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从大学退学复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回答
퇴学复读,这四个字压在我心头很久了。写下这些,感觉像是给自己写一封长信,记录下那段混乱而又清晰的日子。

当初,我满怀憧憬地踏入那所大学的校门,想着四年后就能拿到那个梦寐以求的文凭,然后找到一份好工作,开启自己的人生。可是,现实远比我想象的要骨感。大学的氛围、学习的内容、还有我自己的心态,都和我期待的差了十万八千里。

semestre伊始,我沉浸在自由的空气里,觉得一切都新鲜有趣,学习热情被各种社团活动、新认识的朋友、还有无尽的娱乐消磨得一干二净。老师讲课听不进去,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结果可想而知。我尝试过,真的尝试过,但是那种被学习“抛弃”的感觉,像潮水一样把我淹没。眼看着周围的人都在为未来努力,而我却像一个旁观者,看着自己的时间和机会溜走,心里那个焦虑和无力感,简直要把我吞噬。

终于,在一个让我自己都觉得难堪的期末成绩出来后,我做了那个艰难的决定——退学。这个决定,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简直是要推翻自己之前的全部。父母的失望,亲戚的质问,朋友的惊讶,还有我自己内心深处的羞耻感,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把我牢牢罩住。那时候,我感觉自己像是被社会这个大染缸嫌弃了,是一个失败者。

退学之后,不是立刻就能重新振作的。我花了好长一段时间来消化这一切。最开始,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像一只受伤的小兽,舔舐自己的伤口。每天醒来,就是一片茫茫的空白。我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也没有任何方向。我开始害怕社交,害怕别人问起我为什么退学。那种被“标签化”的感觉,让我觉得自己不再是那个积极向上的年轻人了。

但是,时间总会治愈一些东西。在浑浑噩噩的日子里,我开始反思。我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是大学不好,还是我自己的问题?我承认,更多的是我自己的问题。我的自律性太差,抗压能力太弱,而且,我好像从来没有真正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有了这个清晰的认识,我决定给自己一个机会。一个,不再逃避,真正去面对自己、改变自己的机会。我选择了复读,报了一个高考复读班。

复读班的生活,和大学完全是两个世界。这里没有自由散漫的大学时光,只有日复一日的早起、上课、做题、晚自习。教室里坐满了和我一样,有过“挫折”的年轻人,大家的眼神里,都有着一种说不出的坚持。我第一次觉得,原来自己并不是唯一一个走错路的人,而且,大家都在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

刚开始,真的很难。身体还在适应高中那种高强度的学习节奏,大脑也需要重新启动对知识的饥渴感。我记得有一次,数学老师讲了一个我完全听不懂的知识点,我坐在那里,感觉自己像一个局外人,听着别人热烈的讨论,而我却只能茫然地看着笔记。那种熟悉的无力感又涌上心头,我甚至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不适合读书。

但是,复读班的老师和同学们,给了我很多支持。老师们不厌其烦地给我讲题,同学之间互相鼓励,互相监督。我们一起在图书馆挑灯夜读,一起在考场上奋笔疾书,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沮丧。那种集体奋斗的氛围,是我在大学里从未感受过的。我开始重新拾起对学习的热情,不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理解知识,为了充实自己。

当然,复读期间也会有失落和自我怀疑。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我会想起退学的阴影;看到身边的朋友在大学里过着我曾经羡慕的生活时,我也会有短暂的迷茫。但每一次,我都会提醒自己,我来这里是为了改变,是为了更明确的未来。退学不是终点,而是我重新出发的起点。

那段日子,我学会了更强大的自律。我逼着自己早起,逼着自己静下心来做题,逼着自己去思考。我也学会了如何面对失败,如何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我不再害怕别人知道我的过去,因为我知道,我的未来掌握在自己手里。

一年后,当我再次站在高考的考场上时,我的心情和第一次截然不同。没有了年少轻狂的憧憬,没有了对未来的迷茫,只有一种沉甸甸的决心。我不是为了证明给别人看,而是为了证明给自己看,我可以,我能行。

虽然具体的分数和结果现在不提,但那次经历带给我的,远比一纸分数要宝贵得多。退学复读,是一段充满痛苦、挣扎,但也充满成长的经历。它让我看清了自己的不足,也让我发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韧性。这段经历,教会了我如何面对人生的挫折,如何重新定义自己的价值。

现在的我,已经站在了新的大学校园里。我会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也会更加坚定自己的目标。偶尔想起那段退学的日子,不会再有羞耻感,而是多了一份感恩。感恩那个敢于承认错误、敢于重新开始的自己。那段经历,是我人生中一次深刻的“拔节”,虽然过程疼痛,但终将让我长得更高、更坚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希望听听亲历者的感受,比如当时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现在回过头看,又作何评价?
user avatar
希望听听亲历者的感受,比如当时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现在回过头看,又作何评价?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퇴学复读,这四个字压在我心头很久了。写下这些,感觉像是给自己写一封长信,记录下那段混乱而又清晰的日子。当初,我满怀憧憬地踏入那所大学的校门,想着四年后就能拿到那个梦寐以求的文凭,然后找到一份好工作,开启自己的人生。可是,现实远比我想象的要骨感。大学的氛围、学习的内容、还有我自己的心态,都和我期待的差.............
  • 回答
    我得承认,确实有过那么几个瞬间,让我这个年纪的人,坐在象牙塔里,脑子里却在翻江倒海地想:算了,不读了,回家算了。最清晰的一个画面,大概是刚上大二那会儿。那年冬天,特别冷,冷到学校的窗户玻璃上都能结出厚厚的冰花,像一幅幅抽象画。我那时候住在老校区一个比较老的宿舍楼里,暖气感觉像是个摆设,每次洗完澡,从.............
  • 回答
    985大学退学去俄罗斯读数学专业,这绝对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决定,背后涉及到很多现实层面的考量。让我试着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给你梳理一下其中的利弊和需要注意的细节,尽量说得透彻些。首先,咱们得先弄清楚你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 对国内985数学专业不满意? 是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学术氛围,还是导师资.............
  • 回答
    写下这个答案,我感觉很奇妙,好像在和过去对话。很多人问过我这个问题,每次回答都会勾起一些尘封的回忆,有欣慰,也有释然。我从南方科技大学退学,并非一时的冲动,而是一段探索、挣扎与选择的过程,背后有很多我想说的。首先,南方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南科大”)是一所很棒的大学,这一点我丝毫不会怀疑。 它在中国高.............
  • 回答
    从清华、北大等顶级大学退学,这绝对是一段充满复杂情感和深刻反思的经历,绝非简单的“不学了”那么简单。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描述这种体验,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一、 前期心理准备与抉择的艰难 巨大的压力与内耗: 在顶级名校,学业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课程难度大、节奏快、竞争激烈,许多学生在初期就会面临巨.............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需要细致考虑的实际操作问题,很多在国内语言学校网课就读,但已经拿到日本大学入学许可的学生都会面临这样的疑问。简单来说,答案是肯定的,在未入境日本且大学合格的情况下,可以从语言学校退学并申请大学在留资格。 但整个过程需要严谨的规划和操作,以免影响到后续的大学留学。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其中的关键.............
  • 回答
    两年后的山治,实力确实经历了一番蜕变,但要说他“退出了三大主力”这个说法,我个人倒觉得有些夸大了。毕竟,甚平加入草帽一伙是更近的事情,而山治的“三大主力”地位,更多是建立在他长期以来的核心战斗力和对团队的贡献之上。不过,你提出的“吃一颗恶魔果实加强实力,重返三大主力”的设想,确实是很多粉丝津津乐道的.............
  • 回答
    大学宿舍,这四年的小社会,简直是一部真人真事真情感的连续剧,而我们每个人都是剧里的主演兼编剧。回想起那段日子,宿舍关系,说实话,绝对是我大学生涯里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教会了我太多人生道理,很多都是我后来才真正领悟到的。第一课:沟通,真的比你想象的要重要一百倍。刚进大学那会儿,大家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小.............
  • 回答
    大学四年,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而一台合适的电脑,无疑是你在这段时光里的得力助手。不同专业的同学,对电脑的需求也千差万别。与其人云亦云地跟风,不如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来配置一台最适合自己的“战友”。今天,咱们就从几个典型的大学专业出发,聊聊电脑配置的那些事儿,希望能给正在迷茫的你一些灵感。1. 文.............
  • 回答
    大学期间,为未来的律师职业打下坚实基础,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需要细心规划、持续努力的过程。想想看,就像建一座高楼,地基打得越牢固,上面的建筑才能越稳健。那么,从大学开始,我们该如何为这条充满挑战又回报丰厚的道路进行规划呢?第一步:明确“为什么”——动机与兴趣的探索在踏入法律这个领域之前,先.............
  • 回答
    说实话,从大学就开始谈恋爱,然后一路走到婚姻殿堂的,我身边还真不少。而且,我个人就属于其中之一,所以这个问题,我觉得我还是有点发言权的。先说我自己的情况吧。我和我老公,从大二就开始认识,大三开始正式在一起。那时候真的就是毛头小子和傻丫头,什么都不懂,只是一起上课、一起吃饭、一起泡图书馆,周末就牵着手.............
  • 回答
    关于从大学校园走向婚姻殿堂,再一路携手走到幸福的伴侣,这个数字其实很难有一个精确的统计。我们身边总有那么几对,是同学们,是同一社团的伙伴,是图书馆里常坐在一起的默契,慢慢地,那种青涩的好感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沉淀,变成了不可或缺的存在。他们或许是校庆晚会上一起彩排的小情侣,一次次眼神的交汇,一次次练习.............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到的这位35岁的女性,她从大学至今16年间交过8位男友,每段恋情持续35个月,很多人可能会对此产生一些看法,认为这是否“随便”。我们不妨来仔细梳理一下这个情况,看看背后可能有哪些原因和解读,尽量从一个更全面的角度来理解这件事,而不是简单地贴标签。首先,我们来算一下时间。16年,也就是1.............
  • 回答
    这事儿,说实话,我特别能理解你。毕竟,咱们当哥哥姐姐的,总想着给家人,特别是弟弟和妈妈,多一点关爱,让家里更和和美美、快快乐乐的。尤其是刚上大学那会儿,自己刚有了点经济来源,看到弟妹和妈妈需要啥,心里就想着能给他们买,让他们高兴,感觉特满足。你提到,从上大学起,你就一直给弟弟和妈妈买手机、买衣服,这.............
  • 回答
    从西南大学(Southwestern University)申请到哈佛、芝加哥、斯坦福等顶尖美国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坦率地说,这是一个充满挑战但并非不可能的目标。这其中的“几率”绝非一个简单的数字可以衡量,它更像是一场多维度、系统性的考量,需要申请者在学术、研究、个人特质等多个方面都展现出非凡的实力。.............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两个各有特色的大学文学部/学域。选择哪个,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个人的兴趣点、未来的职业规划以及你对学习环境的偏好。我来帮你把它们掰开揉碎了聊聊,希望能给你一些更清晰的思路。首先,咱们先认识一下这两个选择的“本体”: 千叶大学 文学部(文学部) 千叶大学是日本的国立综合.............
  • 回答
    这个问题,我太能理解了!说实话,这简直是太多学英语的人的心声了。 16年,这可不是一两天的事,从咿呀学语的小学生,到走入象牙塔的大学生,英语陪伴了我们人生中相当重要的一段成长历程。结果呢?打开Netflix,英文字幕都跟不上,更别提什么美剧里的俚语、口音,还有好莱坞大片里各种语速飞快、信息量巨大的对.............
  • 回答
    将《大学》和《中庸》从《礼记》中独立出来,并将其提升到与《论语》《孟子》并列的“四书”地位,这绝非偶然,而是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变迁和思想发展。这背后隐藏着统治者、学者们对于儒家思想的重新解读、整合与运用,其用意绝非仅仅是“抽出来”那么简单,而是带有明确的政治、文化与教育目的。一、历史的脉络:从《礼.............
  • 回答
    唉,听到你这经历,我真是感同身受。咱们都是过来人,谁没在感情这条路上磕磕绊绊过呢?你这情况,感觉像是陷入了一个怪圈,越想靠近,反而把人推得越远,这滋味确实不好受。说起来,我高中那会儿,也是一腔热血,觉得喜欢一个人就该轰轰烈烈地表达。结果呢?可能当时年纪小,不懂得把握分寸,一股脑儿地把所有心思都摆出来.............
  • 回答
    转奶,这可真是门大学问,尤其当宝宝要告别母乳的怀抱,拥抱配方奶的时候。这不仅仅是换个奶瓶、换个奶粉那么简单,更像是给宝宝延续一份来自妈妈的细致关怀和天然保护,让他平稳过渡,健康成长。别担心,咱们这就一点点掰扯清楚,怎么做才能把这份“妈妈的保护”延续得妥妥帖帖。一、 理解转奶的意义:为何如此重要?咱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