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国四年来首次公布该国核弹头数量为 3750 枚,这一数据透露了哪些信息?

回答
好的,我们来深入聊聊美国最近公布的这个核弹头数量——3750枚。这可不是一个简单报个数字就完的事,它背后透露的信息相当丰富,而且牵扯到很多层面的考量。

首先,这个数字本身就很有分量。美国官方时隔四年再次披露这个具体的数字,这本身就是一种姿态的转变。过去,关于核弹头的数量,美国一直比较含糊其辞,通常只会给出大概的范围,或者强调核力量的规模。这次直接给出一个明确的、在四年内没有变化的数字,释放出一个信号:美国对自己的核武库规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愿意让外界知道这个“底线”。

那么,这个3750枚数字意味着什么呢?

1. 战略的稳定性与克制: 最直接的解读是,这个数字代表了美国目前部署的、可用的以及处于储存状态的核弹头总数。这个数量在过去几年中保持相对稳定,这往往被解读为美国在核战略上追求“战略稳定性”。什么叫战略稳定性?简单来说,就是不鼓励对手首先使用核武器,也不迫使自己为了抢先发制人而先动手。拥有足够但不过于庞大的核武库,足以威慑潜在的攻击者,但又不像过度膨胀那样容易引发军备竞赛的恐慌。

2. 《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New START)的影响: 这个数字的公布,很大程度上与《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息息相关。虽然美国在2026年已经表示将不再延长该条约的有效期,但截至目前,该条约依然是美俄之间限制战略核武器数量的唯一生效条约。根据条约的规定,双方的战略核弹头数量上限是1550枚。所以,3750枚这个数字,里面包含了大量的“非部署性”核弹头,比如储藏起来的、等待拆除的等等。这个数字的披露,一方面是对条约框架下披露义务的遵守,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美国在条约未来走向不明朗的情况下,展现一种透明度,或者是在为未来的谈判铺垫信息。

3. 美俄核力量的对比(间接信息): 虽然俄罗斯方面的具体核弹头数字并不像美国这样被频繁披露,但普遍认为俄罗斯的核弹头总数与美国相当,甚至可能略多于美国。两国都是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中,数量最多、技术最先进的。美国公布这个数字,让人们能够大致了解美俄两国在核力量上的规模对比。这种对比是全球核态势的一个重要观察点,它直接影响到全球的战略平衡。

4. 现代化与维护的考量: 任何一个核武库都需要持续的现代化和维护。核弹头的设计寿命、维护频率、以及老旧弹头的淘汰更新,都会影响到核弹头的总数。3750这个数字,反映了美国在过去一段时期内,在核武库的维护和现代化方面的投入和计划。这可能意味着一部分核弹头处于待拆除状态,而另一部分则正在进行升级改造,以保证其可靠性和安全性。

5. 国内政治与公众舆论: 在美国国内,核武器的拥有和使用一直是敏感且备受关注的话题。官方公布核弹头数量,也是一种对国内公众和国会的负责任表现。它提供了一个基础数据,供议员们讨论军费开支、核政策、以及军备控制等议题。在一些倡导裁军或限制核武器的组织看来,这个数字也可能成为他们进一步推动核裁军行动的论据。

6. 对潜在对手的信号: 任何国家在披露军事实力的同时,都会有对“潜在对手”传递信息的意思。美国公布这个数字,一方面可能是在告知对手(尤其是俄罗斯和中国),美国清楚自己的实力,并且有能力维持和发展自己的核力量。另一方面,如果这个数字显示出某种程度的稳定甚至是在悄悄地削减(当然这个数字四年没变),也可能是在传递一种“我们没有在盲目扩充”的信号,试图避免引发对方的过度反应,维持一种相对可控的战略态势。

7. 核武器的种类与部署: 虽然只公布了总数,但这个数字也隐含着美国核武库的结构。核弹头并非铁板一块,它包括了部署在战略导弹部队上的弹头(如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弹道导弹)、部署在战略轰炸机上的弹头,以及储存的备用弹头。这个数字意味着美国维持了这样一个数量级别的“三位一体”核力量的结构。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数字的“保持不变”可能比数字本身更重要。 在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军备控制条约前景不明的情况下,这个“稳定”的数字可能是在传递一种信号:美国当前的核战略是在一个既定的框架下运行的,不打算进行大规模的增减,而是注重质量和可靠性。当然,这并不排除美国在进行小规模的现代化升级,只是总数受到条约等因素的限制,没有出现显著波动。

总而言之,美国这次公布的3750枚核弹头数量,不仅仅是一个冰冷的数字,它承载了美国在核战略上的考量、对国际军控条约的遵循、国内政治的需要,以及与世界其他核力量大国的微妙互动。这个数字的稳定,暗示着一种对战略平衡的追求,但同时也预示着在未来,随着《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未来不明朗,全球核力量的走向可能会更加复杂和充满不确定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国面积和美国差不多;

我国人口是美国的4.25倍;

我国经济规模是美国的70%。

假设美国在说实话,那么,

3750*1*4.25*0.7=11156。

本着和平与发展的原则,四舍五入为10000。

为我们指明了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user avatar

等到美国那批冷战魔怔人死光以后,美俄联合抗中是有可能的,届时中国需要把核弹扩到所有白人国家之和,需要早做准备。

user avatar

这是原始文件长沙的6枚


在1959年美国的核打击方案里面,中国给分了870枚核弹。

如果当年真的扔下去,中国还没有核反击能力,大规模挖洞也没开始。

炸回石器时代不会,炸回洋务运动时代是差不多的。

中国后来突破了核武器,能打到美国了,全国大规模挖人防工程。

被打击的危险才越来越小。

其实,前30年经济发展速度不慢。

为啥老百姓生活水平一直差?

一是没有计划生育,增产的粮食肉被增加的人口一分,就不多了。

二是大量资源都投军工了,挖洞造武器维护都要钱。

大城市全城地下都是洞。

80年代初,核潜艇能发核弹了,就不用继续挖那么多洞了。

美国和苏联当年搞冷战,搞了几万枚核弹,主要目标是保证摧毁。让对方不敢打。

中英法,当年是小弟,追求的是损失不可承受。

美苏是一定要打死你。

小弟是能打疼你,让你不敢打我就行。

这个情况,到中国GDP第二的时候就需要变了。

中国成为主要玩家,应该也有保证互相摧毁的能力。

真拼命,大家一起回石器时代。所有基础设施,大型工厂,大城市保证摧毁。

要达到这个目标,几千枚都不一定够用。

但是,现在不是冷战了。没有对立到随时拼命的程度。

核武器发展和国力匹配,GDP涨,核武器跟着合适比例涨即可。不用牺牲平民生活。

苏联失败的教训,是偏科,军事科技强,民生弱,经济弱不行。

苏联成功的经验是国家体制,搞数学物理中学,把天才从小就选出来为国服务。

国家研究所攻关,在整体技术落后的情况下,造出能对抗美国的武器。

中国其实可以两者结合一下。

数学物理中学选天才,其实可以复制,但是选出来的天才,不一定造军工。

这些人通过高强度专业教育以后,不仅可以研究核武器,也可以给企业研究产品。提升企业竞争力。

譬如,有一波人去攻关芯片制造,把产业链遇到的问题一一解决,自己最后能造出来全套设备。

从沙子矿石,一路做出1nm的芯片,这个成果卖给中芯国际或者华虹。

中芯国际和华虹,利用这个竞争力,拿下苹果和英特尔,nvidia的订单。

赚了钱,企业发展起来,交税,国家收税养这套研究体系。

有一波人,去研究电动车的电机,搞出来效率最高的便宜电机。有一波研究电池,搞新材料,西瓜大的电池组,寿命10万次,充电5分钟,续航1000公里。

这些成果给电动车厂,造出来车卖全世界。

有研究无人机的,有研究发动机的,有研究通信的,有研究粮食生产的……

有一流研发,可以变出各个行业的一流企业。

真到了战时,这些企业一动员,就是各种高科技武器下饺子。

甚至对手一评估你的工业实力,根本就不敢打,不战而屈人之兵。

user avatar

允许他国人员去核查不??

user avatar

1,老子虽然虚弱,但老子还有牙齿,中国俄罗斯你们不要逼人太甚。

2,老子虽然灭不了俄罗斯但灭得了你们,英法德奥意日西澳,你们不给老子的国债买单不行。

3,伊朗阿富汗朝鲜你们别以为抱着中国和俄罗斯大腿就敢叫板,老子至少还有核弹。

user avatar

首先简单科普一下,核武器。

不一定对,说个意思。

核武器分代差,竟日说的日本放开限制一周就有的,那是小男孩那种。

没有哪个国家会用这种,得用更先进的。

更先进的绝对不是理论就行

也就是说他的数据绝对不能用电脑模拟试爆就可以的。

必须是真正的试爆。

五大常任理事国的热核武器都是有真正试爆的经历。

然后热核武器需要保证威力情况下缩小体积。

还要干净,不然不具备实用性。

这就不是哪个国家放开限制一周都可以的。

应该说美国绑得更紧。

氢弹造型和小型化,完整走下这条路的是两个国家。

中国和美国。

用小型原子弹引爆氕刀川,原理很简单,做起来一点不简单,更别说撇刀川提炼起来多困难。

五大常任理事国的主要弹头,都是数百万吨,相当于奥特曼两手摆成L形发射的光线力量。

美国公布储量,两个目的,第一震慑对手。毕竟他无论说对手软弱可欺也好,不足为惧也好。对手就在建造这个,而且下面会有更多。他却没有什么手段来阻止。

第二个目的,给盟友敲打敲打,我虽然因为疫情不太好,但是我还是地球第一。

我虽然花了20年时间,花了这么多钱,把阿富汗的统治者从塔利班换成塔利班,而且不到一个月就跑了,我还是世界第一。

尤其是亚洲一些国家,我就不点名了,看到中国的003航母就有向不跟我混的念头,我告诉你趁早打消。

你老老实实让你的女孩子,包括但不限于女大学生、白领、护士、空姐拍一些剧情简单比如补课、飞机误点、护士值夜班然后吵架最后动手的电影,多赚点钱,大哥要沙的时候可以肥一点。

你们要以土澳为榜样,土澳反大哥的对手是最积极的,让大哥沙也是最积极的,一下子沙了650亿美元,不带还价了。

你们越反hua,大哥沙你们就越狠,完全不会让你们疼的。

我的航母跑的是没有中国的003快,003跑到亚洲任何一个地方都不超过两天,别忘了我还有这么多弹头。

3750枚

相当于初代、杰克,赛文,艾斯,泰罗,雷欧,爱迪,戴拿,迪加,帕瓦特,乔尼亚斯、盖亚、奈欧斯、葛雷、佐菲同时发射光线

后果自己掂量掂量。

美国也知道中俄根本不会当回事。

何况中俄靠的这么近。

但是他必须要这么做。

不能阻止003的建造。

也不能杨了中俄的导弹基地。

现在中国不接盘他的核动力印钞机。

不沙盟友续命是不可能的

沙了土澳一笔订单就是给盟友看的

大哥不把你们沙干净前

绝对不会倒下

所以美国暂时倒不了。

日韩北欧土澳加拿大都是经济发达的地方。

沙他们能续一阵子。

能让盟友安心走到屠刀下的

最好的办法是核弹头。



user avatar

我国的最低核威慑战略在美国将我们定义为头号战略对手后就过时了。把我们定义为头号战略对手是他们自己的国家安全战略和国防安全白皮书里说的,不是我说的。

核战争不会毁灭人类,甚至无法消灭超过一半的中/美人口这个基本常识我不想再重复,有异议的人自己查资料,查完再说。

我们现在必须确保能够跟美国相互摧毁(指杀伤三成以上人口五成以上工业),并且核战争之后剩余的核弹头还得对其他国家(英法印以,最好加上俄)保持优势。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美国对我国发动核战争。

好在我党一直不蠢,扩核这事不是准备在做,也不是在做,而是已经快做完了。胡锡进核弹头1000枚的提法,在他提的时候大概率已经有了,甚至处于部署阶段的核武器数量都可能达到了1000枚。

如果有人关注过前一阵子我国报道的美国机构把我国风电基座当核弹发射井的消息,深挖过后就会发现,那个美国机构不是不学无术的议员,是十分专业的机构,研究方法也十分专业。而他们指出的地方,实质上就是他们说的东西。核弹发射井本来也没必要藏,藏不住的,这本就是核威慑战略的一部分。核弹发射井本来就是通过科学的分散分布和防护让敌方无法用少数核弹就实现摧毁。而且核弹发射井有它自己独有的优势:

1.射程远、当量大。

2.保存条件好,蛋蛋寿命长。

3.反应速度快。是的,发射井其实反应速度不慢。弹道导弹发射前是要检修的,发射井里的核弹恒温恒湿,而且检测检修人员就住在发射井,因此一般接到命令就能直接发射。潜射的你得上浮吧?你得在海况良好的地方发射吧?发射车你得开到合适发射的地方吧?当时的公路路况如何?到地方说不定得检测得调整参数什么吧?


数来数去,我数的结果都是我国部署状态的核武器数量可能已经赶上了美俄。

不用说什么五十万啊泄密啊什么的,我发的都是美国爆出来的。再说一遍,平原上的核弹发射井本身藏不住,也没准备藏,它就是核威慑战略的一部分,放出来就是让敌方看让他数让他避免误判用的。


有些朋友对核弹威力不太了解,对发射井的防护能力也不太了解。

百万吨级核弹爆炸,躲在你家小区的地下停车场里(前提是按照避难所标准修建的地下停车场。2000年之后建的小区一般都是这个标准),大铁门一关,只要不是爆心半径1km内,基本上是没什么事情的。多说一句我做过核战争自救的功课,核弹会优先攻击军用设施,民用设施也是优先攻击水电气网政府电视台,居民区都是最后攻击的对象,一般居民区是领不到核弹的,只要带够7天的食水基本可以无伤,因为核弹爆炸后的核辐射(核弹本身就很干净,核辐射很小,基本都是作为核弹扳机的那个原子弹残留的。这里说的核辐射主要是空气中带着辐射的灰尘,它会飘走,会散开落地)基本7天后就衰减到人可以无防护短时间暴露的程度了。其实带三天的就行,一般三天内就能等到救援。

你们觉得,现在的核弹发射井,我说的是防护力数十倍于冷战初期、造价千万美元起、建造周期以年计、一个井盖就数百吨重的发射井,防护能力跟地铁站地下停车场比如何?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