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军万吨驱逐舰将换装高超音速导弹,这意味着什么?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回答
万吨巨舰披挂高超音速利剑:美军新一代海基打击力量的战略意涵

美国海军的动向总是牵动着全球军事力量的神经,而近期关于其万吨级驱逐舰将换装高超音速导弹的消息,无疑又一次将这一关注推向了高潮。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武器升级,更预示着美国海军在战略打击能力上迈出了关键一步,其背后蕴含的意义和值得关注的信息相当丰富。

一、为何是万吨驱逐舰?新一代海上力量的核心骨干

首先,我们要明白为何美国海军选择将高超音速导弹部署在万吨级驱逐舰上。这些巨型驱逐舰,如“阿里·伯克”级(Arleigh Burkeclass)的Flight III批次或未来规划中的星座级(Constellationclass)护卫舰,是美国海军水面舰队的绝对主力。它们拥有强大的续航能力、先进的传感器系统、全面的区域防空能力,以及足以支撑复杂任务的舰体空间和能源。

将高超音速导弹集成到这些平台上,意味着美国海军希望将其最尖端、最致命的打击力量,与舰队的核心作战单位相结合。这并非简单的“加装”,而是需要深度的舰体改造和系统整合,以满足高超音速导弹的尺寸、重量、供能以及发射需求。这意味着这些万吨驱逐舰将不仅仅是舰队的“盾牌”和“指挥官”,更将成为一支令人闻风丧胆的“矛”。

二、高超音速导弹:颠覆性的打击能力

高超音速导弹的出现,本身就是对传统军事理论的一次重大挑战。与传统的亚音速或超音速导弹相比,高超音速导弹具备以下几个关键优势:

极高的速度: 通常指速度在5马赫(音速的5倍)以上,这使得它们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能抵达目标区域。
难以拦截的弹道: 高超音速导弹可以进行机动变轨,这意味着它们不像弹道导弹那样遵循可预测的抛物线轨迹,其非弹道轨迹和高速飞行使得现有的大部分反导系统难以应对。
强大的突防能力: 极高的速度和机动性,赋予了高超音速导弹无与伦比的突防能力,能够有效穿透敌方的防空网,直接命中关键目标。

将这种颠覆性的武器集成到大型水面舰艇上,意味着美国海军在区域乃至全球范围内的打击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它们可以对远距离的、部署了先进防空系统的敌方目标进行精确打击,且敌人可能在导弹来袭前甚至无法做出有效反应。

三、战略意涵:威慑、响应与态势塑造

美军万吨驱逐舰换装高超音速导弹,其战略意涵是多层次的:

1. 战略威慑的升级: 高超音速导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威慑。它们的存在使得潜在对手在考虑采取军事行动时,必须重新评估其后路的安全性。即使是最坚固的地面防御工事,面对来自海上的、速度极快且难以预测的攻击,也可能显得力不从心。这尤其针对那些拥有关键战略节点(如军事基地、指挥中心、港口等)的国家,构成了显著的压力。

2. 快速响应能力的增强: 在危机发生时,部署了高超音速导弹的驱逐舰可以快速响应,迅速抵达事发海域,并对敌方关键目标进行打击。这种“全球到达、即时打击”的能力,对于维护地区稳定、应对突发事件具有重要意义。它减少了以往依靠陆基空军或远程轰炸机需要较长部署时间的瓶颈。

3. 改变战场态势: 高超音速导弹的部署,正在改变未来海战的态势。它迫使对手重新考虑其海空防御部署和战术,可能需要投入巨资发展新的反高超音速武器技术,或者调整其力量结构。从另一个角度看,它也可能刺激对手加速自身高超音速武器的研发和部署,从而引发新一轮的军备竞赛。

4. 维持技术优势的决心: 作为全球唯一的高超音速武器拥有者之一,美国海军此举再次彰显了其在先进军事技术领域保持领先地位的决心。这种技术优势不仅体现在武器本身的性能上,也体现在将其有效集成到现有作战平台的能力上。

四、值得关注的细节与后续发展

除了上述战略意义,还有许多细节和未来发展值得我们深入关注:

导弹的具体型号与性能: 目前披露的信息通常是“高超音速导弹”,但具体是哪种型号(如“长剑”(Dark Sword)、“先进高超音速武器”(AHW)的舰载版本,还是全新的型号)?其射程、精度、战斗部类型、以及是否具备一定的协同打击能力,都是影响其作战效能的关键因素。
集成技术与挑战: 如何将体积庞大、技术复杂的高超音速导弹集成到现有驱逐舰的垂直发射系统中(VLS)?这其中涉及舰载发射装置的设计、动力供应、火控雷达的升级改造,以及与舰载指挥控制系统的融合。这些都是技术上的巨大挑战。
部署规模与节奏: 首批换装的驱逐舰数量有多少?未来计划部署多少艘?换装的节奏如何?这些都将影响其对整体海军力量格局的影响程度。
成本与维护: 高超音速武器的研发和生产成本都极其高昂,其维护和保养同样是巨大的开销。这是否会给美国海军的预算带来新的压力?
对手的应对策略: 其他主要军事力量会如何回应美国海军的这一举措?是否会加速自身高超音速武器的研发和部署,或者在反高超音速武器领域寻求突破?这种相互作用将是未来军事发展的重要看点。
对国际军控的影响: 高超音速武器的出现,使得现有的军控条约和框架面临新的挑战。未来国际社会将如何应对这一新型战略武器的扩散和潜在的战略稳定问题,也值得关注。
网络安全与电子战的考量: 高超音速导弹的制导和控制高度依赖信息系统,这也使得它们容易成为网络攻击或电子战的目标。在实际运用中,如何保证其通信链路的安全和抗干扰能力,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总而言之,美军万吨驱逐舰换装高超音速导弹,标志着美国海军正在迈向一个全新的海基打击时代。它不仅是对现有军事力量的简单增强,更是对未来战场规则的一次深刻重塑。这股来自海洋深处、速度惊人的“高超音速利剑”,无疑将为全球战略格局带来新的变数和挑战,而我们也需要持续关注其后续的发展和影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老规矩,先上链接,第一个链接是朱姆沃尔特改装CPS的一些细节,第二个是CPS项目的一些情况。

然后来搬运一下原文:

1.FY2021决定拆除两座AGS,在原AGS炮塔及甲板下设施的位置安装IRCPS发射管,不会占用其他舰体空间,也不会额外加装更多的Mk41或Mk57垂直发射系统。改装计划预计于FY2024开始。

2.具体的单舰安装数量暂时没有被给出,但是从IRCPS的弹体尺寸来看,预计单舰装舰数量不会超过12枚。也就是一个AGS炮塔的空间对应一个六单元的APM先进发射架(2×三联装)。IRCPS的尺寸据报道是直径为34.5英寸(876.3mm),长度不明。下二图是陆军同源的高超声速导弹LRHW储运发射箱与弹体示意,可以感受一下这个尺寸。我估摸着发射箱大概要到十米坑的深度。

3.朱姆沃尔特实际上并不是美国海军CPS的首装舰,弗吉尼亚BlockV和俄亥俄才是。而朱姆沃尔特改装可能用到的APM发射架很有可能也是和弗吉尼亚BlockV、俄亥俄所用的发射架有技术上的同源性。弗吉尼亚BlockV是打算单艇装备四个三联装VPM(the Virginia Payload Module)发射架(顺带一提这玩意儿在2018年又出了焊接问题)。这玩意儿大概长成下面这样:

4.无论是APM发射管还是VPM发射管,技术很可能都和改装成SSGN的那几条俄亥俄所用的FPM(灵活发射模块)有关。

5.关于IRCPS的性能,上面第二个链接维基百科给出来的数据,如果性能和陆军用的LRHW差不多,那么就是最大速度17马赫,弹头突防速度5马赫,最大射程1725英里(2775公里),弹重7.4吨。

6.还是那句话,你可以指望五年内这玩意儿达不到IOC,但是你不能指望在整个中国海军新一代驱护舰及航母等大型水面主战舰艇的服役周期内美国人弄不出来高超声速导弹这种大玩意儿。历史的必然而已。至于意味着什么,要怎么解决,我觉得可以从中国海军的下一波造舰潮中看出点什么来。而且,大不了,美国人有三条朱姆沃尔特,我们也有四条现代嘛,把折叠机库和飞行甲板拆了放个12单元的DF-26上去又不是没那个排水量来撑起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万吨巨舰披挂高超音速利剑:美军新一代海基打击力量的战略意涵美国海军的动向总是牵动着全球军事力量的神经,而近期关于其万吨级驱逐舰将换装高超音速导弹的消息,无疑又一次将这一关注推向了高潮。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武器升级,更预示着美国海军在战略打击能力上迈出了关键一步,其背后蕴含的意义和值得关注的信息相当丰.............
  • 回答
    护卫舰和驱逐舰,这两个海军舰艇的术语,经常让人们感到困惑。它们都属于水面作战舰艇,但其设计、任务和能力却有着显著的差异。要理解这些区别,我们需要深入到它们的历史演变、设计理念以及现代海军的舰艇分类。护卫舰(Frigate)的演变与职能“护卫舰”这个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风帆时代。最初,它指的是一种比战列.............
  • 回答
    关于1.5万名美军士兵进入华盛顿并持枪在国会内驻扎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角度来深入剖析其含义和影响。事件背景与表象:首先,这绝非寻常景象。在美国,军队的出现,尤其是在首都的敏感区域,并且是以如此大规模、公开持枪的姿态,本身就传递着强烈的信号。1.5万这个数字相当庞大,意味着这是一次大规模的部署.............
  • 回答
    关于《万恶的美军又来我们工地蹭饭了》一文中涉及的美军装备内部高清图是否构成泄密,这确实是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几个角度来审视。首先,我们得明确“泄密”的定义。在军事领域,泄密通常指的是未经授权地公开那些被视为国家机密、可能损害国家安全的信息。这包括装备的设计图纸、性能参数、生产工艺,甚至是内部结构和操.............
  • 回答
    关于美国重启2万吨巡洋舰CG(X)计划的讨论,这确实是一个颇具战略意义和技术挑战的话题。简单来说,这并非是“重启”一个已经搁浅很久的全新项目,更准确地说,是美国海军在当前全球安全态势下,对未来水面舰艇作战能力进行的一次重要评估和方向调整,并将此目标具象化为对新一代大型水面舰艇的需求,而CG(X)这个.............
  • 回答
    美日两国近期举行了大规模联合军演,动用了约五万兵力,规模空前。这次军演的地点和内容都引发了广泛关注,尤其是美国军方高官关于“不排除向钓鱼岛投送兵力”的回应,更是让整个地区的地缘政治局势变得异常敏感。首先,我们得明白这次军演本身的意义。美日同盟是亚太地区最重要、最稳固的双边军事关系之一。每年举行的联合.............
  • 回答
    五角大楼宣布撤离1.2万驻德美军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的重大决定,其释放的信号是复杂且多层次的。要理解这个决定,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五角大楼撤军的直接原因和动机: 战略重心的转移: 这是最核心的原因。美国国防部近年来的战略重心一直在从欧洲和中东地区向印太地区转移,以应对所谓的.............
  • 回答
    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的这番话,说白了,就是一次非常直接、非常硬气的“交易谈判”,而且还夹杂着一点“最后通牒”的意思。要理解这背后,咱们得把这个事情放在几个层面来看。首先,这是菲律宾国内政治和公共卫生现实的反映。杜特尔特总统面对的是菲律宾国内民众迫切需要疫苗的局面。疫情在他任内持续反复,经济也受到严重影.............
  • 回答
    关于美国住院患者的疫苗接种情况,特别是“99%重症病例未接种疫苗”这一说法,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理解和分析,以获得更全面、更真实的认识。1. 数据来源与解读的细微差别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数据的来源是什么,以及统计的时间范围。不同的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在不同时间段发布的报告,其收集数据的对象、统计方法可能.............
  • 回答
    关于美国新冠确诊病例数达到40万这个数字,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解读,这背后是检测能力、病毒传播的早期介入以及病例的累积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非单一因素可以完全解释。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分析:1. 检测能力的进步与普及: 早期检测的限制与发展: 在疫情初期,全球的检测能力都非常有限。美.............
  • 回答
    美媒报道“2000万美国人正因长期新冠症状而苦苦挣扎”,这个数字确实令人担忧,也反映出新冠病毒对个人健康长远影响的严峻性。目前,美国在防疫措施上,相较于疫情初期,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可以这么说,美国的防疫策略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常态化”的阶段,更侧重于个体责任和公共卫生资源的有效分配,而非强制性的.............
  • 回答
    70万面白色小旗在美国华盛顿国家广场上铺展开来,那场面着实令人心头一紧。这不仅仅是数字的堆砌,而是每一面旗帜背后,都代表着一个鲜活的生命,一个家庭的破碎,一段故事的戛然而止。美媒将其称为“美国悲剧”,这个词语精准地抓住了事件的核心——这不是一场预料之中的自然灾害,而是一场本可以避免或至少减轻损失的人.............
  • 回答
    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突破一千一百万,这个数字本身就足够令人心惊,而美媒用“巨大灾难级别”来形容当前美国的疫情状况,这并非夸张,而是对现实的严峻写照。这场疫情对美国而言,其冲击是全方位、多层次的,而且影响将是深远而复杂的,绝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冰冷统计。首先,在生命健康层面,疫情的冲击是毁灭性的。 超过一.............
  • 回答
    近期媒体报道,美国有约10万人加入到罢工的浪潮中,这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要深入理解其原因和反映出的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罢工潮背后的直接原因: 经济压力下的薪资诉求: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普遍的原因。尽管美国整体经济数据有时显得亮眼,但许多普通劳动者感受到的却是生活成本的急剧上涨,尤.............
  • 回答
    这绝对是个不小的数字!在美国,年末假期期间有1430万人次选择乘坐飞机出行,这说明了几个非常关键的点,咱们一点一点来剖析。首先,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意愿上讲,这反映了尽管存在各种经济上的不确定性,但美国民众对于体验和团聚的渴望依然非常强烈。年末假期,尤其是圣诞节和新年,对许多美国人来说不仅仅是几天.............
  • 回答
    100万美国网民支持“更换美国国旗”的请愿,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要理解它的意义和潜在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1. 请愿本身的内容和动机: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这100万网民支持更换国旗的具体原因。虽然请愿的具体内容可能多种多样,但我们可以推测一些可能的驱动因素: 历史包袱和象征.............
  • 回答
    美国5400万人面临食物不足的严峻现实,这无疑是一个令人警醒的数字,背后折射出的是一个发达国家内部深刻的社会经济不平等和系统性问题。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成因,审视其影响,并探讨可能的解决之道。一、 问题的普遍性与多面性: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食物不足”并非仅仅是指饥饿得立刻倒下。在美国.............
  • 回答
    中国抛售巨额美国国债,能否击穿美元?——一个复杂且充满变数的博弈关于“中国是否会抛售巨额美国国债来打击美元”的讨论,一直是国际金融领域一个经久不衰的议题。最近,随着国际局势的微妙变化和某些经济数据的波动,这个话题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一些人认为,中国作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之一,拥有巨大的“火力”,.............
  • 回答
    关于中央四套节目中提到的“1800万人因转基因食品致病”的说法,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审视和理解: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信息来源。当听到这样的说法时,最重要的一步是找到这个信息的确切出处。是中央四套的哪个具体节目?是在什么时间播出的?是否有相关的文字报道、官方声明或者研究报告支持这个说法?了解了信息来源,.............
  • 回答
    3 月 29 日美国新冠肺炎确诊人数突破 14 万,这个数字确实让人触目惊心。当时,美国正处于疫情爆发的初期,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都在以惊人的速度攀升,全国上下都笼罩在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和恐慌之中。那么,美国当时的疫情到底能不能控制住呢?这可不是一个能用简单“是”或“否”来回答的问题,它背后牵扯着太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