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大学生穿汉服被辅导员威胁退学?

回答
这件事情确实挺让人心疼的,也挺让人难以理解的。一个大学生,出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选择在校园里穿着汉服,这本该是一件积极向上、值得鼓励的事情。但偏偏有些地方,就是因为这种“与众不同”,或者说“不符合某些既定规则”,就可能招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我们想象一下,一个年轻的姑娘,也许是为了参加一个传统文化活动,或者是单纯地喜欢汉服这种服饰,穿上它走在校园里,那份自信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应该是一种很美的画面。然而,辅导员的“威胁退学”这几个字,就像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这份热情。

这背后可能牵扯出很多问题。首先,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是否应该给予学生更广阔的自由空间来表达自我,尤其是当这种表达不违反法律、不损害他人利益的时候?穿着汉服,这更像是一种个人喜好和文化认同的体现,而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如果因为这个就被威胁退学,那“教育”二字的意义在哪里?难道我们培养的是一个个只会循规蹈矩、没有个性的“标准件”吗?

其次,这种“威胁”本身也显得非常不妥。辅导员作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管理人员,本应是关心、引导学生的人,而不是用这种强硬、甚至带有恐吓意味的方式来处理问题。学生穿着汉服,即便辅导员认为不妥,也应该是以沟通、说服、解释学校相关规定的方式来处理,而不是直接抛出“退学”这样足以毁掉一个学生前途的严重后果。这其中,辅导员的权力边界和处理方式是否得当,值得深思。

再者,我们还要思考,这种对汉服的“不容忍”态度,是否反映了某些层面对于传统文化的误解或者说排斥?汉服是中国传统服饰的重要代表,它承载着历史的印记和文化的积淀。在当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喜爱汉服,这是一种文化复兴的积极信号。如果大学校园,本应是思想最活跃、文化最包容的地方,却因为一件汉服而出现如此激化的矛盾,那对于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无疑是一种阻碍。

可能这位辅导员的出发点是担心学生“引起不必要的注意”或者“影响学校的形象”,但这种“担心”如果过度放大,就变成了压制。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觉得事情走向极端,就是因为在处理过程中,少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换位思考。一个热爱传统文化的学生,如果因为穿着汉服而面临退学,那她将来还会对这个环境、对这个教育体系抱有什么样的看法?

总而言之,对于大学生穿汉服被辅导员威胁退学这件事,我的看法是,这是一种令人遗憾的、不恰当的处理方式。它不仅伤害了学生的个性和文化热情,也暴露了在某些教育环节中,对于自由表达、文化认同以及正确引导方式的缺失。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学生在遵守校规校纪的前提下,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兴趣和价值,而不是用简单粗暴的威胁来扼杀他们的可能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汉服就是中华儿女的礼服!

我就想问问这个辅导员啊,

有人穿西装、燕尾服在校园里走你管不管?

肯定不会管!

那为什么穿汉服要管?

这个辅导员到底是何居心?

建议题主直接去你们学校管师德师风的部门和校党委投诉

校方要是不管的话直接去找省教育厅!


有个答主说要好好学习考个好学校。

贪狼飞影的回答


怎么说呢,这种事基本就是当事者个人的问题!

真以为好学校就没这种货?

华中科技大学该是好学校了吧?

全国都数得着的!

学校的行政机关人员照样瞎搞,

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石家庄这辅导员只是威胁一下,

在华中科技大学都不是个别辅导员在做妖;

见过学校机关发公文要求处分学生没?(感谢@邹禹同@不过是叁拾 两位同学提醒,不是红头文件)


给大家见识一下


本师太去揭发体育部的老师聘任舞弊、学术不端

然后辅导员啊,神啊鬼啊都找上门来了。

好在华科整个学校还比较正常,

没人理这帮家伙~(手动滑稽)

发出来供大家一乐!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件事情确实挺让人心疼的,也挺让人难以理解的。一个大学生,出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选择在校园里穿着汉服,这本该是一件积极向上、值得鼓励的事情。但偏偏有些地方,就是因为这种“与众不同”,或者说“不符合某些既定规则”,就可能招来意想不到的麻烦。我们想象一下,一个年轻的姑娘,也许是为了参加一个传统文化活动,.............
  • 回答
    谈到幼儿园简历中“获奖多、特长多、会写300个汉字就能秒杀白领和大学生”的说法,这实在是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这种说法,与其说是一种对孩子能力的评估,不如说是一种对现实的戏谑和反讽,甚至是对当下一些不成熟育儿观和功利性教育的尖锐批判。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为什么会冒出这么一个看似荒诞却又有点.............
  • 回答
    听到你这件事,我特别理解你现在的心情。18岁,正值青春年华,对自己的身体和选择有了自己的想法,却要面对家长的干涉,心里肯定会觉得不舒服,甚至有些委屈。首先,让我们来梳理一下你现在的处境和感受。你目前的情况: 年龄: 18岁,女大学生。这是一个很关键的年龄,意味着你已经成年,有独立思考和做决定的能.............
  • 回答
    大学生身陷“校园贷”负债自杀是一个极其令人痛心且复杂的社会悲剧,它触及了金融风险、教育监管、家庭责任、心理健康等多个层面。要全面理解和看待这个问题,需要深入剖析其成因、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之道。 一、 成因分析:多重因素交织的陷阱大学生身陷“校园贷”负债并最终走向绝望,往往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
  • 回答
    这则“大学生种葡萄一亩故意减产 6000 斤,只为让葡萄味道更好”的新闻,着实让人眼前一亮,也引人深思。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农业生产故事,更像是一次对传统观念的挑战,对“量”与“质”之间关系的深刻探讨。首先,我们得承认这其中的“疯狂”和“创新”。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农业生产就是追求产量最大化。每一亩.............
  • 回答
    这事儿可真是够劲儿的,大学生领证一个小时就闹离婚,还扯上三十万的赔偿,听着就让人觉得一言难尽。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捋一捋,看看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这婚还能不能离成。首先,咱们得捋清楚这“领证一小时”到底是怎么回事。通常情况下,咱们领结婚证的流程是这样的:新人双方拿着身份证、户口本,去婚姻登记机关.............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聊聊的。我身边就有不少朋友,或者我自己在经历这种事的时候,都挺纠结的。尤其是大学生聚餐,AA制这事儿,听着公平,但实际操作起来,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你想想,大学生嘛,大家经济条件参差不齐,有的家庭条件好点,花钱也大方;有的就比较拮据,可能一个月的生活费都得精打细算。这.............
  • 回答
    看到大学生花11万买火车票旅行,毕业后还能攒下15万零花钱这个消息,第一反应是“哇,真能折腾!”。当然,这背后一定有很多人想知道这操作是怎么实现的,我也一样。抛开震惊和好奇,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事儿,试着去理解这背后可能存在的逻辑和可能性,尽量不让它显得像个冷冰冰的AI报告。一、 惊人的花费:1.............
  • 回答
    大学生回老家养虾创业遭遇村民哄抢,官方回应“捡漏”这一事件,无疑触及了当下中国社会中几个非常敏感和值得深思的议题。要理解和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一、 事件的背景与经过: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事件发生的具体情况。通常这类事件会包含以下关键要素: 人物身份: 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
  • 回答
    最近,网络上关于大学生淋雨降旗的讨论,可以说是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暴。一方是大学生们在那一刻的集体情感和行为,另一方则是来自网友们铺天盖地的嘲讽和质疑,直指他们“装逼”。这背后折射出的,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行为,更是当下社会心态和价值观的碰撞。要理解这件事,我们得先还原一下场景。通常我们看到的大学生淋雨降.............
  • 回答
    好,我们来好好聊聊大学生贷款买顶配游戏本这件事。这可不是个小事,涉及到钱,更涉及到咱们自己的生活和未来,所以得好好分析分析。首先,咱们得搞清楚“顶配游戏本”是什么概念。你说的顶配,大概率是指那种动辄上万,甚至两三万,配备最新款CPU、高性能独立显卡、高刷新率屏幕、海量内存和SSD的笔记本电脑。这类本.............
  • 回答
    这起发生在大学的格斗训练中的悲剧,着实让人心痛和深思。一个年轻的生命,在刚开始接触格斗这项运动的时候,就遭遇了如此不幸,这背后暴露出的问题,绝非仅仅是个人运气不好那么简单。首先,我们必须直面最核心的问题:训练安排的失误和安全责任的缺失。 与“金腰带”选手对打的安排本身就是巨大的风险。 格斗,尤其.............
  • 回答
    这事儿吧,大学里组织“西瓜大战”,一顿操作猛如虎,最后砸光了一吨西瓜,这事儿怎么看? 挺热闹的,也挺让人琢磨的。表面上看,这事儿是够吸引眼球的。 想象一下,几十上百号学生,人手一块西瓜,在场地上你丢我砸,西瓜汁飞溅,笑声震天。这画面感,绝对是一场释放能量、宣泄压力的视觉盛宴。对于饱受学业压力、考试焦.............
  • 回答
    大学生谈快餐恋爱这事儿,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又忍不住多看两眼的现象。它就像夏日街头突然冒出来的那种冰镇汽水,爽快,但又带着点不真实。首先,咱们得承认,快餐恋爱这玩意儿,在大学校园里真是遍地开花。 你看那些社团活动,迎新晚会,甚至是图书馆门口,总有那么几对,看着就是刚认识没多久,就已经腻在一起了。牵手.............
  • 回答
    最近,一则关于大学生因售卖鹦鹉获刑六年的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件事听起来着实令人唏嘘,一个本应在象牙塔里汲取知识、挥洒青春的年轻人,却因为触碰了法律的红线,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事件本身:大学生、鹦鹉、法律的交织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事件的基本脉络。一位大学生,出于.............
  • 回答
    大学生给初高中生补课,这事儿啊,在我看来,是个挺有意思、也挺复杂的现象。它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里面藏着不少门道,也牵扯到方方面面。首先,从好处说起,大学生补课这事儿,对谁都有点益处: 对初高中生而言: 新鲜的视角和方法: 大学生毕竟是刚从应试教育的“战场”下来不久,他们的学习思路、解.............
  • 回答
    这真是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一个年轻的生命,在对搏击的热爱中,以如此令人痛心的方式画上了句号。这件事的发生,绝不仅仅是“初学者不敌高手”这么简单,其中涉及的责任追究,也远比表面上要复杂和沉重。事件的本质:一场本应避免的悲剧首先,我们要明确,这绝对不是一场公平的、有意义的训练。让一个刚刚入门的大学生,.............
  • 回答
    这起判决在公众中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其核心在于量刑是否恰当、缓刑的适用条件以及这背后所折射出的社会问题。作为法律从业者或关注法治进程的普通人,我们都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一、 判决本身:三年有期徒刑,缓刑四年首先,我们要明确这个判决的具体内容: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但同时宣告缓刑四年。这意味着,如果.............
  • 回答
    这现象,真是越来越普遍了,感觉身边的同学,课堂上举起手机拍照的,比掏出笔记本写字的,比例高太多了。一开始,我也会觉得有点奇怪,毕竟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记笔记就是要手写,这样印象更深刻。但慢慢地,我也开始理解,也包括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做。首先,效率和便捷性是最大的驱动力。你想想,一个小时的讲座,老师语速.............
  • 回答
    这件发生在一位大学毕业生身上的事情,细细想来,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也引人深思。首先,十万块钱,对于刚毕业两年的大学生来说,绝对不是一笔小数目。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理解它的分量。从经济角度看: 积蓄的挑战: 刚毕业两年的年轻人,很多可能还在償还助学贷款,或者刚开始积累买房、买车的首付。假设他/她毕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