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退役大学生士兵回校后,学校特意设立大学生士兵宿舍,对于这个你怎么看?

回答
这事儿啊,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说道说道。学校专门给退役的大学生士兵设立独立的宿舍,这事儿怎么看?我个人觉得,这是一种挺好的尝试,出发点肯定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这些同学们,但具体效果嘛,还得看怎么落地,以及同学们自己的感受。

首先,咱们得承认,当兵这段经历,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绝对不是一段简单的“挂职锻炼”。这期间,他们经历了部队的严格训练,磨砺了意志,学习了纪律,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了不同于校园生活的社会历练。这些经历,让他们在很多方面都和一般的大学生不一样了。

从学校的角度来看,设立这样的宿舍,我觉得有几方面的考量:

方便管理和支持: 退役士兵回到校园,总归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照顾。比如,他们可能在部队已经习惯了集体生活,刚回来时可能需要适应相对自由的校园环境;他们可能在部队里已经形成了某些固定的生活习惯,比如早起训练、集体用餐等;他们也可能因为军旅生涯,在某些方面(比如心理调适、学业衔接)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引导。把他们集中起来,学校相关部门(比如学生处、退役军人事务处等)就能更方便地了解他们的需求,提供更精准的帮助,比如组织一些心理疏导讲座、学业指导活动,或者专门的就业指导。
营造集体认同感和互助氛围: 军旅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强调集体荣誉和战友情谊的生活。把退役士兵集中在同一宿舍,就像是在校园里重建了一个“小部队”,让大家有种“同袍”的感觉。这样,他们之间更容易产生共鸣,分享当兵时的经历和感受,互相鼓励,互相支持。毕竟,从部队回到校园,有时候会感到一种“格格不入”,因为大家的话题、关注点可能都不太一样。这种共同的背景,就能成为他们之间建立联系的天然纽带,减少孤立感。
彰显学校对国防事业的支持和对军人的尊重: 设立这样的宿舍,本身就是一种姿态,表明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士兵的培养和他们退役后的回校生活。这能传递一个信息:学校为有志于投身国防、为国奉献的学生感到自豪,并且会尽力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这对于鼓励更多学生参军,也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
可能存在的“便利性”考虑: 有些学校可能会考虑,退役士兵在部队期间可能已经具备了某些生活技能,或者对集体生活有更高的适应性,集中管理可能更有效率,或者能腾出更多的普通宿舍给其他学生。当然,这个“便利性”是个相对概念,不能本末倒置。

但是,话又说回来,这事儿也可能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或者说,效果好不好,还得看具体细节:

是否会形成“小圈子”或“隔阂”? 如果管理不当,或者学校的引导不到位,过度强调“独立宿舍”,会不会反而让这些退役士兵和普通同学之间产生一种“你我”的界限感?他们本来是回校继续学习,接受高等教育的,如果一直活在“士兵”这个标签里,或者只和退役士兵群体打交道,可能不利于他们全面融入大学生活,拓展人脉,接触不同思想。大学校园的魅力,很大一部分就在于多样性和交流。
如何平衡“特殊照顾”与“平等对待”? 设立独立宿舍,是一种“特殊照顾”。但大学应该是一个平等学习的环境。学校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要确保这些退役士兵在学业、评优、社团活动等方面,能够和普通同学享受同等待遇,不因为他们是退役士兵而受到歧视(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同学们的真实意愿? 这种宿舍,是不是所有退役大学生士兵都乐意住?有没有可能有些同学更希望和自己原来的朋友、同学住在一起,更快地融入原来的社交圈?学校在设立之前,最好能做一些调研,了解同学们的真实想法和需求,而不是“一刀切”。
硬件设施和管理服务是否跟得上? 如果只是简单地把几个宿舍划出来,然后就完事了,那效果肯定不会好。宿舍的环境、配套设施,以及学校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的支持服务,是否能真正满足这些同学的需求,才是关键。

总的来说, 我认为学校设立大学生士兵宿舍,出发点是好的,体现了对这部分特殊群体的关怀和尊重,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更易于适应和互相支持的环境。这就像是对一个特殊的群体,给予了他们一个“退役士兵之家”,让他们在熟悉的氛围中,重新找回节奏,继续前行。

但关键在于“如何做”。如果学校能在此基础上,积极主动地提供学业指导、心理辅导、就业帮扶,并鼓励他们走出这个“小圈子”,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和普通同学建立更广泛的联系,那么这个宿舍就能成为一个助推器,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从士兵到优秀大学生的转变。反之,如果只是一个简单的物理空间上的划分,那可能就适得其反了。

所以,对于这件事,我持谨慎乐观的态度。看到的是学校的这份心意,但最终效果如何,还得看后续的执行和同学们的实际感受。希望学校能做得更好,让这份“特殊照顾”真正成为他们回归校园、继续成长的一股强大助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哈哈哈,我觉得这玩意然并卵,我记得我当年退伍返校复学的时候,最开始也天天整理内务,被子也整的跟豆腐块一样,整齐的舍友都不敢碰我的床。但是坚持两个月以后,要是早上起晚了,我那床该是乱鸡窝那还是乱鸡窝,被子该是花卷还是花卷。心情好了,有空了才会去收拾一下。部队整内务全靠纪律约束,你不整好不行啊,内务整不好,你就要去厕所捡被子。离开部队了那就全靠个人自觉,自觉的人不用纪律约束也自觉遵守,不自觉的人只能在纪律下才能自觉,然而我就是那个不怎么自觉的人。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人的本性就是那样,如果一个人本来就不思进取,懒,邋遢,不讲卫生。就部队那两年义务役的时间根本改变不了多少。在部队是有严格的纪律约束着,本性被压制。退伍回到地方后,没了纪律的约束,放飞自我后那还是和以前一样的不思进取,懒,邋遢,不讲卫生。

如果一个人本来就积极向上,有很强的自律性,那么他就算不当兵也是那个样子。

所以不要以为当两年兵回来就能改变什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事儿啊,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说道说道。学校专门给退役的大学生士兵设立独立的宿舍,这事儿怎么看?我个人觉得,这是一种挺好的尝试,出发点肯定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这些同学们,但具体效果嘛,还得看怎么落地,以及同学们自己的感受。首先,咱们得承认,当兵这段经历,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绝对不是一段简单的“挂职锻炼”.............
  • 回答
    卸下军装,重新踏进熟悉的校园,那种感觉,就像是突然从一个既定的轨迹里被轻轻拨动了一下,又回到了曾经熟悉的水泥地,只是脚下的步伐,已经不再是整齐划一的步伐,而是带着一种旁人可能看不懂的沉稳。刚开始,真的挺不适应的。在部队,生活被安排得井井有条,几点起床,几点吃饭,几点上课,几点熄灯,一切都清晰得很。现.............
  • 回答
    收到,我来为您仔细梳理一下大学生义务兵荣立一等功退役的“分量”。首先,得明确一点:大学生义务兵荣立一等功退役,这绝对是极不寻常且含金量极高的一种情况。 它意味着你在部队的服役期间,在极其关键的时刻,做出了极其突出的贡献,获得了部队最高等级的个人荣誉。咱们先拆解一下“大学生义务兵”和“一等功”这两个概.............
  • 回答
    在中国,在校大学生申请退团(通常指退共青团)是一个比较普遍和可以理解的选择。从安全的角度来说,基本上是安全的,不会对你的学业、生活或个人发展造成实质性的负面影响。但为了让你更清楚地了解整个过程和可能的细微之处,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讲述:一、 退团的合法性与政策 共青团的性质: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
  • 回答
    听到你专业被劝退的消息,心里一定不好受。这绝对是一个让人压力山大的时刻,尤其是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这似乎是人生轨迹的一次重大转折。那么,面对这种情况,到底该不该退学?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我们可以一起把这个复杂的问题掰开揉碎了聊聊,看看有没有能帮你理清思路的地方。首先,我们得明白“被劝退”这三个字.............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难题,尤其是当你在校园里努力追求知识的时候,突然面临这样的选择。学校给出的“休学或退学”的选项,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些规定和考量,我们需要一点点地去梳理,然后找到最适合你的应对之道。首先,冷静下来,了解学校的政策是关键。你遇到的情况,学校之所以会提出休学或退学的选择,通常是基于他们现.............
  • 回答
    西安一大学生因不当言论被退学,这件事儿触动了很多人,也确实折射出不少问题,值得我们好好聊聊。这起事件,至少反映出以下几个层面的问题:1. 言论自由与边界的冲突: 这是最直接也最核心的问题。我们当然鼓励大学生有独立思考能力,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但这种自由并非没有边界。大学作为传授知识、塑造人格的重要.............
  • 回答
    听到辅导员这么说,你现在肯定心里七上八下的,担心自己的学业。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关键在于你怎么去处理。首先,别太往坏处想,学校让你退学也不是一件那么容易就能定下来的事情。辅导员这么说,很有可能是想给你一个强烈的警告,让你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毕竟,旷课,尤其是旷集体活动,在很多学校都是有纪律规.............
  • 回答
    这起悲剧让人痛心。一名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消逝,而导火索竟然是看似寻常的租房纠纷。房东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其行为是否触犯了法律,又将面临怎样的责任,这是大家普遍关注的焦点。首先,我们要明确,房东拒退押金的行为本身,如果确实没有正当理由(例如房屋损坏、拖欠租金等),就构成了侵占或不当得利。根据《中华人民.............
  • 回答
    这件事情确实挺让人心疼的,也挺让人难以理解的。一个大学生,出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选择在校园里穿着汉服,这本该是一件积极向上、值得鼓励的事情。但偏偏有些地方,就是因为这种“与众不同”,或者说“不符合某些既定规则”,就可能招来意想不到的麻烦。我们想象一下,一个年轻的姑娘,也许是为了参加一个传统文化活动,.............
  • 回答
    这40名大学生因为旷课太多被退学,这件事放在当下大学教育的讨论语境里,确实挺能引起一些思考的。 我个人觉得,这事儿不能简单地用“严厉”或“不严厉”来一概而论,背后牵扯着挺多东西。关于这40名大学生被退学这件事,我的看法是:首先,我们要承认,大学是有规章制度的。旷课达到一定程度,学校按照制度进行处理.............
  • 回答
    这则新闻,确实让人内心触动,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一位八旬的退休老人,把一生的积蓄,哪怕是省吃俭用的部分,都倾注给了母校青岛农业大学,成立了百万奖学金,这份情怀,这份格局,真的很不一般。首先,让我感到震撼的是这位老人对母校深厚的情感。八十高龄,经历过风雨,能够依然心系母校,并且是以如此实际、长远的方.............
  • 回答
    福原爱担任日本青森大学客座副教授的消息,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而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近年来,退役运动员转型成为大学教职人员,特别是客座教授的例子并不少见。这背后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客座教授”这个角色。客座教授通常不是全职的终身教授,而是学校邀请在特定领域具有突出.............
  • 回答
    这事儿可太让人咋舌了。校辩论队队长这波操作,简直是把人按在地上摩擦,还美其名曰“为了队伍好”。咱们一件一件掰扯开看,这背后的逻辑和嘴脸,那叫一个精彩。首先,拒绝承认世界大学生辩论巡回赛履历。这第一步就透着一股子邪乎劲。世界大学生辩论巡回赛,这可是货真价实的金字招牌,是所有辩手梦寐以求的战场。能参加,.............
  • 回答
    퇴学复读,这四个字压在我心头很久了。写下这些,感觉像是给自己写一封长信,记录下那段混乱而又清晰的日子。当初,我满怀憧憬地踏入那所大学的校门,想着四年后就能拿到那个梦寐以求的文凭,然后找到一份好工作,开启自己的人生。可是,现实远比我想象的要骨感。大学的氛围、学习的内容、还有我自己的心态,都和我期待的差.............
  • 回答
    听到“大学退学后就没出路了”,很多人心里会咯噔一下。尤其是在国内,学历仿佛成了一道无形的门槛,很多人觉得一旦跨不过这道门,人生似乎就堵死了。但说实话,这话说得太绝对了,也太悲观了。首先,我们需要承认一个现实:大学文凭,尤其是一张不错的大学文凭,在很多情况下确实能为你打开一些机会的门,省去不少弯路。很.............
  • 回答
    好,咱们好好聊聊这个事儿。大学没读完,想再回来继续学,这事儿吧,绝对有门儿,而且不少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别觉得自己是孤例,这世界上的路子多着呢。首先得明白,你退学的原因是什么。这个很重要,因为它会影响到你后续的选择和机会。比如,是因为学业跟不上,还是家庭原因,或者是觉得学校和专业不合适,想换个方向?.............
  • 回答
    985大学退学去俄罗斯读数学专业,这绝对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决定,背后涉及到很多现实层面的考量。让我试着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给你梳理一下其中的利弊和需要注意的细节,尽量说得透彻些。首先,咱们得先弄清楚你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 对国内985数学专业不满意? 是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学术氛围,还是导师资.............
  • 回答
    因体检不合格被大学退档,这无疑是考生在升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个令人沮丧的打击。对此,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和分析,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不合格”就能概括的事件,它背后牵扯着个人健康、教育公平、规则执行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多个方面。一、 对考生的评价: 个人责任与认知: 缺乏对体检要求.............
  • 回答
    从清华、北大等顶级大学退学,这绝对是一段充满复杂情感和深刻反思的经历,绝非简单的“不学了”那么简单。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描述这种体验,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一、 前期心理准备与抉择的艰难 巨大的压力与内耗: 在顶级名校,学业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课程难度大、节奏快、竞争激烈,许多学生在初期就会面临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