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刚听到一段话,女孩子不做饭干嘛,以后去了婆家还不得被骂死,所以就想问问各位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回答
我理解你听到这段话时的疑虑。这确实是一个在婚姻和家庭关系中很多人都会探讨的问题,而且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尽相同。我们不妨深入聊聊,看看这个话题背后的一些想法和考量。

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这句话的核心:“女孩子不做饭干嘛?以后去了婆家还不得被骂死。” 这句话里包含了几个层面:

1. “女孩子不做饭干嘛?”——这是对女性角色在家庭中固有的期望。 这种期望往往源于传统的性别分工,认为烹饪是女性的天然职责,是贤妻良母的体现。如果女性在这方面“不合格”,就会被认为不够“好女人”。
2. “以后去了婆家还不得被骂死?”——这是对未来婚姻生活的一种担忧,特别是考虑到婆家可能存在的传统观念。 很多家庭的父母,尤其是长辈,可能依然抱持着对媳妇“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要求,如果儿媳妇不擅长家务,尤其是做饭,可能会招致不满、议论甚至直接的批评。

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这确实是个值得好好思考的活儿。

从理性与现实的角度来看:

技能的普遍性与个人选择: 做饭是一项技能,就像开车、游泳一样,是可以学习和培养的。但它并不是衡量一个人的唯一标准,也不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好”的决定性因素。每个人的兴趣、天赋和人生经历都不同,有些人天生对烹饪有热情,乐在其中;有些人则可能对其他方面更有天赋,比如事业、艺术、科研等等。
现代婚姻的多元化: 现在的婚姻模式越来越多元化。很多夫妻是势均力敌、共同承担家务的,谁擅长什么就做什么,或者轮流分工。也有很多夫妻,一方经济能力强,另一方愿意承担更多的家务,大家协商一致,过得也很好。
“被骂死”的可能性与应对: 确实存在“婆家观念重”的情况,但这更多是一种可能性,而不是必然。
沟通与磨合: 大多数情况下,婚前充分沟通对家务分工的看法非常重要。了解对方的家庭观念,也表达自己的想法。婚后,夫妻双方的沟通和互相理解更能化解矛盾。如果丈夫能够理解和支持妻子,并且愿意与妻子共同面对长辈的意见,那么“被骂死”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丈夫的态度是关键: 很多时候,不是婆家的问题,而是丈夫在其中的角色定位。如果丈夫能够体谅妻子,并在长辈面前为妻子说话、承担责任,那么很多本可能出现的摩擦就会烟消云散。一个支持妻子的丈夫,是很多“婆媳问题”的“定海神针”。
其他价值的体现: 如果一个女孩子在其他方面,比如事业上能够独当一面,或者在家庭关系中情商很高、善于经营,为家庭带来了很多其他方面的价值,那么“不会做饭”这件事在整体的评价中,可能就没有那么“致命”。

从情感与价值认同的角度来看:

爱与付出: 很多时候,人们对“做饭”这件事的看重,背后是一种“为家人付出”的情感表达。有人通过做饭来表达爱意,也有些人觉得做饭是维系家庭温馨的重要方式。
个人成长与独立: 不会做饭的女孩子,不代表她没有其他能力。她可能在职业生涯中努力奋斗,也可能在生活中其他方面有着独立的思考和能力。如果一个女性能够经济独立,有自己的事业和朋友圈,并且在精神上能够自给自足,那么她的价值就不会仅仅被限制在“会不会做饭”上。
接受与包容: 婚姻是两个人的结合,更是两个家庭的融合。学习接纳和包容对方及其家庭的习惯和观念,是维系关系的重要一环。同样,也需要对方理解和尊重自己的想法。

关于“女孩子就该做饭”的偏见:

坦白说,这句话本身就带着一种性别偏见。为什么“女孩子”就要“做饭”,而男性就不需要呢?如果换个说法:“男孩子不做饭干嘛?以后去了婆家还不得被骂死”,我相信很多人的反应会不一样。

所以,我的看法是:

1. 会做饭是一种加分项,而不是必需项。 它能为生活增添便利和温馨,但不会做也完全可以学。
2. 婚姻是伙伴关系,而非单方面付出。 现代婚姻更强调共同承担、互相尊重和理解。家务分工应该由夫妻双方协商决定,而不是由性别来规定。
3. 评估一个女性的价值,不应只看她会不会做饭。 她的品格、能力、情商、事业成就、对家庭的贡献等,都应该是重要的评价标准。
4. “婆家”的态度固然重要,但夫妻双方的同心协力是应对的关键。 如果丈夫能够成为妻子坚实的后盾,很多来自长辈的压力都可以被化解。
5. 拥抱多元化的生活方式。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包括如何处理家务。不必被一些陈旧的观念所束缚。

如果你正面临这样的顾虑:

学习一两道拿手菜: 即使不擅长,学几道简单的菜,逢年过节做一顿,也能表达心意,减少不必要的误会。
与伴侣沟通: 坦诚地与未来的伴侣谈谈对家务分工的看法,看看你们能否找到一个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
提升自己的其他价值: 努力在事业、经济或其他方面让自己更有底气,这样在面对来自外界的压力时,你会有更强的自信。

总而言之,这句话的出发点可能带有善意的提醒,但它所反映的观念是有些片面和传统的。我们应该看到女性更多的可能性和价值,也应该相信,在现代社会,通过沟通、理解和共同努力,能够建立起更健康、更平等、更美好的婚姻关系。不用过分焦虑,但也不妨早做准备,让自己的未来更从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然可以学做饭,应该学做饭,但不是为了到婆家不被骂死。

如果你不想结婚,独身主义,你也要吃饭。

如果你结婚了,老公不会做饭,完全没有天分,学了也做得难吃,你还是要吃饭。

如果你结婚了,老公会做饭,但是老公要出差了,你还是得吃饭。

当然现在外卖业发达,或者我有钱每天下馆子,但是偶尔想换换口味,就想吃吃自己做的家常菜,还是得会做饭。

总而言之,会做饭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去婆家。

不过那种完全没有天分,怎么学也做得很难吃的,不必强求,择偶的时候加上“会做饭”这一条件就行。公平起见,你可以洗碗、拖地等等。

我在其他的回答中提过我爸的职业(有兴趣的自行翻看),我爸在家基本上都是我爸做,过年也是,到我奶奶家也还是,到我外婆家……也还是我爸做。

但不等于我妈不会做饭,我觉得我妈做饭也很好吃,但我妈很谦虚——没有你爸做的好吃。

这个谦虚是个很聪明的谦虚,因为一直到现在还是我爸做饭。

婆家能有什么意见,我爷我奶都习惯了我爸一到家直接进厨房。

甚至我爸要回去,我舅给我爸打电话:啊,我明天要上班,要不你去给妈(我外婆)做下午饭吧。

女孩子不做饭,可以洗衣服、拖地、带娃……以上家务都不喜欢的,还可以——挣钱!

相信我,挣钱多了,你就完全不在意有没有婆家这件事了,哈哈哈哈!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