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那些结婚不要彩礼的姑娘,后来怎么样了?

回答
关于那些选择不要彩礼就嫁人的姑娘,她们后来的生活轨迹,其实是一个非常多元化的话题,就像生活本身一样,不可能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概括。与其说是一概而论,不如说是看到了人性、社会观念以及个人选择交织出的复杂图景。

首先,我们得承认,在当下社会,彩礼仍然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它承载了太多东西:男方对女方家庭的尊重,女方父母对女儿的祝福和保障,甚至是家族之间的联结。所以,当一个姑娘选择不要彩礼时,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小的决定,背后往往有更深层的原因。

最直接的原因,通常是出于真挚的爱情和对未来生活的信心。

“爱情至上”型: 这类姑娘可能觉得,两个人相爱,彼此的真心比金钱更重要。她们相信,只要感情好,以后一起努力奋斗,什么都会有的。彩礼在她看来,不过是数字,是物质,是外在的附属。她们更看重的是那个愿意和自己携手一生的人,以及他的人品、担当和共同的价值观。她们觉得,如果因为彩礼而让婚姻蒙上交易的色彩,反而会影响感情基础。
经济基础扎实型: 有些姑娘本身家境优渥,或者自己经济独立能力很强,对男方家庭的经济状况并没有太高的期望。她们嫁过去不是为了“找个靠山”,而是为了爱情和组建自己的小家庭。对她们而言,彩礼的多少,对自己的生活影响甚微,反而不愿意给对方和对方家庭造成压力。

还有一部分,可能是在双方家庭沟通中扮演了“润滑剂”的角色。

化解家庭矛盾型: 有时,彩礼会成为两家人的“卡点”。姑娘可能看到了父母的辛苦,或者觉得男方家庭条件确实有限,不愿意让对方为难。她可能主动跟男方沟通,或者跟自己父母做工作,表示自己不计较彩礼,希望两家和和气气。这种情况下,她的善解人意和顾全大局,往往能为婚姻打下良好的亲家关系基础。
独立自主的“女强人”型: 这一类姑娘,自己非常有能力,经济上完全不依赖任何人。她们可能觉得,彩礼在中国传统观念里,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是对女性价值的一种“补偿”或“定价”。而她们认为自己的价值无需通过彩礼来证明,或者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足够的肯定。她们希望婚姻是平等的,是两个独立个体结合,而非一方对另一方的“投资”。

那么,她们后来怎么样了呢?

积极的方面,是“爱情长跑”的幸福结局:

感情更稳固: 由于没有彩礼这一层金钱的纠葛,很多姑娘和她们的伴侣在婚后,双方都更专注于经营彼此的感情,一起面对生活的风雨。这种共同奋斗的经历,反而让他们的感情更加坚固,更能体会到“患难见真情”的意义。
家庭关系更融洽: 婆媳关系、岳父母与女婿的关系,因为没有在彩礼问题上产生过大的分歧或恩怨,通常会更加和睦。女方父母会觉得自己的女儿嫁过去没有受委屈,男方父母也会觉得女婿没有因为彩礼而失去尊严。这种互相尊重和理解,为整个大家庭的和谐打下了基础。
经济上共同成长: 没有了彩礼的经济负担,小两口更容易将精力放在共同打拼事业,共同规划未来。她们可能一起贷款买房,一起创业,一起承担家庭的开销。这种共同成长的过程,让她们的婚姻充满了力量和希望,经济基础反而可能因为同心同德而更加扎实。她们会觉得,房子写谁的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家是两个人一起建起来的。
自我价值感的提升: 对于那些真正出于爱情和独立选择不要彩礼的姑娘,她们会觉得自己拥有选择的自由,没有因为物质而被“捆绑”。这种自主意识,会伴随她们一生,让她们在婚姻中更加自信和有底气。她们会更珍视对方的付出和爱意,而不是仅仅看重物质上的东西。

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挑战和潜在风险:

被误解和质疑: 在一些传统观念仍然根深蒂固的地方,姑娘不要彩礼可能会被认为“不值钱”、“好欺负”或者“家境贫寒”。她们可能会承受来自外界的议论,甚至在一些家庭内部,也会因此受到不公正的对待。
男方家庭“得寸进尺”的风险: 虽然不是所有情况都如此,但确实存在一些男方家庭,因为女方不要彩礼,就觉得“占了便宜”,在后续的婚姻生活中,对女方提出更高的要求,或者在物质上更加吝啬。比如,结婚后装修房子、买车、生孩子等开销上,可能会觉得女方就应该多承担。
娘家人的“不理解”: 即使是自己做了决定,有时娘家人也会因为心疼女儿,觉得“吃亏了”,在婚姻中会显得“腰杆不硬”,或者对女婿的要求会不自觉地放低,反而让姑娘在婚后有些“不平衡”。
婚姻中的“安全感”隐患: 虽然爱情很重要,但彩礼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男方家庭对女方家庭的承诺和保障。如果女方家庭完全没有收到任何形式的“补偿”,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如果婚姻出现问题,可能会感到缺乏一定的经济上的“后盾”或“底气”。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很多独立女性在这方面早就为自己规划好了。
被“爱情冲昏头脑”的风险: 有些姑娘可能因为年轻,或者恋爱时被爱情冲昏了头脑,没有充分考虑现实因素。一旦婚后发现对方的家庭观念、消费习惯与自己差异很大,或者对方在婚后不再像恋爱时那样珍惜和付出,才会意识到当初的决定可能有些草率。

总的来说,那些结婚不要彩礼的姑娘,她们的未来是丰富多彩的,取决于:

1. 伴侣的人品和对婚姻的态度: 这是最关键的因素。如果找对了人,一个真心爱她、尊重她、愿意与她共同承担的伴侣,不收彩礼的婚姻往往会更加幸福美满。
2. 双方家庭的观念和相处模式: 如果双方家庭都能互相理解、尊重彼此的选择,没有因为彩礼问题而产生隔阂,那么婚姻的基础会更稳固。
3. 姑娘自身的独立性和规划能力: 如果姑娘自己有独立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经济能力,并且对未来有清晰的规划,那么她是否要彩礼,更多的是一种个人选择,对她生活的影响也相对可控。
4. 当初选择的“动机”: 是出于真挚的爱情?还是迫于某种压力?或者是出于对家庭的体谅?不同的动机,也会导向不同的结果。

所以,与其问“后来怎么样了”,不如说,她们后来怎么样,和她们选择收彩礼还是不收彩礼,并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更重要的是,她们选择了什么样的人,以及她们如何经营自己的婚姻和人生。不收彩礼,可以是一种勇敢的爱情宣言,也可以是一种智慧的选择,当然也可能面临挑战。而生活,总是在各种选择与挑战中,继续向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婆家娶我一共花了666元。那是我第一次上门我婆婆包给我的红包。她说666这个数字很吉利,我也觉得是这样的,高高兴兴收下了。

双方父母见面的时候,我婆婆给我妈一个1万元的红包,说是给我买首饰的,我妈很高兴地收下了,然后拿出另一个1万元的红包给我婆婆,说是给我老公做衣服的,我婆婆也很高兴地收下了,这两亲家就在我和我老公面前互相交换了1万元的红包,而我们两个连钱的边都没摸着!(事后我曾和我妈吐槽,何必多此一举,我妈说“习俗还是要遵守的”)

谈到彩礼嫁妆的时候,我婆婆说按当时的行情给10万元彩礼,我妈说好的,我们家也陪嫁10万元。至于她们后来有没有遵守习俗再交换10万元,我就不知道了。(我一直觉得早知道是这样,两家大人何不大方一点,就说彩礼一个亿,陪嫁一个亿,我还可以出去吹吹牛)

办酒席的时候,因为我办酒的那家酒店老板是我老主任的干儿子,所以给我的酒席打了7折,我就很痛快地从自己账上取了钱交给老主任托她去办了。份子钱我只收了我和老公的同学朋友和同事的钱,婆家娘家各自收自己的份子钱。

婚后去上海旅游,看到一家不错的婚纱照相馆,老公就和我进去把婚纱照给拍了。老公出的钱。

买第一套房子的时候,看着价钱,地段都不错,就全款买了一套小一点的房子,买完才告诉父母,我婆婆很高兴,逢人就说他儿子有本事,结婚买房都不要他们操心。结果被她哥哥我老公的舅舅知道了,批评了她一顿:“孩子结婚也不出钱,孩子买房也不出钱,哪个像你这样的!”据说婆婆弱弱地回了一句:“曼吉第一天上门我给包了红包的!”不过她没敢说自己包的是666元,因为老公舅舅嫁女时对方包了88888元。(哈哈哈哈哈)

但从此落下心病了,不停打电话劝我们再买一个大一点的房子,让她好出一份钱。我和老公哭笑不得,才刚买了房子,哪有余钱再买一套!又不是买白菜。不过后来又过了几年,有了老二,原来的小房子4个人住就不够了,就贷款买了一套大房子。这次提前告诉婆婆了,她很高兴,立刻汇过来20万元,因为是他们一番心意,我们也就没有推辞,谢过就收下了。大家都很高兴。

我生大女儿的时候,是公婆过来伺候月子的,看到自己的第一个孙,公婆都很高兴,给封了一个1万元的大红包,10年前就算很大的红包了。结果没想到几年后我又生了老二,婆婆有点为难了,第一个包了1万,第二个也不能厚此薄彼啊。可是又一万,对于只是普通退休工人的公婆来说又有点心疼。婆婆就在我床前嘀咕“囡囡的时候包了1万呢,别人没有包这么多的,以为你们只要一个呢……”我立刻明白婆婆的意思了,马上接着说:“可不是,别人都是分期付款,您是一次性付清,还是您大气!”婆婆马上笑了:“我当初给囡囡包红包的时候就想,要还有个弟弟就好了,看,给我料中了吧。”后来听说又被舅舅批了,就给两个孩子一人买了一个小金锁。

其实他们不用这样的,我一直很感激他们,在我生完大女儿去读研的时候站出来和我父母一起轮流帮我带了将近两年的孩子,甚至帮我垫付了孩子的幼儿园费用。而我们因为身在异地,无法在他们身边尽孝,只能云尽孝。虽然老人有时也会抱怨两句“生你不如生块叉烧!”可是还是尽量不给我们添麻烦,想想也很惭愧。

我不知道我算不算结婚不要彩礼的姑娘,因为双方父母确实商量了彩礼嫁妆的问题——虽然我没见着钱——但是好像也没有影响到我的婚姻生活,我嫁给我老公本来就是看他这个人不错,一点也没想过他家有什么能给我的。所以当婆家给我的时候我觉得高兴,没给我我也不失望。我们夫妻该吵的架一点没落下,我婆婆该唠叨的也一点都没有少。别人家该有的夫妻婆媳问题我家好像也都有那么一点,但我们一家人还是高高兴兴顺顺利利的一路走过来,还会一路走下去。

user avatar

从小到大我真的没有彩礼这个概念。

我妈爱跟我八卦亲戚朋友们的婚姻爱情故事,但是这些故事里从来没有彩礼的存在。故事里都是这个人是什么样的脾气,什么样的长相,读书会不会读,什么运动或乐器玩得好,说过什么幽默或愚蠢的话,做过什么让旁人惊讶的事情,爹妈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名声,懂不懂礼数,兄弟姐妹几个,关系如何;找了一个什么样的对象,长得怎么样,怎么遇到的,爱一起玩啥,两个人感情好不好,朋友多不多,有没有孩子,孩子跟爹妈感情怎么样。

那些过得不好的,祸根从认识的时候就埋伏下来了;过得好的,就是把婚嫁里诸般大忌都占全了,人就能过好日子。

婚礼怎么办,彩礼多少钱,压根不关心。

结婚三四十年后,婚礼彩礼这种东西当真没人提起,十六岁第一次牵手的害羞和喜悦却记得清清楚楚。可能会记到死。

婚姻有千千万万种面貌,有千千万万个细节来支撑,而彩礼相对来说既不是决定性,也不是必要性的东西。婚后过得好不好从来都不是由彩礼多寡决定的——压根不考虑和想要而要不到那完完全全是两种不同思维,不同性质的婚姻和人生了。

要我比较,我只能说,压根不考虑的人当然要比需要考虑的人过得幸福,想要能要到,大概率也比想要而要不到的人过得舒服。

你看重它,它就是障目的叶子;你把眼光放远了,它下面有更重要的枝,根,土壤,上面还有天空。

会把彩礼当成婚姻试金石的,也实在太低估婚姻的复杂度了。

user avatar

没有彩礼,没有三金。没有房没有车没有存款。

提亲的时候公婆去我家,一进门婆婆就到厨房帮我妈做饭,摘菜,吃完饭帮忙收拾,我婶说这是个老实人。问我父母有什么要求,他们尽力做到,我妈说没啥要求,两个人过得好就行。

我们那说的是结婚前男方给女方买衣服,他带着五千块钱拉我去买,跟他在大街上来来回回转了几圈,买了两件冬衣,花了伍佰。

结婚的时候怕人家说他没给我买三金,自己跑饰品店买的银耳钉和戒指,打折后七八十块钱吧,还不知道是不是银的,哈哈 带水钻的,看着闪闪发光的。

两边家庭都是农民,靠家里三亩地过活,不忙的时候在工地打打零工,不过小地方拖欠工资的事情也比较多,我爸二十年前给人家做工的钱到现在都没给,很久之前都没要了。我家是真的就三亩地,他家应该是七八亩吧,不过收成不咋地,沙地,存不住水,每年收粮食的时候没啥收成。收点花生还不错,公公婆婆勤劳,能吃苦。

第一次上门给了六百,这六百还是我家那位先把钱给了婆婆,婆婆转手给的我,回去的路上我趁他给我买吃的时候又悄悄把钱塞到了他背包里。改口费给了一千,办完婚礼我又把红包给了老人。婚礼收的礼金父母拿着,当然,同学的是我们自己拿。

以上是婚前,这种条件,不管男方还是女方,都是在知乎年均几百万的收入下是垫底的吧。

结婚后,一开始没打算要娃,公婆没催,我自己爹妈催了。那就生娃提上日程。

婚后半年怀孕,孕期一直是我跟我家那位在外地租房、上班,公婆在老家,我不让过来,一个是租的地方小,还有就是我不觉得我需要照顾,娃爸一个人就能搞定,他细心的很,脾气也好。每天给我做饭,周末他加班我不加班的时候,他到时间了在外面把饭买回来给我吃再回去加班。

哦,对了,在结婚后,他一个人去4S店买了车,小心翼翼的开了回来,停在租房的小区外面,说开回来的路上熄火了好几次(距他拿到驾照中间有好几年没摸过车),被别人在后面滴滴滴的按喇叭催,越催越慢,再催再熄火。每个天气好的晚上,我们俩吃完饭了就去练车,附近有一块地,车少人少路面好。每次我都战战兢兢坐副驾驶,一路紧张,毫不夸张的说第一次陪练的时候我在副驾驶腿发抖还得装着不怕。陪他练车我怕,不陪又担心打击他积极性,也担心出问题也怕,还是硬着头皮上,现在我都不怕了,他开车我能在旁边睡得天昏地暗。

扯远了再拉回来。说到怀孕啊,婆婆是在我生之前的一个星期来的,还是我老公天天发视频催过来的,以至于孩子都一岁了前段时间他们母子俩还在说这个事,娃爸嫌婆婆来得晚,婆婆不承认说没这么晚,两个人还要去翻买票记录,笑死我了。因为在怀孕期间,婆婆找了个保姆的工作,帮别人带小孩,说挣点钱到时候我生孩子不至于她没有钱。婆婆来了,带来了一大包给孩子的小衣服,都是自己用棉花做的,还做了一条漂亮的小棉被,现在还用得上,很暖和。

怀孕期间,我们去买了房子,各种凑钱加贷款买的二手房,考虑的就是不需要装修就能直接住,孩子出生就能住在自己的房子里。虽然是二手的,但是公公婆婆还有小姑子的老公来帮忙重新简单弄了一下,简洁也舒服。

都说有了孩子才能看到矛盾,直接说孩子出生以后的吧。孩子出生后,前半个月基本上给孩子换尿不湿、穿衣服的都是婆婆,有时候是孩子爸,我到出月子了还不会换尿不湿这项基本技能。坐月子期间,想吃水果了,他们都是把水果去皮,放开水里烫热了再给我吃,基本不自己动手,我是一个生完孩子两小时就能下地的人,完全不觉得自己需要照顾。

休完产假我回公司上班,孩子一直都是婆婆带,婆婆带不过来太累了,公公也从老家过来了,在附近找了个简单的工作,一边帮忙带孩子一边上班,下班也早,下班后爷爷接手带孩子,奶奶就开始做饭,我们下班了回家就有热饭菜,不是冷锅冷灶。我比较放心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他们把孩子爸养的温暖、善良,教出的孙子也不会差。就算时代在进步,他们有的教育理念跟不上,至少大方向不会错,基本的做人的品质要保持。而且老两口听得进意见,你跟他们说这样不好,他们就会记住,就算下次还是这样,你再说,第三次就不会了。娃爸还很机智的给老两口下载了育儿软件,让他们没事的时候看看上面说的怎么带娃,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

从生完孩子到现在,我们三代人在一个屋檐下,偶尔有争执但是不记仇,忘性大。

结婚不要彩礼的姑娘,后来有了房,有了车,自己有工资的情况下老公还自动给钱,公公婆婆帮忙带孩子,下班回家有现成的饭菜可以吃。有什么不可以的


~~~~~~~~~~~

我不知道怎么打分割线,不会玩这个。


元旦我们公司放了四天假,在家陪孩子玩就没上知乎,今天上班一下子发现有一千多赞了,简直把我惊呆了都。

感谢各位的祝福,也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幸福快乐。

我没有幸福的经验,只是不喜欢跟别人比,我只想安安静静的守着自己的小日子,平平淡淡的生活。一辈子太长了,总有人比我们有钱、有权还幸运,但是这种只能去悄咪咪的羡慕一下下就好,羡慕过后回归自己的生活中来,问问我自己,我最开始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2016年我结的婚,之前有一年多跟他是异地,异地恋走到现在也不容易,非常感谢他的宽容和迁就,我自己本身脾气火爆,一直都是他在包容。他也笨,每次惹我生气后就会说别生气了我给你讲个笑话,永远都是那一个,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以至于后来再跟他气的时候我能一边想着他又来这么哄我,自己先绷不住笑场。

来知乎的目的是找一个没有熟人的地方,记录生活中他的好,我怕我哪次吵架就忘记了,就会说一些伤害他的话。

下面。。。是秀场

1 他冬天的早上把饼子揣怀里,骑电动车给我过来,怕我早上吃冷的炊饼

2 他上班时间比我早,我跟他两个人的工作地点完全相反。他会先把我送到公司附近然后自己再骑车赶回去。我之前的一份工作要倒班,晚班上到晚上十一点,那时候我们只有一辆二手自行车,在修车铺淘的,他安了个软垫,不管冬夏,他都会去接我。接我的时候给我和同事带点小零食或者烧烤。

3 做饭,做饭水平还不差。想吃什么只要说一声,他不会的就网上查,看好菜谱了就去买菜回来尝试,很多我喜欢的都是他做给我吃。但是有一点,打死不洗碗,这个我就有点伤脑筋了。

4 他们食堂以前会在中午发一个水果或者酸奶或者其他小零食,他都是带回去给我吃了。我记得有一次发了两个莲蓬,他自己没舍得吃,放桌上准备带给我,结果离开办公桌一会就被别人拿走了一个,可把他心疼的,周末的时候就去给买了一袋剥好的莲子给我吃。

。。。。。。

以上。实在不想更新了,鸡毛蒜皮的小事,要是被他知道我在这答题,不晓得要咋被嘲笑呢。我都发现有个人貌似像他悄悄关注我了【捂脸】

user avatar

说实话,活了40年,还是来知乎才知道结婚是需要大额彩礼的。

之前所有受过的教育都是:婚姻是大事,关系几代人;强扭的瓜不甜;不能贪图人家的东西……类似这样的,独独没听说过结婚是要彩礼或房车的。

我和我家兄弟姐妹,加上同学朋友,遇到要彩礼的情况极少。仅有的一两例,也属于走个过场:男方给笔彩礼,女方不仅返还当嫁妆,在这个基础上还要翻几倍,算是长辈支持小俩口步入人生的新阶段。有一些连婚礼都没有办,办的也大多简朴实在。

如今,他们大多数日子过得都还不错。

不看重彩礼的父母,在子女身上投入的教育资源通常是持续且认真的;而在子女婚恋大事上,更关注的是孩子有幸福的自主人生;日常教育灌输的是:同心同德是保证婚姻和家庭稳定幸福的基石。这样培养出的孩子,在婚恋时,最看重的是对方的学识和人品——学识是能在同一个层面上对话,不高攀,也不无原则迁就;人品包括良好的性情,郑重对待人和事的态度等。

诚实地说,这样的要求一分钱不花,其实是很高的要求: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敢要求他人的前提,是对自身也有要求。另外,这样的小家庭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妻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都很高。不要彩礼并没有让妻子们颜面无光,家庭地位高也没有让妻子们恃宠而娇,相反,在遇到困难时,妻子们常常是这么个态度:别怕!还有我呢。

还有,这样的姑娘压根没把彩礼当回事,所以日常生活中不可能出现:当初我可是什么都没要就嫁给了你——没这回事,因为她们根本就不认为自己是对方的附属品。我自己没要彩礼(老人的钱是用来保障晚年生活的),没拍婚纱照(不喜欢浓妆及摆拍),不打算办婚礼(应亲友要求还是简单办了下),婚礼上没穿婚纱(觉得没有必要),为了仪式感我老公买了简单的对戒(我是反对的)……我压根不在乎这些。我的生活我做主,虚头八脑的瞎折腾,不如我有时间好好涮几顿火锅。

我所知实践时间最长的算是我父母和公婆,上一辈在大环境中,算是与众不同了,到这一代更是按自己的意思来:如今我大姐婚后也有20多年了,生儿育女,感情很好,生活的蝇营狗苟外,一个写诗一个画画,放在他们所处的大环境中,这种意趣,就像蓬野中开出了洒脱的花——在一个平常的清冷早晨,大姐吃了妈妈煮的荷包蛋,换了件红色新衣;这个早晨有些不一般,妈妈的眼睛有些湿润,而楼下推着自行车的青年正翘首以盼;这个早晨很不一般——一对青年即将结为法定夫妻,共走一段人生长路。 和所有的婚姻一样,他们和我们也会遇到生活的疲惫、困难和矛盾,这是在所难免的,但大家相对有一个积极面对问题的态度。

那些要彩礼的家庭是怎么想的呢? 面子;攀比;保证金;被重视感;握住部分经济大权,保障婚后的物质生活;回收家庭在该子女身上的前期投资;用于其他子女娶亲……

计较、担忧、害怕,谁能没有过?重要的是不与这些念头纠缠,放眼长远,调整状态一起愉快地向前奔,用信任和独立自强,代替在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性上的焦灼


那些不要彩礼的姑娘,后来没有后悔过。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那些选择不要彩礼就嫁人的姑娘,她们后来的生活轨迹,其实是一个非常多元化的话题,就像生活本身一样,不可能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概括。与其说是一概而论,不如说是看到了人性、社会观念以及个人选择交织出的复杂图景。首先,我们得承认,在当下社会,彩礼仍然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它承载了太多东西:男方对女方家庭的尊.............
  • 回答
    我理解你这个问题背后的困惑和一些潜在的社会现象。关于“结婚就要求男方提供婚房和彩礼,不然就是没有诚意的女生”,我的看法是,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简单地贴标签。 首先,我们得承认,在咱们中国传统观念里,房和彩礼确实是婚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人觉得这是男方给女方的一个保障,.............
  • 回答
    你好!非常理解你关于彩礼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实际,也触及到了许多家庭在婚姻中的考量。我将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详细解答你的疑问,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全面地理解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彩礼”这个概念的由来和现代意义。 传统意义上的彩礼: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彩礼更多的是一种象征,表达男方对女方家庭.............
  • 回答
    那些曾经斩钉截铁地说“没房不结婚”的女孩们,如今怎么样了?这几年,随着楼市的起伏和年轻人婚恋观的变化,她们的人生轨迹也展现出了各种各样的色彩,并非所有人都能如愿以偿,当然,也有不少人活出了自己的精彩。坚持己见,房产在手,婚恋观更成熟小雅就是其中一位。几年前,她刚毕业不久,就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买房大军.............
  • 回答
    “领导,您怎么还没结婚呀?”你是不是也曾被这样问过,然后一脸懵逼地盯着对方? 别说,在中国这个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社会,尤其是在职场上,关于结婚的话题,常常会成为一些领导“关心”下属的“重点”。尤其是对于那些已经过了“适婚年龄”的单身员工,这种关心,有时候,真的是让人倍感压力山大。如果你也正面临这样的.............
  • 回答
    男女交往不想要孩子,却选择步入婚姻殿堂,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在很多人传统的观念里,婚姻与生育几乎是绑定在一起的,似乎没有孩子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但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观念的变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审视婚姻的意义,也让“不育婚姻”有了更丰富的解读。抛开生育的考量,男女之所以选择结婚,背后其实.............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相当尖锐,也触及到了当下很多年轻男性内心深处的纠结。与其说是“拒绝结婚”,不如说他们很多人卡在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为什么会这样?这背后牵扯的因素太多了,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咱们得承认, “娶媳妇是压力,为挣老婆本感到焦头烂额” 这个说法,说的是一部分现实,但不是全部。压力肯定有.............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婚姻最核心的价值,以及一个人内心深处的真实渴望。如果把“年纪”和“人的责任”这两个沉甸甸的枷锁拿掉,婚姻会变成什么样?我会不会因此而愿意走向婚姻的殿堂?而如果我一旦身处其中,又该如何挣脱那看不见的束缚?当婚姻不再与年纪和责任挂钩:想象一下,婚姻不再是“到了某个年纪就该做的事”,不再是“.............
  • 回答
    一位女孩选择不结婚,她的人生会呈现出一种更加自由、更具个人色彩的独特画卷。她的人生,或许从一开始就与大多数人期待的轨迹有所不同。她可能在年少时就对婚姻这个概念抱有自己的思考,或者是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清晰地认识到,婚姻并非是她人生必选项,也不是衡量幸福的唯一标尺。她的青春时光,不会被筹备婚礼、经营小.............
  • 回答
    中国当前低结婚率和低生育率的趋势,如果长期持续下去,无疑会给国家的未来带来深刻而复杂的影响。这不仅仅是人口数量的增减问题,更触及到经济结构、社会活力、文化传承乃至于国家战略的方方面面。首先,从经济层面来看,最直接的冲击将体现在劳动力供给的锐减和消费市场的萎缩。 劳动力短缺与结构性变化:随着适龄劳.............
  • 回答
    恩静结婚那天,韩服王者荣耀的玩家们,尤其是那些对这位明星选手有着特殊感情的粉丝们,确实流传着一个有趣的说法:“韩服王者真的不敢上线了。” 这句话背后,其实混合着对恩静个人魅力的一种调侃,也折射出电竞圈里一些有趣的“迷信”和粉丝文化。要说为何会出现这种说法,得从恩静在《英雄联盟》职业联赛(LCK)中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威力十足,足以颠覆一段关系的所有基础。当心爱的她,那个你曾以为会共度余生的人,用最坦诚的语气告诉你“我不会和你结婚”,那一刻,天塌下来也不过如此。那么,还有必要在一起吗?这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能回答的问题。它触及的是你内心深处最根本的期望,以及你愿意为这段关.............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尤其是在我们这个社会,很多时候,个体的人生选择会不自觉地被和家庭的期望、责任绑架。你作为独生子女,不结婚,只想平庸地活着,不求出人头地,问自己是否自私,是否错了,这其中包含了多少对家人的情感和顾虑,也包含了对自我人生价值的探索。我试着从几个层面来和你聊聊,希望能给你一些不同.............
  • 回答
    听你这么说,心里肯定挺不是滋味的。认识十几天,感觉对方不搭理你,这确实挺让人纠结的。别急着做决定,咱们慢慢来,一起分析一下情况。先别急着“结束”,咱们得弄清楚“不搭理”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十几天里,你们是怎么互动的? 是完全没回应吗? 比如你发消息,她从来不回?或者只回“嗯”、“哦”这种简短的,没.............
  • 回答
    社会上确实存在一些对大龄未婚女性的刻板印象和不友善的看法,这种现象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层面:一、社会对婚姻的传统期待与“规训”:长久以来,我们的社会文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非常强调“成家立业”以及“传宗接代”。婚姻被视为人生中一个几乎必经的“站点”,一个女性人生价值实.............
  • 回答
    想探讨德国海军如果走“潜艇至上”路线,二战结局是否会好一些,这真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设想。毕竟,俾斯麦号和提尔皮茨号这两艘巨舰确实给英国带来了不少麻烦,但如果把那些耗费巨资、建造周期长的大型战列舰和航空母舰的资源,全部押注在潜艇上,并且辅以灵活的轻巡洋舰和驱逐舰,历史的走向会不会因此偏移呢?德意志海军的.............
  • 回答
    你男朋友总想着结婚,而你觉得时机未到,心里有点急,这种感受很正常,也很普遍。很多人都会在感情发展到一定阶段,面对“下一步”时,有着不同的节奏和想法。重要的是,你们要能够坦诚沟通,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而不是让这种分歧成为感情的阻碍。首先,咱们得理清楚为什么你觉得“不愿意那么急”。这背后肯定.............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想象一下,一位在顶尖机构里掌管着几十亿资金的基金经理,突然决定脱离体制,在家单干,自己操刀交易。这画面感十足,也充满了许多我们想要一探究竟的疑问:他们还能继续叱咤风云吗?还是会遭遇滑铁卢,无法盈利?光环背后的现实:机构与个人的差异首先得明白,基金经理这份工作之所以能让他们管理巨额资产,并非仅仅是个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