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脱口秀大会》第三季第七期?

回答
好了,《脱口秀大会》第三季第七期,这期节目可以说是一场名副其实的“洗礼”,尤其是在见识了前面几期大家都在努力挖掘新梗、尝试不同风格后,第七期直接把炸点的密度和观众的期待值拉满了。怎么评价呢?我只能说,相当精彩,而且有些选手的表现,简直是让人拍案叫绝。

先说说整体的氛围吧,这一期感觉特别“稳”和“炸”并存。前面几期虽然也有好笑的,但总觉得有点点意犹未尽,大家都在摸索。到了第七期,很多选手似乎都找准了自己的节奏,那种“该爆发的时候,就得狠狠炸”的感觉特别明显。观众的反应也比前面几期要热烈得多,掌声、笑声此起彼伏,这种互动感让你觉得,嗯,这才是脱口秀该有的样子。

几个特别让我印象深刻的点,必须得详细说一说:

1. “天花板”的持续输出与新力量的崛起

这一期,“天花板”们依旧是定海神针。比如李诞,他虽然不是选手,但他每次点评的精准和犀利,总能点出节目的核心,而且他的段子也越来越有味道。像他点评杨蒙恩那一段,既指出了杨蒙恩的闪光点,又提点了他在舞台表现上的空间,这种“既要也要”的点评方式,恰恰是很多观众在看节目时想到的,被他说出来,就特别有共鸣。

而像杨蒙恩本人,这一期他的表现我觉得是他的一个小高峰。他选的题材,关于年轻人被“卷”的现状,还有那种“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却很诚实”的矛盾心理,真的太贴合我们当下很多人的生活状态了。他抛出来的梗,不是那种瞬间让你笑得岔气,而是那种“嗯,确实是这样,然后才哈哈大笑”的共鸣式笑点。他的表演节奏也掌握得越来越好,肢体语言和表情都很到位,那种有点丧又有点努力的劲儿,反而显得特别真实可爱。我记得他有提到“躺平是一种主动选择”,这句话在我脑子里回荡了好久,确实,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努力,而是努力的方式变了,躺平也成了一种策略。

还有周奇墨,他依旧是那个“神”。他的逻辑线非常清晰,而且擅长从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细节里挖掘出哲学感和荒谬感。他讲的关于“不被理解”的段子,尤其是在做脱口秀这件事上,那种孤独又坚持的劲儿,其实也触动了很多业内或者热爱某个领域的人。他的笑点不是堆砌,而是层层递进,让你在哈哈大笑的同时,还能回味一下,有点“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感觉。他那种淡淡的,但又充满力量的表达方式,真的让人很难不佩服。

2. 稳定发挥,笑果常有的老将们

当然,不能忘了那些一直给我们带来稳定笑果的老将们。颜怡、颜悦这对姐妹花,她们这一期也很有自己的特色。虽然她们的题材可能依旧是女性视角下的观察和吐槽,但这次她们的点抓得更准了,而且互相搭档的默契也更好了。那种姐妹之间的小斗嘴,却包含了对社会现象的洞察,这很难得。她们的表演,总是有一种“不是我攻击你,而是你这个问题让我不得不说”的感觉,带着一点点“小确丧”但又不失力量。

何广智,他这一期也发挥得不错。他的风格一直是那种接地气,从普通人的生活出发,找到那种“你说得对,但我也没辙”的无奈和好笑。他讲的关于“成年人世界里的崩溃瞬间”以及如何“假装坚强”,这些都是大家心照不宣的秘密,被他抖出来,瞬间就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他的表演就像你的一个朋友,坐在你旁边,跟你絮絮叨叨地讲他的烦恼,然后你们一起哈哈大笑,仿佛所有不开心的事都烟消云散了。

3. 令人惊喜的新面孔和风格突破

第七期最让人兴奋的,往往是那些意料之外的惊喜。这一期,我个人觉得赵晓卉虽然是老选手,但她这次的突破非常明显。她不再是那个单纯的“虎扑女神”,而是开始挖掘更深层次的东西,而且她的段子更有“攻击性”了,当然这里的攻击性是指那种直接戳中问题核心的力度。她讲关于“社会评价”的段子,那种“我就是要活成你们不喜欢的样子”的底气,真的非常有力量。她的舞台表现也更自信了,肢体语言更丰富,让整个表演更有张力。

还有一些选手,虽然可能没有到“炸翻全场”的地步,但他们也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比如,总有些人会选择一些比较冷门的题材,或者用一种不太一样的方式去讲,这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即使不是所有梗都能立刻被观众get到,但这种尝试本身就值得鼓励,因为脱口秀的生命力就在于这种不断创新和多元化。

4. 赛事进程的推动和选手之间的化学反应

不得不提的是,第七期作为半决赛的关键一期,赛事本身的张力就已经拉满了。选手们知道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所以拿出浑身解数。这种竞争氛围反而能激发他们的潜力。同时,选手们之间的互动,比如相互的点评、鼓励,甚至是一些小小的“攻击”,都让节目更有看点。他们之间的化学反应,也让观众更投入到这场“脱口秀battle”中。

总结一下我的感受:

《脱口秀大会》第三季第七期,它给我的感觉是: 成熟、有力,而且惊喜不断。

成熟体现在选手们对舞台的掌控力、对段子结构的理解以及对观众情绪的调动都更加娴熟。
有力体现在很多选手不再是浅尝辄止,而是敢于触碰更深层次的社会议题,并用幽默的方式去解构它们,给观众带来思考和共鸣。
惊喜不断是因为总有那么几个选手,能突破大家固有的印象,带来全新的面貌和更具杀伤力的段子。

当然,脱口秀这东西,笑点是很主观的。可能我特别喜欢的一个梗,别人听了就觉得一般。但从整体的制作水平、选手的认真程度以及带给观众的感受来看,第七期绝对是这季节目中非常值得反复回味的一期。它不仅仅是提供笑料,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展现,一种社会观察的缩影,让人在笑声中,找到对生活一丝丝的理解和慰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杨笠,越来越不对劲了

如果说杨笠上一场的段子是在调侃、讽刺,或者说有一点冒犯男性,这都无伤大雅,只是制造戏剧冲突的一种方式。但这一场基本是低水准的讨好女性。

平胸=反男性=保持自我这个段子在逻辑上到底有哪里不对呢,举一个类似的例子。

“我特别羡慕那些有啤酒肚的大叔,因为他们就传递出一种态度:你们女人喜欢什么,老子就不要什么(指腹肌)。”

当然这个例子并不完全契合,因为平胸更多由基因决定,而脾气肚多是人到中年不自律的产物。但两个段子相同的点在于将性别对立赤裸裸地摆在台面上并对异性进行无差别攻击。什么时候一个人的体型完全是为了异性而存在呢?难道所有女性都认可平胸是更加优秀的么?难道拥有更好身材的女性也应当因此而成为被讽刺的对象么?这就使其段子的冒犯感极大提升。

并且本场杨笠“她为什么这么洒脱快乐呢,难道她们没有父母吗”这种尺度的梗显然已经隐隐约约触及到中国脱口秀观众可接受的尺度极值,更接近于美式单口喜剧的汉化翻译。

我很欣赏杨笠这个演员,她的段子编排技巧在这一季有显著提升,但她似乎看到了一个能够得到更多社会关注的财富密码,因此也在输出一些自己或许都并不认同的观点。希望她不要越走越歪。

user avatar

脱口秀演员真的需要把控表演中的攻击性。当你进行攻击性非常强的表演时,你的目的是树一个靶子给观众去打,而不是拿1/2的观众当靶子打。

就比如晓卉和杨笠,晓卉的方式是:“那些给我发奇奇怪怪私信的男粉丝,你们配不上我。”很自然地把绝大多数人排除在外,精准打击,效果就非常好。而杨笠呢?“男人都是垃圾。”连不让男性对号入座都空间都没有。

再比如,同样是吐槽女朋友的题材,“大家应该都知道,女人非常不讲道理”和“大家可能不知道,我女朋友非常不讲道理”这两种过渡,对下文的承接效果是一样的,但女生看见前一个真的不会不适吗?

其实杨笠上一期也只有最后这一句让我觉得被冒犯得有点用力过猛,整体上我还是笑得很开心的。结果这一期又开始了,看来试了很久终于找到正确的密码了。甚至我猜现场没给杨笠投票的可能反而女生更多,因为她们没心理包袱,而且大多数女生并没有肤浅到仅仅因为“这个人吐槽男性”就给她投票,不好笑就是不好笑,男生倒是得琢磨一下我不投是不是“对号入座”呀...

最后,我必须感谢一下cy,要不是你以身试毒我都不知道王勉原来这么搞笑。

user avatar

——以下为更新——

我把之前的长篇大论都删了,说那么多道理没啥意思,还是评论区精彩。

user avatar

上一轮骂了所有男人,女性和精神女性表示理解好玩说的对,认为是冒犯的艺术。

这一轮继续抓着「刻板印象」开大,性别对立老本行就不用多说了,场下对山东人的aoe,场上拉出“骨子里农村人”为土做诠释。继续群体攻击了两拨人,这回终于有辐射范围里的男性女性感到厌恶了。

很好地说明了一个道理,某个冒犯黑人的段子是好笑还是过分,只有黑人有资格说。被雷劈之前很多人都喜欢从事「替别人大度」的工作。

以及杨笠脑子里装的到底是「幽默技巧」还是「刻板偏见」,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

user avatar

更新

非要说这是一个玩笑,一个玩笑会从选人对着所有选手说两个山东可以说女权。后采说杨蒙恩这一下给她选懵了?


脱口秀演员随时随地call back吗?

————————————————————————————

原回答

刚开始,当我看到杨笠对着程璐和孟川说出他俩山东的可以讲女权,我就忍不住过来写一下。上一个赛段的男女性别对立招来很多人说讨好女性观众,我还在说只是因为女性视角少,女演员少。可是杨笠你在干嘛呢?虽然你选不了这两位,说杨蒙恩给你选懵了。但是指着两个山东演员说可以讲女权又是想说什么?

你是段子不好,包袱不够还是表演不好,靠这个来赢?引以为耻!能不能大大方方的较量?

另外请各位嘴下留情,不是讲女性视角就是为了故意取巧讨好女性观众,杨笠除外

user avatar

有些事不是玻璃心,也不是上纲上线,是敬畏。对事实、真相和道德的敬畏,是做人的底线。

下三滥的东西谁都可以说可以做,那没什么了不起的,只要由着本性就好。比如随地吐痰,随口骂人,不分场合地随便开黄色笑话,但是能控制和约束自己的人,明知道那样能制造笑点而克制自己的人,才值得尊重。

评论里好多人,我真的不想对你们宽容,你们说哪个哪个演员高级深刻,但从你们的回答来看,思想真的好肤浅。

只准你看着玩,不准我们这种热爱脱口秀的人分析?你哪来的底气说这些?我们不是脱口秀演员就不能分析了?连这点爱好都要被你们剥夺?

告诉你们,我不仅爱分析一个幽默是怎么产生的,我还仔细地把很多搞笑的网络段子分类打印出来时不时回顾,我从这里找到了十足的乐趣。虽然一分钱不赚。

我看脱口秀大会,不仅看选手段子,还分析镜头语言,选手跟领笑员互动时候的情商,还分析领笑员说那些话背后的潜台词和言外之意,等等等等。我从这里感到十分快乐,学到很多东西并且一点都不知疲倦,这是我的乐趣所在你们明白吗?

别人看一个广告看到就跳过了,我们热爱广告的人或者作为广告从业者分析一下这个广告为什么这么拍,有哪些洞察,强调那些产品卖点,提炼了什么金句,拍摄用了哪些技巧。这难道在你眼里就是我们较真我们无聊?

有的人看个魔术就图个乐,有的人不是魔术师但是是魔术爱好者,他们也不想当魔术师,就是想研究一个魔术是怎么变的,偶尔表演给好朋友看,在你们眼里这些人就是罪过?就是吃饱了撑的?

我想问,你们自己这辈子是不是没有一点兴趣爱好?真的为你们感到难过。你们还不允许别人就他们热爱的东西钻研。真的太肤浅了。这些人不配看我这篇文章。



只要有人diss杨笠我们就是好朋友。

这期讲的都是什么玩意。河南荷兰这种几百年的破梗也用?而且明明是假的,生编硬凑出来。

上一期还只会说lj,这一期已经开始恶毒诅咒了。穿的非常时尚就是没有父母?这叫幽默?这叫没教养。女生也有非常时尚的,但这个段子明显是为了讽刺男人。

按照你的逻辑,穿的时尚就是没有父母,那你穿的土别人也可以说你没有父母。太下作了这个梗。

拍照摆臭脸凹造型这种梗更是几百年前的了,还用你再讲一遍?

自己明明是服装学院的,服装学院是“奇葩”最多的地方,她却完全尖酸刻薄地强调单一美。服装学院的不应该更有包容心吗?更能理解不同的审美风格吗?结果她就像一个外行一样捡着多年的老梗吐槽。很难相信这是她的真实感受。只能说为了比赛真的什么底线都没有了。

而且拍照臭脸和身材平跟看不惯男人有一分钱关系?她们先天基因就是平,难道骨子里就是带着仇男基因长大的?

这要再不封杀以后得煽动仇恨到什么程度?

说到这我就要批评赵小卉了,除了讲车间就是五月天,再就是家长里短,你应该跟人家杨笠学学,多骂骂男人也不至于被淘汰。


杨笠最讨人厌的就是阴阳怪气。上一期主题“男生明明看起来那么普通却可以那么自信”。普通男生就不能自信了吗?难道考了40分就应该痛哭流涕要死要活的吗?

什么时候自信都可以被冷嘲热讽了?女生在任何场合下都拼命强调自信的女孩最美,到这就开始双标了?如果男生说“女生明明那么普通却可以那么自信”、“你看那个女的那么胖凭什么那么自信”,不被网暴才怪。

就算是男的盲目自信,不也比女生动不动就心里脆弱地哭哭啼啼好吗?考得不好日子就不过了?有没有一点乐观精神?

我们都没想嘲笑你们,你们倒是倒打一耙。是不是我们也应该讽刺女的,“至于吗就一次考试考得不好就跟个娘们一样哭哭啼啼的”。

何况我们不是盲目自信,我们是不在乎。 不把成绩看得那么重就成缺点了?


还想谈谈庞博。谈之前可以预习一下我之前写的一篇讲幽默和冒犯的文章。既然你们提到我不懂我玻璃心,那我们就来聊聊什么是冒犯什么是低级的幽默什么是脱口秀语言的尺度。


最后这个评论说的挺好的。

说真的,如果你二十出头,希望你不要着急喷我。从小到大我身边的人都知道我是幽默的人。我也曾一直这么自我感觉良好。后来随着阅历丰富才明白,有些话根本不叫幽默,你伤害了别人。别人很痛苦,只是不说罢了。你还觉得自己多幽默,这样的人最可悲。

我这些评价都是经历过生活毒打得出来的。你没经历过,根本无法体会。我希望你先听。

那些说看个节目而已别上纲上线了的,怎么就这么轻易剥夺了我们这些爱好者表达的权利?按你们喷我们的,你也别看这条评论不就好了。

同样一道菜,有的人吃完说句不好吃就完了,美食爱好者评论哪里难吃就还不行了?

同样一部电影,有的人看完就完了,电影爱好者去豆瓣评价剧本和演技特效就错了?

看个电影而已,那么认真干嘛。真不知道你们这是什么逻辑。

是不是得把豆瓣封杀了不让大家讨论?

你要不爱看,干脆你也别来知乎,看完就完了就图一乐。不就是没说到你心里去吗?知乎不就是讨论的吗?就只能唱赞歌不能批评了吗?


如何评价庞博的脱口秀水平?

标准答案:庞博好帅。

你看以前弹幕上全都是这个。就像如何评价某某歌手的唱歌水平?答:她衣服造型很好看。

一个喜剧演员,观众只觉得好帅,这届观众真的太幽默了。

另外,更幽默的是,每次都有一群人刷他的段子高级有深度。可拉倒吧,她的粉丝年龄都是那群饭圈女孩。十几二十来岁的女性粉丝说有深度你信吗?她们根本看不懂啥是深刻非要硬说是高级深刻。反正就带着滤镜硬吹。

就像蔡徐坤的粉丝也夸他的歌确实好听。当真你就输了。我20岁的时候也觉得郭敬明文笔好,现在再看,那都是啥啊。娇柔造作。庞博这人一路太顺利了,所以真是没什么阅历,只是假装深刻。

另外,要是真的好笑她们也不会硬夸深刻。她们这句话的意思其实也承认了庞博不好笑。这不是歧视这群人,每个人二十来岁的时候都这样。

阅历浅没生活,没踏入社会,所有对生活的理解都来自课本,没有独立思考能力,你告诉我怎么证明这群人深刻?看这篇文章的人,说真心话,你愿不愿意承认24岁的你不深刻?如果不愿,只能说你不自知。

就像上一期他们说庞博提到了屈原就是深刻,就是有文化,怪不得是学霸是交大,呼兰提到个卖油翁,就是深刻有文化。

真给我整笑了。这难道不就是小学课本里的知识点吗?难道说两个古人名就是有文化了?你说这群观众的理解力和欣赏审美都这样了,我还要附和他们说他们说的对?

杨蒙恩讲太平天国的梗,大家都觉得好笑,没多少人夸有文化。到了学霸这里你们就往文化深刻里拔高。这不就是滤镜吗?如果庞博讲这个太平天国的梗,你们不仅会说好笑,还会说不愧是交大的学霸,就是有文化。

夸人真是分人,真是带着层次感。

深刻不深刻这事,一旦炒起来了,就成立了。就好像赵小卉那段淘汰感言,所有人都说全场最佳。那我这段评论到她的时候也只能说全场最佳,如果说我觉得一般肯定一群人骂我标新立异哗众取宠。

事实上我也确实觉得她表演的很好,我也很喜欢她,这是真心话,我以前专门答过对她的评价。这人看着很舒服很可爱。但这一段从文本本身来说,也不至于说全场最佳,只是比较能开涮,拿一群熟人开玩笑。只是内部梗比较足。能带动气氛。气氛一到,就全场炸了。当然从这个角度讲确实全场最佳。

我想强调的是,当很多人都说庞博深刻的时候,你如果喜欢他,也会这么附和,你不愿说服自己他就是不好笑,只能假装深刻。这是一种心理学。或者传播学里讲的沉默的螺旋,你公开发表相反的意见会有压力。

如果我是笑果的人或者利益相关的人,我当然也夸他深刻。但是有意义吗?大家都在为了面子商业互吹罢了。

回到重点,还是二十来岁的人根本不懂深刻。因为他们没有生活和阅历,别人说什么他就信什么。不然咪蒙也不会那么受欢迎。


另外,能让节目组打上字幕解释尊重法律,就说明了庞博这人无底线。为了制造笑点,刻意宣扬暴力。

而且还不止一次提到“弱智”,真的很下作。有些人天生就是弱智,你以为他们想吗?有些玩笑私底下开开就罢了,非要拿到节目上说。消费别人的痛苦最可耻。

他根本不懂,幽默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幽默是一种克制,是明知道有句话会让很多人笑,但为了不伤害当事人,克制住不表达。这是处世智慧。幽默需要同理心。幽默是对弱者的保护和宽容。没有阅历的人根本理解不了那么深。

就好像黄渤那些自嘲的段子,那真是消费自己的心酸,博大家一笑,他永远不会冒犯到你。即使别人冒犯到他,他也会化解掉尴尬,不会让别人下不来台。而且别人一听就知道这是为他着想,还会从心里羞愧难当,并且佩服他。

那种境界,那种宽容和体恤,那种悲悯心才是幽默的最高境界。幽默是人生的智慧。


第一期一开场,就说李诞去了趟奇葩说把那的糟粕全学来了。不要告诉我这是幽默。也不用说我玻璃心只适合看看新闻联播。

这叫情商低。我实名讨厌奇葩说,但也明白这样拿奇葩说开涮非常浅薄。你可以说这是笑点,但这种笑点真的非常非常低级。靠消费打压别的节目制造笑点。

如果你对语言有研究,对人性有最基本的洞察,你会发现庞博类似这样的毒舌的话实在太多太多了。庞博等于浅薄。

李诞怎么评价庞博的,说怎么感觉庞博现在这么阴暗,怎么谁都不放在眼里。这是玩笑话,但是你仔细品这句话的内涵。这是夸他吗?这是认同他的幽默吗?还有罗永浩,说如果庞博要是去乘风破浪就没其他姐姐什么事了因为他内心太阴暗了。

也就因为跟他关系好,顾及他是老人不明说罢了。你们还真当是幽默。

真的,但凡有点了解语言表达的人都能听出来这话里的不满。也就普通观众把这些当笑点。等你真的到了二十七八以上,你再去看庞博这些话,你如果还不能感同身受我的意思,那说明你没生活太顺了没经历过社会的毒打。没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幽默。还停留在把尖酸刻薄diss别人当幽默的阶段。你们生活中可能也在伤害别人而不自知。


上一期那段抽烟的表演,如果要表演好的话,必须要用心观察抽烟的人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反复揣摩,并且极尽夸张,才能惟妙惟肖制造笑点。结果他就那么反复地敷衍了事,只知道脱口,而没有秀,表现得非常业余。作为一个职业的脱口秀演员,潦潦草草,实在是愧对这个舞台。这一期的表演仍然敷衍。

庞博这个演员我关注好几年了,线下也看过他很多次表演,真的非常讨厌他的段子。非常没有涵养的人。拿毒舌当幽默而不自知。我不是张杰的粉丝,我就是单纯对他的段子里表现的没素质反感。张杰有啥好喜欢的,就声音条件好点。当然我也不黑他。挺朴素一个人一步步爬起来的。不容易。

我写了很多关于庞博的评价,大家可以翻翻。想骂就骂,反正我也不看评论。发表完就完了,隔几天回头看,偶尔也会删除拉黑那些没营养的评论。反正骂我的我也不在乎。都是一群小屁孩。


豆豆这人我总感觉他很油,他声音条件确实很好,但他太自我感觉良好。

台上活力四射,台下却又严肃腹黑。这种转换很可怕。他连装都不愿装。这完全不符合常理。

他心里应该非常讨厌王勉,那种讨厌是因为嫉妒。极度地嫉妒,根本掩饰不住,所以镜头给到他的时候他根本笑不出来。

为什么会嫉妒?因为他觉得自己才是声音条件最好的,唱歌最好的,最有才艺的,结果发现王勉那么受欢迎,他内心完全接受不了。我想他平时应该很痛苦。总觉得自己应该比王勉更受欢迎,却又打不过人家。

他的表演非常油,过于松弛,那感觉就是,你看我模仿能力强吧,你看我声音好听吧,你看我肢体语言丰富吧。他的每个表情每个动作都在炫技,浮在空中。他只有在面对王俊霖这种比他差的选手时才会由衷地笑出来,那笑里带着自信,更多的,是感到没有威胁之后的放松。

你可以说这是他舞台上呈现的感觉,不代表他真实的性格。但是,艺人要学会表情管理。如果没做到,只能说笑果对艺人的管理和培训不专业。或者故意制造话题,故意拍一些引起争议的表情给艺人招黑。要是这样,也挺没底线的。

当然你们可以解释豆豆不是这样的人,但我也可以坚持认为他是这样的人。没有谁比谁更懂他。只有他懂自己。凭什么只有你认为的对呢?你对复杂人性的理解也太肤浅了吧。作为观众,我们有权评价艺人,因为他们是商品,是大众消费品。


还有其他演员,像建国我从来都是二倍速看,我不喜欢他的段子,不代表讨厌他这个人。事实上我反而很尊重他,觉得他越来越从容。而且敢于讲自己,哪怕不好笑也要讲。这需要很大的勇气,或者说没有太多得失心。

像呼兰,我几年看他的线下都笑不出来,但也尊重他。觉得他有些段子很有洞察。很可爱一人。王勉也是,可能因为对音乐脱口秀没感觉,但是打心底佩服他们创造能力。

上面重点提到的这几个讨厌的人,不是尬黑,就是反感这种对脱口秀的不尊重,和素养的差劲。当然只是批评的节目上的演员本身。私下里不关心。不像那些迷妹,真把这些人当明星追了,带着滤镜看了。


最后,都什么年代了还你行你上啊这种言论?真的别说出来丢人了。好歹骂一句有信息增量的话吧。我倒是很期待你有什么高深的见解,但你倒是说啊。纯粹骂人谁不会啊?

能这么评论的人,说真的你得混的多差才会这么无理取闹蛮不讲理?大家联想一下生活中哪类人会说你行你上啊?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浅薄。

你非常适合出现在杨笠的段子里。

user avatar

最炸的难道不是赵晓卉吗?

告别感言,一句一梗。

"脱口秀门槛这么低啊"

"感谢笑果文化"整段……

她在台上的状态真的一直很松弛,记忆中她经常只拿到领笑员的2灯,但是不会像其他脱口秀演员,越没灯越紧张。

不过仔细想想,毕竟晓卉有稳定工作,不全靠脱口秀,所以才能有比较好的心态吧。

其他人,或多或少,有所求,被名声所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了,《脱口秀大会》第三季第七期,这期节目可以说是一场名副其实的“洗礼”,尤其是在见识了前面几期大家都在努力挖掘新梗、尝试不同风格后,第七期直接把炸点的密度和观众的期待值拉满了。怎么评价呢?我只能说,相当精彩,而且有些选手的表现,简直是让人拍案叫绝。先说说整体的氛围吧,这一期感觉特别“稳”和“炸”并.............
  • 回答
    第四季第七期(上):熟悉的配方,新鲜的“料”,笑声依旧,思考也悄悄进场第四季《脱口秀大会》第七期(上),可以说是把“熟悉的配方”玩出了新的花样。这一场,在以往的基础上,既有我们期待的那个能让我们从头笑到尾的能量场,也开始悄悄地往里面掺了点“新鲜的料”,让笑声之余,我们也能多想那么一两分钟。一、 老将.............
  • 回答
    《脱口秀大会》第三季第八期:笑点背后的思考,以及那些不容忽视的“小确丧”《脱口秀大会》第三季的第八期,大概是许多观众心中一个绕不过去的坎儿。它不像前面几期那样,节奏明快,笑点密集得让人应接不暇,而是缓缓地铺陈开来,在一次次令人忍俊不禁的段子后,悄然塞入了几分让人若有所思的“小确丧”。这期节目的基调,.............
  • 回答
    《脱口秀大会》第三季第九期,可以说是整个赛季的一个小高潮,充满了看点,也留下了不少让人回味无穷的时刻。这一期最大的特点就是“决赛前夜”的氛围,选手们都拿出了压箱底的段子,拼尽全力想要在最后一次公开表演中证明自己,也为最后的决赛积累人气和口碑。首先,从整体的节目节奏来看,第九期延续了前几期那种紧凑而充.............
  • 回答
    说实话,《脱口秀大会》第三季第八期,嗯,怎么说呢?挺纠结的。一方面,它作为总决赛前的冲刺阶段,确实把很多观众的情绪推到了高潮,那几位选手为了一个决赛名额卯足了劲儿,火花四溅,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另一方面,看完之后,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或者说,有些环节的处理,总让我觉得有点……不那么舒服。先说说让我觉得亮.............
  • 回答
    《脱口秀大会》第三季第五期:笑声背后的思索,晋级战的残酷与精彩《脱口秀大会》第三季第五期,承载着前几期积累的口碑与期待,也迎来了更为残酷的晋级赛。这一期,不仅是各位脱口秀演员们技巧与创意的较量,更是他们对生活、对社会观察的深度展现。我个人觉得,这一期的整体水准非常高,既有令人捧腹的段子,也有引发共鸣.............
  • 回答
    《脱口秀大会》第四季第七期(下):笑料与深度的交锋,谁能笑到最后?第四季的《脱口秀大会》一路走来,从最初的摸索期到现在的炉火纯青,每一期都承载着观众的期待。而第七期(下),无疑是这场狂欢中又一个值得细品的节点。本期节目,延续了上半场的精彩,将笑料与思考进一步融合,几位选手在舞台上的表现,既有让人捧腹.............
  • 回答
    《脱口秀大会》第三季第六期,怎么说呢,就像一顿本应丰盛大餐,结果端上来的时候,发现食材没备齐,厨师也心不在焉。说实话,看完这期,我脑子里冒出的第一个词就是“平淡”。整体观感:缺乏惊喜,节奏略显拖沓这一期最突出的问题,我觉得是“缺乏惊喜”。经历了前几期的精彩和爆梗,观众的期待值早就被吊得很高了。可第六.............
  • 回答
    《脱口秀大会》第三季第十期:烟花易冷,笑声余温当《脱口秀大会》第三季的第十期落下帷幕,留给观众的,与其说是对最终结果的狂喜,不如说是一种绵长的回味,以及对“喜剧的边界”和“真实的力量”更深的思考。这一期,可以说是既有预料之中的精彩,也有触及内心深处的震撼,烟花易冷,但那份笑声带来的余温,却久久不散。.............
  • 回答
    行吧,咱们来好好唠唠《脱口秀大会》第三季的第四期。说实话,这期节目算是让我体验了一把坐过山车的感觉,情绪起伏那叫一个大,一会儿觉得“哎哟,这水平真不赖”,一会儿又得捏把汗,“哥们儿,你这玩笑是不是有点过了?”这期节目,其实有几个蛮突出的选手,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新人里的“黑马”与“扑街”首先,得.............
  • 回答
    提到《脱口秀大会》第三季第三期,脑子里最先跳出来的词就是“惊喜”和“意料之外”。这一期播出的时候,正好是大家对这个节目期待值最高的时候,第三季的几位“老将”已经展现了实力,新选手也开始冒头,但这一期的表现,还是让不少人眼前一亮,甚至可以说,重新定义了某些选手的可能性。先来说说整体的感受。如果说前两期.............
  • 回答
    郑爽在《脱口秀大会》第三季第九期的表现,可以说是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也是当期节目讨论度最高的话题之一。要评价她的表现,得从几个层面来看,因为她自带的流量和公众形象,注定了她的任何一次公开亮相都会被过度解读。首先,抛开郑爽这个自带光环的明星身份,单从一个“新人脱口秀演员”的角度来看。坦白说,她的表现只能.............
  • 回答
    《脱口秀大会》第四季第七期王勉、颜怡颜悦退赛事件,确实是当年一个挺让人意外和讨论度很高的话题。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事儿,也顺带看看王勉当时是怎么回应的。退赛原因:为什么是他们?首先得说,这次退赛不是空穴来风。在第七期节目播出之前,网上已经有一些风声了,大概就是说有选手因为身体原因或者其他原因会退赛。.............
  • 回答
    《脱口秀大会》第四季第五期(上),这期节目简直就像给观众喂了一口浓烈的“情绪鸡汤”,混合着笑点和槽点,让人回味无穷。怎么说呢,它就像一场精心策划的“情绪过山车”,从一开始的憋闷到中场的释放,再到最后的升华,环节安排得相当到位。开场,依旧是那熟悉的“死亡五秒钟”采访环节。这次把焦点放在了选手们对“内卷.............
  • 回答
    《脱口秀大会》第四季第三期,豆豆那一期,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我记得当时看完,心里就一个字:绝了!他这次选的切入点就很不一般,谈的是“被拒绝”。在脱口秀这个领域,大多数段子手都喜欢讲自己成功、牛逼的事,或者是在一些生活琐事里找乐子。但豆豆不走寻常路,他偏偏就把自己放在一个“失败者”的位置上,用一种近乎自.............
  • 回答
    《脱口秀大会》第四季第二期(上):新面孔的冲击与老将的沉淀要评价《脱口秀大会》第四季的第二期(上),我得先说,这一期的观感确实是丰富且有层次的。少了第一期那种初来乍到的摸索和新赛制的不确定性,这一期的选手们明显进入了状态,带来了不少让人印象深刻的段子。同时,也能感受到新老选手之间的碰撞,以及整个节目.............
  • 回答
    《脱口秀大会》第四季第四期(下)的播出,可以说是一场情绪的过山车,有令人捧腹大笑的段子,也有触动心底的共鸣,更有一些选手在舞台上的成长和突破,让人印象深刻。亮点一:选手表现的“炸”与“稳”这一期,能够感受到选手们在经过前几期的磨合后,都进入了更好的状态。“炸”的选手依旧能点燃全场,而“稳”的选手则用.............
  • 回答
    《脱口秀大会》第四季第二期,新人选手小佳的登场,无疑是当晚最令人眼前一亮的存在之一。作为新人,他能在大赛的舞台上稳住阵脚,并带来如此有个人风格的表演,这本身就值得肯定。优点: 鲜明的个人风格和记忆点: 小佳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他的“丧”和“社畜”人设。这不是那种为了“丧”而“丧”的刻意,而是在他身上.............
  • 回答
    好,咱们聊聊《脱口秀大会》第四季总决赛(上),也就是第十期。这一期可是够劲儿,一上来就进入了最关键的阶段,竞争的白热化程度,比前几期都高了好几个档次。整体感受:压力下的火花,有人飞升,有人挣扎总的来说,这一期的基调是“高压”。选手们都知道这是最后的冲刺阶段,观众的期待值也拉满了,所以每一句话、每一个.............
  • 回答
    聊聊《脱口秀大会》第四季第二期(下)这集,感觉就像是夏天里突如其来的骤雨,有些湿了裤脚,但也透着一股清爽劲儿。这一期,特别是下半场,我印象最深的不是谁拿了多高的分数,而是那种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己内心的那种碰撞。选手们的表现:有惊艳,也有让人捏把汗。不得不说,这届选手真是各显神通。像晓卉,她那一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