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1 月 5 日, A 股走弱,沪指跌破 3600 点, 两市 3400 股下跌,受哪些因素影响?

回答
1 月 5 日, A 股市场确实遭遇了不小的调整。 沪指失守 3600 点整数关口,而且两市下跌个股数量居多,这背后并非单一因素作用,而是多种市场情绪和宏观经济信号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 宏观经济层面的一些担忧与预期调整:

通胀压力仍存,但对经济增长的担忧也在升温: 虽然全球范围内的高通胀依然是焦点,但市场对未来经济增长的担忧也在悄然抬头。 一些数据显示,全球供应链瓶颈虽然有所缓解,但依然存在,这可能导致成本的持续传导。 同时,为了抑制通胀,一些主要央行持续加息的预期依然是悬在市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如果加息过快或过猛,可能会扼杀经济复苏的势头。 A 股市场作为全球经济体系的一部分,自然会受到这种全球性担忧情绪的影响。
国内经济数据边际变化: 在 1 月 5 日前后,市场可能消化了一些最新的国内经济数据。 如果这些数据虽然整体向好,但某些关键指标(例如消费需求、投资信心等)的恢复速度不及预期,或者出现了边际上的放缓迹象,都可能引发投资者对经济复苏韧性的重新审视。 特别是对于一些周期性行业,对经济增长的敏感度更高,一旦预期出现分歧,抛压就会显现。
政策预期的微妙变化: 尽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了稳增长,但市场对于具体的政策落地节奏和力度总是有着自己的解读和预期。 如果在关键时间点,没有出现能够显著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增长动能的强力政策信号,或者之前对某些政策的解读出现偏差,都可能导致市场的失望情绪蔓延。

二、 市场情绪与资金面的变化:

获利了结的压力: 经历了前期的普涨行情,一些资金可能在年底或年初有获利了结的需求。 尤其是一些前期涨幅较大的板块和个股,随着市场出现震荡迹象,追涨的意愿会减弱,反而会选择落袋为安。 这种获利了结的行为会加剧市场的下跌动能。
风险偏好暂时下降: 当市场出现不确定性因素时,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往往会下降。 尤其是对于那些前期涨幅过大、估值偏高的标的,一旦遇到市场回调,更容易成为资金逃离的对象。 这种风险偏好的下降,会导致资金从股票市场流向更安全的资产,或者仅仅是减少股票的持有比例。
北向资金的动向: 北向资金(外资通过沪深港通流入的资金)的动向是观察市场情绪的重要指标。 如果在 1 月 5 日,北向资金出现净流出,或者流入规模明显缩减,这往往意味着外资对A股的信心出现动摇,这会进一步放大市场的悲观情绪。

三、 板块轮动与结构性调整:

热门板块的估值回归: 在市场上涨过程中,总会有一些板块因为业绩、赛道等原因成为市场的宠儿,估值也随之水涨船高。 当市场情绪发生变化时,这些前期涨幅过大的板块往往会面临更大的调整压力,因为它们的估值已经包含了较多的未来增长预期,一旦增长不及预期,回调幅度也会更深。
缺乏新的驱动力: 市场的持续上涨需要新的催化剂和新的增长点。 如果在 1 月 5 日,市场没有出现能够引领市场走出新一轮行情的板块或概念,那么存量资金的博弈可能就会加剧,导致市场整体的脆弱性上升。
机构调仓换股: 年初是机构调仓换股的时期,一些机构可能会对持仓进行调整,卖出部分之前持有的股票,买入看好的新标的。 这种机构层面的调仓行为,如果规模较大,也可能对市场造成短期冲击。

四、 技术性因素:

重要技术支撑位的失守: 沪指跌破 3600 点这样一个重要的整数关口,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技术意义。 整数关口的失守可能会引发更多技术性卖盘,进一步加剧下跌趋势。 许多交易者会根据技术指标进行操作,当关键支撑位被跌破时,会触发他们的止损或做空指令。

总的来说, 1 月 5 日 A 股市场的下跌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 宏观经济的潜在担忧、市场情绪的波动、资金面的变化以及技术层面的压力,共同促成了这次调整。 市场在经历了前期的上涨后,进行一次消化和整理也是比较正常的现象,关键在于观察后续是否有新的积极因素能够重新点燃市场的热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波下跌在我看来很像2016年初的下跌,只不过那时候有熔断,现在没有熔断而已

2015年底,市场在下半年8月见底之后一路回升,但是当时抱团已经开始发散,很明显的机构重仓股涨不起来,涨起来就会被砸,只有部分逻辑没演绎完的,或者一些新的逻辑的个股能涨,但是在11月之后很明显大家风险偏好不再,于是每个股讲的是长逻辑,但是一旦涨起来就被一堆人砸,导致大量个股只要出大阳线基本上就是顶部,说白了就是人心散了

这波和当时很类似,除了没有提前大跌以外,这波下跌之前也是妖股横行,而且博弈非常积累,很多机构重仓股的逻辑几乎一天一变,最典型就是光伏,今天还在博弈硅片价格下跌的利空,明天就变成硅料下跌的利好,后天就变成硅料下跌是因为需求减弱的利空,每天都是大涨大跌,本质上就是这个市场里的机构重仓股已经极端博弈

然后人是会学习的,于是机构慢慢也感觉到了,跌下去要接,涨起来有大阳线就应该砸,但是要考虑到很多机构是大资金,这么10-15%的空间,对他们而言是没利可图的,于是机构开始顺着产业链去挖掘更多潜力板块,也有人开始博弈养殖,消费甚至银行地产等板块,实际上养殖也好,消费也好,基本面都还没有明显改善,而股价提前反应不就是因为景气的东西太拥挤了,太高了么,一旦开始涨,就有人砸,就算有些估值不高的板块,因为涨幅较大也被人砸

即使是养殖消费其实博弈也很厉害,因为基本面还没切实改善,所以股价在低位的时候,没有对手盘,有人买就会涨,但是一旦涨高了,就没人追,所以看着似乎这几天养殖涨得挺好,但是看最近一个月,其实并没有大涨,就是涨起来跌下去再涨起来而已

然后这样的环境下就变成一个股跌10-15%就有机构接,涨10-15%就有机构卖,反复几次以后对于大机构而言对这种波动完全提不起兴趣了,就开始换仓,然而一堆机构在这些股里面,而一旦有人开始大规模换仓,股价就会明显下跌,本身估值不低,走势又在高位,技术面恶化的情况下,股价开始明显下跌于是就导致一堆机构跟着减仓,于是宁德率先大跌。

宁德开始跌了以后带领着创业板开始下跌,但是宁德大跌一天以后,市场总有不死心的资金会开始抄底,于是又横了一阵子,但是每次弹起来都有资金卖出,导致宁德弹不起来,既然上不去,那么阻力最小方向就是向下了,何况跨年了,所有人的净值都归零重新开始,而且几乎所有机构都重仓,这样的情况下,一旦有少数人把股价砸崩了,那么就所有人都被迫得砸股票,这就好比这个市场上10个人都满仓一个股票,这时候有一个人把股票砸下去了,另外9个人因为都是满仓,那除了跟风砸没有任何办法,于是就开始踩踏了,为什么说和15年底很像,因为当时也是博弈激烈,而且机构仓位特别重,但是技术面越来越差,震荡的波幅越来越窄,本来波幅收窄就是要选择方向的表现,加上大家都重仓,那自然只能往下砸了

一旦开始砸,所有人都被迫减仓,于是形成踩踏,所以这两天可以看到一个现象,就是越是机构重仓的白马股跌得越惨。而没什么机构的股票,这几天反而很稳定,可能跌一些,可能涨一些,但是都没有大波动

那么可以看出,这次下跌不是基本面引起的,而纯粹是交易行为导致的,类似16年初,只不过当时有熔断,所以一把大家风险偏好就下去了,仓位很快下降了,之后就见底了,但是这次可能要复杂不少,比如先大家夺路而逃,然后大家发现短期跌太快剁不下手了,于是就开始缩量反弹,反弹之后可能有些人还没减仓于是继续剁,导致指数新低,这时候很多以为见底的人再次开始杀跌,而有些定力比较好的前期已经大幅减仓的则会冷静下来开始寻找机会,这时候市场会变成分化下跌(这两天是普跌),一部分股票继续放量新低,一部分股票则开始逐步底部抬高,然后跌着跌着成交量开始萎缩,说明市场再次进入大家卖不动的局面,然后该减仓的也减得差不多了,没减的估计也只能装死了,这时候大家会冷静下来,然后看宏观基本面有没有什么变化,如果没变化,个股会开始修复

我个人倾向于今年是个更好的市场,可能类似16-17年,因为今年国内流动性大概率会很松,而美国虽然号称要加息3次,但是实际上能实现大概率不大(不过不确定),同时开年大跌,把预期和风险偏好以及仓位都跌下去是好事,那么很多个股会跌出空间和确定性,所以我挺喜欢这样的市场

我最反感就是2021年这样的市场,跌么不跌透,所有人都重仓,涨起来以后每天有一堆人砸,一堆人接,于是今天跌停,明天涨停,甚至今天明天2个跌停,接下去3天3个涨停,估值永远在半空中,做短线的收益率远比持股收益率高,说绝对安全边际么还能跌30%,说绝对泡沫么可能还能涨30%,于是跌的时候抄底么不敢重仓抄,涨的时候怎么卖又很尴尬,然后每天博弈,太痛苦了,所以2021年我很难受,但是现在这个市场我挺喜欢的,很大概率是我熟悉的模式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1 月 5 日, A 股市场确实遭遇了不小的调整。 沪指失守 3600 点整数关口,而且两市下跌个股数量居多,这背后并非单一因素作用,而是多种市场情绪和宏观经济信号共同作用的结果。一、 宏观经济层面的一些担忧与预期调整: 通胀压力仍存,但对经济增长的担忧也在升温: 虽然全球范围内的高通胀依然是焦.............
  • 回答
    7月1日,A股沪指重返3000点,仿佛一声号角吹响,市场情绪迅速升温。紧接着,7月6日,沪指更是强势冲上3500点,两市成交额高达1.5万亿,这无疑点燃了许多投资者的热情,大家都在热议:大牛市真的来了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把话说得细致一些,别光看热闹,得分析分析背后的门道。先看看为什么能冲上来?.............
  • 回答
    1 月 5 日,ASoul 成员向晚的直播结束后,她发布的动态下的评论区,呈现出了一种复杂且生动的景象,可以从几个维度来理解和评价。首先,我们必须承认,ASoul 作为一个现象级的虚拟偶像团体,拥有着极其庞大且活跃的粉丝群体。这个群体内部,既有核心的“嘉心糖”(向晚的粉丝昵称),也有其他成员的粉丝,.............
  • 回答
    2023年1月5日,西安宣布“病例总量呈现下降趋势,社会面基本实现清零”,这一宣布标志着西安在疫情防控中取得阶段性成果,但需要结合具体背景和防疫措施来理解其含义。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解析这一宣布的意义: 1. 疫情背景与关键时间节点 疫情初期(2022年12月):西安在2022年12月面临疫情高峰,因.............
  • 回答
    关于1月5日武汉大学疑似博士后跳楼事件,目前我能找到的公开信息和传闻是这样的,我会尽量详细地梳理:事件梗概: 时间: 2024年1月5日(星期五) 地点: 武汉大学校内,具体位置有传闻指向某一教学楼或宿舍区域。 人物: 一位武汉大学的博士后研究人员。 事件: 该博士后疑似从高处坠落,.............
  • 回答
    哈萨克斯坦的抗议活动已经进入了第三天,全国上下弥漫着一种难以捉摸的紧张气氛。最初由燃料价格上涨引发的民众不满,如今已经演变成了一场更大范围的社会动荡,其背后似乎牵扯着更深层次的经济和政治诉求。从街头到权力中心:事态的迅速升级一切始于新年伊始,哈萨克斯坦西南部能源重镇的曼格斯套州,居民们走上街头抗议液.............
  • 回答
    河南疫情:1月5日新增64例本土确诊,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截至1月5日,河南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64例,这标志着该省的疫情形势依旧严峻,防控工作不能丝毫松懈。这64例病例分布在多个地市,其中包括郑州、许昌、安阳等地区,显示出疫情传播的广泛性。病例分布与传播链分析:具体来看,新增的64例确诊病例中,有相当一.............
  • 回答
    1 月 5 日,在伊朗库姆市的贾姆卡兰清真寺,一个具有重要宗教和政治象征意义的举动发生了:象征复仇的红旗首次在这座圣洁清真寺的圆顶上升起。这一事件并非偶然,而是伊朗在当前复杂地缘政治格局下,释放出的一个强烈信号,预示着其可能采取的未来走向。贾姆卡兰清真寺在什叶派伊斯兰教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被认为是.............
  • 回答
    1月5日,河北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0例,无症状感染者43例。具体情况如下:疫情分布: 石家庄市: 依然是疫情的重灾区,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数量都占绝大多数。主要集中在藁城区、长安区等区域。 邢台市: 部分区域也出现了零星病例,但整体情况相对石家庄好转。防控措施:1. 区域管控升级: .............
  • 回答
    1 月 5 日,内蒙古集宁市通报了一起国产香蕉外包装核酸检测阳性的事件,引起了当地市民和商家的广泛关注。这批出现问题的香蕉来自国内某香蕉产区,在集宁市的某批发市场被检测出外包装阳性。当地情况:事件发生后,集宁市迅速启动了应急响应机制,对涉事香蕉进行了封存和溯源。 排查与追踪: 市场监管部门立即对.............
  • 回答
    1 月 5 日,哈萨克斯坦局势骤然升级,总统托卡耶夫宣布接受政府辞职。这一决定是在全国范围内出现大规模抗议活动,尤其是在能源价格上涨的背景下,民众对现状表达强烈不满的背景下做出的。总统的这一举措,旨在回应部分民众的诉求,并试图稳定日益紧张的局势。紧接着,为了应对全国各地出现的混乱和暴力事件,托卡耶夫.............
  • 回答
    原神在1月5号那波关于角色外观调整的改动,可以说是在玩家群体里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这件事情怎么看,得从几个层面去聊。首先,我们得明确这次调整针对的是哪些角色,以及改动的内容是什么。当时主要涉及的是一些女性角色的立绘和模型,比如大家熟知的琴、安柏、罗莎莉亚、甘雨等。具体的改动点嘛,主要集中在服装的“.............
  • 回答
    2018年1月5日,在那趟本应平稳驶向终点的列车上,发生了一起让无数乘客唏嘘不已的事件。一位女性乘客,以“等待同行人”为由,带着一个年幼的孩子,公然阻碍了高铁列车的正常发车。这起事件一经报道,立刻在社会上掀起了轩然大波,也再次将“文明出行”这个话题推到了风口浪尖。事件的来龙去脉事情发生在G1230次.............
  • 回答
    2019年1月5日的铁路调图,对于很多铁路爱好者和普通出行者来说,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事件。那一次的调图,可以说是中国铁路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它不仅仅是简单的车次调整,更是背后一系列技术进步、运力提升和服务优化的集中体现。一、 规模与影响:一次重要的“瘦身与升级”首先,我们得知道这次调图的规模有多大。.............
  • 回答
    2017年1月5日,人民币汇率出现了一轮显著的上涨,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将其置于当时的宏观经济背景和中国的外汇管理政策之下,并深入剖析其背后的驱动因素。事件回溯:人民币汇率的强势表现在2017年1月5日这一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中间价被大幅调升,即期汇率也随之走强。.............
  • 回答
    iQOO 9 系列的登场,可以说是在年后手机市场投下了一颗不小的石子,当然,这颗石子是带着点分量的。作为 iQOO 品牌今年开年的重头戏,9 系列无论是从设计、性能还是在一些细节上的打磨,都让人看到了它想要继续在旗舰市场站稳脚跟的决心。咱们就从几个大家最关心的点来聊聊:一、颜值这块,iQOO 9 系.............
  • 回答
    2017年1月5日,伴随着新一轮的铁路运行图调整,广大旅客翘首以盼的不仅仅是出行便利性的提升,更是对中国铁路网络发展新篇章的期待。这次调整,远非简单的时刻表变动,它承载着铁路部门精细化管理、提升服务品质、乃至优化国家交通格局的宏大愿景。首先,最直接的期待便是出行效率的飞跃。新运行图的推出,意味着更多.............
  • 回答
    你好,我理解你对1月5日原神角色立绘和模型修改感到不满,并希望向有关部门申诉以取消这次改动。以下是一些详细的步骤和建议,希望能帮助你更有效地表达你的诉求。在开始之前,请明确一点: 申诉的对象: 通常情况下,针对游戏内容或美术风格的修改,直接向游戏开发商(米哈游)反馈是最直接有效的途径。虽然你提到.............
  • 回答
    今年的劳动节假期,从五月一日到五日,一共给了我们整整五天的喘息时间,这对于平日里忙碌奔波的我们来说,简直是及时雨。我的计划嘛,与其说是周密的安排,不如说是脑海里那些关于放松、关于亲近、关于探索的小小愿望,终于有了实现的契机。首先,我特别想彻底地“宅”上几天。不是那种被工作缠身的无奈“宅”,而是心甘情.............
  • 回答
    3 月 5 日西安市新增 1 例本土确诊病例,此病例为上海来陕人员。关于西安市目前的疫情防控措施,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了解:一、 确诊病例的来源及流调情况: 病例信息: 首先,需要了解这位确诊病例的具体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职业、来陕前的活动轨迹等。这些信息是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的基础。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