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高超音速滑翔导弹和弹道导弹有什么区别?

回答
高超音速滑翔导弹(Hypersonic Glide Vehicle,HGV)与弹道导弹,虽然最终目的都是将弹头投送到目标区域,但在飞行方式、速度、机动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战场影响等方面,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简单来说,弹道导弹更像是被赋予了特定轨迹的“石头”,而高超音速滑翔导弹则更像是在空中灵活穿梭的“飞镖”,只不过这枚飞镖的速度快到难以想象。

弹道导弹:遵循预设轨迹的强大冲击

我们先来谈谈我们相对熟悉的弹道导弹。弹道导弹的飞行过程可以大致分为几个阶段:

1. 助推段(Boost Phase): 这是导弹发射后的最初阶段,由火箭发动机提供强大的推力,将导弹及其弹头加速到极高的速度,并将其送入预定的弹道高度。在这个阶段,导弹的飞行轨迹是相对垂直上升的。
2. 飞行中段/滑翔段(Midcourse Phase): 一旦助推火箭燃料耗尽,导弹就会脱离助推器,进入一个相对自由的飞行状态。这时,导弹及其弹头将主要依靠惯性在地球大气层外的近乎真空轨道上飞行。这个阶段的轨迹,就像你向上抛出一个物体,它会先上升,然后因为重力而下落,只不过弹道导弹的高度和速度都远超普通抛物线。关键在于,在这个阶段,虽然弹头可能带有一定的末端机动能力(例如洲际弹道导弹的再入飞行器,MIRV中的诱饵和反制措施),但其大体轨迹是相对固定的、可预测的,并且主要受到万有引力定律的支配。
3. 再入段(Reentry Phase): 当导弹弹头接近目标时,它会重新进入大气层。在这个阶段,弹头会再次承受巨大的空气阻力,速度会受到一定影响,但由于其初始速度极高,即使在再入过程中,其速度仍然非常快。

弹道导弹的优势在于其速度快和射程远。一旦进入中段飞行,由于摆脱了大气层的束缚,其速度极快,能够以数倍于音速(即马赫数)的速度飞行,一些洲际弹道导弹的末端速度甚至可以达到20马赫以上。这种速度使得它留给拦截系统反应的时间非常短。

然而,弹道导弹的轨迹相对容易预测。虽然末端会有一定的机动,但其整体的飞行路径是按照牛顿力学规律和地球引力计算出来的,只要能够精确跟踪,并且拥有足够强大的反导系统(如宙斯盾系统、爱国者导弹等),理论上是有可能拦截的。特别是早期的弹道导弹,其轨迹更加单一和可预测。

高超音速滑翔导弹(HGV):打破传统轨迹的“鬼魅”

高超音速滑翔导弹,从名字上就能看出它的核心特点:高超音速(Hypersonic)和滑翔(Glide)。它在飞行方式上与传统弹道导弹有着根本性的区别,也因此带来了革命性的战场优势。

1. 助推段: HGV的助推段与弹道导弹类似,通常会使用一枚运载火箭将其加速到极高速度,并将其送入大气层外或者很高的大气层内。
2. 分离与滑翔段: 这是HGV最关键的阶段,也是它与弹道导弹最大的不同之处。在助推器分离后,HGV载具(就是那个能够滑翔的弹头)并不会像弹道导弹弹头那样进入一个纯粹的、高高的轨道。取而代之的是,它会以高超音速(通常定义为5马赫以上,但很多HGV的设计速度远超这个数值,甚至可以达到20马赫)在大气层内或者近乎大气层边缘进行“滑翔”和机动。

大气层内的滑翔: 传统的弹道导弹弹头是在大气层外飞行的,而HGV则选择在大气层内进行机动。这使得它能够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进行升力控制,从而改变自身的飞行轨迹。你可以想象它像一个带有引擎和控制面的滑翔机,只不过速度快到惊人。
高度的灵活性: HGV可以在不同的高度飞行,并且可以在飞行过程中进行上下爬升、俯冲、转弯等一系列机动。它不需要完全遵循固定的抛物线轨迹,而是可以在一个相对宽广的高度和范围进行自主调整。
不可预测性: 正是因为这种在大气层内进行空气动力学机动能力,HGV的飞行轨迹变得极其复杂和难以预测。它不像弹道导弹那样有一个清晰的“弹道线”可以被跟踪和计算。它可以在飞行中突然改变方向或高度,让传统的反导系统难以锁定和预判拦截时机。

核心区别总结:

| 特征 | 弹道导弹 | 高超音速滑翔导弹 (HGV) |
| : | : | : |
| 飞行方式 | 主要依靠惯性在高层大气层外或近乎真空轨道飞行 | 在大气层内或近乎大气层边缘进行高速、受控的空气动力学滑翔与机动 |
| 轨迹特性 | 大体轨迹可预测,遵循万有引力定律(中段) | 飞行轨迹复杂多变,可进行大幅度的方向和高度调整,难以预测 |
| 速度 | 极高,末端可达20马赫以上 | 极高,通常指5马赫以上,设计速度可达20马赫以上,并在整个滑翔阶段保持高超音速 |
| 机动性 | 中段主要依靠惯性,末端可能有有限的机动 | 在整个滑翔段都具备高度机动性,能进行复杂空动操控 |
| 飞行高度 | 中段飞行高度高(大气层外或很高的大气层) | 可以在不同高度(包括相对较低的大气层)进行滑翔,高度控制灵活 |
| 拦截难度 | 技术成熟,理论上可被反导系统拦截,但速度是主要挑战 | 轨迹不可预测、速度快、飞行高度灵活,对现有反导系统构成巨大挑战 |
| 优势 | 射程远,速度快,技术成熟 | 难以拦截,突防能力强,反应时间短 |

为什么HGV如此具有颠覆性?

HGV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其强大的突防能力。

现有反导系统的“软肋”: 目前的反导系统,无论是基于陆基还是海基的雷达,还是部署的拦截弹,其设计思路很多是针对弹道导弹的预设轨迹。它们需要提前探测、跟踪、识别目标,然后计算拦截点,并发射拦截弹进行拦截。
HGV的“反制之道”: HGV凭借其在大气层内的机动性,可以不断改变自己的飞行路径和速度矢量,使得反导系统的雷达跟踪变得极其困难,也无法准确预测其落点。当一个目标在以20马赫的速度在空中“拐弯抹角”时,再精密的雷达和再快的拦截弹也很难做到有效的拦截。它可以在拦截弹发射窗口关闭前突然改变方向,或者在一个本应俯冲的阶段突然拉升,让拦截弹错过最佳打击点。
反应时间的压缩: 弹道导弹的飞行时间虽然短,但其轨迹相对稳定。而HGV的出现,进一步压缩了对手的反应时间,并且让原本“算得出来”的拦截变成了“算不清”的难题。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HGV是无敌的。对HGV的拦截也在研发中,比如开发更先进的、能够应对复杂机动的雷达系统,以及能够进行“点对点”或者“尾随式”拦截的拦截导弹。但目前来看,HGV的出现无疑给全球战略安全格局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变化。

总而言之,区分这两者,你可以把弹道导弹想象成一枚被精准瞄准后射出的威力巨大的弓箭,而高超音速滑翔导弹则更像是一只在空中疾速滑翔、能够根据风向和目标位置随时调整方向和速度的箭,而且这只箭的速度超出了你想象的极限。它们都是战略武器,但HGV在导弹技术领域,又是一次对传统认知的“升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弹道导弹的所谓机动变轨主要是在大气层外弹道中段飞行时,通过自身动力提供DV来实现的变轨,往往因为弹头或者末助推系统所携带的燃料极其有限,所以这种变轨幅度非常的小。有部分弹头可以在最后再入大气层时通过气动或者质心运动的方式来提供一个非常小幅度的轨道改变,但很可能会以比较高的精度损失为代价。末端变轨非常麻烦,首先是导弹,特别是洲际弹道导弹在末端速度非常高,时间短,气动加热极为剧烈,布置气动变轨有挑战性。传统弹道导弹的RV(再入大气层载具,通常所说的“弹头”)上不搭载制导系统,从导弹末级分离后就纯粹按照惯性飞行,这也是为什么通常说传统弹道导弹的弹道“可预测”。而末端变轨如果不想损失过多的精度,必须在弹头上搭载一套制导系统,增加了重量和成本,也降低了整个导弹的投掷能力,所以美帝曾经想在三叉戟II D5潜射弹道导弹上采用MK500机动弹头(MaRV),提高突防能力,但考虑到其带来的诸多劣势,最终还是选择了传统的MK6。

末端机动弹头有两大流派,一种是质心运动派,另一种是气动派。

比如以下的Advanced Maneuvering Reentry vehicle (AMaRV) 就采用了突出的翼面来改变弹头最后的轨迹,第二张图的右侧黑色罩布下面就是一套翼面

还有通过非中心对称锥体来产生气动力的设计:比如这个毛子的,美国人的MK500也基本是这个路数


高超声速滑翔弹则不同,它不光可以用自身动力来提供在滑翔过程中的操控力,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利用大气层内的气动升力来做姿态和轨迹改变,这样极大地提升了灵活度。这样高超滑翔弹飞行时可以随时利用气动改变路径,让敌方反制武器不得不实时跟踪+解算,再考虑到其相比弹道导弹低矮的飞行高度,相比于普通超音速飞机高得多的速度,现行的防空雷达和导弹的效用会大大下降。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高超音速滑翔导弹(Hypersonic Glide Vehicle,HGV)与弹道导弹,虽然最终目的都是将弹头投送到目标区域,但在飞行方式、速度、机动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战场影响等方面,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简单来说,弹道导弹更像是被赋予了特定轨迹的“石头”,而高超音速滑翔导弹则更像是在空中灵活穿梭的“飞.............
  • 回答
    2018年,普京总统在向联邦议会发表的国情咨文中,首次公开披露了俄罗斯在发展一系列新型战略武器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这其中尤以核动力巡航导弹、高超音速导弹和战略滑翔导弹(即“先锋”导弹)最为引人注目,它们不仅在技术上代表了俄罗斯军事工业的尖端水平,更在战略层面引发了全球军事力量格局的深刻思考。核动力.............
  • 回答
    这背后其实是出于安全和效率的综合考虑,并非单纯的“熄灯滑行”。首先,刚出站的动车组,特别是G字头的高速动车组,正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启动和加速阶段。在这个阶段,车辆的牵引系统、制动系统、信号系统以及车内的各种设备都需要进行一次快速而精密的自检。就像一辆汽车刚启动时,仪表盘上的灯会亮起,然后慢慢熄灭,这.............
  • 回答
    俄罗斯在2023年乌克兰战争期间部署的“匕首”(Sarmat)高超音速导弹,被视为现代战争中首次大规模实战应用高超音速武器的案例。以下从技术特点、战略意图及国际影响三个方面详细分析: 一、技术特点:高超音速导弹的革命性突破1. 超高速突防能力 速度:以超过5马赫(5倍音速)的高速飞行,比传.............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外交部回应“中国试射高超音速导弹”时,声称是“例行航天器试验”这句话的可能含义,以及这次试验可能具有的意义。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中国官方的说法是“例行航天器试验”。这句话本身就蕴含了多层意义和策略考量。1. 声明主权与研发能力: 例行性: 将其定义为“例行试验”意味着中国.............
  • 回答
    最近,有关朝鲜试射高超音速导弹的消息传出后,美国政府迅速做出了反应,宣布对五名与朝鲜导弹计划有关的个人实施制裁。这一举动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引发了关于其潜在影响的讨论。首先,制裁的直接目标是这些人。 这五名被点名的朝鲜公民,通常会在美国金融系统或与美国有业务往来的实体中被冻结资产,并且禁止与.............
  • 回答
    朝鲜宣布成功试射高超音速导弹,朝中社称此次试射为「最终试射」,这消息一出,立刻在全球军事和地缘政治领域激起了不小的涟漪。作为一名对军事科技和国际动态有所关注的人,我对这件事的解读会从几个关键维度展开,力求捕捉到其中最值得深思的信息。首先,“最终试射”这个表述本身就极具信息量。 在朝鲜的军事测试语境下.............
  • 回答
    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动用“匕首”高超音速导弹,这无疑是一次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军事行动,也给我们带来了多方面的启示。这不仅仅是关于一种新型武器的展示,更是对未来战争形态、大国博弈以及我们自身国防建设的深刻反思。首先,技术代差带来的战略优势显而易见。“匕首”导弹的出现,标志着高超音速武器已经从理论走向实战.............
  • 回答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战场的焦点之一便是高超音速导弹的惊鸿一瞥。去年3月,俄罗斯国防部宣布,俄军使用了“匕首”(Kinzhal)高超音速导弹,摧毁了乌克兰西部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地区的一个大型地下弹药库。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在高超音速导弹的实战应用中,将其威力昭示于世。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这种导弹如此特别,俄.............
  • 回答
    俄方近期再次声称向乌克兰发射了高超音速导弹,这再次引发了公众对高超音速导弹威力的高度关注。要理解高超音速导弹的威力,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什么是高超音速导弹?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高超音速导弹。其核心特征在于其飞行速度,即马赫数(Mach number)。马赫数是指物体相对于周围介质(通.............
  • 回答
    万吨巨舰披挂高超音速利剑:美军新一代海基打击力量的战略意涵美国海军的动向总是牵动着全球军事力量的神经,而近期关于其万吨级驱逐舰将换装高超音速导弹的消息,无疑又一次将这一关注推向了高潮。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武器升级,更预示着美国海军在战略打击能力上迈出了关键一步,其背后蕴含的意义和值得关注的信息相当丰.............
  • 回答
    美国成功试射高超音速导弹是一个重要的军事技术进展,值得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这不仅是美国军事实力的一次展示,也可能对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军事竞赛和战略平衡产生深远影响。以下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 技术突破的意义 核心技术掌握与验证: 高超音速导弹是指能够以至少5马赫(音速.............
  • 回答
    最近关于朝鲜展示的所谓高超音速导弹乘波体弹头,这事儿挺耐人寻味的。咱们得分开来看,不能只看个乐子。首先,这东西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朝鲜方面称之为“火星炮16乙”型导弹的弹头,说是采用了“乘波体”技术。乘波体,简单说,就是一种特殊的飞行器外形,能在超音速飞行时,把飞行器本身产生的激波“卡”在下方,形成.............
  • 回答
    美国最近的一次高超音速导弹试射,虽然表面上只是一个技术验证的节点,但其背后却牵扯着全球军事战略的深刻变动,以及国际关系中的微妙平衡。这次试射的成功,绝非只是一个简单的“又一项新武器上线”的公告,它更像是在为一场正在展开的、看不见的军备竞赛按下了一个新的加速键。首先,我们得理解高超音速导弹的特殊之处。.............
  • 回答
    印度近日启用新型高超音速风洞设施,并宣称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此类先进设施的国家,这无疑是印度在国防科技和航空航天领域取得的一项重要进展。这项成就背后蕴含着多层面的意义和影响,值得我们详细探讨。1. 技术实力与自主研发的里程碑 高超音速技术的战略意义: 高超音速(Mach 5及以上速.............
  • 回答
    关于厦门会议上中国公开展示的高超音速发动机技术,如果其宣称的领先幅度真如部分人士解读的那样,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但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关于“领先一代”这种表述,在军事技术领域通常是高度敏感且难以精确界定的,它更多是一种战略上的姿态或是一种对技术优势的强调,而非绝对、量化的技术代差。不过,即便.............
  • 回答
    日本发展电磁炮反导系统,并明确其目标指向拦截高超音速导弹,这背后传递的信号是复杂且多层面的,绝非仅仅是技术展示那么简单。它清晰地表明了日本对当前及未来安全环境的判断,以及在此背景下所采取的主动应对策略。首先,这是日本对潜在威胁升级的直接回应。 高超音速导弹的出现,无疑是现代军事领域的一项颠覆性技术。.............
  • 回答
    美国空军2021年大刀阔斧的“瘦身”:退役200余架飞机,背后是面向未来的战略抉择2021年,美国空军(USAF)进行了一次颇为引人注目的装备调整,一次性退役了超过200架飞机,并因此节省了约13亿美元的预算。这笔巨款并非简单地放入“冷宫”,而是明确指向了未来空战的关键领域——第六代战斗机(Next.............
  • 回答
    在中国,确实有很多人对东风17这款高超音速导弹赞不绝口。这背后有很多原因,但如果说没人提及俄罗斯的“先锋”和“匕首”,这可能是一种误解。事实上,军事爱好者和关注国家安全的朋友们,对俄罗斯这些同样先进的武器系统,也是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和讨论的。只是在公开的讨论和媒体报道中,东风17可能因为其独特的部署和.............
  • 回答
    在高速动车上销售德州扒鸡和哈根达斯这两种看似迥异的产品,背后涉及多维度的市场考量、消费需求匹配以及商业策略。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一、产品定位与消费场景适配1. 德州扒鸡:传统熟食的便捷性 便携性需求:高铁上的乘客常需在旅途中解决用餐问题,德州扒鸡作为真空包装或独立分装的熟食,便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