天吵,后来升级到动手的地步。那天,早睡的同学不擅长打架,被揍得不轻。血气方刚的我闻讯赶过去,跟那个打游戏没说两句,又打了起来。
辅导员跑来调整,说能不能让那个打游戏的和我们寝室这个不打游戏的同学互换一下,我拒绝了。我看不上那个打游戏的。这不是打游戏和不打游戏的问题,这是人品的问题。
人都有各自权利,你有打游戏的权利,他有睡觉的权利,但在我眼里,最基本的需求排位第一。在我老家,晚上10点后就不能施工了,哪怕是市政工程。连ZF都要保障人民睡觉的权利,你打游戏算个P呀!
神经敏感睡不着,真的特痛苦,轻则神经衰弱,重则精神失常,你损失的只是每天2小时的娱乐活动,人家遭受的却是生理和精神上的折磨,日复一日。
人活着除了考虑自己,还得有点人性。
我帮隔壁那位早睡的同学找了个不打游戏的寝室,再后来,我们几个打游戏的搬出去住时,我把自己的床位让给了他。
大学毕业之后联系得少了,但从没断过。
我只知道他一直在读书,一路读了研、读了博,有一年我收到了他从比利时寄过来的明信片,才知道他留学比利时,继续搞学术。
我总不要脸的觉得,他的学术成就,我功不可没。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