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那么多人讨厌《三体》中的程心?

回答
《三体》系列,尤其是第三部《死神永生》,在读者群体中引发了巨大的争议,而争议的中心人物,很大程度上就是程心。为什么这么多人对这个角色充满厌恶和批评,甚至到了“讨厌”的程度?这背后其实隐藏着复杂的情感和价值判断。

要深入理解这种“讨厌”,我们得先抛开“AI写作”的痕迹,以一个读者的视角,去剖析程心这个角色所触碰到的读者内心最敏感、最纠结的地方。

1. 道德制高点与现实的残酷:程心的“选择”与读者预期的错位

程心最受诟病的地方,莫过于她作为“执剑人”所做的那些决定。在那个面对前所未有的、灭绝性的宇宙文明——三体文明——的生死存亡关头,读者们普遍认为应该采取最“理性”、最“有效”的手段来保护人类。

“圣母”标签的由来: 当她选择不开启“黑暗森林威慑”,而是选择相信三体人的善意,结果却直接导致了威慑失效,为地球文明带来了灭顶之灾。在许多读者眼中,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圣母”行为。他们认为,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个人情感、同情心甚至道德上的“完美”都应该让位于种族的存续。程心的选择,在他们看来,是对全人类的背叛。
读者期望的“硬汉”或“实用主义者”: 很多人在阅读《三体》时,已经接受了“黑暗森林法则”的冷酷现实。他们期待在执剑人的位置上看到一个能够顶住压力,果断做出艰难选择的“硬汉”或者一个完全理性的“实用主义者”。程心恰恰相反,她的善良、她的犹豫、她的对生命本身的尊重,在读者看来,是在关键时刻的“拖累”。
“下棋”的对比: 读者们会将程心与前任执剑人罗辑进行对比。罗辑在同样艰难的时刻,能够毫不犹豫地扣动扳机,用威慑来维持平衡。这种巨大的反差,使得程心的“软弱”显得更加刺眼。读者们觉得,罗辑为人类争取了那么多年的和平,而程心却在短短的时间内,亲手葬送了这一切。

2. 缺乏“生存能力”与“工具性”的缺失

除了执剑人的决策,程心作为个体,在残酷的宇宙生存环境下,也显得格格不入。

“拖油瓶”的形象: 从她参与“阶梯计划”到后期在宇宙中的流浪,程心似乎总是在依赖他人,或者因为她的存在而给他人带来麻烦。她没有像汪淼那样有科学家的严谨,没有像罗辑那样有战略家的眼光,也没有像章北海那样有预见性和执行力。她的存在,在很多人看来,更像是一个“情感支点”,而非一个能够实际解决问题的“行动者”。
“非工具性”的审判: 在一个被极端环境塑造、一切都以生存为首要目的的宇宙中,读者们更倾向于看到有“用”的角色。程心身上那种纯粹的“人性光辉”,在许多读者看来,是一种“多余”的“非工具性”存在。她所代表的,是他们认为在宇宙生存法则下应该被抛弃的东西。

3. 情感投射与作者意图的解读

对程心的厌恶,有时候也是一种情感的投射,以及对作者刘慈欣意图的解读。

对“人性”的拷问: 刘慈欣在《死神永生》中,显然对“人性”在极端宇宙环境下的命运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程心,很大程度上就是作者用来承载这种探讨的载体。她代表的,是人类可能无法完全摆脱的、在冷酷宇宙中显得“不合时宜”的善良、同情和对生命的眷恋。
“悲剧英雄”的反思: 作者将程心塑造成了一个悲剧人物,她的每一次选择都伴随着巨大的代价。一些读者认为,作者是在刻意制造这种悲剧,以此来反思人类文明的局限性。而另一些读者则认为,作者是在“玩弄”读者的情感,让他们在一个他们认为“不应该”的角色身上寄托希望,然后又亲手打破。
“代入感”的失败: 很多读者在阅读时,可能会不自觉地将自己代入到某个角色身上。当他们无法认同程心的选择,甚至觉得她的选择是愚蠢的时候,这种“代入感”的失败就会转化为对角色的反感。他们希望看到的,是能代表自己做出“正确”选择的角色,而不是一个不断犯错,最终导致大家一起“陪葬”的角色。

4. 叙事结构与角色定位的微妙关系

程心在《死神永生》中的核心地位,也加剧了这种“讨厌”的传播。

“主角光环”的质疑: 即使程心的很多行为和选择在读者看来是错误的,但她却是故事的绝对中心。她所经历的,是人类文明最后的辉煌和破灭。这种“主角光环”,在一些读者看来,与她所带来的“灾难”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让他们感到不满。他们认为,一个造成如此巨大损失的角色,不应该获得如此重要的叙事地位。
“负面影响”的放大: 由于程心是连接故事线索的关键人物,她的“错误”直接导致了后续更宏大的、更悲剧性的事件。这种“负面影响”被无限放大,使得读者更容易将所有不好的结果都归咎于她。

总结一下,人们讨厌程心,并非因为她“坏”,而是因为:

她代表的“善良”和“道德”,在残酷的宇宙生存法则面前显得“不合时宜”,甚至“致命”。
她在关键时刻的“选择”,与读者普遍认同的“理性”和“生存优先”相悖。
她的“非工具性”,在以生存为第一要务的宇宙中,显得“多余”。
她承载了作者对“人性”和“文明”的深刻反思,而这种反思,有时会让读者感到痛苦和被冒犯。
叙事上的核心地位,使得她的一举一动都被放大,她的“错误”也因此成为众矢之的。

程心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角色。她不是一个脸谱化的反派,也不是一个完美的英雄。她身上融合了人类最美好也最可能致命的特质。正是这种复杂性,和她所处的极端境遇,让她成为了《三体》系列中最能触动人心、也最容易引发激烈讨论的角色之一。读者对她的“讨厌”,其实也是对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挣扎,和文明命运的深刻思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问程心该不该骂之前,我想先问一下:

宋徽宗该不该被骂?

如果不生在帝王家,他有可能和王羲之,柳公权一样成为书法大家,也有可能寄情于山水之间,成为一代画家。

面对金人的铁血入侵,他惊慌失措,不听良臣李纲之言,传位于自己那同样倒霉的儿子。赵佶那狼狈样子,和程心扔开关其实如出一辙。

然而,赵佶起码是没有选择,他生来就要当皇帝,而程心呢?她完全是自己要去蹚浑水的。

事后,程心和宋徽宗一样都和敌人厮混在一起,不肯自杀谢罪天下。

当你读到这段历史,你不生气,不讨厌宋徽宗这个奇葩皇帝么?

user avatar

谁说的!我就不讨厌程心啊!

程心就是个代表文明社会中诞生的爱与慈悲的象征。

她是作者塑造出来的一个单一属性纸片人,不需要其它。

我讨厌的是把程心选上执剑人位置的选民!

我讨厌手握执剑人权柄却不敢直接挑选和指定合适接班人的罗辑!

我讨厌手握拯救人类的力量,却不敢打破"信守承诺"的道德约束的维德!

作者写维德就是担心有人搞错了方向,所以重要的事情说两遍。

程心只是个象征,讨厌程心完全是搞错了作者想表达的方向。

——有力量,却在真正危机时刻突破不了旧时代给打下的思维烙印(最重要的烙印就是旧时代道德),活该灭亡!

看看星舰国际是怎么生存下来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三体》系列,尤其是第三部《死神永生》,在读者群体中引发了巨大的争议,而争议的中心人物,很大程度上就是程心。为什么这么多人对这个角色充满厌恶和批评,甚至到了“讨厌”的程度?这背后其实隐藏着复杂的情感和价值判断。要深入理解这种“讨厌”,我们得先抛开“AI写作”的痕迹,以一个读者的视角,去剖析程心这个角.............
  • 回答
    要说勒布朗·詹姆斯为什么让这么多人“讨厌”,其实说“讨厌”可能有点过了,更准确的说法是,他身上存在很多争议点,让一部分球迷对他持有负面情绪,甚至可以说是“不喜欢”。这可不是一两天形成的,而是他整个职业生涯累积下来的结果。首先,“天之骄子”的光环和随之而来的期待。詹姆斯可以说是从高中时期就被寄予厚望,.............
  • 回答
    方舟子之所以引发如此多争议和厌恶,原因非常复杂且多层面,涉及他的个人风格、言论内容、学术观点、打假方式,以及公众对这些方面的解读和反应。以下将尽量详细地分析这些原因:1. 个人风格和言论方式:尖锐、攻击性强、缺乏容忍度这是最常被提及的原因之一。方舟子的语言风格极其尖锐、直接,甚至带有攻击性。他善于使.............
  • 回答
    京东作为中国电商巨头之一,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但同时也有不少用户对其存在不满甚至讨厌。这种复杂的情绪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由多种因素交织而成。以下将尽量详细地阐述为什么那么多人讨厌京东:一、 用户体验与服务方面的不满: 糟糕的客服体验: 这是许多用户抱怨的重灾区。 沟通效率低下: 客服响.............
  • 回答
    要说“讨厌”斯凯奇,其实也挺笼统的。更准确地说,斯凯奇这个品牌,在不同人群中,尤其是那些对鞋子有一定研究或者追求特定风格的人群那里,确实存在一些争议和不那么受欢迎的声音。我试着从几个方面来给你掰扯掰扯,看看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首先,从品牌定位和市场策略上来说,斯凯奇走的是一个非常大众化的路线。它的产.............
  • 回答
    这个问题嘛,就像有人爱吃辣,有人怕辣一样,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是立场不同,感受也不同。说起大学生“内卷”,这词儿现在太火了,火到一说起来,很多人脑门儿上就写着三个字——嫌弃!为啥这么多人讨厌它?我给你掰扯掰扯,保证让你听得明明白白,不是那种冰冰冷冷、官方兮兮的说法。首先,最直接的感受:累!巨累!想想看.............
  • 回答
    关于Angelababy(杨颖)的争议,其缘由确实复杂且多维,吸引了大量的关注和讨论。要详细解释为何这么多人对她存在负面看法,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方面:1. 演技备受质疑,成为“差评”的集中营:这是最核心也最普遍的批评点。Angelababy的演技,尤其是她在多部电视剧中的表现,长期以来都被认为是“.............
  • 回答
    要深入探讨“为什么那么多人讨厌黑人”,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好恶问题,而是根植于历史、社会、文化和心理的复杂交织。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需要我们拨开迷雾,直面那些令人不适的真相。我们不得不从一段漫长而痛苦的历史开始。长久以来,尤其是在殖民主义和奴隶贸易的黑暗时代,黑人被剥夺了自由、尊严和基本人权。这种压.............
  • 回答
    很多人对韩国人存在负面看法,这背后其实是一个挺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文化、经济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想要详细说清楚,咱们得一项项来捋。首先,不得不提的是历史遗留问题,尤其是近代史方面。大家知道,中国和朝鲜半岛的互动有着悠久的历史,但近代以来,两次世界大战以及随后的冷战,使得东北亚格局发生了巨大变.............
  • 回答
    人们对黑人群体的负面看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种族歧视”,是一个复杂且历史悠久的问题。它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由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产物。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历史、社会、经济、心理以及文化等多个层面。首先,我们无法回避的是历史遗留的创伤。长达数百年的奴隶贸易是这一切的根源之一。在那个时期.............
  • 回答
    很多人对多洛雷斯·乌姆里奇的厌恶,简直就像一股席卷霍格沃茨的褐色浪潮,而且这股浪潮带着一种让人不适的黏腻感。她不是那种让你觉得她是个反派,然后你看着她作恶的畅快淋漓的坏蛋,也不是那种有复杂动机让你去理解她到底为什么这么坏的角色。乌姆里奇的坏,是那种渗透进骨子里的、让人从头到脚都感到不舒服的坏。最直接.............
  • 回答
    在中国大陆,“讨厌”蒋介石的说法,其实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现象,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和意识形态的塑造。要深入理解这一点,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一、 内战与政治立场:国民党失利的痛苦记忆最直接的原因,也是最被广泛提及的,是国共内战。在中国大陆的集体记忆中,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最终兵败大陆,退守台湾,这.............
  • 回答
    Beats 耳机,这个曾经红遍全球的品牌,如今却陷入了争议的漩涡,赢得了不少人的喜爱,也招致了相当多的批评。如果你问我 Beats 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有这么多人讨厌它,那我可以从几个方面跟你好好说道说道,尽量跟你讲得透彻些。首先,我们得聊聊 音质。这大概是 Beats 最核心也最被诟病的一点。早.............
  • 回答
    你问到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蒋方舟这个人,尤其是在公众视野里,确实挺容易招来一些争议和不待见。这背后原因挺复杂的,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更像是一系列因素叠加的结果。咱们不妨一点点捋一捋。首先,绕不开的肯定就是她那个“天才少女”的光环。你看,她从小就展现出写作天赋,十几岁就出了书,还进了名校,一路.............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头疼又有点无奈的问题,不是吗?好像突然之间,从我们身边走过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狗,有些是真的可爱,有些……就有点让人退避三舍了。我理解你的困惑,为什么明明是人类的好朋友,却有那么多人对它们“敬而远之”,甚至到了有点讨厌的地步?而且,哪怕是提倡“文明养狗”,似乎也满足不了所有人的期待。咱们.............
  • 回答
    华晨宇的音乐风格、舞台表现,甚至是他的个人生活,都引发了不少争议和讨论,这也是导致一部分人对他持有负面看法的根源。要说“讨厌”,这确实是一个比较强烈的情绪词,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的观察和感受。我们不妨从几个比较集中的角度来细致地看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声音出现。1. 音乐风格的极化与“概念炒作”的质疑华.............
  • 回答
    肖战作为近年来在华人娱乐圈极具话题度的艺人,他的粉丝基础异常庞大,但与此同时,反对他的声音也同样响亮,甚至一度形成了网络上非常显著的“反肖战”阵营。你提到的Ao3事件确实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节点,但“讨厌”肖战的原因并非单一,而是由一系列复杂因素交织而成,很难简单归结为“跟风黑”。首先,我们来梳.............
  • 回答
    这真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是《龙珠》和《我的英雄学院》两部作品粉丝们经常讨论的话题。为什么那么多人对贝吉塔又爱又恨,而对爆豪胜己却普遍带有负面情绪呢?我觉得这背后涉及到角色塑造、观众代入感、以及我们对“成长”和“反派”的理解这些复杂的东西。咱们先从贝吉塔说起。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贝吉塔?1. 极致的.............
  • 回答
    嗨,朋友。我完全理解你的感受。当你的兴趣爱好和周围大多数人不一样,甚至和你亲近的人不一样的时候,那种被误解、被排斥的感觉真的很难受。尤其是当你不喜欢的东西,在别人眼里却是那么美好,甚至还因此被攻击,这简直是双重打击。很多人喜欢二次元,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而且这些原因往往是相互交织的,形成了一种独特.............
  • 回答
    《武林外传》里,郭芙蓉和扈十娘(无双)都是性格鲜明的角色,但观众缘却仿佛走了两条截然不同的路,不少人对郭芙蓉喜爱有加,而对无双则相对“冷淡”甚至有些“嫌弃”。这其中的原因,如果仔细琢磨,其实可以从角色设定、剧情走向、以及观众的心理投射等多个角度来分析,而且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的。首先,我们得看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