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大学的时候,经常能见到一些把国内贬的一无是处,然后动不动就说自己准备移民的老师。
这种人,你说他是公知,我都瞧不上。
我从没觉得国内哪儿都好,也对移民这事从来没有意见。哪怕你觉得中国哪儿都不行,但最后你也没留在中国,那也算是言行合一。
这种人,在我眼里是言出必行的真汉子。
但是,对一开始说的那种老师,我是真的瞧不上。
一个整天说着要移民,但从上班到快退休了,都还在中国带着并且占着编制不走的人,我只能默认你是个到了国外根本活不下去的废物,只能靠着国内的编制苟延残喘,结果却还在这里各种不满,这真的没有让人能瞧得上的理由。
我向来的观点是成年人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只要是你自己做出的选择,并且有承担这个选择后果的准备,那么哪怕你说你准备杀人后自首或者自杀,我也觉得没问题。在这个角度上说,我反倒觉得去年的河山硕是爷们——没有黑的意思,人家觉得美国好,然后就放下了国内的一切过去,理应被肯定。
所以,对于想run去国外的人,我能说的就是想run就赶紧run,磨磨唧唧的整天在这里唠叨“我要run”,只会让我觉得你跟那些我一开始说到的老师没什么区别。
有些人也别说年龄大了、专业不符合等等出不去,真正办理过移民的人都知道,只要你想移民,总能找到办法。何况,我听说的外国,可是即便你没什么学历,找一份普通的蓝领工作,都可以过上国内中产生活——准确的说,是普通人奋斗一辈子才能过上的那种生活——并且,这个工作还不用996、能领各种国家补助和保障、上学不用买学区房、孩子随便管管就能上排名比清北还高的世界名校且就算考不上国外的大学凭着外国人身份还能用清北保底的……
就算你专业不对口,靠一身的力气,找这么一份工作还难吗?
集中补充两点吧,关于美国重文的问题,这点是毋庸置疑的,stem的比例到处都有,大概都是不到20%的水平,也就是只有五分之一的毕业生是的理工科毕业,国内的话应该在40%的水平。
关于蓝领润,蓝领润的问题还是语言不过关,移民政策不友好,其次国内蓝领倒挂也很厉害,京东洗空调的,一个月也能挣快2万,所以现实中也是大学毕业生的不满程度反而更高,这本身是高等,职业教育错配的问题,也是为何这两年开始卡死50%的分流比例。
还有湾区码农,特别是魔怔化的码农,说的话听听就行,他们接触的样本,都是随便一个package几十万刀,实际上这种人在美国是极少数,各种口径下,收入水平和这个不会偏差太多。
最好笑的是这个答案各种魔怔人都会觉得我是对面的人,实际上我说的只是给个人层面在这个时代的人生选择一点信息,要我说大家烂得各有特色,都是垃圾,普通人活的都不容易,但是不好就寄托于一个不存在的幻想乡然后魔怔化还是挺可笑的。
润这个东西,基本上只能走码农为主,stem这一条畸形路。
其本身是美国互联网,高科技企业依靠科技垄断收割全世界,加上自身教育体系,尤其是理工教育体系崩坏之下的巨大人才空缺。
配合国内极其廉价的重理教育,以及相对全世界而言,90后,80后,00后这代人相对非常公平的教育环境,产生的巨大理工科人才池所带来的巨大福利。
这种大时代环境之下的福利,不要把个人层面的努力看得太过重要,否则容易和部分改开一代,或者boomer一代一样,陷入一种对于自我奋斗历程过分重视的心态。
也得看清楚,北美社会而言,年轻人更普遍的生活状态,是背学贷读了个文科专业毕业(因为其没有一个重理的基础教育环境,很多我们理所当然的事情并不理所当然)在大城市拿3000刀的工资,和国内年轻人的状态并没有本质的差别。
无非是人家分期买苹果,我们分期买小米,这是客观发展的差距,剩下的人家bill支出占比高(各种水电网话费各类保险支出非常高),你物价支出占比高,都是一半收入捐给房租,存不下钱买不起房的状态。
其本质的本质是大经济周期末期,产能过剩,阶级固化,资产价格膨胀,所以全世界年轻人都很惨,只是惨法各不相同。
当然看到这个机会润的人,我觉得越多越好,华人输出全世界是好事,但是润的本质你得明明白白,你润的是这个两国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巨大机会,不要陷入一种奇怪的认知局限之中,即国内社会多烂,北美社会多好,而变成奇奇怪怪的魔怔人。
最后补充一点民族认同的问题,华人本身是非常依靠文化来维系认同的民族,本身也是非常强势的一支文化,在如何处理认同问题上可以学习犹太diaspora的策略,即犹太/当地双认同的策略,如果这两个认同有冲突,该做的事情是通过在当地构建对双认同的接受度,当别人对你做忠诚度测试时,你应该指出忠诚度测试,而不是傻傻二选一。
我平时为啥那对神跪们讨厌而且那么理直气壮(先不说高华,很多高华再怎么说也是真润了的),就是因为我真的去实施润了,而且自己打拼上学,实习,卷工作后已经润到797这步了,然后意识到与虎谋皮的本质后果断反润回国的
真到具体操作,神跪么一个个都不讨论实然了,问题是就没有那么一个应然上,理论上的国家给你润去躺平
客观的说,以美国为例。确实存在那么一个”一旦跨过一条线就真的可以混吃等死,掌掴asian什么的也只是小概率不幸“的场景,问题是,触达这条线本身可能已经要了亲命
0,这是你的自由。
1,能较为准确地说出想要润去的国家的典型移民流程。
2,能较为明确地说出自己润的具体时间和步骤计划。
3,能较为清楚地判断出自己润去之后的典型社会阶层、身份红利和短中长期局限。
4,能较为坦诚地说明白自己想润的真实原因是什么,不是什么,莫说谎,莫cosplay。
5,能在成功润去X国后,尽快建立起主人翁意识,日常主要在X国,用X国的语言,去刷作为X国国民的存在感,为自己和自己的群体争取作为X国国民的权益。
6,“be a man”,莫口嗨,要润快润,搞快点儿。
连英语都不愿意学,你怎么run?
连目标国家的移民局官网都不愿意打开看一下,你怎么run?
我偶尔在知乎上也会谈几句移民的看法,所以经常有网友给我私信,问我关于移民的问题,问的都是一些不需要别人回答的问题,比如:
1)我只有大专学历,我可以移民吗?
2)我今年40岁了,我可以移民吗?
3)我是农村出来的,家里没有钱,我可以留学移民吗?
。。。。
都是一些,自己多网上翻一下就会有答案的问题。
这就是为啥大部分移不了民的原因。
限制自己不能移民的从来都是自己的原因:
1)不愿意学英语
2)不愿意自己找信息
3)固守成见(比如天然的觉得国外水深火热,天天瞎纠结,这种水平的,属于啥都搞不清楚的,劝你放弃)。
你身处不同阶段想润日本都可以拿绿卡,只要你能够从日本毕业或者你钱多。
最快1年,慢一点也3年,保底你就算是来纯打工,睁眼闭眼都在华人公司上班,也可以10年拿到。
日本的高度人才制度了解一下:
学生阶段:
①你英语不错,托福100雅思7,能直接用来上课就去准备SGU学校的英语项目。本科和考研都一样。SGU毕业生申请永驻走高度人才还可以加分。日本申请学校需要很认真的研究每个学校所要求的内容,以及考试费用等。但只要是相应的项目都会有翔实的英语材料,自己看就好。
②你英语不行但是想学日语或者日语本身就有很强的基础(极少),可以直接高中毕业之后找日本的语言学校,上限是2年,期间学校可以辅导你考本科或者你有钱去外面找进学私塾,考留学生考试之后申请学校。期间学校那边的老师会给你很多免费情报,直接问就是。
无论你选哪个,如果你有拿绿卡(永驻)的梦想,尽量选择SGU的学校,按高度人才制度的时候可以加10分。上学的时候一定要把N1给考出来。能走到这一步的基本都能考出来。
同时一定要把日语口语练好,发音不完美也没事,像某个自称日语母语但是发音像韩国人的教人喊八嘎雅鹿的大叔一样也没事,主要你得能开口流利说,工作中流畅使用。
以下是SGU学校,不乏顶尖名校和国内认知不广的学校,但只要是这个表格里的,都可以加分。
工作阶段:
从日本本科毕业出来(硕士也一样,但是日本文科硕士找工作基本没有优势)之后找你有兴趣的工作。尽量年收入在400w日元以上那种,千万不要图省事找那种没什么技术含量的。
当你凑齐上面这些条件的时候,你应该有:
本科or硕士:10 or 20
年收400w:10
年龄小于29岁:15
在日本得到高等学位:10
过了N1:15
特定大学毕业(其中包括SGU,以及一些国内的名校):10分
国内名校有:北师大、复旦、哈工大、华中科大、南大、北大、上交大、南科大、中山大、同济、清华、中科大、武大、西安交大、浙大、港城大、港中大、港理工、港科大、港大、台大
只要你本科毕业,达到了上面这些条件,工作三年就可以拿到绿卡。如果硕士,直接1年就拿到了。
好润的人不说,好说的人不润。
天天搁这会儿润来润去的到底是幻想去国外当高华罢了,好像润去别的地儿了就可以回中文论坛里指点江山颐指气使了。
真真正正踏实生活的人在哪儿都过得下去,想润的人也早就润出去过生活了,润不出去的人在网上润一万遍也依然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
反的胆没长,润的命没有。你虽然有选择的自由可是你并没有任何的选择。
所以还能咋着呢,网上润润凑合着过呗,口完了安安心上班,挺好的。
其实好理解,他们run的地方治安好点的话,就算干底层工作也能过上国内中产的日子。
比如说去韩国送外卖,一天跑6个小时平均可以赚131000韩元,在汉城租一个20平什么都带的公寓也就50-60万韩元/月,就是保证金贵点。当然国内送外卖干的好也能拿上不错的薪资,然而,社会对该职业的评价和平台无限制压榨,人们不太能接受这份职业。
当然,你可能说消费也贵啊,一顿饭开造,去便利店买盒饭差不多得6000韩元,去饭馆造一顿差不多得几万。
我巴不得澳大利亚能有几千万中国移民,更想看看到时候这个国家姓什么,听谁的。
想run就run嘛,别啥都停留在嘴上。
别肉体run了,脑子还没run。
肉体脑子都不run,还天天口high,那就么得救了。
(预警:这篇回答挺魔怔的)
我不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但我赞成一部分民族主义的关键议程。
其中最为核心的一部分,就是放弃自己保守的偏见,一定要早润,大润,全体润。人人都应该把润纳入自己的人生发展之中,像印度人这样的第三世界好兄弟一样,盯紧每一个发达国家的移民政策。只要觉得有利可图,就要见缝插针的润。
这种润是所有人都赢麻的一种润:润的个体立刻就获得了生活质量上长足的进步,而且在润的过程中,经受的考验也会给个体带来一定成长。而一向处于人地矛盾之中的中华民族少了一个内卷分子,而多了一个在外的“自己人”。对于被润国来说,又立刻多了一个可堪一用的廉价劳动力。这就是真正的“三赢”,这个环节里的每一个人都在赢!
假如我们有八百万人(这不过是两个半通辽!)润去了澳大利亚,无论是否是通过合法的方式,澳大利亚的政客都要像加拿大的政客一样赶时髦,给自己取一个汉语名。假如我们有一亿人润去了美国,不仅内卷的形势可以极大缓解,我们在美国的华裔群体也可以获得巨大的增强,从内部爆破盎撒民族的世界霸权。
打入,一定要打入,不择手段的打入!让中华民族的基因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不要害怕人口送过去就变成了对方的人口,尤里的洗脑机器也没有那么强大。如今的留学生们谁不感到自己与美利坚,甚至是美利坚老华人的格格不入?况且,美帝开动冷战宣传机器自废武功,即使是润掉的朋友想投降也未必投降的了。
流着中华民族血液的群体,到了外国便在外国滋生、成长、形成自己的独立社群,无论这个社群拥有着怎样的议程,这都是民族主义的一种胜利。人口只有一千五百万人的犹太社群在全球都有自己的影响力,但中国人有十四亿,影响力却只能偏安一隅,这难道合理吗?
每一个润掉的中国人,不管他们如何仇视自己的认同,他脑子里的思想是中文的,他的血脉是华夏的,他的皮肤是中国的。他一定会主动地或者被迫的成为中华民族在海外的生殖与宣教机器。
但无论如何,如果你润了,就不要再低声下气。学学韩裔,学学犹太人,再不济也要学学一些前现代的群体。阿姨所谓的“费拉”骂的就是鄙视民主议程自身还一盘散沙,整天指望着青天大老爷来做主的家伙。哪里都没有青天大老爷!润之前觉得自己被欺负,润之后还觉得自己被欺负,这不是白润了吗?
讲一个历史小故事:
国党逃到台湾后为了稳固自己统治,把跟随自己从大陆逃过来的几百万外省人当作基本盘,处处保障他们的权利。而日本殖民乃至满清统治期间便在台湾居住的汉族本省人,则是处处受到压制相当于二等公民(类似日本殖民时代)。
然而问题是日本殖民台湾时代,日本人是大和民族,跟台湾本土汉人本来就是不同民族,本省人本来就是被殖民的一方,处处受到不公的对待反倒凝结起本民族的同仇气概。而国民政府呢?外省人虽然也包括蒙藏的少数民族,可绝大多数也是汉族。明明大家都是同个民族的,结果却因为历史上的因素而受到不同的对待——结果就是导致国党在台期间固然稳固的威权统治,却也让当时的台湾本土汉人纷纷感到不满。
国党的暴力机关虽然能镇压明目张胆的叛乱,可隐藏在暗地里的波涛汹涌哪怕是军统这类情报机构也很难掌握。尤其是在几次重大的历史事件爆发后,某些走向激进的台湾本土汉人因这类不公对待而凝聚出所谓「td」的意识形态。(td早在日本殖民时代就有,不过那时的td跟光复台湾后的td是两回事)。而这批产生新族群认同的「台湾人」们与党外势力河流,大家在「反对国党威权统治」这一件事上达成统一战线,给国党带来很大的压力。
于是在某些「极端本省人」的反抗下,国党开始反思起自己的统治政策,蒋经国上台后推行所谓「催台青」政策,国党本土化开始。尽管本省人的待遇依然不如外省人,可至少本省人的地位却开始有了改善。
虽然本省人待遇改善涉及很多复杂的因素,但是「极端本省人」的「td建国」政治主张却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
荒年里,每一口粮食都是金贵的。
如果有人这个时候说,我不在一口锅里跟你们抢了,我要去山的那边寻吃食。
那其他的人对他只有感恩。
1.run之前,可以扪心自问,到底能不能破除技术迷信,如果能破除技术迷信,在国内利用校招身份上岸,并不难。很多人有个旧观念,清北run的人很多,其实这些都是过时的信息,你从这些年完整的清北就业报告能看到,很久之前清北就优先选择国内体制了,以知乎立党和BOBO为例,分别毕业于哈工大和浙大,这两人如果破除迷信,校招上岸(定向与非定向选调、事业机关单位招考、央企、部队),再结合相对富裕,三五套房产的家境,完全可以进入真·躺平模式,把计算机相关技术研究当作老年人下棋、垂钓的爱好即可。立党原先惊叹于1美元炸鸡,说真的在近乎全补贴的机关食堂面前还是远远不够看的。如果你非要技术迷信,比如你是学药物研发的,坚决不愿意放弃,同时还要享受匹配的高品质生活,那确实只有波士顿那一堆研发中心能满足你。
2.run,如果是理工科STEM首选美帝到也能理解,其他的我个人觉得选择还是比较多的,除了英语五国(加拿大、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尤其是宫酱专业,哪个国家越富裕、越发达且越缺宫酱、待遇好,在此基础上政局越稳定越好,离中国越近越好,那么这才能让润党收益最大化。
符合这个条件的国家除了英语五国,目前来看只有日本、韩国、沙特、卡塔尔、阿联酋。然后再进一步分析,印度run的人普遍选沙特等中东国家,离印度近但是离中国远,少部分选新加坡等,中东的宗教国人也不是很好适应,韩国和日本类似但是待遇比日本略低一筹,那么日本你从各个维度分析,怎么也不该成为英语五国之外的选项。地理上,日本离中国非常近,半天时间即可完成跨国旅行,甚至很多中日二线城市都已经互通直飞航班,例如大阪和南京。社保上,日本尤其是在医疗领域说一句摁着英语五国爆锤,没啥疑问吧?不管是在日白领还是蓝领,甚至连参保人的异国父母都能用医保看病,以至于一段时间这成了华人圈黑产。生活上,饮食和居住都和中国十分接近。更何况哪怕你是码农,indeed和谷歌都能开出来一千三百多万日元年薪招国内程序员,不能硬钢一波湾区?而且日本拖家带口也好找工作,按照目前日本对劳动力的紧缺,很多在日务工人员,也能月入30万日元,还没年龄限制。
评论里还在pua天坑专业的人就是我run的理由之一。都run了还要被pua真的是太恐怖了。世界上也不是只有美国一个发达国家。也不是比不上计算机就活不下去。我求的只是一个尊重和一个能养活自己的体面的工作而已。难道学了天坑的人都得去死或者转码你们这些人才能闭嘴?说真的,劝退不是侮辱从业者,劝退是让还没有选择的人有选择的机会,以及给想转行有魄力的人机会。而不是对着不想转行已经在坑里的人,努力想方设法改善生活的人显示你的优越感,侮辱他们,pua他们。说你不如低端服务业不如洗盘子端盘子的,你不转计算机你就完了你就是人下人,这样有意义吗?
站在天坑专业毕业生的角度说一句吧
都是寒窗苦读十几年,我花费的时间和金钱并不比任何人少。我自认智商也不比任何人差。但是国内天坑专业毕业生不仅是待遇差,还被人看不起。网上说天坑不如计算机也就算了,确实是不如,最后都疯魔成985天坑博士不如大专生。我直接黑人问号好吧。
现在就是处于一个什么状态,就是你读了天坑你不仅待遇差,你还被人看不起,被嘲讽的不行。读了天坑就是不孝,就是不行,就是没眼界。过去工程师啊,科学家虽然待遇不是很好但是地位总是很高吧?现在都是啥,厂狗,实验室搬砖狗。在学校的不是教授没个帽子都是苦哈哈穷逼打工科研人。就仅仅因为当时不了解情况选了天坑专业就要一辈子抬不起头?我看好多家庭条件不错的人说自己选天坑只是因为爱好,下面不是嘲讽他没被毒打过就是说人家还年轻。天坑专业学生还各种被程序员骑脸输出,说什么996我没有啊,我965,你找不到是你专业不行。反正我个人是不患寡而患不均,我不在乎我赚的少,但是我受不了那些本身不如我的人因为一个选择问题就能站在我头上骑脸输出说是我不够努力。
不行就run呗,我支持天坑专业在坑里不想转行的人都run出去看一下。至少很多发达国家的天坑虽然待遇依旧没有计算机好,但是差距不大并且能找一份很体面的工作养活自己。run出来之后我对我现在的生活很满意。我不会觉得自己这么多年是没价值的。钱,地位,对于自己工作的自豪感存在感总得有一个吧?而且大部分发达国家就算是天坑行业的从业人员时薪也比国内大厂互联网的要高,自己掂量掂量吧。
顺便说一下我觉得如果不提高基础行业从业人员待遇和地位,现在国内这种虚假的,空中楼阁式的繁荣终究会有破灭的那一天。
想润的也分很多种情况,得区别对待。
如果是有能力,很努力,日子却过得不好,在国外有更好的前景,却因为各种原因没法run的,我对此表示一定程度的理解。毕竟你没法拦着别人追求他想要的生活。
至于对方想的和现实是不是一样,对方run了能不能改变生活,那是另一个问题了。
如果本身就没能力,不努力,用run来抱怨的,爱抱怨就让他去吧。这种人你跟丫说什么都没用。
毕竟就算给他机会,让他run了,他也还是那个味儿。让他期待着靠刷盘子刷出大豪斯大皮卡和大屁股洋妞吧!
如果是水军机器人…那我没啥可说的了。说也没用,人家是拿run当政治工具用的。
分三种
第一种、就是想run,崇洋媚外。外国人飞翔都是香的。这种人张口“皿煮”,闭口“痔由”,三句话不离灯塔。这种人没什么好说的,也不屑说什么。
第二种、不得不run,这种人基本上都是财富来源不太……,或者78后吸血想携款跑路的。不run他就只能等着被清算。
第三种、18年后,由996浪潮下,不满xxx,而发牢骚的。这种人有的起初也带有一些对上面的希冀,等待铁拳。但3年过去了,在陈平不等式的推波助澜下,大家纷纷发现国外的基础待遇竟然不错。纷纷哽咽:“他们比我们还红!”
对于第三种,你批评给不了谁。78年为了促进改开,把当时“逃港”大书特书,并配题:人民会用脚投票。如今,风水轮流转,当年担心的发生了。那也不要有什么怨言。
另外,题主这句说得好:
“生活在今天的中国里不都是靠前辈们的努力和鲜血换来的吗,不应该好好报答祖国努力建设祖国吗”
那我贴一段教员说过的作为回复:
仗我们是不怕打的,帝国主义要想“和平演变”我们这一代人也难;可下一代、再下一代就不好讲了。中国人讲“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英国人说“爵位不传三代”;到我们的第三代、第四代人身上,情形又会是个什么样子啊?我不想哪一天,在中国的大地上再出现人剥削人的现象,再出现资本家、企业主、雇工、妓女和吸食鸦片烟;如果那样,许多烈士的血就白流了
-------毛泽东
发点暴论。
我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去移民。也就是run到国外。
去移民吧,去美国,去加拿大、新澳,去地广人稀的地方,把自己的财富、文化、语言带过去;
去移民吧,去东南亚,去有华人数量基础的地方,去扩大东亚族裔的数量,去掌握话语权;
去移民吧,去日韩,去新加坡,去实现东亚内部民族融合,让东亚族群更加稳定;
去移民吧,去经商,去参政,去做科研、搞艺术,去提升中华文化圈在世界上的地位。
十多亿人挤在这片土地上只会不停地内耗,高压锅是需要放气的,把狗脑子卷出来是没有前途的;
我们错过了大航海时代,错过了武力殖民,错过了把东方文明推向世界、和西方文明对等的机会;
目前海外东亚裔的人数只有堪堪几千万人,这是远远不够的,暴力殖民也既不现实也不人道,所以,去移民吧,去海外多生育,去获得更多的生存空间,去和整体的东方人一起发展。
评论区关了,我就是随便发发暴论,看看就行,可行与否不关我事。
回答评论区几个问题:
1.run出去了窝里斗怎么办?
白人照样窝里斗,不然美国就不会这么割裂了,欧洲也不会有那么多鄙视链了。况且我不觉得内卷比窝里斗好在哪里。
2.run出不去怎么办?
那就学学鲁迅,拿起笔和键盘,勇敢一点,始终保有阶级意识,和共和国一起成长。我对国家的长期发展还是非常看好的,总有一天会发达的。
3.评论区有人提出了“美国的日裔集中营”,非常魔幻。遇到危险怎么办?
人多起来还怕什么危险,而且人生来平等,没有谁比谁差,勇敢起来才会有统战价值。
天下没有绝对安全的地方,大环境处于危险的时候谁也躲不过的,“日裔集中营”往前推几十年,gdp第一的清政府被几个国家揍的妈都不认识了。
放弃幻想,面对现实
那就去嘛
荷兰高考太兰了!
高华没有同胞情!
睁着眼睛欺负人!
。。。。。。。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孙子·作战篇。
润哥住敌人的豪斯,吃敌人的炸鸡,占敌人的碳排放,还给家乡卷友留了50万,活菩萨本萨也就做到这个份上了。你还有什么理由不感恩?
赞曰:
北斗七星高
立党带一刀
肯德鸡杀尽
美匪泪沾袍
又曰:
人生如骢须臾过,岂可白首陋巷前
阳春期下曲阳春,太平世里渡太平
君不见,张家子
胯下吴钩五寸许
击白博黑酣畅走,何如君几握君手
君不见,有曾郎
坐金怀玉强赋愁
卿笑床单哭更浅,人起楼堂又一间
君不见,国师陈
键盘傲骨志凌云
才言两三胜三千,德州别墅喜过年
劝君莫做卷心菜,
苦历风霜候镰刀
劝君且做大鹏起
振翅一润三万里
食胡粮,饮胡水,胡姬帐下醉几回
贤时网上回劳问,笑道月是故乡明。
没什么想说的,因为这些货色最多也就是颅内移民,精神脱支,他们要是有bobo十分之一的能耐也不至于整天在这里鬼嚎。
十年前他们的前辈就是这个德行,到现在也没什么长进,无非就是学会了几个英文单词,地上神国也从美利坚变成北欧了而已。
首先吧,真别张嘴闭嘴地说什么“跑”到国外去。在中国,这么说是有门槛的。
你不涉密,不是军人公职人员且没有涉嫌犯罪被限制出境,那你想出国拎箱子走就行,边检拦你么?用得着找蛇头坐集装箱吗?真正需要“跑”才能去国外的,会有那闲心在网上吼吗?有那功夫多装一点是一点了好吗?至于说你,比起怎么“跑”出去,更应该关注的是那边的移民管理怎么样。说白了对一般人来说,去国外最大的障碍不是中国边检,而是诸如美国的移民管理局之类的机构。
您愿意走就走,就看那边让不让您留了。
当然,大多数真么喊的人,其实也不是真的要走。了,他们也知道自己过去了未必比河山硕好多少。主要还是为了通过“一哭二闹三上吊”给自己提提价。
我感觉大部分人说润只是想增加自己的捅站价值
虎兕(sì)出于柙(xiá),龟玉毁于椟(dú)中,是谁之过与(yú)?
我想告诉题主,至少先搞明白对现状负主要责任的人应该是谁,不要搞错了责任人!真的要说什么,也不是对run的人说,而是对责任人说。
但是现在说了就是行走的49+1W,是以莫言。
看到大锤兄弟评论区有个哥们的留言,很有意思,
这位朋友说的很对,我在2008年读大一的时候,那时候哪有人说什么run啊,转码啊,考公啊之类的话题,都非常懵懂的。我是药学专业的,入学的时候哪有啥劝退学啊,很多同学(包括我)都幻想着毕业后读研,进研究所做药物研发,一身实验服神气的要死,实现自己小时候“科学家”的梦想,事实证明,属实想多了。
而我的私信里,现在每天都会收到大量的类似大一新生怎么run,高中在读,能不能毕业就去澳洲,能不能帮中专生设计一个移民规划之类的提问。
而去看知乎做考公咨询培训的几个哥们,付费咨询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数字,开9.9的live,人气爆棚。
得益于bobo立党京哥等人的分享,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工匠转码,过上幸福的生活。
我没有什么想对那些整天想run的人说的,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是合理的,但是就像大锤兄弟说的那样,能不能真的run出去,还得看自己的本事了,穷人家靠口嗨可是没用的,没有爹妈给你赞助留学的。
但是,我更想问的是,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么多人走上考公,转码,润的道路?今年考公都突破200w了,。,
整天喊着run的,和实际run出去的不是一拨人。整天喊着run的run不出去,就像高赞所说,他们往往缺乏执行力,连英语都说不好,怎么润?
但问题是,高赞没有或者说不敢提到的另一拨人,就是那些实际run出去的人。
据我观测,他们往往有这样一幅样子:
1.天天讲“爱国情怀”,鼓吹中美对抗。说自己“越出国越爱国”。
2.往往有财力,有技术,有手段移民出去,在国内至少能混个中产阶级。
3.当美国限制时,这些有能力run出去的人,会严正抗议:
我不知道为什么,高赞喜欢声讨那些没有实际能力run的穷人,却对这些人,不发一言。
还是说,这不符合他们能大赢特赢的理念?因为这些人run不仅不能降低内卷,还会带走资产增加内卷,不仅不会什么传播中华民族的基因,反而会找个老外结婚,然后慢慢稀释掉?
努力建设是看为谁而建设,你爸妈做了一辈子工人,结果老了没有退休金,他们年轻时,没有选择买房,花钱养出一个大学生,因此到了六十多岁还要出去干活,你呢,一个大学生,进单位被服从性测试,月薪4000,经常还需要加班,如果是女孩可能会被骚扰,性格软弱一些的,早就被pua吞了,存几年的钱,只够买一辆车,彩礼房子都没有着落。
基建狂魔,经济奇迹,这些荣誉和你有屁关系,月薪没有一万都不好意思上网,更别提买房结婚育儿了,你有资格在这里活下去吗?
即便是在经济最发达的上海,工资收入中位数也只是六千,别给我扯些乱七八糟的,不努力,不够卷,淦。
对那些整天说要润去国外的人,我想说我很佩服,你们是真的在努力,润不代表不爱国,有些人留下来也未必是因为爱国。
其实这事挺遗憾,因为是个无解的结构性矛盾。
有能力移民的,在国内也过得差不了哪儿去,中产阶级居多,所以才会犹豫、焦虑,出去怕落差严重,不出去又不甘心。这类人知识阅历都不缺,对移民利弊很清楚,所以才纠结。
想着急忙慌走的,基本上都是没有能力移民的,财力、能力、学历、语言、心态没一个过关,连移民的渠道、流程、方式、要求都懒的去了解、整理、分析,完美诠释什么叫心比天高人比Z懒,混得不如人意也正常,而且一厢情愿认为只要出了国就可以躺赢了,会无脑相信移民中介的天花乱坠的忽悠。也不想想为什么大批留学生依然回国内卷,他们一只脚已经踏在外国了。
自古江山人多者占之。白人可往,华人亦可。
fly更合适,run的话连陆上边境口岸的大巴都坐不得,太辛苦了。
移民这事儿就像是买东西,你有个东西一直想买突然打折了,你就买。
如果你是看到一个东西打折了,才想买的,那你大概是中了消费陷阱。
所以不要看移民中介。
另外,有个很简单的判断移民过得怎么样的。
如果他把外国讲成天堂,要么是移民中介的托,要么是混的真不行。
混的比较好的,比如联邦探员刘熙翔,他会教你怎么防贼,家里弹药怎么放不会被贼发现,EDC怎么配可以随时应对意外情况。
混的真不行的告诉你外国是人间天堂,根本不用锁门。
当然了,勃勃除外
《理想与现实》
作为一个算已经run了,国外念书加工作,并且所在国生活多年的人,目前想到以下两点:
第一:行胜于言
知乎上找我咨询run的人很多,但是很多人问的问题都很可笑:
要么就是您连目标国家移民局的home page都不愿意搜索(人家什么条件什么政策都写的清清楚楚,很多还翻译成中文的)
要么就是您想让我免费给您咨询。问题是我也要上班也要休息,也要滑雪也要出海钓鱼也要赚外快,我的时间也值钱啊。我开的咨询价格基本跟我加班时薪一样。您要是自己不想搜集资料,让我帮您搜集也不是不可以,结果连这点费用都不愿意出。
那我可不可以理解。您run的诚意决心不大?还是行动/能力不够?
就这水平,您还是国内呆着吧。但凡有点行动力,您在国内也不至于混的很菜。
第二,谋定而后动。
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跟风一窝蜂。
形成自己的三观,对世界/所在国/目标国有中长期判断。
对自己的能力和行业时常研判。
然后买定离手(心态上),但是也可以时时修正(行动上)
有一说一,要是嘴里喊着润的人真的集体润出去了…那么少说也有大几百万人,到哪都得被重视,所以…
如果润,最好大批人口一起润,这样海外建国(省)不香么?
在我2015年去美国留学读硕士的时候,那个时候还没有什么run的说法,甚至那个时候和我一起去留学读硕士的同学,大部分都是家里觉得应该拿一个更高一点的文凭,同时觉得海外学校排名比较好,也就稀里糊涂的去了。
当时读研的时候哪有想着什么run,连两年后自己想干什么,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生活都不知道。
那个时候只是隐约知道美国留学生好像学计算机的特别好找工作,工资好像还不错。然后看了一些知乎文章,介绍美国程序员工作相关的。
那个时候我只知道好像Facebook,Google之类的,毕业了能拿到10万美元的年薪。当时10万美元对我这样的小镇做题家来说已经是天文数字了,换算成人民币接近65万元一年的年薪对我来说真的很诱人。现在再来看10万美元,我对这么少的工资真是嗤之以鼻。
网上的很多信息都是零散的,碎片化的,为此我也走了很多弯路,一步一步摸索了出来。比如在本科的时候没有抓紧时间自学计算机,比如没有好好努力找实习,再比如毕业了没有找到工作,不得不去外包公司等等。
我第一份在外包公司的收入只有6万美元的年薪,现在4年过去了,我的收入涨了5倍,今年跳槽拿到的offer基本都是30万美元左右的年薪,然而30万美元很多么?一点也不多,就是一个在硅谷3到5年工作经验的程序员(L4)能拿到平均薪资而已。再过两年升到Senior,L5级别的程序员,还能冲击40万美元的年薪。之后如果当上经理,开始管人,还能冲击50万、60万的年薪。
这么多年过去了,作为一个普通的小镇做题家,就希望分享一下自己run的经历,如果能给很多人看到有所启发,能少走一些弯路,那就挺好的。
至于肉身在外为啥还要上知乎啥的,主要是喜欢,把这个当作一个爱好。
其次就是知乎在变成现在的shithole之前,还是有很多的热心网友分享,比如之前很多朋友劝退生化环才,很多朋友分享如何转行,如何自学当程序员。
我从决定留学到找工作,过去这几年来一直受到网上的许多朋友的鼓励和支持。有许多网友无私的分享他们的托福考试经验、申请经验、转专业学习的经验、美国大公司的面试经验等。现在我也把这条路走通了,在硅谷当上了一名程序员,所以也希望能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一篇文章,也和大家分享:
太平洋又没加盖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