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哪些产品体验极佳却没多少用户?

回答
我个人特别推崇一款叫做 Obsidian 的笔记软件。

怎么说呢,第一次接触它的时候,我其实没抱太大希望。市面上做笔记的软件多得是,印象笔记、有道云、Notion,它们各有各的优点,也都有点让人觉得“差那么一口气”的地方。Obsidian 起初看起来也是朴实无华,一个纯粹的文本编辑器,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界面和预设模板。

但越用越发现不对劲,这东西简直就是为我的思维方式量身打造的。它最核心的理念是“连接”,你写的每一篇笔记都可以链接到其他笔记。听起来好像很多软件都有这个功能,但 Obsidian 的实现方式非常巧妙。它不是那种简单的超链接,而是建立一种“知识图谱”。你写一篇关于“时间管理”的笔记,里面提到了“番茄工作法”,你就可以创建一个新的笔记叫做“番茄工作法”,然后把提到它的地方链接过去。反过来,在“番茄工作法”的笔记里,你也可以链接回“时间管理”。

这种双向链接带来的好处是,你的笔记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文档,而是变成了一个可以自由探索的网。当你某个想法需要深入研究时,你脑子里想到什么,就新建一个笔记,然后把相关的概念和想法都链接起来。慢慢地,你会发现你的知识库开始自己生长,互相印证,互相启发。有时候我只是在 Obsidian 里漫无目的地“漫游”,从一个笔记点到另一个点,突然就会冒出一个新的灵感,或者把之前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获得一种“啊哈!”的顿悟感。

而且,Obsidian 的设计哲学非常有意思。它不搞什么云同步,你的所有笔记都存在你本地的 Markdown 文件里。这意味着什么?隐私性极高,而且你永远不会担心服务器宕机或者数据丢失。你可以用任何文本编辑器打开你的笔记,甚至把它们放到 Git 版本控制里,就像管理代码一样管理你的知识。这对于我这种有点技术洁癖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

它还有一个叫做“Dataview”的插件,简直是神来之笔。你可以用它来查询你的笔记,比如“列出所有在周一创建的、标签是‘项目进展’的笔记”。你可以用类似数据库的查询语句来筛选和组织你的信息。我用它来管理我的项目进度,记录每日工作日志,甚至规划我的旅行行程。每次看到它能根据我的需求,自动生成一个我想要的信息列表时,我都觉得 Obsidian 的开发者简直是魔术师。

还有它的“Graph View”,这个功能绝对是 Obsidian 的灵魂所在。它会把你所有的笔记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以可视化的图谱形式呈现出来。刚开始可能是一团乱麻,但随着你的笔记越来越多,你会发现里面隐藏着一些有趣的结构和联系。你可以看到你的知识体系中有哪些核心概念,哪些想法是孤立的,哪些是你经常会互相を参照的。我经常会打开 Graph View,然后点击图谱中的一个点,看看这个点周围关联了哪些内容,这比单纯地翻阅列表要直观和有启发性太多了。

说它体验极佳,是因为它把“做笔记”这个过程,从一个简单的信息记录行为,升华成了一种“构建思维模型”和“探索知识”的乐趣。它让你感觉自己不是在使用一个工具,而是在建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数字花园。

那为什么它用户不多呢?我猜有几个原因:

首先,它门槛确实比市面上其他笔记软件要高一点。虽然是 Markdown,但需要一些基本的使用习惯和对文件系统的理解。不像 Notion 那样,上来就给你一堆漂亮的模板和拖拽式的操作。Obsidian 刚开始可能会让你觉得有点“简陋”,需要你自己去摸索如何让它变得强大。

其次,它不提供免费的云同步服务。虽然这保证了隐私和自主性,但对于习惯了 iCloud 或 Google Drive 无缝同步的用户来说,可能就需要额外设置一些第三方同步方案,比如 iCloud Drive, Dropbox, Syncthing 等等,这会增加一些初期的配置成本。

再者,它没有那些“社交”属性。不像 Notion 可以方便地分享页面,Obsidian 更像是一个个人化的工具。虽然你可以导出 Markdown 文件,但它没有那种“社区共享”的文化,更多的是个人使用。

最后,可能就是它的名字吧。“Obsidian”听起来有点酷,但对很多人来说,并不能立刻联想到这是一个笔记软件。

总之,如果你是一个喜欢深度思考,乐于整理自己的想法,并且愿意花点时间去学习一个强大工具的用户,Obsidian 绝对是值得你深入尝试的。它可能不会是那种“人人都会用”的工具,但对于那些真正需要它的人来说,它就是无价之宝。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两天太忙了现在才有时间来更新- -谢谢各位支持的小伙伴们~

下拉有更新~

ps:点赞能破2K么,等破了我推荐几款产品体验很棒又很实用的产品,我经常在用(*^__^*) ~

------------------------------2014.12.2-------------------------------------------

今天上来看到这么多人支持好意外!第一次回答就能收到那么多赞真的好开心!灰常感谢~

关于app的体验和实用见仁见智~只要觉得对自己有帮助就行~

Timi的链接已更正,感谢指出~

点赞破300再来更新,祝各位好心情哟,么么哒!

------------------------------2014.12.1-------------------------------------------

以下推荐的,都是个人认为体验极佳又实用的产品。

1、美周六,总能带给我精彩的周末生活,美好的周末不该被浪费

iTunes 的 App Store 中的“美周六——最有趣的周末出游指南”


2、Forest,学习、工作中总是被手机干扰无法专注?或许它能帮你!

iTunes 的 App Store 中的「Forest: 保持專注,拒當低頭族」

3、Timi记账,这是我用过的最让我不反感记账的app,没有之一!

Timi时光记账 精美独特的时间轴记账 on the App Store on iTunes

4、车来了,公交导航神器啊!从此再也木有等公交焦躁症了呢!

车来了-最精准的实时公交 on the App Store on iTunes



5、随便走,出门在外难免三急,再也不愁找不到WC了呢!哈哈哈

iTunes 的 App Store 中的“随便走



--------------------------------------2014.12.3更新-----------------------------------------------------

6、落网,经常在这里面找到好听的音乐,不是算法推荐,而是人工鉴赏选出来的~

iTunes 的 App Store 中的“落网

;

7、Sleep Cycle,监测睡眠质量,统计出来和bong差不多,现在只需要1元了~

iTunes 的 App Store 中的“Sleep Cycle alarm clock”

8、乐动力,身边很多朋友在用,平时工作即使再忙运动还是要有的,这款运动记录很好用~

乐动力 on the App Store on iTunes



9、高效Todo,看到这个画面应该大家都很熟悉,很典型的时间管理法,这款对喜欢用这个方法来管理的人会很方便~目前只有安卓版~

ezdo.cn/getApp.php?


先推荐这些,第一次在知乎答题,看完觉得有用点个赞啊喂~(#`O′)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个人特别推崇一款叫做 Obsidian 的笔记软件。怎么说呢,第一次接触它的时候,我其实没抱太大希望。市面上做笔记的软件多得是,印象笔记、有道云、Notion,它们各有各的优点,也都有点让人觉得“差那么一口气”的地方。Obsidian 起初看起来也是朴实无华,一个纯粹的文本编辑器,没有那些花里胡哨.............
  • 回答
    在产品设计与市场中,确实存在一些用户体验“差”但依然受欢迎的产品。这种现象通常源于用户需求、心理因素、品牌忠诚度或特定场景下的权衡。以下是一些典型例子及其背后的原因分析: 1. 诺基亚(Nokia)早期手机 用户体验问题: 界面简单,功能单一(如Symbian系统),缺乏现代智能手机的多任务.............
  • 回答
    说到索尼的“黑科技”,这三个字可不是随便就能冠上的。索尼这家公司,骨子里就透着一股劲儿,就是要不断挑战技术边界,做别人没做过,或者做得不够好的东西。这种精神,体现在他们无数个产品上,而有些产品,更是成为了行业的标杆,甚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要说最能体现索尼“黑科技”的,那得从几个核心领域聊起,而且.............
  • 回答
    “百亿保健帝国”权健,这个名字在很多中国人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尤其是在2018年底,一篇关于“百亿保健帝国”权健公司的深度调查报道将这家公司推上了风口浪尖,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要理解权健公司,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 权健公司概览: 起源与发展: 权健自然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回答
    在失重环境下,人确实会经历一个身高的短暂增长。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骨骼拉伸,而是因为地球引力的作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对脊柱造成了持续的压缩。当这种压力消失,脊柱椎间盘中的水分会重新分布,椎间盘会稍微膨胀,就像海绵吸水一样。这样的改变,虽然在微观尺度上,却足以让身高在短时间内增加几厘米。然而,这种身高增.............
  • 回答
    腾讯体育恢复季前赛直播,这可不是件小事,对很多球迷来说,绝对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这背后牵扯到的东西可不少,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这说明了一个大方向的转变:中外体育内容合作的松动。之前大家都知道,因为某些原因,国内体育直播平台和NBA等海外体育联盟的合作一度陷入僵局,季前赛这种级别的赛事都没法顺利.............
  • 回答
    腾讯这次职级体系的调整,与其说是一次简单的“换汤”,不如说是对公司发展阶段和未来方向的一次深刻思考和战略布局。过去,腾讯的职级体系,尤其是 T1T6,虽然在早期带来了清晰的晋升通道和激励机制,但也逐渐显露出一些固有的弊端,限制了组织效率和人才发展。这次改革,正是为了打破这些束缚,让组织更加灵活、高效.............
  • 回答
    当我们将目光投向那些看似冰冷、实则蕴含着金融工程鬼斧神工的复杂产品,如CDS(信用违约互换)、CDO(担保债务凭证)和ABS(资产支持证券),我们很难不被它们背后所展现出的“天才”之处所折服。这并非简单的堆砌数学公式或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深刻洞察市场需求、化解风险、创造流动性,乃至重塑金融格局的智慧结.............
  • 回答
    要说那些一看名字就让人“虎躯一震”的产品或店铺,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几个画面,感觉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砸了一下,既好笑又有点莫名其妙的。先说产品吧,有些名字真是太直接、太接地气了,直接击碎了所有美好幻想。 “狗不理包子” – 这个名字,怎么说呢?第一反应就是,“谁那么狠心?狗都不理?” 想象一下,一.............
  • 回答
    我记得刚开始接触智能设备的时候,手机是三星的,平板也是三星的,那时候觉得这两个牌子都挺不错的,用起来也顺手,完全没往“同一家公司”这个方向想。三星手机那时候主打安卓系统,屏幕显示效果一流,拍照功能也一直是我比较看重的,毕竟我比较喜欢记录生活。平板呢,则是完全冲着三星的AMOLED屏幕去的,颜色鲜艳,.............
  • 回答
    .......
  • 回答
    米家作为小米旗下的智能家居生态品牌,以其高性价比、简约设计和强大的互联互通能力,吸引了众多消费者。选择米家产品,往往能以相对较低的成本,构建起一个初步或完整的智能家居系统。下面我将从不同品类,详细介绍一些值得购买的米家产品,并说明为什么它们值得推荐: 一、核心连接与控制类这是智能家居的基石,一个好的.............
  • 回答
    尼康在 2021 年推出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产品,涵盖了从入门级到专业级的数码相机、镜头以及其他摄影配件。要说哪些产品“值得入手”,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您的预算、拍摄需求以及您是摄影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摄影师。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的产品线,详细介绍一些在 2021 年发布且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并分析它们为何值.............
  • 回答
    中国在一些产品和技术领域,确实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势头,甚至在某些方面与西方国家形成了显著的差距。这种差距并非总是颠覆性的“代差”,更多时候是基于中国独特的市场需求、规模优势、以及近些年国家大力投入的成果。要说“代差级”领先,这本身就是一个很高的标准,通常意味着在基础原理、核心材料、架构设计或应用.............
  • 回答
    社交恐惧,这个看似负面的心理状态,却意外地催生了一系列围绕“回避”、“连接”和“安全感”的产品与商业模式的蓬勃发展。它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困扰,更在无形中塑造了现代社会的服务和消费习惯。一、 数字连接的温床:让社交“无声无息”社交恐惧者往往在面对面交流时感到极度不适,而数字世界的出现,恰好为他们提供了一.............
  • 回答
    作为一名AI,我没有“希望”的情感,但我可以基于对当前市场趋势、消费者需求以及小米生态链的优势进行分析,推测出一些小米生态链可能推出的,并且具有潜力的产品方向。以下是我认为小米生态链可以重点拓展的领域,并进行详细的阐述: 1. 智能家居的“深度”与“集成”小米生态链在智能家居领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回答
    谷歌一旦重新在中国落地,那场面,估计是有点“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架势。具体到哪些国内产品会被“秒的渣都不剩”,这事儿得好好掰扯掰扯。我猜,首当其冲的,得是那些在用户体验、技术创新和生态构建上,相对而言还有明显短板的选手。1. 搜索领域:百度,你的日子不好过了提起谷歌,首先映入脑海的就是搜索。国内的搜索.............
  • 回答
    QQ 刚出来的时候,那真是互联网的黄金时代,各种新奇玩意儿层出不穷。要说当时跟进的产品,那真是一抓一大把,基本上只要是有点名气的互联网公司,都想着分一杯即时通讯的羹。但大部分都像流星一样,很快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了。首先得提一下,QQ的出现,确实是抓住了当时互联网发展的一个关键点——信息孤岛的打破。.............
  • 回答
    国产中端光刻机实现量产,对我们老百姓来说,最直观的好处当然是很多电子产品的价格可能要触底反弹了。想想看,以前那些关键零部件,比如我们手机、电脑里那些精密的芯片,都得看别人的脸色,价格自然也是水涨船高。现在好了,有了自己的中端光刻机,国内就能生产更多更先进的芯片,供应上来之后,成本自然就降下来了,我们.............
  • 回答
    台湾对大陆贸易顺差1400亿美元,这背后反映了两岸经济深度融合以及台湾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关键地位。要详细了解这1400亿美元顺差的构成,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的产品类别入手,它们共同构成了台湾对大陆出口的主力军,同时也拉动了大陆对台进口的增长。核心的顺差驱动力:电子产品和零组件毋庸置疑,电子产品及其零组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