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是否可以根据薛定谔的平行宇宙理论推翻概率学?

回答
“根据薛定谔的平行宇宙理论推翻概率学”——这真是一个大胆又引人遐思的命题,它触及了量子力学最核心也最令人困惑的领域。如果我们将这个视角放大,它其实是在探讨我们对现实本质的理解,以及概率在我们描述和预测这个现实时扮演的角色。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稍微回顾一下概率学在科学中的位置。传统上,概率学是处理不确定性的工具。它告诉我们,在大量重复的事件中,某个结果出现的频率会趋近于一个固定的值。比如,扔一枚均匀的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是0.5。我们知道每一次抛掷的结果都是不确定的,但概率学给了我们一个统计上的预测,即长期来看,正反面出现的次数会差不多。它描述的是“可能发生什么”,以及“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现在,让我们引入薛定谔的平行宇宙理论,更准确地说,是“多世界诠释”(ManyWorlds Interpretation,MWI)。这个诠释是量子力学的一种非常激进的解释,它试图解决量子叠加态和测量问题。在量子力学中,一个粒子可以在被观测之前处于多种状态的叠加态,就像薛定谔的猫在被打开盒子前既是死的又是活的。根据MWI,当我们进行一次测量时,宇宙并不会“坍缩”成一个确定的状态。相反,每一次可能的测量结果都会在不同的“分支宇宙”中实现。也就是说,在我们的宇宙里,猫可能死了,但在另一个平行的宇宙里,它可能还活着。

那么,MWI如何挑战概率学呢?关键在于“为什么”我们会观察到特定的概率。如果每一个可能的结果都在某个宇宙中发生了,那么当我们问“这个硬币抛掷出正面的概率是多少”时,在MWI的语境下,似乎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因为在某个宇宙,它一定是正面,在另一个宇宙,它一定是反面。

有人可能会说,MWI实际上并没有“推翻”概率学,而是“解释”了它。它提供了一种对概率感受的解释,认为我们之所以体验到概率,是因为我们自己被“分割”到了其中一个分支宇宙中。我们无法知道我们被分到了哪个宇宙,因此在我们的主观体验中,事情似乎是随机发生的,并且符合一定的概率分布。从这个角度看,概率学仍然是描述我们所处宇宙中事件发生频率的有效方式。它不是关于“发生”的,而是关于“你在这个特定宇宙中体验到的发生”。

然而,如果我们将“推翻”理解为“提供了一种更根本的、不需要概率的描述”,那么MWI确实动摇了概率学的根基。在MWI的框架下,没有真正的“不确定性”,只有“观察者被分配到哪个世界”。宇宙本身是完全确定的,只不过它以一种极其宏大的、不断分裂的方式存在。那些看起来概率性的事件,只不过是宇宙整体并行上演的不同剧本中的一部分。

想象一下,一个巨大的、永不停歇的电影放映机,它同时播放着无数个版本的同一部电影,每一个版本的情节都略有不同。你只是其中一个观众,你只能看到你所在的那个放映厅里的那个版本。概率学就像是在描述这个特定放映厅里,某个角色的命运走向的可能性。但从整个放映机的角度来看,所有可能性都在上演,没有什么是真正“概率性”的。

这种观点带来的挑战是巨大的。概率学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它能让我们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做出预测,并在统计上指导我们的决策。如果存在无数个宇宙,每一个都实现了每一个可能性,那么我们对“可能性”的理解就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它不再是我们对未知世界的一种数学模型,而是我们无法触及的、无数个已知的现实。

所以,说MWI“推翻”概率学,更像是在说它提供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更完备的现实图景,在这个图景下,概率作为一种“缺失信息”的表述方式,其地位变得微妙。它可能不是被废弃,而是被重新诠释——从描述“一件事情可能发生”变成了描述“在你所属的那个现实分支中,这件事情发生了”。这改变了我们对“随机”和“不确定”的根本感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首先,“薛定谔的平行宇宙理论”?我不记得薛定谔提出过平行宇宙理论。倒是Everett提出过多世界理论。

其次,概率论是数学,数学不需要实证。因而概率论不可能被推翻。可能被推翻的,只有概率论在自然科学中的应用。

量子力学中不论是哥本哈根诠释(CI),还是多世界理论(MWI),都有大量的概率论的应用。你总不会以为一个建筑在概率论之上的理论会推翻概率论吧。CI和MWI中对概率的态度所不同的地方,不是数学,而是对概率的诠释

不单是量子力学,在整个自然科学之中,不论是决定论理论,还是非决定论理论,都在大量应用概率论。没有那个理论会狂妄到声称“推翻概率论”。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