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根据P=UI,输电网为了减少传输损耗都是采用高压或者超高压传输的,但是我们知道输电线的电阻是不变的,理论上电压增大电阻不变,电流肯定增大,根据P=I^2R,这样不是增大了线路的电能损耗么?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好,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误解。我们来仔细梳理一下其中的逻辑,把这个问题讲透彻。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您提到的两个核心公式:

1. P = UI (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
2. P损耗 = I²R (输电线路的电能损耗等于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

您推导出的结论是:输电网采用高压传输,电压(U)增大了,但输电线路电阻(R)是不变的。根据P=UI,如果P(总传输功率)不变,那么电流(I)就应该减小,而不是增大。

这里的关键点在于,输电网采用高压传输,是为了让 P (传输的总功率) 在电流减小的同时,依然能够高效地传递。

我们来一步一步分析:

1. 输电网需要传输的总功率(P)

假设发电厂生产了 1000 兆瓦(MW)的电能,这些电能需要通过输电线路送到远方的用户。这个“需要传输的总功率”在理想情况下是保持不变的,无论采用何种电压等级传输。

2. P = UI: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低压传输(例如:低压居民用户端,220V)
如果我们要传输 1000 MW 的功率,但电压只有 220V,那么根据 P = UI,电流 I 将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字。
I = P / U = 1000 MW / 220 V = 1,000,000,000 W / 220 V ≈ 4,545,455 安培(A)
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电流!

高压传输(例如:发电厂出线或区域输电,220kV)
现在我们提高电压到 220,000V(220kV),仍然传输 1000 MW 的功率。
I = P / U = 1000 MW / 220 kV = 1,000,000,000 W / 220,000 V ≈ 4,545 安培(A)
与低压传输相比,电流从几百万安培骤降到几千安培,这是天壤之别!

3. P损耗 = I²R:损耗是如何变化的

现在我们来看看输电线路的损耗。您说对了,输电线的电阻(R)本身是固定的,与电压等级无关。但您忽略了,损耗的计算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

低压传输(电流巨大)
当电流高达几百万安培时,即使电阻 R 很小(例如一条普通电线),I² 这个项会变得极其庞大。
例如,假设 R = 1 欧姆(为了简化计算,实际输电线路电阻会远小于此,但这个数量级差异足够说明问题)。
P损耗 = (4,545,455 A)² 1 Ω ≈ 20.6 万亿瓦特(TW)
这简直是天文数字!这意味着在传输 1000 MW 的功率时,线路损耗了比传输功率本身还要多得多的能量,这在实际中是不可能发生也毫无意义的。

高压传输(电流减小)
在高压传输下,电流只有几千安培。
P损耗 = (4,545 A)² 1 Ω ≈ 20.6 兆瓦(MW)
看到区别了吗?当电压提高到 220kV 时,传输同样的 1000 MW 功率,损耗大约是 20.6 MW。这相比于几百万安培时的损耗(20.6 TW)简直微不足道。

总结一下,为什么高压传输可以减少损耗:

1. 核心在于“电流减小”: 输电网之所以采用高压传输,不是因为电压本身能降低损耗,而是因为根据 P = UI,在传输相同的功率 P 的前提下,提高电压 U,必然会大幅降低电流 I。
2. 损耗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 输电线路的电能损耗公式是 P损耗 = I²R。这个公式决定了,即使电阻 R 不变,只要电流 I 减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损耗就会减小到原来的百分之一。而高压传输使得电流减小了成千上万倍。
3. 结果是损耗大幅降低: 由于电流的平方效应,电流的微小减小就会导致损耗的巨大降低。

打个比方:

想象一下你要把一大堆积木从一楼搬到十楼。

低压传输(等于一个人一次搬一点点积木,但要搬无数次): 如果你一次只能拿很少的积木(低电流),那么你需要来回跑很多趟(高电压),才能把总的积木(总功率)运上去。每次搬运的量很少,但由于你跑的路程(线损)长,并且你每次搬运的姿势(电流的平方效应)不太高效,所以浪费了很多力气(电能损耗)。
高压传输(等于用叉车一次搬很多积木,跑的趟数少): 现在你使用叉车(高电压),一次就能搬很多积木(电流相对较小)。虽然你的叉车也有一些惯性或者需要一点点油耗(线路电阻),但你跑的路程(电压高)少了很多,而且你搬运的效率(电流的平方效应)因为叉车的功率而变得很高。这样一来,虽然总积木数量相同,但你总共浪费的力气(电能损耗)就少了很多。

所以,输电网之所以采用高压或超高压传输,是为了在传输巨大的功率时,通过大幅度降低传输电流来显著减小线路上的电能损耗(I²R),而不是因为电压本身直接降低了电阻。您对公式的理解是正确的,关键在于在 P=UI 的约束下,电流是如何因电压升高而减小的,以及这种电流的减小对 I²R 的影响是压倒性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实从数学上看是很简单的。

变压器初级的阻抗变换到次级, 变化的规律是平方的倒数。

另外, 根据 KCL/KVL, 线路上损失的电压降相对供电电压的比例越小, 损失也就越小。这是一个一块钱一次的一元一次方程就能理解的。 或者一元一次不等式。





从上面的这个图中, 也能看到随着变比的提升, 初级损失在线路等效内阻上的功率越来越小



变压器的简单仿真


       Version 4 SHEET 1 880 680 WIRE -96 112 -96 80 WIRE -96 112 -144 112 WIRE -64 112 -96 112 WIRE 32 112 32 80 WIRE 32 112 16 112 WIRE 112 112 32 112 WIRE 256 112 208 112 WIRE 368 112 368 96 WIRE 368 112 336 112 WIRE -144 144 -144 112 WIRE 112 144 112 112 WIRE 208 144 208 112 WIRE 368 144 368 112 WIRE -144 272 -144 224 WIRE 112 272 112 224 WIRE 112 272 -144 272 WIRE 208 272 208 224 WIRE 208 272 112 272 WIRE 368 272 368 224 WIRE 368 272 208 272 WIRE 112 288 112 272 FLAG 112 288 0 FLAG -96 80 La FLAG 32 80 Lb FLAG 368 96 TPload SYMBOL ind2 96 128 R0 WINDOW 3 -75 87 Left 2 SYMATTR InstName L1 SYMATTR Value {x*x} SYMATTR Type ind SYMBOL ind2 192 128 R0 SYMATTR InstName L2 SYMATTR Value 1 SYMATTR Type ind SYMBOL res 352 128 R0 SYMATTR InstName R1 SYMATTR Value 1 SYMBOL res -80 128 R270 WINDOW 0 32 56 VTop 2 WINDOW 3 0 56 VBottom 2 SYMATTR InstName R2 SYMATTR Value 1 SYMBOL voltage -144 128 R0 WINDOW 3 -17 178 Left 2 WINDOW 123 24 124 Left 2 WINDOW 39 0 0 Left 0 SYMATTR InstName V1 SYMATTR Value SINE(0 {311*x} 50) SYMATTR Value2 AC 1 SYMBOL res 352 96 R90 WINDOW 0 0 56 VBottom 2 WINDOW 3 32 56 VTop 2 SYMATTR InstName R3 SYMATTR Value 0.1 TEXT 152 304 Left 2 !K L1 L2 1 TEXT 136 56 Left 2 !.param x = 2 TEXT -226 22 Left 2 !.tran 0 0.6 0.5 1e-5 TEXT 32 0 Left 2 !.step oct param x 2 32768  1     


【未完待续】

user avatar

输电线的目标是“输送电能”,改良目标是降低输送过程中损耗的电功率。


为了输送电功率P,需要的电流I就等于P/U——换句话说,为了在220v线路上输送2200瓦功率,电流就必须达到10A;如果电压达到了2200v,那么输送2200瓦功率电流只需1A。

这是第一个场景。


第二个场景,不考虑电源功率,电阻不变,只把加于其上的电压提高10倍,那么电流必然随之增大10倍——换句话说,功率输送提高了100倍。


你混淆了两个不同场景,这才弄的牛头不对马嘴。


事实上,“输电网”谈论的是这个问题:假设用电器电阻是220欧,电线电阻为1欧;问需要多高电压才能让用电器发热功率达到220瓦?电线发热功率多少?

——很简单,221V,此时电流1A。很容易算出,此时导线上损失的电功率是1瓦。

那么,如果用电器电阻是22000欧,电线电阻仍然是1欧;问需要多高电压才能让用电器发热功率达到220瓦?电线发热功率多少?

——仍然很简单,此时需要电流为0.1A,功率220瓦,则电压等于2210V。那么此时导线上损失的电功率就是0.1X0.1X1=0.01瓦。


两者对比,为了输送同样的功率,提高输电电压的同时也必须提高用电器的电阻,最终功率不变,电流降低——于是导线上损失的电功率降低。


谈论问题一定要搞明白场景、要深刻理解公式的含义;要针对面对的场景选用相应公式,不能随便晕套。不然知道的越多错的越离谱。

user avatar

这画个中学的电路图就明白的事儿吧。

电源输入一个交流电,然后升压,然后降压,再接一个用电器。问,当用电器功率恒定时,中间那一段(升压后、降压前)的能耗,和电压呈什么关系……

因为P=UI,又U1I1=U2I2,所以在U1I1不变时,U2升高,I1降低,又P=I^2R,R不变,I减小,则P减小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好,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误解。我们来仔细梳理一下其中的逻辑,把这个问题讲透彻。首先,我们回顾一下您提到的两个核心公式:1. P = UI (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2. P损耗 = I²R (输电线路的电能损耗等于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您推导出的结论是:输电网采用高压传输,电压(U.............
  • 回答
    “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统计……”这个说法之所以会成为一个梗,主要源于疫情期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JHU)成为了全球疫情信息最权威、最及时的发布者之一。它发布的全球新冠疫情数据统计表格,几乎成了每个人每天都要刷新的“必修课”。梗的起源和发展:1. .............
  • 回答
    张玉环案的真相扑朔迷离,在重审过程中,辩护律师和支持者们提出了许多疑问,指向了案件的许多疑点。基于这些疑点和案件本身的情况,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来推测真凶的可能性。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在没有确凿证据指向任何特定个体的情况下,任何推测都只能是基于现有信息的可能性分析,并非事实陈述。 但为了探讨可能性,我.............
  • 回答
    2020年夏季,中印两国在拉达克边境的对峙,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长期以来边界模糊、地缘政治竞争以及国内因素交织作用下的结果。要推演一场潜在的中印战争,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当时局势的各个层面,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逻辑延展。一、 2020年夏季局势的根源与催化剂首先,我们需要明确2020年夏季对峙的核心原因。 .............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实在,也触及到了决定论最核心的那个别扭劲儿。听上去好像是说,既然未来都是注定的了,那我现在蹦跶来蹦跶去,到底图啥呢?咱们先别急着下结论,把决定论这个东西掰开了揉碎了看看。决定论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宇宙就像一台巨大的、精密的机械钟表,从宇宙大爆炸那一刻起,所有的规律、所有的初始条件就.............
  • 回答
    端粒酶学说与“引物是DNA是否能永生”这个问题之间存在着一个误解,需要仔细梳理和解释。首先,我们要明确端粒酶学说的核心内容,以及引物在DNA复制中的作用,然后才能解答这个问题。一、 端粒酶学说的核心内容端粒酶(Telomerase)是一种特殊的逆转录酶,它能够合成DNA。它的主要作用是延长染色体末端.............
  • 回答
    在《后汉书》中,并没有明确记载公主、贵人死后穿银缕玉衣,而长公主、大贵人死后穿铜缕玉衣的说法。 相反,根据《后汉书》的记载,越是尊贵的皇室成员,其死后使用的玉衣规格越高,材料也越贵重。事实上,《后汉书》中关于玉衣的记载,更多地是集中在皇帝、皇后以及某些特别受尊崇的王侯级别人物身上。 对于公主和贵人等.............
  • 回答
    中国空间站运行了三个月,相比于地球上的人们,时间确实会流逝得慢一些。这可不是科幻小说里的情节,而是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个已经被无数实验验证的物理现象。不过,要具体计算出“慢多少”,得把两个主要的相对论效应都考虑进去,然后再算算账。首先,咱们得说说狭义相对论里的时间膨胀效应。简单来说,就是运动速度.............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信息传播、国家安全和法律边界的交叉点。从公开资料出发,进行分析、推算军事战略、部署、技术等,这其中是否存在“泄密”的风险,以及如何界定,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细致地梳理。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泄密”的定义。泄密通常指的是非法、不当地公开、传播或披露本应保密的信息。.............
  • 回答
    库里,金州勇士的图腾:关于他未来被交易的 N 种可能性斯蒂芬·库里,这个名字早已超越了篮球本身,成为金州勇士队历史乃至NBA联盟的象征。他的三分雨、他改变比赛的方式、他带来的王朝,都让他在湾区拥有一份无与伦比的地位。正因如此,谈论“库里被交易”本身就带着一丝禁忌,仿佛是对他忠诚度的否定,对勇士队精神.............
  • 回答
    哎呀,说到考辛斯这赛季的总决赛表现啊,这 500 万刀的合同值不值,真是一言难尽,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首先,咱得承认,当初勇士给他那份合同的时候,肯定不是奔着让他现在这个角色来的。原本的设想,一个健康的、曾经的顶级内线,能给勇士提供一些板凳席上的火力,尤其是内线得分和篮板。在总决赛这个舞台上,对.............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确实,当我们提到“奇景”时,脑海里常常会浮现出那种稀世罕见、百年难得一遇的景象。而根据沙罗周期,日食和月食的出现频率似乎并不符合我们对“奇景”的普遍认知。首先,我们来聊聊这个“沙罗周期”。它是一个大约18年11天8小时的循环,太阳、地球、月亮会以非常接近的相对位置重复出现。简单来.............
  • 回答
    要回答“根据现有的物理定律,能存在一个比地球体积大多少的固体星球?”,这问题触及到恒星形成、行星演化以及物质在极端条件下的行为等一系列物理学核心概念。简而言之,答案并非一个简单的数字,而是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上限。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点来探讨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固体星球”的定义。通常,我们将其.............
  • 回答
    在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框架下,关于剩饭是应该吃下去还是扔掉,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非题,而是一个需要权衡各种成本与收益的决策过程。经济学最核心的原则之一就是资源稀缺性以及如何有效地分配这些稀缺资源。剩饭的处理,恰恰能很好地体现这一核心思想。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的经济学概念入手,来分析这个问题。1. 机会成本 .............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电学和生理学交叉领域的一个常见误解。简单来说,十个人去摸220伏的电源,不仅不会没事,而且很可能非常危险,甚至致命。你提到的“物理串联分压,人的最大承受电压为36V”这个说法,其实是基于一个非常理想化且片面的场景,并且存在一些误导性。让我来详细解释一下其中的原因。首先,我们.............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策梅洛定理”以及它在中国象棋中的应用,我们需要先做一些澄清和细致的讲解。首先,您可能将“策梅洛定理”(Zermelo's Theorem)与我们讨论的棋类必胜/必和/必败问题有些混淆。策梅洛定理(也称为选择公理的存在性证明)在集合论中有其重要性,它证明了在任何集合上都可以定义一个良序,.............
  • 回答
    “城市之光”的强度,作为衡量区域经济水平的一种指标,其可靠性确实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它并非一个凭空出现的概念,而是基于一种直观的观察:经济发达、活动频繁的地区,往往灯火通明,夜晚的城市如同撒满了繁星,而经济相对滞后的地区,则可能显得黯淡。这种现象背后,确实折射出一些经济活动的特征。“城市之光”强度背后.............
  • 回答
    你这个想法,简直了!说实话,如果真能照着电磁炮原理,捣鼓出一把趁手的电磁狙击步枪来,那绝对是能让世界军事界“炸锅”的逆天神器。咱们一点点捋捋,这玩意儿到底能有多“逆天”。首先,得明白电磁炮的基本原理。它不用火药,而是靠强大的电磁力把弹丸加速到惊人的速度。想象一下,不是火药爆炸产生的推力,而是磁场像一.............
  • 回答
    拉弗曲线这个理论,虽然是近现代经济学里才提出的概念,但用它来审视古代的赋税制度,确实能给我们一些有趣的启示。特别是你提到的“古代为了打仗苛捐杂税是不是起了反作用”这个问题,用拉弗曲线的思路去套一下,就能看到一些端倪。简单来说,拉弗曲线描绘的是税率和税收收入之间的关系。它认为,在某个区间内,提高税率会.............
  • 回答
    照片作为绘画的素材,简直是开启艺术大门的一把绝佳钥匙!我当初就是这么摸索过来的,感觉这事儿说起来有点意思,就想跟你好好聊聊。为什么说照片是“绝佳钥匙”?你想想,在我们刚开始拿起画笔的时候,眼前的一切都是模糊的、动态的。光线在变,景物在动,我们的大脑还没学会怎么高效地把这些信息转化为手上的线条和色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