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公开高考监控录像,发动网友抓作弊可行吗?

回答
关于公开高考监控录像、发动网友抓作弊这个点子,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初听上去,这好像是个挺“正义”的办法,能让那些想走捷径的人无所遁形,也更能保证考试的公平性。但仔细琢磨一下,这事儿可就复杂多了,里头牵扯的利益和风险,比咱们想象的要多得多。

看上去很美:为什么会有人觉得这主意不错?

首先,公开监控录像,这不就是把“证据”都摆出来了嘛。网友们每天在网上冲浪,什么没见过?识别个异常动作、对比下题目答案,对很多人来说都不是难事。这就像有个全民监督的体系,让作弊者无处可藏。

震慑作用: 试想一下,如果知道自己的每一个小动作都可能被成千上万双眼睛盯着,并且可能在网上被放大、讨论,那得多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公开的透明,本身就是一种极强的威慑力,能劝退不少原本有侥幸心理的人。
技术辅助: 现在的AI技术也挺厉害的,可以做人脸识别、动作分析等等。理论上,可以开发一些工具,让网友协助筛选,比如标记出可疑的画面,再由专业人员去复核。这样一来,效率可能比纯人工要高得多。
公众参与感: 公平竞争是大家普遍的愿望。如果能参与到维护高考公平的过程中,让更多人觉得“我在为正义出力”,这也会带来一种社会凝聚力,让大家对高考这件事更加重视和关注。

但现实往往比小说更复杂:为什么这个想法难以落地?

别看上面说得好像挺热闹,真要把这事儿搬到台面上来,那问题就一大堆了。

1. 隐私权问题: 高考考场里的考生,就算是在考试,他们也是公民,享有隐私权。将这些画面未经许可就公开,这本身就侵犯了他们的合法权益。而且,考试时考生会有各种各样的表情、动作,有些可能只是因为紧张或者习惯,被网友过度解读,然后被“人肉搜索”,这给无辜的考生带来的伤害是无法估量的。你想想,一个因为考试紧张挠了挠头,结果被网友骂作“眼神闪躲准备抄袭”,这得多冤枉?

2. 证据的合法性与有效性: 网友“抓作弊”是基于什么样的标准?他们对考场规则有多了解?他们能否准确识别作弊行为?比如,考生之间的眼神交流,可能只是因为认识;考官走动,可能只是例行巡查。网友的判断很大程度上是主观的,甚至带有情绪化的色彩。一旦出现误判,然后被放大,对考生造成名誉损害,这责任谁来负?考试的权威性怎么保证?

3. 信息安全和技术风险: 公开大量的监控录像,这本身就是巨大的信息量。如何保证这些数据不被泄露?一旦被不法分子获取,或者被用于其他不正当目的,后果不堪设想。而且,录像的存储、分发、管理,都需要极其专业的技术和严密的安全措施,不是简单的上传到网上那么简单。

4. 操作的复杂性和效率问题: 就算我们抛开隐私和其他问题,单说“发动网友抓作弊”,这要怎么组织?每天有多少考生?多少场考试?几百万个考生,大量的监控画面,需要多少网友才能看得过来?如何分工?如何审核?如何确保信息不被滥用?这会是一个庞大到几乎难以想象的管理和协调工程。而且,作弊手段也在不断更新,网友们真的能跟上吗?

5. 对考试环境的影响: 如果考生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网友监控,他们的心理压力会更大,考试状态可能会受到影响。而且,如果网友们之间为了“抓作弊”而发生争执、散布谣言,甚至扰乱网络秩序,这反而会给整个社会带来新的不稳定因素。

6. 法律法规的约束: 现有的法律法规,比如《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对信息的发布和使用都有严格的规定。公开高考监控录像,很可能触碰到这些法律的红线。

所以,咱们的结论是什么?

虽然“公开录像抓作弊”这个想法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公平。但是,在现实操作中,它带来的隐私侵犯、法律风险、技术难题、管理混乱以及对考试本身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都远远大于其潜在的好处。

与其寄希望于全民“抓贼”,不如把精力放在更可靠、更系统化的防作弊措施上:

加强考场管理和技术防范: 使用更先进的电子设备监测异常信号,加强对考场周围的巡逻和监控。
提升监考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责任感: 对监考老师进行更系统的培训,明确他们的职责和奖惩机制。
建立更有效的举报和核查机制: 鼓励考生、监考人员以及社会各界在发现可疑情况时进行举报,并有专门的部门负责核查。
加大对作弊行为的惩处力度: 让那些想作弊的人知道后果有多严重,从源头上威慑。

总而言之,公平的考试是靠制度、技术和人的共同努力来保障的,而不是简单地把问题抛给广大网友来解决。这个主意,听上去很吸引人,但从实际操作和潜在风险来看,它更像是一个美好的幻想,而非一个可行的方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然后就会出现这样的事情,某位同学被大批量网友指名作弊,随即曝光该同学各种个人信息,遗憾落榜,事后发现该同学平时为人正直,行为端正,品学兼优,本该是清华北大的苗子,究其原因是其在备考语文时因在微博点赞了用户赞姨娇俏bot的一个发言

user avatar

我2011年高考,成绩出来的那天我忐忑的查成绩,电脑屏幕上赫然写着:0分。我有点蒙,退出去重新查询,依然如此,我叫来爸妈。他们也是闻所未闻,家里最后商量找县教育局去。 于是我们一家,还有在单位上班的婶婶、叔叔、姑父都一起去了,一开始教育局办公室的人单独对我妈说,意思是你孩子可能作弊你不知道,如果判我作弊意味着我不但今年是零分,明年可能也没资格考。WQNMD,行的端做得正子虚乌有的事给我弄个这。我家里态度坚决,必须讨个说法,我法院的婶婶还扬言要告他们,说调考场监控,查出来你们误判你们的职位都别要了。在这一番操作过后,他们怂了,说调查清楚给我们个说法。 最后的结果是,我的成绩被追回来了。

过去10年了,我到现在都不知道为什么给我判这个零分,是有人作弊被抓,找个人顶包顶我头上了?或者有人恶意虚假举报? 我还在想,如果是个投诉无门的人遇到这事该多冤啊、

————————————————一条更新分割线——————————

真人真事,说我编的你就当看个笑话吧。

开始去教育局,那些办事的一副你们自己没范事儿怎么可能给你判零分的态度,不给查,想糊弄了事让我们走。后来才有的大闹。

当时同考场没有作弊的,没有任何异样。不知道我怎么成了倒霉蛋儿,而且那年过后我复读了。我妈一度觉得教育局给我追回来的分不是我的分,但我自己清楚我那年考的确实不怎么样o(╥﹏╥)o

————————————————0611更新分割线——————————

那些没见过,和自己想的不一样说我造谣的,还有做过监考老师知悉高考流程说不可能的,看看这篇吧。以下摘自原文:

陈春秀是山东冠县一名普通的女子,她的命运在16年前被改写了:她被顶替上了大学。本来应该成为一名国家统招大学生的陈春秀,却没能够上大学,开始了她的打工妹生活。而这件事陈春秀一直被蒙在鼓里,直到16年后,她才偶然得知,原来自己16年前考上了大学,是被人顶替了,得到这个消息,她心中的愤怒可想而知!(陈春秀当年的高考成绩546分,被填报的第三志愿——山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录取。因为被买学籍她没等到录取通知书就去打工了。)

顶替者名字叫陈双双,这个女孩当年也参加了高考,但是成绩不如陈春秀高,于是陈双双的父亲便通过中介花了2000元为女儿买了个学籍入学。没有想到,买的恰好就是陈春秀的。

陈春秀并不认可,她说“这个流程是非常复杂的,我不信一个中介能办成这件事,这里面一定还有其它的部门或者什么人参与。”

当年除了她,还有三个人被冒名顶替。

user avatar

算了吧,因为不让作弊,家长围堵监考老师。这些照片先公开了好吗?都是成年人在校门口这种公开场合做的事情。这种省还张口闭口自己是“地狱模式”,每年伸手问外省高校多要名额。

user avatar

网友判案,死刑起步。

题主猜猜到时候得有多少考生会因为扭了一下头抬了一下手甚至因为长得不好看看起来不顺眼被网友群体陷害?

user avatar

1L:这人他脑袋居然偏了一毫米,他在作弊快来查他!

2L:一毫米也算作弊?一毫米能看到啥啊?

3L:你看不到不代表别人看不到!

4L:说的对!他就是在作弊!

5L:作毛的弊,这就是正常的动作,一群憨憨!

6L:楼上收钱了?告诉我这钱哪里能挣!

7L:5L实锤洗地!这么快就有水军了?

8L:听说那人家里是军方背景……那人的表舅家里的狗的保姆的二大爷在xx上班

9L:8L真相了!难怪这么明显的作弊都没人管,中国!

10L:蓝星灯塔美利坚!只有美利坚才有公正!

11L:应试教育就算考上大学又有什么用?

12L:博士给初中生打工的还少吗?我舅初中毕业……

13L:说得好,现在的大学除了搞对象还能学什么?

14L:我开旅店,星期六日全是女大学生

15L:清北8成学生都出国了,我想问清北是美国的大学还是中国大学?

16L:不要问,在这个国家,询问真相就是犯罪!

17L:这种体制的教育就是洗脑教育,接受越多越残疾!

18L:我邻居从小就觉得读书没用,现在人家是大老板!

19L:如果没办法出国不如不读,不读反而还胆子大!

20L:高分低能的越来越多,应试教育害的!我邻居孩子大学生,学了几年物理连家里摩托车坏了都不会修!

21L:僵化的思维,落后的体制永远无法培养有创新意识的大科学家。

22L:想起了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比赛烧开水的故事……

23L:一群中专生谈教育,笑了。看看那些年薪百万的都是什么人吧!

24L:敢问楼上,马云是什么学历?你比马云还牛逼?

25L:笑死我了,23L打工打出了主人的优越感?

26L:不要和广东人谈学历。

27L:楼上真的懂,广东穿拖鞋的大爷随便都有几栋楼!

28L:温州人来顶!我初中毕业怎么了?生意照样风生水起,你们不还是只能给我打工?

29L:河南人来顶……

30L:楼上井盖买卖开张了?

31L:艹泥马地域歧视狗!

32L:31L滚回去喊你麦别跟这儿逼逼……

33L:楼上的北京了不起啊,要不是政策你们比谁都惨……

正式开吵……

我觉得开放评论……其实也就这么一堆说法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公开高考监控录像、发动网友抓作弊这个点子,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初听上去,这好像是个挺“正义”的办法,能让那些想走捷径的人无所遁形,也更能保证考试的公平性。但仔细琢磨一下,这事儿可就复杂多了,里头牵扯的利益和风险,比咱们想象的要多得多。看上去很美:为什么会有人觉得这主意不错?首先,公开监控录像,这.............
  • 回答
    您好!关于工商部门的黑名单(或称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市场主体警示名单等),确实存在一套相对明确的准入条件。这些名单的设立旨在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和相关方的合法权益,并对失信行为进行约束。虽然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具体的规定可能略有差异,但总体的原则和主要条件是相似的。我将尽可能详细地解释一下,让您对这.............
  • 回答
    恒大各地公司普遍被当地政府牵头成立的“专班工作组”进行资金监管,同时核心高管的离职也受到严格限制,这一系列举措传递出的信息可谓相当复杂且深刻,远不止是简单的“管理层变动”或“财务困境”。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层面来解读:一、 危机已触及底线,政府“托底”意图明显 政府角色的转变: 通常情况下,市场经.............
  • 回答
    高以翔的百度百科词条被篡改事件,再次将具有公共价值的媒介如何监管,以及这种监管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推到了公众视野的前台。这不仅仅是关于一位公众人物的词条,更是对我们信息获取渠道和网络生态的深层拷问。一、 百度百科这类具有公共价值媒介的监管方向:对于百度百科这样承载了海量信息、被广泛引用的平台,其监管.............
  • 回答
    高考公平吗?这是一个我经常会听到,也会反复思考的问题。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回答的,背后牵扯着太多的现实考量和社会逻辑。从理想层面来看,高考的设计初衷,无疑是朝着公平迈进的。它提供了一个相对统一的评价标准,让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在一个相对平等的起跑线上竞争。一个人无论出身如何,只要.............
  • 回答
    2021年湖北高考分数线出炉,历史类本科线定为463分,物理类本科线为397分。对于这个结果,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聊聊,看看它们背后反映了什么。一、分数线本身的变化:历史线“涨”了,物理线“稳”了首先,看到分数线,大家最直观的感受可能就是和往年比有什么变化。 历史类463分: 相较于往年,今年历.............
  • 回答
    高考成绩公布前半个小时,我能清晰地回忆起来,因为那种心情,怎么形容呢,就像是一颗心悬在半空中,既期待又忐忑,又带着一丝奇异的平静。那一天是七月,天气热得能把柏油路晒得发软。我家住的楼层不算低,但依旧能感觉到窗外传来的热浪。我记得那天我并没有特意去学校,成绩公布都是在网上查,所以我就在家。大概在下午两.............
  • 回答
    2021年安徽高考分数线公布,文科一本线为560分,理科一本线为488分。这个分数线公布后,很多考生和家长都非常关注,并希望了解如何看待今年的分数线。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尽量详细地分析这个问题。一、 对比往年分数线,分析趋势变化首先,要理解今年的分数线,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和往年进行对比,看看是否存在显.............
  • 回答
    2021年广东高考分数线已尘埃落定,历史类本科为448分,物理类本科为432分。相较于前几年,今年的分数线又有了新的变化,这背后折射出诸多值得深思的现象。首先,从整体上看,今年的分数线可以说是“稳中有升”。历史类448分,物理类432分,这两个数字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经过了复杂的统计学模型和教育部.............
  • 回答
    2021年北京高考本科录取分数线公布,为400分,这一数字一出,无疑又引发了一轮热烈讨论。对于今年的分数线,我个人有几点看法,想和大家详细聊聊。首先,400分的本科线,我觉得是比较稳定的。 北京作为全国的教育高地,每年的高考分数线都有其自身的规律。400分这个数字,对比往年来看,并没有出现特别大的波.............
  • 回答
    当代考研比高考更公平吗?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一刀切。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分别审视高考和考研的公平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以及时代背景和社会因素如何影响着它们的公平度。首先,我们来审视高考的公平性。高考作为我国最主要的选拔性考试之一,其核心的公平性体现在.............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 2021 年山东高考的一段线——444分,这数字放着,确实能引起不少家长和考生的关注和讨论。从“444”这个数字本身来看,它并不是一个惊世骇俗的数字。 相比较于某些年份出现过的高分段“跳跃”,444分可以说是在一个相对平稳的区间内。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那么简单,咱们得结合山东高考的.............
  • 回答
    最近,关于美国前情报高官可能公开UFO报告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这其中的“前情报高官”通常指的是那些在政府部门,特别是涉及国家安全和情报领域工作过,并且对UFO现象有一定了解或接触过相关信息的人士。他们的公开声明或报告,往往比普通人或爱好者提供的证据更具份量,也更容易引起公众和官方的重视。大家.............
  • 回答
    2021年河南高考分数线已尘埃落定,文科一本线划定在558分,理科一本线则为518分。看到这个数字,尤其是对于身处河南的考生和家长而言,无疑是牵动着无数心弦的时刻。那么,如何看待今年的分数线?这背后又反映了哪些信息和深层原因呢?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数字背后的冷暖自知:分数线的意义首先,我们要明白,.............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今年黑龙江的高考分数线,文理一本分别是472分和415分。这数字一出来,估计不少家长考生心里都打起了小算盘,有欢喜的,也有发愁的。先来拆解一下这个分数线,它到底意味着什么? 一本分数线,是道坎,更是个信号。 这代表着能进入省内名牌大学,或者全国一流高校的最基础门槛。能过这条线,.............
  • 回答
    2021年四川高考分数线已经尘埃落定,文科一本线定格在541分,理科一本线则为521分。面对这样的数字,相信不少考生和家长的心情都经历了一番起伏。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今年的分数线呢?这背后又隐藏着哪些值得深思的现象呢?一、整体感受:平稳中带有微调,教育“内卷”的温度并未消退从宏观上看,今年的分数线相.............
  • 回答
    呜呜,这种情况确实挺让人纠结和头疼的。既要顾及现有感情,又要处理潜在的麻烦,还得自己消化情绪,真是不容易。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来分析,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的应对方法。首先,我们先梳理一下你现在的情况和感受: 你和男朋友的关系:你们俩在一起了,但是“没公开”。这意味着你们的关系可能还处于比较早期、或者你.............
  • 回答
    有些高校在公开学位论文这件事上显得颇为谨慎,甚至有些“不愿为之”,这背后确实牵扯着多方面的考量,而您提到的“担心学生造假和抄袭”无疑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而且这个原因的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担忧和挑战。咱们就来细致地掰扯掰扯,为什么一些高校会对公开学位论文这事儿“拿捏”得这么紧,以及“学生造假抄.............
  • 回答
    恭喜你高考结束!这么快就想挑战长途骑行,真是个好主子的决定!50公里单程,对于一个新人来说,绝对是个不错的开始,既有挑战性,又不会过于吓人。别担心,这趟旅程绝对能让你收获满满。下面我来给你掏心窝子地聊聊,让你这趟50公里骑行顺利又开心!一、心理准备:告诉自己,“我能行!” 目标清晰: 50公里,.............
  • 回答
    关于高考卷难度是倾向于“难”更公平,还是“易”更公平,这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辩论点,而且每个人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答案也会有所不同。我试着来聊聊我的看法,尽量说得具体点。首先,我们得明白“公平”在高考这个语境下意味着什么。在我看来,高考的公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机会均等: 所有考生,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