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样才能申报牛津大学?

回答
想去牛津大学读书?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绝对值得全力以赴!这里我结合自己了解的一些经验,尽量详细地给你说道说道,希望能帮上你的忙。

首先,得明白牛津招生的标准可不是看你成绩有多牛,他们更看重的是你潜力,是你是否对所申请的专业有真正的热爱和深刻的理解。他们的目标是找到那些能独立思考、善于分析、并且对学术充满好奇心的人。

一、 硬件基础:成绩是敲门砖

这块儿是基础,跑不了。

学术成绩(Alevels / IB / SAT/ACT等):牛津对成绩的要求非常高。如果你还在读高中,那么你在Alevels、IB、SAT/ACT等国际高中课程(或者国内相应的高中文凭)中的表现至关重要。通常,他们会要求你在主修科目上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比如Alevels是AAA或AAA,IB是3840分(包含三门高等级科目)。具体的要求会因专业而异,所以一定要去牛津官网查询你心仪专业的具体入学要求。
英语能力:如果你不是英语母语国家(比如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的学生,就需要提供英语语言能力证明。常见的有雅思(IELTS)和托福(TOEFL)。牛津对雅思的要求一般是总分7.5,且单项不低于7.0;托福则需要总分110,且写作不低于24。同样,某些热门专业的要求可能会更高。

二、 核心竞争力:不仅仅是成绩

光有高分是不够的,牛津更看重你的学术兴趣和潜力。

个人陈述 (Personal Statement, PS):这绝对是你展示自己的绝佳机会!在这里,你要充分表达你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你对这个专业有多少了解,你为此做了哪些准备,以及你为什么认为自己适合在牛津学习。
专业的热情:要具体!不要泛泛而谈“我喜欢历史”。而是要说“我对18世纪英国政治史的某个特定时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 并解释原因。
课外阅读和学术探索:你读过哪些与专业相关的书籍、论文、文章?参加过哪些相关的讲座、夏校、竞赛?这些经历如何加深了你对专业的理解?一定要说清楚这些经历带给你的启发和思考。
联系实际:如果可能,将你的学习兴趣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展示你的批判性思维。
不要背诵简历:PS不是成绩的罗列,也不是活动清单,而是你内心深处学术驱动力的呈现。
简洁有力:牛津对PS的字数有严格限制(通常4000个字符或500个单词),所以要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核心的内容。
推荐信 (Reference Letter):你需要一位非常了解你学术能力的老师来为你写推荐信。这位老师应该能够具体地评价你的学术能力、学习态度、批判性思维以及你申请的专业潜力。
提前沟通:提前和你的老师沟通,让他们了解你的申请意向,并提供你的PS、成绩单以及你对专业的思考,方便他们写出更有针对性的推荐信。
选择合适的推荐人:最好是教过你相关科目的老师,他们最了解你的学术表现。
标准化考试(如BMAT/LNAT/STEP等):很多专业,特别是医学、法律、计算机科学等,会要求学生参加特定的能力倾向测试。
BMAT (BioMedical Admissions Test):用于医学、牙科、兽医学等。考察科学和数学知识、批判性思维、写作能力。
LNAT (Law National Aptitude Test):用于法律专业。考察阅读理解、论证分析能力。
STEP (Sixth Term Examination Paper):用于数学、计算机科学等专业。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数学考试,考察解决复杂数学问题的能力。
充分准备:这些考试需要专门的准备,建议提前了解考试形式和内容,并进行大量练习。

三、 申请流程:一步一步来

申请牛津大学是通过UCAS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dmissions Service) 这个系统进行的。

1. 研究专业和学院 (Course and College):
专业选择:牛津有极其广泛的专业,从人文、社科到理工科,应有尽有。你要认真研究你真正感兴趣的专业,了解其课程设置、研究方向、未来发展等。牛津官网的“Courses”部分是你的圣经。
学院选择:牛津是学院制大学,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特色、社区氛围和住宿情况。你可以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学院,但牛津也有“Open Application”的选项,即不指定学院,由系统随机分配。大多数学生会选择一个学院,但你也可以不选。
2. 了解截止日期:
UCAS 申请截止日期:通常是每年的10月15日。这是全国性的截止日期,牛津大学的申请截止日期比普通大学要早。
国际学生:作为国际学生,申请流程和日期基本与英国本土学生一致。
3. 提交UCAS申请:
填写个人信息:包括你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如果有)、语言能力证明等。
个人陈述 (Personal Statement):这是UCAS申请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推荐信 (Reference):由你的学校老师提交。
能力倾向测试 ( if applicable):在UCAS截止日期前完成,成绩会直接发送给大学。
4. 提交额外材料(如果要求):
某些专业可能需要你提交额外的写作样本、作品集或者在线测试。例如,艺术、设计、建筑等专业需要作品集;一些人文科学专业可能要求提交已完成的学术写作。
要密切关注你申请专业的具体要求。

四、 面试:展示你的思考过程

如果你的申请材料给招生官留下了深刻印象,恭喜你,你会被邀请参加面试!这是牛津录取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

面试形式:通常会有两到三轮面试,每轮约2030分钟,面试官通常是教授或博士后。面试形式可能是在线视频,也可能是到校面试(如果是到校面试,牛津会提供一部分差旅和住宿支持)。
面试内容:
深入探讨你的PS:面试官会根据你的个人陈述提出问题,考察你对陈述中提到的内容的理解深度。
专业知识考察:可能会问一些与你申请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或稍深入的问题。
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会给你一些新的材料(如一段文字、一个问题、一个图表、一个数学题),让你当场分析、讨论,甚至解答。他们不在乎你是否能立刻给出正确答案,而更看重你的思考过程、如何运用已有知识去分析问题,以及是否能清晰地表达你的想法。
智力挑战:牛津的面试设计得很有挑战性,旨在发掘你的潜力。不要害怕被问到不会的问题,坦诚面对,并尝试去思考,去解决,这才是最重要的。
如何准备面试:
回顾你的PS:把你的PS中的每一个字都烂熟于心,并准备好如何深入阐述。
复习相关知识:针对你申请的专业,复习本科阶段可能涉及的基础知识,以及你在PS中提到的领域。
模拟练习:找老师、同学或者参加一些模拟面试,习惯在压力下思考和表达。
阅读和思考:多读与你专业相关的前沿文章、评论,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分析的能力。
保持好奇和开放:面试时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对新的知识和观点保持开放。

五、 结果公布

Offer:如果你通过了面试,并被认为符合录取条件,你可能会收到有条件录取(Conditional Offer),即要求你在完成现有学业时达到一定的成绩要求(如Alevels的AAA)。
无条件录取(Unconditional Offer):极少情况下会直接收到无条件录取。
被拒:如果未能达到要求,牛津也会给出一些反馈。

一些给你的建议:

尽早开始准备:牛津的申请是一个漫长而细致的过程,越早开始研究和准备越好。
深入了解你申请的专业:不要仅仅因为“名气大”而申请,一定要是发自内心地热爱和向往。
展现你的“独特性”:牛津希望看到的是鲜活的、有思想的学生,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学习机器。你的个人陈述和面试是你展现个性的绝佳舞台。
不要害怕挑战:牛津的申请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挑战,也是一次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多利用资源:牛津大学的官方网站上有非常详尽的申请指南和专业介绍,务必仔细阅读。很多学校也会有国际升学指导老师,可以寻求他们的帮助。

总而言之,申请牛津大学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你在学术成绩、个人陈述、面试表现等各个方面都做到最好。关键在于你对所申请专业的热情、你的思考深度以及你学习的潜力。祝你申请顺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大家好,我在牛津本地的高中完成了IB课程,目前是牛津大学历史系大二的一名学生。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申请牛津大学的经历,还有在牛津学习的一些精彩时光。

申请经历

在学习IB(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第一年里,我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提升平时成绩上面,尽力在mock exams中考出高分,这样既能收获不错的预估成绩,还能获得具有竞争力的transcript。要知道IB是一门对学生综合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所以我集中精力做好这一件事,在头半年为自己的六门学科打下扎实的基础。后面的半年里,我专注做一些与申请专业相关的project,有问题及时咨询专业课老师。

成绩稳定在年级前三名之后,我着手准备PS的写作素材。首先,我选择看一本我感兴趣的书,脱离课程大纲。边阅读边做笔记,记录自己的灵感,问题和个人感想。然后我还会去参加牛津大学的历史讲座,这里大家可以搜索Univeristy of Oxford Talks 就能查到开放的讲座。当时在学习和申请牛津大学的时候,记得我的历史老师也给我很大的帮助。他让我专门负责了TOK(Theory of Knowledge,IB每位学生必修的课程)中历史专题的一个项目。这个项目让我受益匪浅,自己亲自做采访,收集素材,写稿,最后还做了一个视频,供TOK老师作为教课素材使用。在牛津的一个面试中,正是从这个项目中学到的东西,让我在面对刁钻问题的时候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来回答。所有素材准备充分之后,我在IB第一年末和暑假就开始了ps的改写工作。这里劝大家尽早写完ps,因为后续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IB第二年已经完成ps的我,开始准备HAT考试了。HAT是牛津大学历史系的入学考试,我的准备方法就是做题。尽可能多些一些points,挖掘有用的信息,一开始不给自己设定时间限制。做过几套之后,我就在规定时间内做历年考题,提升自己的应试能力。在练习的过程中,我会整理出我的疑问,然后找老师讨论。再反复的咀嚼历年试卷,注重在每道题上拿高分。写到这,我要感恩一下我的历史老师,感谢他不厌其烦的为我开小灶,每次都耐心讲解,让我提升的很快。

HAT考完以后,我马上投入到面试的准备工作中,虽然还没拿到面试的interview,但为了提早准备,我给自己预留了一个月的时间。对于面试我其实比较茫然,不知道会出什么题目,心里直打鼓。我自己是按照ps和written work的主题进行扩展阅读,并且对自己ps里的每一个论点进行扩展,这样我就储存了大量的回答话术。其实面试环节有很多不定因素,非常考验临场发挥能力,所以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比如extract-based interview很大程度上靠平时积累。

牛津学习之新体验

导师会在每节tutorial之前给我们列一个书单,用于每周essay的写作。每张书单上都列有几十本书或者articles,包括了该主题的方方面面。这样我们历史系的同学每周可以根据书单来找自己要读的书,从而摄取知识完成essay。在此过程中,我还建立一些特别的友情。因为导师经常会布置一些冷门的书籍,它们又很难在图书馆借到。如果在自己学院抢不到,就只能借助其他学院的同学来帮忙了,因此认识了很多的朋友。

在牛津大学,历史系的学生每周必去contact hour只有两三个小时。但是别开心的太早了,因为即便就两个小时固定的课程,剩下的时间依旧很紧张,因为有那么多的书单和essay要完成。而且没有固定课程表就要求学生自己拥有很强的自律性和时间管理能力,一切全凭自己去规划。

还有一个比较奇异的事情。大一在考prelims的时候,我就很奇怪past paper上面的问题,绝大多数都是我从没学过,也没有看过的东西。后来才知道,每个paper 8节的tutorial,意味着8个小topic,根本没有办法涵盖整个period。这就意味着考官出的题目里,你是否能碰上自己学过的东西,要看命运。因为你真的无法揣摩出题人的喜好,所以没办法堵住topics。还有我发现学过的topic,在考题中经常以不同的形式出现。这就要求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在有限的时间里对topics扩展阅读。

牛津大学的学习生活确实很忙碌,而且也很特别,我非常的享受其中。因为在整个过程中我的收获也很大,全新的学习模式也让我乐此不疲,激发我的学习斗志。好了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到这里吧,希望想来牛津读书的小伙伴们能够从这篇文章中汲取一些经验,尽早踏入梦校的殿堂!

导师背景: 牛津大学历史系本科在读生。DIY完成大学申请,收到了包括牛津,UCL,华威等本科录取。 目前就读大二,对G5大学的录取要求以及牛津剑桥历届的面试题型和方式有着深刻的了解。 在在读期间为高中的学弟学妹指导修改文书,帮助他们获得了G5大学的录取或是通过与同学和导师的交流尽力帮助到你。


user avatar

因为我本科是在英国读的,适应了英式教育,所以对英国的大学有一种莫名的好感。

牛津大学,作为英国G5名校,自然也是我硕士理想的大学。为了被牛津成功录取,也是做了不少的努力,庆幸的是,我的所有努力都没有白费,最后成功进入到了我理想的大学。

第一部分:背景介绍

对于留学的准备过程而言,我还是有一些自己的经验和体会的,希望可以给题主带来一些帮助。

我本科是LSE的会计与金融系,GPA upper second division,大概均分68分,GMAT 760分,IR 7.0分,写作5.5分,因为本科是英国大学所以免语言成绩。

成功申请到了香港科技大学Investment management项目、帝国理工大学Investment & wealth management 项目、牛津大学Financial Economics项目、以及约翰霍普金斯大学Finance项目(带奖offer17500美元)。

最后选择了牛津大学,我的理想院校。

我对自己的职业规划还是比较明确的,大致的方向就是PE或者投行方向。

为了硕士的申请,本科期间也花了一些精力去实习,一共有3段实习经历,包括咨询公司、IBD以及二级市场调研。

可以说我的实习领域和范围都还是比较宽泛的,了解到的实务内容也会稍微全面一些。

通过这三段实习经历,我还是有很多的收获的,比如说我了解到了国际公司的报表;又比如说我在IBD的实习,让我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岗位,而且也了解到了如何分析一个公司以及对公司进行估值。

我个人感觉,实习的公司最好是专业对口的,也可以多积累几段实习。

在实习工作中,你会通过对比知道自己更喜欢哪个领域、岗位,同时实务能力也会有一定的提升,毕竟大学里学习的理论和实践还是有区别的。

一般商科的项目学制都比较短,一年或者一年半左右,往往入学后没有多久,就要找工作了,如果你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不是很清晰,到时候可能未必能一下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第二部分:申请前的相关准备

如果你真的想要去留学的话,请务必重视申请季前面的一个暑假。

一般在开学之后,都没有大块的时间去让你复习GMAT或者语言成绩了,建议你利用这个暑假搞定GT考试或者找一份含金量较高的实习。

题主是要申请英国G5大学商科项目的话,如果你的本科背景一般,以我个人来看的话,高分GMAT是很重要的。

原因是因为,一般申请G5名校的申请者都是985名校或者海本的背景,GPA3.7+,具备一定的实习经验。如果你的GMAT比较高的话,在申请中可以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第二,申请商科项目,实习经验很重要。

在CV的撰写上,要语言简练、逻辑清晰,基本上控制在一页A4纸之内,PS的字数大概也就几百词。你的科研项目经历、课外活动经历都是在一定程度上加分的,但是对于商科项目的申请而言,含金量很高的实习经验才是最加分的。

刚刚我已经谈到了,商科的项目学制都偏短,入学之后就要开始考虑毕业的就业规划问题。所以招生官们肯定是更倾向于招收具备实务经验,好就业的申请者,而不是找不到工作拉低就业率的同学。

所以申请季前面的那个暑假,尽量把时间都花在实习或者GT考试上,不要浪费时间去旅游或者做什么。

第三部分:GMAT的准备

对于GMAT的备考,其实论坛啊,知乎啊或者其他网站都有很多的方法。题主可以去参考,但是还是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我三刷GMAT,最后拿到了760分的成绩。这里我可以简单说自己是如何应对GMAT考试的。

我的首战经历,其实就是去感受一下而已,也没有想过要拿高分。

主要是为了感受一下考场环境,以及自己之前制定的做题时间是否正确,分数也很一般,只有690分而已;

第二次刷GMAT的时候,就比较充分了,在考试之前,OG我一共刷了2遍,Manhattan Sentence Correction也做了2遍,相关备考的视频也看了2遍,整体来说还是比较下功夫的,成绩也比第一次有一定的提高,拿到了720分,不过我知道这个成绩申请牛津大学其实还是不够的;

第三次刷的时候就比较轻车熟路了,不过考试的前一天得了重感冒,身体很不舒服,当时也想着要不然就下一次再考好了,第二天醒了之后虽然没有痊愈,但是稍微有点好转,也就拖着身子去考了。虽然身体不舒服,但是运气还是蛮好的,拿到了760的好成绩,到现在为止,我都很庆幸自己当初坚持了下来,即使生病也去了考场,才可以成功拿到自己理想的分数。

第四部分:选校问题

选校这个问题上还是比较重要的,毕竟大学和项目关系到你未来的学习生活以及职业规划。在选校上,我建议是自己亲力亲为,不要什么都不管就直接扔给中介,还是要参与一下,选择最合适自己的项目和大学。

我当时选校的时候,第一是希望学校是BB的target,根据我之前的实习经历,符合这个要求的大学还是比较容易找工作的;第二是专业方面,虽然没有明确的项目方向,但是最起码是商科项目,如果有机会的话,优先考虑金融方向;第三是就业方面,我更喜欢具备完善就业服务中心的大学,地理位置方面要位于大城市或者大城市周边,这样对于未来的就业会有一定的帮助。

除了选择自己合适的项目和大学之外,也要分析哪些项目申请的把握会更大。这个方面的信息,其实还是建议题主去跟一些有留学经验的学长学姐、目前在读的留学生或者留学机构的导师去沟通交流,双向选择项目和大学。

了解到相关的信息之后,选校之前不要给自己太多的设定,比如说自己的成绩申请不到哪些大学,就直接不想申请了。如果分数差距不是特别大的话,其实可以考虑尝试一下。别人的建议也只是建议,最后的决定权还是要看你自己,毕竟这是你自己的未来。但是也不要盲目自信,还是要选择几个兜底的大学进行申请。

第五部分:申请材料

1、PS和CV

一个完美的申请材料,其实CV和PS同样重要,他们的作用是在招生官面前共同呈现出一个鲜活的你。CV其实更倾向于量化的个人经历,撰写CV最好遵循舍小留大的原则,CV通常在一页纸之内,你要做的就是在有限纸上最大化地展现出丰富的经历,包括你的教育背景、科研项目、海外交流学习、活动经历、获奖经历、论文、实习等等。

Bullet Points要充分,语言要简明扼要,排版也要清爽一点,其实在CV上不用花精力去创新,因为通常招生官在看你的CV时也不会占用太多时间去仔细研究,你只要做到在30s内,能让招生官了解到你的全部优势就可以了。

PS以及Essay属于那种很弹性的文书材料,主要是让招生官了解到你的想法,你可以在PS中写你的职业规划、领导能力等等。很多的素材基本上都是来自于CV的,不过PS更倾向于故事性、具体化的表达。其实说白了,CV是别人看完,认为你很优秀,PS是别人看完,知道了你为什么这么优秀。

如何写出优秀的PS是门学问,在撰写PS的过程中,你要对自己的职业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分析自己的优势,增加自己的maturity。其实我是建议题主选择半DIY模式申请留学的,一方面自己撰写初稿文书,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会更有针对性;另一方面,被留学机构的导师润色过的文书,会更加地道和完美,收获还是很多的。

之前我申请的时候,AdmitWrite的导师Jonathan还是很不错的,毕业于牛津大学历史Phd项目,作为一个native speaker,语言修改得极其自然和地道,而且人也蛮不错的,每次我有了相应的想法,他都会及时跟我沟通,再帮我修改。

2、Open question

LBS和IC现在都在网申中增加了Open question,题主也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准备:团队协作、兴趣爱好、职业规划、申请原因、领导能力以及项目对你的帮助等等。

对于此类问题的回答,我建议题主是提前针对自己的自身情况进行准备,语言要简练有逻辑。面试的时候也可能会被招生官追问,要提前想好可能会被问什么问题。

如果准备的过程中,发现申请的项目和自己的预期有偏差,也是筛选的一个不错的方法。同时,建议题主准备好回答之后,也可以把回答给一些有经验的前辈们看一下,看看是否有需要修改的地方。

3、面试

面试在我看来,其实就是在招生官面前讲述自己曾经的经历,所以我建议在面试前先自己整理好曾经的经历,也可以让朋友和老师帮你做mock。

最好是先自己练习几遍,这样面试的时候效果会更好。面试的时候,不要像背课文一样背出来,最好是有声有色地讲述出来。

可以提前整理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故事,到时候面试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也会有支撑点。每个故事其实都是有前因后果的,你可以针对每个故事去思考一下会体现出你的什么品质或者能力,再看能运用到哪些方面的问题上。

其实留学申请这条路,主要是考察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你的GPA成绩、GT成绩、领导力、海外交流经历、推荐信以及实习等等,都是招生官要考察的因素,最好哪个方面都不要拖后腿。如果感觉自己具备短板,要在大学期间提早花时间去弥补。

第六部分:申请项目总结

接下来,我会针对具体的申请项目,总结一些经验,题主可以作为参考:

1、 Oxford MSc Financial Economics

MSc Financial Economics这个项目是牛津大学唯一的一个商科项目,这个项目还是很看重申请者的GMAT成绩和实习或者工作经历的。

如果GMAT和实务经验都比较优秀的话,GPA相对偏低,哪怕只有3.5分,也是有机会拿到面试机会的。

在准备的时候,除了competency questions和motivation之外,还要整理一下自己的经历,选择一些具备闪光点的经历以便于面试的时候作为素材。

拿我自己来说吧,我之前做过半年的fashion blogger,在面试的时候,就体现了我的一部分优势,他也比较感兴趣。在PS的撰写中,我谈到了自己的未来是打算从事PE方向,之前曾经看过一位牛津大学教授的讲座,将他的presentation加上了自己的分析。面试中,我结合了自己的职业规划以及牛津能带给我的资源,对PE行业进行阐述。

2、HKUST MSc Investment Management

选择申请香港科技大学,主要是因为自己有想去香港工作的想法。再加上港科大的地理位置和排名都还不错,所以我个人感觉它能对我的能力提升以及职业规划带来一定的帮助。

港科大一共有2轮面试,一轮是AO面,面试的问题主要包括competency以及motivation,在面试前建议要多熟悉自己的申请材料,以便于在面试中不会慌。

如果通过了第一轮面试,就可以参加第二轮面试了,二轮面试主要是教授面试,是需要准备一个大概5分钟左右的investment topic的。当时我是准备了很丰富的内容,讲了2分钟就被教授打断问问题了,所以我建议在进行二面的时候,要注重和教授的互动性。

如果题主想要英美混申的话,其实可以参加香港学校的第二轮面试,因为香港的学校录取结果出得还是比较快的,占位费又比较高,申请一轮的话,可能等待期间要花很多额外的钱。

3、IC MSc Investment and Wealth Management

IC的MSc Investment and Wealth Management项目还是很看中申请者的数学能力和职业规划的。所以在网申的时候,最好可以提交一些可以证明自己数学能力不错的课程成绩单和材料,以及你的具体职业规划。

我之前曾有过2份BB Front Office的实习经历,同时也查阅了一些相关材料,这些在文书的准备中都是不错的素材。四大有的时候会发布一些2019年的市场预测或者咨询报告,我有的时候也会下载下来学习。我想说的是,题主如果确认了未来要从事某个行业,可以多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学习,这不仅对你的申请有帮助,对你的未来就业也有一定的帮助。

4、Johns Hopkins MSc Finance

JHU的商学院排名还是很不错的,综合排名也比较不错,在申请中,我是把JHU作为保底院校申请的。

MSc Finance这个项目在2019年变成了stem项目,所以申请的学生也变多了,未来的职业发展前景也比较不错。如果想要体验美式教育和美国生活的话,可以考虑申请这所大学。

JHU是需要WES认证的,所以要提前准备认证材料,一般是提前三个月开始认证。

第七部分:最终话

申请留学的路上,我也和其他同学一样,遇到了困难和阻碍,也有过迷茫和不知所措,不过好在当时都有父母、朋友和前辈们的鼓励和支持,也让我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

人的一生很漫长,留学申请不过是你人生中的一件小事而已。不过这件小事,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你未来的人生轨迹。其实最后的录取结果,虽然可能也会有一定运气的成分,但是更多是离不开你平时的努力和坚持的。

未来的人生你还是可以奋斗、可以重来、可以条条大路通罗马、也可以有无限的可能。虽然目前你可能对曾经发生过的某些事情有着遗憾,比如说在申请中才发现自己大一和大二应该好好学习,重视GPA的。虽然于事无补,但是其实这就是青春,你所经历过的对你而言都是财富,好的坏的都应该被好好保存。你能做的就是当下好好努力,去达到更好的结果。

其实留学申请的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并不是最后的那个offer,而是你在这条路上感知到了如何deal with自己的理想,如何manage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如何实现自己的野心和梦想。

希望我的建议课可以对题主有所帮助,最后结尾的话,就用《至暗时刻》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作为结尾吧:即使是历史上的至暗时刻,也没什么过不去的;留一口气,点一盏灯,有灯就有人。

希望你可以有自己的理想,克服实现过程中的困难和迷茫,实现自己的期待,拿到理想大学的offer。

导师背景 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金融经济硕士,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金融与会计学士。 DIY完成研究生申请,方向为金融、投资管理、会计。 在上个申请季里我采用美英港混申的策略,收到包括牛津,帝国理工,港科大,约翰霍普金斯等硕士录取。 我专注以就业为导向的留学申请,深谙文书撰写和招生官评估申请材料的重点,并将以我的切身经历和感受来帮助你的申请。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