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表达的就是汉语,从古至今一脉相承的汉语。没有学过甲骨文又喜欢胡乱奇想的人,才会觉得甲骨文写的不是汉语。
我们现代虽然听不到甲骨文的读音,但是可以知道甲骨文当中哪些字的读音是相同或相似的。甲骨文里有大量的假借字用法,字的某些意思跟造字本义毫无关系,只表示语言中某些词语读音相同或相似。
甲骨文中的匕字,表达后世的比字和妣字的意思。母字表达毋字的意思,女字表达汝的意思,白表达伯的意思,凤表示风的意思,晶表示星的意思,彔表示麓的意思,萬表示万的意思,人字加一横成为千字,家字表示嘉的意思,果字表示果然的意思,不表示否的意思,隹表示唯的意思,以表示矣的意思,才表示在的意思,丝表示兹的意思,鼎表示贞的意思,戠表示赤的意思,见表示被动的意思,丯表示害的意思,等等。这些意义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仅仅是语音上相似或相同,所以用一个意义不相关但是语音相同相似的字来表达。以上这些字组的读音相似关系,一直保留到现在。一种语言,其内在的语音意义对应关系是特有的,如果是借用的文字,这种关系是不存在的。
训读这种用法是很难用的,两种语言的意义的分类和结构本身就不同,日文的汉字训读跟音读比起来要少的多,而且训读经常得加上音补才能准确表达。而汉字没有正字以外的音补现象。
关于喃字的现象,越南人为了表示固有词里的一到十,造了⿰台二、⿺巴三、⿱罒本、⿰南五、⿺老六、⿱罒七、⿰八參、⿺九㐱,这种形声字,分别表示二三四五六七八九。这些字出现的原因,是因为越南语的数词跟汉语数词不是一个系统,但是为了表达这些概念,把汉字的数字字当成形旁,把另一些汉字当成声旁,合起来造了一些字,这些字跟原先的形旁的意义完全相同。在通行的汉文里,你几乎找不到这种现象,即一些形声字的意义跟其形旁完全相同,但是读音完全不同,汉字体系里,读音不同的字,意义一般都是有差别的。
另外,形声字早就有了,在已经识别的1000多个甲骨文中,有400个形声字。形声字的产生的原因是大量的概念无法用表意字表达,比如你不可能用象形字或会意字把大量的动物植物矿物器物名称分清楚,把想、念、思、虑这些抽象的概念都表达出来,把妤、姝 、嫣、婉、婧这种表示美丽的细微差异表达出来,把金银铜铁铅锡这些概念都表达出来。要把世间万事万物都表达出来,当时除了形声字之外别无他途。商代形声字少,那是因为当时人们认识的事物少,语言中词语也少,加之形声字的造字法还在完善中,某些口头上已经存在的词语,在文字上没有得到表达。后来随着华夏人疆域和活动范围的扩大,认识的事物和现象大量地增加,而形声造字法也越来越成熟,所以才有了能把所有的事物和现象都表达出来的可能,这种表达能力,当时只有形声字才能做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