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辕北辙。
最终的目的不一样,所以为达目的的途径不一样。
奥运项目对大众难以理解,我就拿两个群众项目举例:
健美和力量举。
健美选手练卧推,目的是发展体格,通过这个复合上身动作打造出肥大的胸大肌、肱三头肌、三角肌。
力量举选手练卧推,目的是在卧推这项比赛中推的更重。
健美选手卧推练多了,肯定能推的挺重,而越推越重也的确能给肌肉新的和足够的刺激,让肌肉进一步变大。肌肉是目的,卧推能力只是过程的副产物,比赛只比肌肉大小与形态,与能握推多重无直接关系。
力量举选手卧推练多了,肯定也能长出肌肉。卧推能力是目的,肌肉只是过程中的副产物,比赛只比卧推重量,与肌肉无直接关系。
好了,健美选手和力量举选手在同一个场馆卧推,他们练的动作细节、组数次数怎么会一样呢?
懂行的见了,不以为奇。
半瓶水见了,少见多怪。
再回到问题中的两类人群,健身者和职业运动员两类。
其实健身者根本就不是一类人,只是许多人因对体育运动的认知较为狭隘浅薄,会将健身者简单粗暴的限定在“以抗阻训练为主,打造身体形态,强身健体的人”。
实际上,健身的体系可分为:(泛)健美、力量、综合体能、耐力训练、瑜伽、普拉提、舞蹈、自重等诸多大类大方向。
而大项还能再细分,如耐力训练,可分为长跑、越野跑、骑行、铁三等等;其中的长跑又可分为10km、半马、全马、超级马等不同细化方向。
不用和职业运动员相比,仅健身者之间的目的不同(体系不同最终也就是目的的不同)而导致的训练动作的变化已经大相径庭了。
职业运动员和常人的区别在于身体能力、技术的巨大区别。
你玩篮球和詹姆斯玩篮球,如果找一个外星智慧生物来看,他大概率会觉得你们玩的不是同一种东西。
找一个996的一般程序员,让他以马拉松第一人基普乔格的全马比赛速度奔跑,他大概率撑不下300米。
所以,你说一般健身玩家和职业运动员的训练能一样吗?
体育运动的门道不浅,千万别看了一本《施瓦辛格健身全书》,看了知乎上几十个回答,练了半年就来指点江山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