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分析商业银行年报?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怎么把商业银行的年报给捋顺了,这玩意儿看着厚实,信息量贼大,但只要抓住几个关键点,就能看出银行的“精气神”来。别觉得是枯燥的数字游戏,里面藏着银行的赚钱本事、风险控制能力,还有未来发展的方向,学好了,比看股票分析师吹嘘靠谱多了。

首先,咱们得知道年报里有哪些“宝贝”:

一本银行年报,就像一个大管家在汇报家里的收支情况,它主要包括这几大部分:

1. 董事长、行长报告/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MD&A): 这是最“人话”的部分,由银行高管亲自操刀,聊的是过去一年的业绩亮点、面临的挑战、未来的战略。你可以把它当成银行给自己做的“总结陈词”,看看他们怎么解读自己的表现,怎么规划未来。
2. 财务报表: 这是年报的“骨干”,包括:
资产负债表 (Balance Sheet): 告诉你银行“有多少家底”(资产),“欠了多少钱”(负债),以及股东投入了多少(股东权益)。就像看一个人的“身家表”。
利润表 (Income Statement): 告诉你银行“赚了多少钱”(收入)、“花了多少钱”(费用),最终“剩下多少”(利润)。这是衡量银行盈利能力的核心。
现金流量表 (Cash Flow Statement): 告诉你银行“钱是怎么进出的”,是经营来的、投资来的还是融资来的。这个很重要,因为利润不等于现金,手里有现金才能办实事。
股东权益变动表 (Statement of Changes in Equity): 告诉你股东的钱是怎么变化的,比如利润转增股本、分红等等。
3. 财务报表附注: 这是“细节帝”的天堂,里面有各种对报表项目的解释,比如资产的构成、负债的性质、重要的会计政策等等。别小看这部分,很多关键信息就藏在这里。
4. 风险管理报告: 银行最核心的就是风险管理,这部分会详细说明银行在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方面的应对措施和管理情况。
5. 公司治理报告: 看看银行的组织结构、董事会、监事会、高管团队怎么样,有没有“一股独大”或者内部人控制的问题。

接下来,咱们怎么“庖丁解牛”地分析:

别急着从数字堆里打转,先有个框架,再往里填内容。

第一步:看“大势”——宏观环境和经营战略

董事长/行长报告: 重点看他们对当前经济形势、行业趋势的判断,以及银行的战略定位(比如是走零售路线、对公路线,还是科技驱动)。
问自己: 银行的战略清晰吗?与大势是否吻合?有没有跟着政策风向走?
宏观经济信息: 了解当前宏观经济状况(GDP增速、通胀、利率走势、房地产政策等),这对银行的业务和风险有直接影响。
问自己: 宏观环境对银行是利好还是利空?

第二步:看“家底”——资产负债结构和资产质量

资产负债表:
资产端: 重点看贷款在总资产中的比重,贷款的结构(对公、零售、票据等)。再看存放央行和同业款项(体现流动性)、投资(债券、股票、理财等)。
问自己: 资产结构是否合理?贷款占比是不是太高?投资风险大不大?
负债端: 重点看存款(活期、定期、公司、个人)在总负债中的比重,这是银行的“粮仓”。再看同业负债(金融机构之间的借贷)和发行债券。
问自己: 负债结构稳定吗?存款占比高说明负债成本相对较低,稳定性也更好。
资产负债率: 银行的杠杆率,高了意味着风险大。
资产质量 (非常重要!):
不良贷款率 (NPL Ratio): 银行最核心的风险指标。不良贷款率越低越好。
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 (Provision Coverage Ratio): 银行用来抵补不良贷款损失的准备金与不良贷款总额的比例。这个比率越高,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越强。
问自己: 不良率是上升还是下降?拨备覆盖率够不够?(一般认为150%以上比较稳健)。
关注类贷款、逾期贷款: 这些是潜在的不良贷款,也要关注其变化趋势。
贷款拨备率: 贷款损失准备与总贷款的比例,反映了银行对贷款风险的计提程度。
关注附注: 看看不良贷款的分类、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方法、以及是否有逾期90天以上但未划分为不良的贷款。
其他资产: 关注投资的构成和损益情况,特别是那些高风险的投资。

第三步:看“赚钱”——盈利能力分析

利润表:
净利润 (Net Profit): 银行最终赚到的钱,当然是越高越好,但也要看增长速度。
净利息收入 (Net Interest Income): 银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贷款利息收入减去存款利息支出。
净利息差 (Net Interest Margin, NIM): 衡量银行利息收入高于利息支出的程度,是银行核心盈利能力指标。NIM越高,银行赚钱效率越高。
问自己: NIM是扩大还是缩小?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息差扩大还是负债成本下降)?
非利息收入 (NonInterest Income): 包括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如中间业务)、投资收益、汇兑损益等。
问自己: 非利息收入占比高不高?是否多元化?(占比高且稳定,说明银行盈利能力不那么依赖利息差,抗风险能力更强)。
成本收入比 (CosttoIncome Ratio): 衡量银行经营效率的指标,是营业支出与营业收入的比值。越低越好。
问自己: 成本收入比是上升还是下降?是否在行业平均水平以下?
拨备前利润 (Profit Before Provisions): 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看这个指标能排除拨备计提的影响,更纯粹地看银行的“经营性”盈利能力。
资产回报率 (ROA) 和 净资产收益率 (ROE):
ROA: 净利润 / 总资产。衡量银行利用总资产赚钱的能力。
ROE: 净利润 / 股东权益。衡量银行利用股东资本赚钱的能力。
问自己: ROA和ROE在行业里处于什么水平?是稳定还是波动?

第四步:看“现金流”——现金流状况

现金流量表: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这是银行最核心的现金流来源,必须为正。
问自己: 经营性现金流是否充裕?与净利润是否匹配?(如果净利润很高但经营性现金流很差,可能存在利润“虚高”的问题)。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通常是负的,说明银行在进行投资。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银行通过发行股票、债券或者借款来筹集资金。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银行整体的现金状况。

第五步:看“风险”——风险管理和合规性

风险管理报告:
信用风险: 关注不良贷款的成因、行业分布、地区分布,以及拨备的充足性。
市场风险: 关注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价格波动对银行的潜在影响,银行如何对冲。
流动性风险: 银行是否有足够的现金来满足客户提款和偿还到期债务。关注流动性覆盖率 (LCR)、净稳定资金比例 (NSFR) 等监管指标。
问自己: 银行的现金流是否充裕?能否应对挤兑风险?
操作风险: 内部流程、系统、人员等可能带来的风险,以及银行的控制措施。
监管指标: 银行需要满足监管机构设定的各项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不良贷款率等指标。
资本充足率 (Capital Adequacy Ratio, CAR):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总资本充足率。这是衡量银行抵御风险能力的“安全垫”。充足率越高,银行越稳健。
问自己: 资本充足率是否满足监管要求?是否接近监管红线?

第六步:看“治理”——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

公司治理报告: 了解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人员的构成和职责,是否存在利益冲突,信息披露是否及时、准确、完整。
问自己: 银行的治理结构是否清晰?有没有“一股独大”的情况?
关联交易: 关注银行与大股东、关联方之间的交易,是否存在“掏空”或利益输送的嫌疑。
信息披露质量: 看看年报语言是否专业、清晰,有没有回避关键问题,或者用大量“废话”来掩饰实质。

分析工具和方法:

趋势分析 (Time Series Analysis): 将本期数据与过去几年(比如35年)的数据进行对比,观察各项指标的变化趋势。是持续改善还是恶化?
比率分析 (Ratio Analysis): 运用上面提到的各项财务比率(NIM、ROA、ROE、不良率、拨备覆盖率、成本收入比等)进行分析。
行业比较 (Peer Comparison): 将银行的各项指标与同业其他银行进行比较,了解其在行业中的位置。是领先者还是落后者?
结构分析 (Structural Analysis): 分析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各项结构的组成,了解其背后的原因。
关联性分析 (Correlation Analysis): 分析不同指标之间的关联性,比如不良率与拨备计提的关系,息差与贷款利率的关系等。
敏感性分析 (Sensitivity Analysis): 如果年报中有提供,关注银行在不同宏观情景下(如利率变动、经济下行)的财务表现。

一些“潜规则”和注意事项:

数据要看“同比”和“环比”: 同比是跟去年同期比,环比是跟上期比,都能看出变化。
警惕“花式”财报: 有些银行可能会通过调整会计政策、进行一次性交易等方式来“美化”报表。要结合附注仔细辨别。
关注“非银金融机构”的投资: 银行的投资组合里,如果有很多非银金融机构的股权或债权,风险可能比较高。
“表外业务”要留心: 有些风险可能隐藏在表外,虽然年报披露得越来越充分,但也要留意。
“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和变动: 了解大股东的实力和意图,对分析银行的稳定性有帮助。
政策导向非常关键: 银行是受到政策影响很大的行业,要关注国家对金融的整体导向,比如防范金融风险、支持实体经济等。

总结一下,分析商业银行年报,就像是在“审视”一个大家庭的账本,但要看得比普通账本更深。 你需要从宏观环境入手,了解银行的战略,然后深入到资产负债的细节,重点关注资产质量和风险控制,再看它如何赚钱,赚的钱是否“实打实”,最后还要看它的治理结构是否稳健。

别怕年报里的术语,很多时候,那些数字背后都在告诉你一个简单的故事:这家银行,是稳健地在向前走,还是在刀尖上跳舞。多看、多比、多思考,慢慢你就成了“银行年报阅读专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16年4月20号更新:加了六家样本银行的指标对比。本来打算在专栏里(

钱粮胡同28号

)写个系列文章,系统性的一步步介绍下国(ou)外(zhou)一些银行如何分析企业和金融机构的(不仅包括银行,也可以是保险公司,券商等),看到这个问题,先答在这里吧。

俗话说,给人一条鱼不如教教人家怎么钓鱼。所以,老规矩,图文并茂,介绍一下:如果给你一个银行,你应该从哪些角度系统性的分析它 - 这个方法适用于不同国家各类银行。所用指标等都是我们平时工作常用的,非教科书那种概念性的。

首先,我们要清楚:银行和企业是不一样的(我知道是废话,但是别急)。

从银行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的角度简单对比一下

可以看到:

  • 银行通常来说都有着极高的杠杆(high leverage)
  • 哪怕1% - 2%总资产的核销(write-off)/ 减值(impairment)都很严重
  • 银行与银行间市场密切相连,一家银行的违约有可能导致系统性的违约(从本地系统重要性到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

所以:

  • 对于银行来说一定要有人看着(监管),而监管本身对于银行的违约概率(PD)是有渐进影响的(gradual impact)
  • 一般来说,银行与主权信用息息相关。外部评级公司对银行的评级一般不会超过对主权的评级(cap)- 这里说的评级有很多种,如三大评级公司的评级,如国内信用评级公司给的评级(基本这类评级都是一个分),如其他银行内部的评级(e.g. 高级评级法)

到这里,对银行和企业的区别有了基本的了解,我们就可以看一下,对于一家银行,大概都是从哪些方面来分析的。下面的分析框架我打算采用手册的形式(没有太多描述,直接针对分析框架里所有的维度给出建议和参考指标),这样可以较快的上手分析,知道对应每个点去参考哪些指标。等之后有时间我会慢慢更新针对每个点的一些看法和经验(对比一些国内银行的指标)。当然,欢迎交流指正,完善这个回答,让这个答案可以帮助更多对这类分析有兴趣的知友。

#正文走起

我在行业分析这篇回答里提到过(

初入金融行业,如何进行实用行业研究与行业分析? - 钱粮胡同的回答

):分析行业,哪怕分析的是个体企业(这里我指的不是个体户,是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或银行,都有着不同的角度;是外部分析(主要看银行的对外披露信息,如年报),还是行内给管理层看的分析,equity角度还是credit角度,这样导致关注的重点不一样。我这里系统性的介绍一个基本分析框架(财务与非财务,外部角度),根据你的需要可以适度做一些调整

银行分析框架:

######宏观(Macro)######

宏观部分对银行分析的重要性要远大于对一般企业的影响

  1. 网点价值:银行有多少网点,分布(地理位置)怎么样?如果作为一个投资者,你愿意花多少钱收购这些网点(参考股价,PE ratio等等)?银行的品牌价值如何?是否认可度很高?国内银行乍一想差异相对较小,但是仔细想想,仍然是有很大区别的(宇宙行对股份制,城商行或省级城商行)
  2. 市场地位:这方面可以参考我上面行业研究的回答,也可以参考一些指标,比如绝对与相对的市场份额等,这方面市场份额如果手头没有合适的报告,可以草草算一些,比如这个银行存款占所有银行存款总额的比,资产占全部总资产的比等等
  3. 国家支持力度:国家是否有能力支持本国的银行系统 - 这个条目更多的是为了针对不同国家的银行(可以参考三大评级公司的主权评级),对国内银行来说,这一项应该都一样。
  4. 国家支持意愿:如果出问题,国家是否愿意救助这家银行?要考虑这家银行在本国的重要性,网点是否很多,对经济的影响,客户潜在的损失等等 - 试想一下,普遍大家都认为银行会有国家救,但是如果真的出现了银行的破产,国家真的会救么?还是有选择性的救助?很多事儿在这个系统里这么多年习惯性的就不想了,但是有时候跳出来想想,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5. 监管透明度:这方面,可以分析下中国的监管环境和标准,与国外的对比,以及未来中短期可能面临的监管变化等 - 对于只分析国内银行的话,这一项应该都一样

######收益(Earnings)######

在这一块,总体来说,不能把视角局限于财务分析,而先要站得高点,考虑下银行目前的商业模型是什么(是整合性的金融服务商(IFSP),还是细分型的(specialized niche));最近关于这家银行有什么新闻?是否有收购或资本注资?是否有重组正在进行?在年报里仔细看,往往都可以找到很多信息

  1. 盈利能力:不考虑收购或divestments的话银行的收入增长如何?可以参考银行业的整体增长能力/ 周期性(分析方法见我上面提到的行业分析的文章)等;同时考虑一些财务指标(与竞争对手做对比 - peer comparison),如:成本收入比(cost-income ratio),净息差(NIM),ROAE(平均权益回报率)和ROAA(平均资产回报率),贷款损失准备/净利息收入(LLPs/NII)等
  2. 盈利稳定性/多样化:最近三个财年收益是否稳定?收入都是哪些业务提供的(想一想,是否真的了解了这个银行按业务划分都有哪些类型的业务?),收入是否高度依赖于某些行业(行业风险):可以计算NIM的依赖度,手续费(fee)的占比,佣金(commission)的来源与占比等(见下图示例)
  3. 盈利前景:根据现有的战略与运营情况,预测近期与中期的发展变化(12-18个月)- 永远forward-looking:比如因为整体资金成本(funding cost)变贵,这个趋势预计会加剧,那么根据现有NIM结构和占比,预计银行的NIM会变更差

一般来说,不同类型的银行收入结构的差异如下:

补充几个样本银行的具体财务指标(收益类),说明一下对比分析(peer-comparison)的意思 - 其中黄色代表几家银行里最差值,绿色代表最好。

#######资金与流动性(Funding and Liquidity)######

  • 零售(retail)资金占比?批发(wholesale)资金占比?期限结构分别是什么样的(是否匹配)?零售存款粘性有多高?银行的资金结构是否足够多样化?
  • 银行是否有足够的流动性资产(如果需要,是否可以随时在市场上变卖)?参考的一些指标如:流动资产/总资产,存贷比,银行间市场上是净借款者(net borrower)还是贷款者(net lender)?
  • 是否有潜在的契约风险(covenants)或评级触发风险(rating triggers)?表外业务(off-balance)规模?

资金,流动性与资本的三角关系

样本银行的流动性指标对比:

######资本率与杠杆(Capitalisation and Leverage)######

  1. 资本率:支持业务扩张的能力;如果财务出现问题有多少缓冲余地(buffer);资本的质量(次级债等的占比)。参考指标如(与监管指标和竞争对手指标对比 - 分析行业,企业,银行,永远要保持着peer-comparison和forward-looking这两个基本点):一级资本充足率(Tier 1 ratio)或核心T1;总资本充足率(TCR),股本/总资产(因为少数股东权益和商誉等影响,股本还要考虑到tangible equity的规模)等;表外负债占总资产比率?Unreserved impaired loans/ equity等
  2. 外部融资能力:是否经常发债?发债情况如何(额度,期限,spread等);其他银行授信额度;股东支持能力与意愿等

样本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等指标对比:

######资产质量(Asset Quality)######

  1. 贷款组合结构:资产类别,行业或区域集中度(top 10);高风险行业敞口占比,这些基本年报里直接给了
  2. 贷款质量:贷款损失准备规模(LLP/贷款总额,LLP/NPLs,LLP覆盖率)?贷款核销(write-offs)情况?低评级的资产是否有充足的抵押物?
  3. 投资组合质量:投资组合的结构,类型,是否有评级(投资级与非投资级),MtM价值,期限,集中度,与权益相比的在险价值(Var)是否相对较低(与竞争对手相比)

上海银行2013年年报中按行业划分的公司贷款和垫款情况(部分截图):

样本银行资产质量指标对比:

######管理层与信息透明度(Management & Transparency)######

这方面不用多说了,国内银行同质性比较高,也没有什么具体指标可以参考,尽情发挥吧

总的来说,银行的分析可以很复杂,每一个点都可以拆开说很多。这里仅提供给题主一个基本分析框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修改一些局部,达到自己满意的一个分析模板。个人建议:建一个自己的分析模板(word格式就好,像写报告一样,每一项都给一定的风险权重,然后在excel里面再做一个财务分析的模板),选几家想分析的银行,多做几个,比较一下,看看做完后每家银行都得多少分,慢慢就熟悉了。

关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数据获取,除了自己从银行年报里获得,也可以参看我这篇回答:

从事经济、金融工作的人都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得数据资源,运用什么软件来分析行业状态和经济走势的? - 钱粮胡同的回答

等有时间再具体展开讲讲,慢慢更新。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怎么把商业银行的年报给捋顺了,这玩意儿看着厚实,信息量贼大,但只要抓住几个关键点,就能看出银行的“精气神”来。别觉得是枯燥的数字游戏,里面藏着银行的赚钱本事、风险控制能力,还有未来发展的方向,学好了,比看股票分析师吹嘘靠谱多了。首先,咱们得知道年报里有哪些“宝贝”:一本银行年报,就像.............
  • 回答
    看到你同时收到了伦敦政经(LSE)经济和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商业分析的录取通知,这绝对是值得骄傲的成就!两者都是世界顶尖的学府,这让选择变得有些纠结,但也说明你有非常好的未来选择。 我们来详细聊聊,帮你梳理一下思路。首先,我们得承认,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正确”答案,因为最好的选择取决于你 个人.............
  • 回答
    韩寒的《光明与磊落》定价十元,这在当前图书市场,尤其是面对韩寒这样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而言,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玩味的价格点,背后蕴含着一系列商业模式的考量和利润空间的可能性。首先,从定价策略来看,十元这个价格本身就极具市场穿透力。它不是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价格,反而可以被解读为一种“普惠”或“入门.............
  • 回答
    在讨论一个楼盘的商业部分和住宅部分业主在小区公共事务中的投票权如何分配时,我们需要明白这涉及到小区管理、公共区域的使用、费用分摊以及未来改造等一系列重要决策。这种分配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 开发商在前期销售时制定的规则(在法律允许范围内) 小区业主大会的章程和议.............
  • 回答
    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商业分析师,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它需要一套扎实的方法论,还有那么点儿“察言观色”的洞察力,再加上持续学习的劲头儿。别想着靠一套模板就能搞定所有事,真正的厉害之处在于能把各种工具和技巧灵活运用到具体问题上。打好基础,这是硬道理首先,你得明白,商业分析师的工作核心是“连接业务和技术,.............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2018年4月的台海局势。请注意,这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地区性问题,涉及多方利益和长期演变,因此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考察。2018年4月台海局势的整体基调:总体而言,2018年4月的台海局势可以概括为:持续的紧张与微妙的平衡。 尽管没有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但双方的军事活动、政治言论.............
  • 回答
    李约瑟难题的深度解析:为何工业革命与科学革命未在中国兴起?“李约瑟难题”(Needham Question)是英国汉学家、科学史家李约瑟在其巨著《中国的科学与文明》(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中提出的一个核心问题:尽管中国在古代和中世纪在科学和技术方面取得了.............
  • 回答
    分析一个城市的房价走势是一个复杂但非常有价值的任务,它能帮助我们了解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状况、经济发展趋势以及潜在的投资机会或风险。要进行这项分析,需要收集和处理大量的数据,并结合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以下是分析城市房价走势所需的数据以及详细的分析过程: 一、所需数据要全面分析一个城市的房价走势,我们需.............
  • 回答
    袁泉的长相是一种非常独特且具有辨识度的美,她的外貌特点非常鲜明,在众多女明星中独树一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她的长相:一、 整体轮廓与骨骼感: 骨骼感强,脸部线条清晰: 这是袁泉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她的脸部骨骼架构非常明显,尤其是颧骨和下颌线。颧骨略高,但线条流畅,不会显得突兀,反而为.............
  • 回答
    分析鲍里斯·涅姆佐夫(Boris Nemtsov)遇刺事件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任务,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审视。他不仅是俄罗斯著名的反对派领袖,也曾是俄罗斯政府高官,这使得他的遇刺不仅仅是一起普通的谋杀案,更是对俄罗斯政治格局和社会气氛的深刻影响。以下将从事件本身、背景、可能的动机、调查过程和影响等多个层.............
  • 回答
    好的,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目前只有两个病人醒了”和“目前只醒了两个病人”这两句话在中文语境下的细微语义差别。这两句话虽然都表达了“当前醒着的病人数量是两个”,但它们侧重点和语气上有所不同,给听者传达的信息和感受也会不一样。要理解这两句话的区别,我们需要从几个角度入手:强调点、语气、语用功能以及隐含信.............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Fate/Grand Order》第二部序章的剧情。这部分内容可以说是承上启下,奠定了整个第二部故事的基调和核心冲突,分析起来可一点都不简单。一、 序章的定位与重要性:告别与启程首先要明确,第二部序章的意义重大。它不是简单的一个过渡章节,而是玩家告别了第一部那个宏大、碎片化但充满魅.............
  • 回答
    丁真现象的分析,绝不是简单地套用“网红爆红流程”就能解释清楚的。这背后涉及到了一个复杂而微妙的文化、社会心理与传播逻辑的交织。要深入理解,我们得把他看作一个“文化符号”,而不仅仅是一个人。一、 时代背景下的需求与“天时”首先,丁真走红并非凭空而来,它恰好契合了当下中国社会的一些潜在需求和情绪。 .............
  • 回答
    分析尊龙的长相,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解读:一、 整体轮廓与脸型: 脸型: 尊龙的脸型属于比较经典的鹅蛋脸或标准瓜子脸,线条流畅,不显尖锐,也不过于圆润。下颌线清晰而柔和,与颧骨的比例协调。这种脸型在视觉上给人一种端正、大气、耐看的感觉。 脸部比例: 他的脸部比例非常均衡,五官大小.............
  • 回答
    分析南宁中央广场基坑事故,需要我们抽丝剥茧,从多个维度深入探究,找出问题的根源,防止悲剧重演。这绝非一个简单的罗列事实的过程,而是需要我们带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工程安全的责任感去进行的系统性审视。首先,我们必须回顾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性质。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原本应该稳固的地下空间,在建设过程中突.............
  • 回答
    分析美国国会球赛枪击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这不仅仅是一起孤立的暴力事件,更是折射出美国社会深层矛盾和复杂挑战的缩影。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分析角度:1. 事件本身:时间、地点、人物与动机的剖析首先,要清晰地梳理事件的基本事实: 时间与地点: 发生在什么时间点(例如,是工作日还是周末,白.............
  • 回答
    分析比较张柏芝、刘亦菲和杨颖的头骨,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但说实话,作为普通观众,我们很难真正“看到”并详细分析她们的头骨。明星们的容貌我们是通过皮肤、五官、发型等外在表现来感受的,而头骨的形状往往是隐藏在其中的。不过,我们可以从她们的面部特征和大家普遍的审美偏好来“推测”她们的头骨可能具备哪些优势.............
  • 回答
    三世纪危机,这场笼罩在罗马帝国头顶长达五十年的阴霾,无疑是古代世界史上一段极其重要的时期。它不仅仅是一系列动荡和混乱的叠加,更是罗马帝国由盛转衰、内部结构深刻裂变的重要标志。要理解这场危机,我们必须将其置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下,从政治、经济、军事、社会以及外部环境等多个维度进行剖析。同时,探讨它是否可.............
  • 回答
    阅文集团发出的这则约40亿人民币的亏损预警,无疑在行业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要深入理解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细致的分析。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财务数字,它折射出的是公司战略、市场环境以及运营层面的多重挑战。一、 财务预警的“数字游戏”:40亿亏损的背后首先,我们不能仅仅把“40亿人.............
  • 回答
    好的,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绝热体系中化学平衡的移动。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左移右移”就能概括的问题,因为“绝热”这一条件引入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约束,使得分析更显复杂和有趣。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什么是“绝热体系”。简单来说,绝热体系是指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的系统。这意味着系统内部发生的任何过程,其能量变化都必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