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先不提被外力杀死,端粒对寿命的影响远远没有一些人以为的那么重要。
端粒酶被敲除的小鼠在积累许多代之后寿命缩短(Espejel 等,2004 年;Rudolph 等,1999 年),这表明小鼠的端粒要衰老必须变得非常短——敲除端粒酶的小鼠每次传代丢失 4~5 kb 的端粒长度,正常小鼠一生中端粒长度至多会丢失 15 kb。那么,这种敲除对应的就不是正常的衰老过程,而是先天性端粒过短的疾病。
端粒酶被敲除的拟南芥的发育出现异常,寿命超过野生同类(Fitzgerald 等,1999 年;Riha 等,2001 年)。
你可以在人的造血细胞、干细胞、生殖细胞等频繁进行分裂的细胞里检测到端粒酶活性。人的小脑、骨骼肌、睾丸、卵巢等处有许多细胞的端粒长度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缩短。那并没有防止人体整体或这些组织·器官的劣化。
此外,在数十年的时间里,不定多数的细胞使用 DNA 引物所需的降解酶有概率工作不正常、引起额外的 DNA 损伤。
1973 年美国每 1 万人中 94.2 人死亡,其中自杀、杀人案和意外(例如火灾、雷击、车祸、空难)造成每 1 万人中 7.8 人死亡。当年美国有人发表论文称,如果包括衰老在内所有生理问题和疾病被医疗技术解决,按这些数据计算的人均预期寿命可达 1300 年。
这意味着如果你想要超过 1300 年的预期寿命,需要改善社会的结构,进一步缓和人之间和人们自身的冲突,比产业机器·交通工具和武器的性能发展速度更快地发展安全防护和加强人体的技术,让人更加不易自杀、杀人和出意外。端粒不端粒对这些没有任何贡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