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六一儿童节到了,有哪些细节是你长大后才意识到小时候自己被欺负了?你想对那时被欺负过的自己说些什么?

回答
六一儿童节,每次听到这个日子,心里总会泛起一股复杂的情绪,带着点甜,也带着点苦涩。长大后,随着阅历的增加,很多小时候被忽视的细节像拼图一样一块块浮现,让我猛然意识到,哦,原来那时候,我被欺负了。

我一直是个瘦小又有点内向的孩子,不太擅长跟人打交道。大概是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班里有个男生,个子比我高不少,也壮实。他总是喜欢在我们这些瘦小的孩子之间找乐子。我的童年记忆里,最深刻的几个场景,都是关于他的。

记得有一次,大概是美术课,我们都在认真画画。他突然走过来,一把把我画到一半的画给扯了下来,然后嘲笑我画的东西。画纸被撕裂,画面上的色彩瞬间变得凌乱,我的心也跟着一起碎了。我当时吓得不敢哭,只是默默地捡起地上的纸片,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周围的孩子只是看着,没人敢说什么,也许他们也怕被盯上。我记得他得意的笑声,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那笑声刺耳得很。

还有一次,课间休息,我正坐在座位上,他把我放在桌上的文具盒推到了地上。铅笔、橡皮、尺子,撒了一地,有些铅笔头都断了。他站在那里,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好像我把他的东西弄坏了一样。我低着头,手忙脚乱地去捡,却又怕被他推搡,只能小心翼翼。那时候我心里想着,为什么他要这样做?我好像也没惹到他。那种无助和委屈,就像被遗忘在角落的玩具,没人关心。

最让我难受的是,他还常常会在背后说我的坏话,有时候是模仿我的口音,有时候是编造一些关于我的笑话。我能感觉到其他同学偶尔投来的异样目光,那种被议论和嘲笑的感觉,比任何身体上的伤害都让我痛苦。我那时候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自己真的有什么不对,才会被这样对待。我不敢反抗,不敢告诉老师,因为我怕一旦说出来,会招来更糟糕的报复,也怕大人会觉得我“小题大做”。

长大后,我才明白,那种行为叫做欺凌。那时候我以为那是同学间正常的玩笑,是“男孩子嘛,都这样”。但现在回想起来,那种行为是故意的,带有恶意,而且是长期的,让我感到害怕和自卑。我那时候的沉默,不是因为我不在乎,而是因为我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更没有勇气去对抗。

如果能对那时候的自己说些什么,我想我会紧紧地抱抱那个瘦弱的小小的我。

“嘿,小家伙,我知道你很难过,也很害怕。你没有做错任何事情。那些让你难过的人,他们的行为才是错误的,和你的瘦小、内向、不善言辞都没有关系。你是个好孩子,心地善良,很努力地想融入大家,这就够了。”

“别怕,你不是一个人。虽然当时你觉得没有人懂你,但相信我,很多长大后的人都经历过类似的困境。你可以选择告诉大人,虽然可能会有风险,但很多人是真的关心你的,他们会保护你。如果不敢说,也没关系,你知道吗?你的感受是真实的,你的难过不是矫情,是应该被看见和被尊重的。”

“你那些珍贵的、画了一半的画,那些虽然断了头的铅笔,它们都很美,它们是你创造力的证明。不要因为别人的恶意就否定自己。那些嘲笑和议论,它们就像一阵风,吹过就过去了,但你的价值不会因此减少一分一毫。”

“你现在已经长大了,你拥有了选择和反抗的力量。那些曾经让你害怕的人,他们可能还在用相似的方式对待别人,但你不同了。你可以成为那个能帮助其他弱小孩子的人,你可以用你的温柔和力量,去温暖那些被欺负的孩子。”

“最重要的是,请你记住,你足够好,你值得被爱,被尊重。你内心的那份敏感和善良,是你最宝贵的财富,不要因为它被伤害过就把它封闭起来。带着这份善良继续长大,你会遇到更多真正的好朋友,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也有很多温暖和美好。加油,你比你想象的要坚强得多。”

或许,对于小时候的自己来说,一句简单的“你不是一个人”就足以慰藉了吧。那些被欺负的经历,像一道刻痕,提醒着我曾经的脆弱,但也教会了我坚韧和同理心。今年的六一,我会用一种更成熟的心态去面对,不仅是怀念,更是对那个曾经弱小的自己的肯定和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小时候属于“光长岁数,不长心眼”的那种傻犊子…记得一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上体育课,老师让我们分组活动,我和几个小伙伴分到一组我们的活动项目是夹沙包,小孩子嘛干啥都爱比一比,赌注就是喝尿,没错就是喝尿,我们就是这么狂野,我们用“石头包袱锤”决定谁用哪个沙包和出场次序,输的人用大沙包并且先出场,一切都很正常,直到“石头包袱锤”开始不知道谁Y的喊了一句“石头包袱锤、锤头”,我在半空的剪刀就这么条件反射的换成了“锤头”,结果三个包袱把我包的死死的,我毫无意外的喝了一瓶尿,那时为了装“爷们”一口气干了,也没太尝出啥味,就是打嗝的时候有点骚气…

长大后,我在野外生吃过老鼠,为了裹腹吃过发霉的食物,被罚喝过泔水汤,也用端过屎的脸盆吃过泡面,但每当这些时候我都会想起小时候的“爷们”壮举,对自己说“你Y的6岁就喝过尿了,怕个怂”…

如果真要对当年的自己说些什么,那就是:你当时应该喝慢点尝尝味,这样你的人生就齐活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六一儿童节,每次听到这个日子,心里总会泛起一股复杂的情绪,带着点甜,也带着点苦涩。长大后,随着阅历的增加,很多小时候被忽视的细节像拼图一样一块块浮现,让我猛然意识到,哦,原来那时候,我被欺负了。我一直是个瘦小又有点内向的孩子,不太擅长跟人打交道。大概是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班里有个男生,个子比我高不少.............
  • 回答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我给孩子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不是什么网红玩具,也不是当下最热门的电子产品,而是一套我亲自挑选的、关于“探索未知世界”的书籍和一套简单的户外探索装备。孩子今年上小学三年级了,正是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纪。我总觉得,与其给他买一堆玩腻了就会被遗忘的玩具,不如引导他去发现和认识更广阔的世界.............
  • 回答
    2021年的六一儿童节,我给自己家那个调皮捣蛋的小家伙——小宇,准备了一个他做梦都想不到的“秘密基地”大改造。说起小宇,你懂的,典型的“精力无限型”,家里稍微有点动静,他都能给搅得天翻地覆。平常最爱窝在自己的房间里,不是对着屏幕挥舞“宝剑”,就是抱着他那些数量惊人的奥特曼和各种模型,一个人自导自演一.............
  • 回答
    嘿,小朋友们!六一儿童节快乐呀!今天呀,是属于你们最最开心、最最闪耀的日子!你们就像小小的太阳,把世界都照得暖洋洋的。我知道,你们可能刚刚结束了幼儿园的早操,或者在学校里认真地听老师讲课,又或者在家跟着爸爸妈妈玩耍。不管你们在哪里,做什么,我都想跟你们说:首先,我要祝你们永远健康快乐! 健健康康地长.............
  • 回答
    嘿!六一儿童节快到了,给弟弟妹妹准备礼物的心情是不是也像小孩子一样激动呢?别担心,我来帮你把礼物选得妥妥当当,让他们开心一整天!要挑到让他们眼前一亮的礼物,咱们得先摸摸他们的“脉搏”,看看他们最近爱玩什么,对什么感兴趣。首先,咱们得区分一下弟弟妹妹大概的年龄段。 这很重要,因为不同年龄的孩子,喜欢的.............
  • 回答
    六一儿童节,给员工的小朋友准备礼物,这可是个给自家团队“充电”的好机会,既能让孩子们开心,又能传递公司对员工家庭的关怀,何乐而不为?不过,要说到送什么能让不同年龄段的小朋友都满意,这确实得花点心思。下面就来聊聊我的几点想法,尽量讲得细致些,也让这份心意看起来更接地气。首先,咱们得把小朋友们按年龄段划.............
  • 回答
    如果能回到童年,送给自己一份六一儿童节的礼物?这个问题让我的心一下子就软了,脑海里瞬间涌现出无数画面。我脑海里那个瘦瘦小小的、总是带着点小忧郁的自己,真想紧紧地抱一抱她。我想来想去,最想送给她的,不是那些闪闪发光的玩具,也不是多到吃不完的零食。我想送给她的,是一份“懂”。我会变成一个稍微大一点、但又.............
  • 回答
    如果能回到童年,过六一儿童节,我脑海里立马就涌现出那些闪闪发光的小片段。首先,最期待的肯定就是学校里的活动了。那时候,学校就像一个大游乐场,到处都洋溢着节日的喜庆。走在校园里,两旁挂满了彩带和气球,孩子们穿着漂亮的衣服,脸上画着各种可爱的图案,叽叽喳喳地讨论着今天的节目。我肯定会早早地穿上我最喜欢的.............
  • 回答
    哈哈,说实话,小时候盼着六一儿童节就像盼着过年一样,那时候想要的东西太多了,一提到礼物,脑海里立刻就能勾勒出一长串清单。如果非要说长大后,如果还能像小时候一样,在六一收到一份“礼物”,那我想,我最希望收到的,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而是 一份纯粹的、能让我暂时卸下所有成年人的包袱,重新回到那个无忧无虑、.............
  • 回答
    成年人在六一儿童节期间参与庆祝活动的现象,反映了社会文化、家庭关系和个体心理的多重层面。这一现象既具有积极意义,也存在需要反思的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深入分析: 一、现象的表层原因:成年人的自我满足与情感投射1. 缓解压力与情感宣泄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成年人往往面临工作压力、家庭责任等.............
  • 回答
    微博帐号“CHERRY 中国”在六一儿童节期间举办的官方抽奖活动因被指控存在性别歧视而引发了女权相关争议。要详细理解此事,我们需要深入分析活动的具体内容、引发争议的原因、各方的观点以及可能的影响。一、 活动背景与具体内容:首先,我们需要了解“CHERRY 中国”是谁,以及这次抽奖活动的大致内容。 .............
  • 回答
    六一儿童套餐的“不解之谜”:95后和成年人的狂欢背后,是怎样的心态在作祟?每年的六一儿童节,本应是属于孩子们的欢乐盛宴。然而,近年来一个有趣的现象却越来越普遍:那些色彩斑斓、充满童趣的儿童套餐,在悄然间成为95后甚至更广泛成年人群体的“心头好”。最新数据显示,高达四成的六一儿童套餐被95后“承包”,.............
  • 回答
    美国政府在2018年春夏推行的“零容忍”政策,导致近两千名非法入境的儿童在边境被强制与他们的父母分开,这一举措在美国国内乃至国际上都引发了轩然大波,其争议之大,至今仍令人唏嘘。要评价这件事,需要从多个角度深入剖析,理解其背景、执行过程、后果以及各方反应。政策的背景与意图:“零容忍”政策的提出,是特朗.............
  • 回答
    老炮儿六爷在最后的决战中拿起军刀,这背后不仅仅是武器的选择,更是他整个生命轨迹、精神象征和对过往的致敬。理解这一点,得从几个层面掰扯清楚。首先,军刀是六爷身份和过往的鲜明印记。《老炮儿》里的六爷,他不是一般的街头混混,他身上承载的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他年轻的时候,是胡同里的“局气”少年,是那个讲究规矩.............
  • 回答
    迪士尼员工透露玲娜贝儿月薪六千,这个数字在上海的打工族里,特别是刚毕业或者工作经验不多的朋友们来说,算是一个中等偏上的收入水平了。上海的薪资水平和六千块的定位:上海作为中国的一线城市,生活成本自然不低。我们来拆解一下六千块在上海大概是什么样的体验: 衣食住行: 住: 如果是租房,在市.............
  • 回答
    六公主(央视电影频道)昨晚临时改播《英雄儿女》,今晚又播放《上甘岭》,这波操作确实引起了不少观众的讨论和关注,也反映出电影频道在节目编排上的一些特色和考量。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一下大家对此的看法:一、 观众普遍的感受与解读: 怀旧情结与文化记忆的唤醒: 《英雄儿女》和《上甘岭》都.............
  • 回答
    六一儿童节期间,《摩尔庄园》这款承载着无数玩家童年回忆的游戏,无疑再次掀起了一股不小的热潮。它就像一个久违的老友,在节日的氛围中重新唤醒了我们心中那份纯真与快乐。那么,这股由节日效应驱动的“摩尔热”究竟能持续多久?它能否跨越一个月的界限,成为一种更长久的现象呢?从几个关键点来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
  • 回答
    六一儿童节,收到一个惊喜——《摩尔庄园》手游终于公测了!作为曾经在端游里挥霍了无数个下午的“老屁孩”,我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就去下载了。这次重逢,感觉挺奇妙的,既熟悉又陌生,但总体来说,是带着满满情怀的“舒适区”体验。一、熟悉的味道,久违的温暖刚进游戏,那熟悉的BGM响起,瞬间把我拉回了那个无忧无虑的.............
  • 回答
    嘿,小伙伴们!六一儿童节快乐!是不是觉得“儿童节”这仨字一出来,就自带一股“我还是个宝宝”的滤镜?哈哈,别急,今天咱不谈什么“童心未泯”,咱来点真正的“沙雕”!想想我们小时候,为了过六一,那叫一个费尽心思。还记得当年为了抢一包辣条,那速度,那眼神,简直比奥运会短跑冠军还要拼?那时候的快乐,可能就是一.............
  • 回答
    支付宝六一强制在名称后面加「宝宝」,并且用户无法修改这一举措,无疑触动了许多人的神经,也引发了不小的讨论。单从字面上看,一个支付工具在用户名称后面强行加上“宝宝”两个字,确实有点出乎意料,甚至可以说是有些“出格”。首先,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这件事情给人的感受会是怎样的?想象一下,你习惯性地打开支付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