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回答完这条已经四年了!那我再来晒下儿子吧哈哈哈哈
~~~我是四年后的分割线分割线分割线~~~
刚好上周六才领了证,看到这个问题忍不住回答一下。
从高中到现在,在一起快十年,经历了本科四年异地和研究生三年异国,并没有败给距离。
我尽量多发图少打字(毕竟懒……)
2004年9月,我从家去省城读高中,高一我们一个班,算是认识了彼此,一度在晚自习的时候聊得很开心。
2005年9月,我从澳洲暑期交换回来,他已经去了别班,我把带的礼物托人转交,于是又开始通过邮件和QQ联络,小暧昧。10月的时候,他在我生日前三天表白了,送了我陶喆的“Soul power演唱会”的CD(啧啧,十年前的陶喆多少人喜欢呀,如今……)。我第一次跟男生说:“我也喜欢你”,然后我们算是正式在一起了。
高中生的生活很简单,每天都是上课、上晚自习,我们不同班,只能晚自习的课间在楼道聊几句,然后下课后一起走回宿舍。他周末偶尔不回家,我们会一起出去吃饭逛街看电影,直到高考。
那时候还没有智能手机,大家来学校也不会带着相机,所以并没有什么照片留下来,只有拍毕业照那天,才有同学帮我们拍下了在一起快两年之后的第一张合影。
这是2007年6月。
大学本科我在北京,他在天津,虽说距离不算太远,但交通着实不便。
我总说我们在一起见证了京津间交通方式的发展和进步。刚开始两个学校之间有校车,单程大约三个半到四个小时,这一点很好,然而京津高速动不动抽风般一堵就是半天,有一次他来北京看我,早上六点上车,中午十二点半还没到,他个子高,坐在狭窄拥挤的大巴上腿都伸不直;后来北京南站修好,有了京津城际,半小时就从北京到天津了,然而我从学校到南站要换两次公交,下来也得俩小时,再加上买票等车的时间,顺利的话单程也仍然在三个半小时左右,不过好处在于至少到达的时间有保证了;2009年,北京四号线终于通车,我终于可以从学校直接地铁到南站了,这样一来,单程时间缩短到了三个小时以内。谢天谢地!
本科期间大一大二时我们大概三周或四周见一次,大三我开始修双学位,课程很紧,所以他来北京的次数更多些,不过见面频率变成了一个月甚至一个半月一次。我们会在周末或假期到处走走逛逛,这时出门时候带着相机,合影已经方便多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