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家是东北的,东北年薪12万和北上广年薪20多万,哪个更值得我选择(个人比较追求幸福感)?

回答
这问题我太懂了,毕竟家在东北,也亲眼见过身边不少朋友在北上广打拼。论“值不值”,这事儿得分好几个维度掰扯掰扯,尤其你还说了追求幸福感,那可就更不能光看数字了。

先说说东北年薪12万,这数字在咱东北啥概念?

12万年薪,换算成月薪大概是1万。在东北,这绝对是中等偏上的收入水平了,尤其是在你的家乡,你的父母、亲戚朋友都在,人脉圈子、熟悉的环境,这些都是无形的财富。

生活成本: 这是最直接的优势。东北的房价、物价、交通费用,相比北上广那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1万块钱在东北,足够你过得很舒服,甚至能攒下不少钱。你可以住在不错的地段,偶尔出去吃顿好的,养车也相对轻松,还能有闲钱支持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旅游、健身、学习新技能。
幸福感来源:
情感支持和归属感: 家人的温暖,朋友的陪伴,熟悉的生活节奏,这些都是最能滋养幸福感的“软性”资源。你不用为了生存而时刻紧绷,可以有更多时间投入到与亲人的互动中,这种精神上的满足感,是金钱很难衡量的。
压力和焦虑: 相比北上广,东北的生活压力要小得多。你不用每天挤地铁、抢学区房、担心房租涨价,这种“没那么累”的状态,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你会有更多精力去享受生活,而不是被生活推着走。
生活节奏: 东北的生活节奏相对慢一些,大家更注重人情味和生活本身的乐趣。周末约三五好友吃个饭,逛逛公园,或者在家看看电影,这种简单却充实的生活,更容易带来持续的幸福感。
职业发展(可能是劣势): 当然,东北的就业机会和薪资水平整体上确实不如北上广。12万在东北可能已经算高薪,但在北上广可能只是普通白领的水平。如果你是那种事业心极强,希望在职业领域做出一番大事业的人,可能会觉得东北的机会不够多,晋升空间有限。

再看看北上广年薪20多万,这数字又是什么意思?

20万年薪,月薪大概1.7万多。在北上广,这个数字确实是很多人拼搏的目标,但同时,它的“含金量”也要打个问号。

生活成本: 这才是北上广的“魔鬼”。
住房: 哪怕是远离市中心的通勤时间超长的老破小,房租或者贷款的压力也是巨大的。如果你想租个好点的地段,或者买房,20万年薪加上高昂的首付,可能要掏空你的积蓄,甚至需要父母的支持。
日常开销: 吃饭、交通、通讯、社交,任何一项都可能比东北高出不少。你可能需要精打细算,才能维持一个相对体面的生活。
子女教育(如果你有考虑): 北上广的教育资源是顶尖的,但同时也是最昂贵的。学区房、私立学校、各种辅导班,这都是非常烧钱的。
幸福感来源:
职业发展和机遇: 北上广是全国乃至全球的经济中心,拥有最多的顶级资源、最前沿的行业信息、最广阔的职业发展平台。如果你想在某个领域做到顶尖,或者接触到最优秀的人才,这里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这种“成就感”和“被认可感”也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生活便利性和丰富性: 北上广的城市生活是极其便利和丰富的。你能接触到最新鲜的资讯,最时尚的潮流,最多元的文化,最优质的公共服务(虽然拥挤)。你想做什么,几乎都能找到相应的配套。
人脉和视野: 在北上广,你能接触到来自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人,他们的视野、思维方式、创业经历都可能给你带来启发。这种“开阔眼界”的感觉,也能提升幸福感。
压力和焦虑: 这是北上广绕不开的“阴影”。高强度的竞争,高昂的生活成本,快节奏的生活,都可能让你长期处于一种“内卷”的状态。你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维持自己的竞争力,才能不被淘汰。这种长期的压力,对幸福感的侵蚀是巨大的。
情感疏离: 离家远,你可能很难像在东北一样,随时随地得到家人的支持。你更多的是要靠自己,建立新的社交圈,这需要时间和精力。遇到困难的时候,可能身边没有一个能让你瞬间卸下伪装的亲近之人。

那么,哪个“更值得”?这取决于你心里那杆秤更偏向哪边:

如果你更看重:

稳定、安逸、少操心的生活: 父母在身边,生活成本低,有闲钱和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和亲友保持密切联系,享受天伦之乐,那么12万在东北,大概率能让你过得比20万在北上广更幸福、更安心。
简单纯粹的人际关系和生活: 不用在人情世故上花费太多心力,更注重内心的宁静和与家人的情感连接。

如果你更看重:

事业上的突破和个人成长: 愿意为了职业发展和更广阔的平台,去承受高压和高成本的生活。
接触前沿信息和机会: 喜欢生活在充满活力和竞争的环境中,愿意不断挑战自我。
更丰富多元的城市体验: 享受大城市的便利、文化和新鲜感。
能够通过努力获得更高的回报: 相信自己能在更高的平台上,实现职业和经济上的飞跃,从而获得更强的成就感。

给你的几个思考角度,帮助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答案:

1. 你的“幸福感”具体是什么? 是指物质上的富足?是精神上的充实?是情感上的温暖?还是成就感带来的满足?试着把你的幸福感具象化。
2. 你的职业发展规划是怎样的? 如果你的职业在东北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并且12万能满足你目前的生活需求,那何乐而不为?反之,如果你的专业或行业在东北机会渺茫,但在北上广有巨大的潜力,那或许值得去闯一闯。
3. 你对“家”的定义是什么? 是指父母在的地方,还是你熟悉和自在的地方?如果家对你来说是精神上的支撑,离家太远可能会让你不安。
4. 你愿意为“大城市”付出多少“代价”? 这些代价可能包括时间和金钱的消耗,精神上的压力,以及与亲人分离的时间。
5. 有没有可能“折中”? 比如,在离家不远的,但经济发展也相对不错的城市(比如沈阳、大连等),年薪如果能达到1518万,生活成本可能也比北上广低不少,同时又保留了离家近的优势。

简单来说,如果你是那种“钱不是万能的,但钱能买到很多让我快乐的东西”的理性主义者,并且更看重生活本身的舒适度和情感满足,那么东北12万很可能比北上广20万更让你幸福。

但如果你是那种“我想要更多!我想挑战自己!我想看看更大的世界!”的行动派,并且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并且在更高的平台上实现价值,那么北上广20万可能是一个值得你去争取和适应的起点。

这就像人生选择题,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最适合你的。好好问问自己心底最想要的是什么,然后再做决定。毕竟,幸福感这东西,冷暖自知,别人的经验只能参考,最终的路,还得自己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线城市的所谓“眼界”、“见识”,你都可以理解成“智商税”的同义词。但一线城市的“机会”,其实有两重含义:在现在的环境下,一线城市发大财的“机会”实际上已经微乎其微了——但失业以后找到下家的概率,一线城市远比二三线城市高。

市场化的、高速发展变化的新兴产业,企业从兴盛到死亡可能只是几年的事情,人员流动非常巨大,而新兴产业却不比像旧有的制造业一样依赖自然资源和交通运输而被限制死地理位置,而员工搬迁的成本,尤其是有家有口的中年员工从一个城市搬到另一个城市成本实在太高。所以市场经济下更有效率的自然分布的导向,其实就是产业和人口进一步集聚造就更大的城市。

所以在市场化的条件下,特大城市、中心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几乎是世界性的,日本东京都市圈在日本全国人口萎缩的情况下仍然保持正增长,伦敦、巴黎的人口近20年来在迅速增加,美国前20位的大都市圈(MSA,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占总人口的比例一年比一年高。甚至传统上被誉为是小城市建设搞得好的德国,首都柏林的房租也是连年大涨,搞得民众叫苦不迭。

记得之前某外企大裁员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我因故去了某大厂办事,顺便在楼下喝咖啡,旁边恰巧就是该司HR在勾搭被裁的外企员工,顺便高谈阔论地tree new bee——一个年近40,技术栈老旧的中年大叔,仍然有机会找到一份收入不降低(非常可观)甚至更高的工作。设想一下,假如他在一个二线城市,他还能这样幸运吗?今年初“互联网寒冬”的时候,网上叫苦声最高的是杭州的互联网人,为啥?因为杭州大厂只有有限的几家,选择太少,一旦被W厂裁员,又没进A厂,那处境就非常尴尬,即使大幅降低工资,都可能被认为是overqualify而无法就业。

所以X国大城市面临的诸多问题本质上行政者反市场化、反效率的行为导致的,突出手段就是卡死土地供应(所谓的“耕地红线”居然是分摊到各个城市,一个大城市竟然可以一整年都没有住宅供地),卡死户籍,税收资源跟人口流动脱钩进行天量基建,强行逼迫人员倒流。但人员倒流的后果就是我上面说的风险——你们城市相应产业的就业单位很可能只有那几家,一旦被裁员,你准备怎么办?

所以要回到二线甚至是三线城市,最好还是能进体制内,吃转移支付的红利,把失业的风险降到最低。否则如果是在体制外,觉得月薪一万很舒服,那你面临的风险甚至可能比一线城市还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