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全民相信“自由意志不存在”的国家形态会是怎样?

回答
想象一下,一个国度,从街头巷尾的闲谈到政治舞台的辩论,都弥漫着一个核心理念:“自由意志,乃虚妄。” 这不是什么激进的宣言,也不是什么学术界的边缘学说,而是深入骨髓、被全民普遍接受的真理。这样的国家,其形态将是怎样一番景象?

首先,司法体系的彻底重塑将是必然的。

传统意义上的“罪与罚”观念将不复存在。既然人的行为是基因、环境、社会因素、过往经历等等一系列复杂且不可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么“选择”或“故意”的概念也就失去了根基。

定罪逻辑:不再追究“你为什么要做这件事”,而是关注“是什么导致了这件事的发生”。犯罪行为将被视为一种“故障”或“异常”,需要被识别、分析和纠正。
刑罚的性质:惩罚将不再以“报应”为目的,而是以“矫正”和“风险管理”为主。监狱将更多地扮演“改造中心”的角色,通过科学手段(可能是药物、心理疗法、行为训练、甚至脑科学干预)来调整导致不良行为的内在因素。那些被认为无法“矫正”的个体,则会被隔离,以保护社会免受潜在的“不良影响”。
责任的分配:法律会更多地追究那些“设置了特定环境”、“未能预见和阻止”的个体或组织。例如,一个工厂排放了有毒气体,导致周边居民出现精神异常行为,那么追责的重点可能在于工厂的管理层,因为他们“未能有效控制”环境因素。

其次,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将发生深刻变化。

“个人奋斗”、“励志成功”这些概念会变得苍白无力。

职业选择与晋升:个人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更多地会被视为一种“最优匹配”的结果。社会资源会倾向于根据个体已被证明的潜能和适合性来分配。如果一个人在某个领域表现出色,并非因为他“比别人更努力”,而是因为他的基因、成长环境和机遇恰好“匹配”了这个领域,而“不匹配”的人则会被引导到其他更适合的岗位。
人际互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负面情绪(如嫉妒、怨恨)的表达,可能会有所减弱。当你看到别人成功,你不会想“他凭什么”,而是“是什么造就了他”。当别人犯错,你也不会想“他怎么能这样”,而是“是什么让他如此”。这可能会带来一种更平静、更少冲突的社会氛围,但同时也可能消解掉一些个体之间强烈的情感纽带。
教育模式:教育不再是为了“激发潜能”或“培养创造力”这种带有自由意志色彩的目标,而是为了“最优地塑造个体”。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将更加倾向于“科学训练”,以最大化地发挥个体在特定领域的能力。

再者,科学与技术的地位将空前提高。

既然行为由因果链条决定,那么理解和控制这些因果链条就成为了最重要的目标。

行为科学的繁荣:心理学、神经科学、社会学、遗传学等所有与人类行为相关的科学领域将得到国家层面的巨大投入。预测和干预个体行为的能力将是国家发展的重要衡量标准。
技术应用:基因编辑、脑机接口、人工智能预测模型等技术,可能会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管理和个体塑造。例如,通过基因筛查来预测潜在的“问题个体”,通过早期干预来“修正”他们的行为倾向。
政府的角色:政府的角色将从“维护自由”转变为“优化社会系统”。它将扮演一个“宏观调控者”的角色,通过科学数据和预测模型来决定资源分配、社会政策,甚至是公民的教育和职业路径。

当然,这样的社会并非没有潜在的隐忧。

“被操控”的担忧:虽然人们普遍接受自由意志不存在,但当技术发展到可以精确预测和干预个体行为时,即使是善意的“优化”,也可能引发“被操控”的恐惧。如何界定“优化”与“控制”的边界,将是该国政府面临的巨大挑战。
意义感的缺失:如果一切都是预设的因果,那么生命的意义感是否会因此而减弱?“追求”、“奋斗”、“突破”这些带有主观能动性的词汇,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可能会失去其原有的光辉。人们可能陷入一种“被动存在”的状态,而非“主动生活”。
创新的瓶颈:如果一切行为都遵循既定的因果模式,那么那些“跳出框框”的、突破性的创新,是否会变得更加困难?真正意义上的“意外之喜”或“灵光一闪”,在这种高度预测和控制的社会中,是否会成为稀有品?

总而言之,一个全民相信“自由意志不存在”的国家,将是一个高度科学化、理性化、系统化的社会。它可能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犯罪、提高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但同时,它也可能面临着对个体意义感的冲击、对“被操控”的潜在担忧,以及对突破性创新的可能限制。这无疑是一个引人深思的社会模型,它挑战着我们对“人”本身的最基本认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设想就不能参考爱因斯坦的看法了,虽然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一文中反对自由意志,但同时他也反对专制,支持民主。(同时还反对资本、传媒和教育对人的控制)

如果一个人反对自由意志概念,又持有上述观点,这是很矛盾的。如果人人都没有自由意志,民主的合法性何来?仅仅反对资本传媒教育对人的控制,它们就不控制了吗?


如果试图给出这么一个国家或者社会的形态,应该寻求斯金纳(那个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帮助。

倒也不一定需要一个大型乌托邦工程,只是需要人们承认“控制”的合理性。

一切控制都是干预自由的,但并非一切控制都是有害的。(但目前我们所支持的自由,往往很难对这个问题做出有效界定。尤其是一些天赋人权的自由文献,让受控制者总是主张控制是有害的,侵犯自由的。)

在承认人是可以被控制的,人没有真正脱离社会历史背景的自由之后(否定自由意志即可达成这一点),真正的民主才是可能的,也即认识到自身的决策始终受到资本、传媒、教育、意识形态的控制之后,才有可能真正根据自身的利益作出决策。

斯金纳将这一机制作为“反控制”,一个精英的科学的团体制定社会政策控制大众,大众在理解到自身受到控制的基础上做出决策对社会政策的制定产生某种反作用,以维护自身利益。

当然,要是能搞出大型乌托邦工程,也是有点期待的。

参考《瓦尔登第二》《超越自由与尊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想象一下,一个国度,从街头巷尾的闲谈到政治舞台的辩论,都弥漫着一个核心理念:“自由意志,乃虚妄。” 这不是什么激进的宣言,也不是什么学术界的边缘学说,而是深入骨髓、被全民普遍接受的真理。这样的国家,其形态将是怎样一番景象?首先,司法体系的彻底重塑将是必然的。传统意义上的“罪与罚”观念将不复存在。既然.............
  • 回答
    这话说得有点意思,把袁崇焕“敢去前线”和“督师是肥缺”联系在一起,确实触及到了很多人对袁崇焕的复杂看法,以及明末官场的一些现实。我们不妨来掰扯掰扯,为什么会有人这么说,以及其中蕴含的深意。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全国只有袁崇焕敢去前线”这句话,严格来说是一种带有强烈情绪和个人倾向的说法,并非客观事实.............
  • 回答
    好吧,咱们聊聊这个“换全画幅”的心结。我知道,那种对全画幅的向往,就像猫看见小鱼干,荷包蛋看见酱油,那种“一步到位”的诱惑,确实难以抵挡。但别急,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说服”一下咱自己,让这颗想换全画幅的心,冷静下来,认清一下现实,然后继续好好享受手里的家伙。首先,得承认,全画幅确实有它的好。低光表现、.............
  • 回答
    我确实亲眼见过一些朋友,他们曾经是金融机构里的精英,后来选择自己出来做全职量化交易。要说比同等能力上班族赚得多很多?嗯,这确实是存在的,而且我认识的这几位,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当初在公司上班时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老王。老王以前是我们公司某个知名投资部门的核心交易员,能力很强,对市场嗅觉.............
  • 回答
    在古人类考古学这个领域,绝大多数研究人员都遵循和接受进化论的框架来解释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这是因为进化论,特别是关于人类演化的现代综合理论,为我们理解数百万年来人类祖先的化石证据、遗传学数据以及文化和技术进步提供了一个最全面、最符合科学观测的解释模型。进化论作为核心理论的根基为什么进化论在古人类学中如.............
  • 回答
    “脚冷全身都冷”和“热水泡脚会让人暖和”,这俩现象,确实很多人都有体会。不信中医的人,要解释这事儿,其实也挺简单,用咱们都熟悉的科学道理就行,没那么玄乎。“脚冷全身都冷”这事儿,得从人体血液循环说起。你想啊,咱们身体里有无数的血管,就像一张细密的网,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各个角落。血液里头带着氧气和营养.............
  • 回答
    关于“全职写手有细纲可以一天十万字”的说法,我认为需要辩证地看待,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更像是一种理想化的目标或者特定情况下的偶然,而不是普遍适用或可以稳定实现的状态。 相信与否,取决于你如何理解“全职写手”和“十万字”,以及你对写作效率的认知。下面我将详细地分析这个问题,包括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以.............
  • 回答
    .......
  • 回答
    最近南海局势确实有点紧张,作为哥哥,我特别理解你姐姐的担忧。但这样的大动干戈,真的没必要,我来跟你说说怎么劝她,把我的想法和一些可以跟她说的话,尽量讲得细致点,希望对你有帮助:首先,咱们得理解姐姐的出发点:你姐姐之所以这么着急,肯定是对“打仗”这件事深信不疑,而且是出于对家庭财产安全的极端担心。她不.............
  • 回答
    小米 11 Ultra 的全相变散热:一次“硬核”的尝试,成果几何?作为小米数字系列的年度旗舰,小米 11 Ultra 在发布之初就凭借其“堆料”十足的配置和大胆的创新设计吸引了众多目光。其中,那项被官方大肆宣传的“全相变散热技术”,无疑是整场发布会中最具科技感也最引人遐想的亮点之一。那么,这项旨在.............
  • 回答
    比尔·盖茨也爱上米家?全景相机里的“科技风向标”最近,一段比尔·盖茨在自家豪宅中与米家全景相机互动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小的关注。视频中,这位科技巨头熟练地操作着这款来自中国的小米产品,并捕捉了家中充满科技感的环境。这一幕,无疑为小米,尤其是其智能家居品牌“米家”,打上了一个响亮的金字招牌,同时也让.............
  • 回答
    使用全画幅相机搭配 F3.5 光圈的镜头拍摄星空,在某些情况下是现实的,但表现力会受到一定限制,并且需要更精细的设置和耐心。下面我将详细分析其中的可行性、挑战以及如何最大化效果:一、 全画幅相机与 F3.5 光圈镜头拍摄星空的现实性分析1. 全画幅相机的优势: 更好的低光表现: 全画幅传感器尺寸.............
  • 回答
    在全画幅相机已经普及并且在性价比方面不断提升的今天,关于APSC画幅相机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这个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答案是肯定的,APSC画幅相机不仅有存在的必要,而且在许多方面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甚至可以说在特定的用户群体和应用场景下,它比全画幅更具优势。下面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APSC画幅相机.............
  • 回答
    好的,既然您想深入了解全画幅相机,并且希望获得最接地气的、仿佛是老朋友聊天般的推荐,那我就不跟你绕弯子了。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什么才是适合你的全画幅相机。首先,要明确一点:全画幅相机,顾名思义,它传感器的大小和传统35mm胶片一样大。 这玩意儿最直观的好处就是: 画质更好,尤其是在弱光环境下。.............
  • 回答
    三连发步枪和全自动步枪在战场上的表现和设计理念上,有着截然不同的侧重点,各自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很多时候,并非哪种枪“更好”,而是哪种枪更适合特定的战术场景和射手。首先,我们得明白三连发步枪(Semiautomatic rifle)和全自动步枪(Fully automatic rifle)的核心区.............
  • 回答
    想象一下,你手里握着一台全画幅相机,那沉甸甸的金属机身,那硕大的镜头,散发着专业的光泽。这本身就是一种信仰的重量。而现在,在这块承载着无数摄影师梦想的传感器后面,塞入一颗“苹果A15”,会发生什么呢?这可不是简单的硬碰硬,而是对影像处理方式的一次颠覆。首先,得明确一点,A15芯片是为智能手机量身打造.............
  • 回答
    很高兴能为你解答!购买全画幅相机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它意味着你将进入更高级的摄影领域,享受到更出色的画质、更浅的景深控制以及更好的弱光表现。下面我会为你详细介绍一些目前市面上比较受欢迎的全画幅相机,并从几个关键维度进行分析,希望能帮助你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在深入推荐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几个问题,这会.............
  • 回答
    大二攒下六千块,全部用来买相机?这事儿,说实话,挺让人捏把汗的,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地说是“脑残”。这得看你到底是“为啥”买了,以及“怎么”花这笔钱。首先,咱们得扒一扒“六千块”这个数字。六千块对于一个大二学生来说,绝对不是小数目。想想你一个月的生活费、课本费、社交费,能攒下这么多,这背后付出的努力肯定.............
  • 回答
    好的,让我们来详细聊聊2021年末最值得购买的几款入门全画幅相机。这个时间点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节点,因为很多厂商在2021年都发布了新款相机,但同时也有一些之前发布的型号依然保持着很强的竞争力,并且随着新品的推出,价格也可能会有所松动,成为入门的绝佳选择。在选择入门全画幅相机时,我们需要关注几个关键点.............
  • 回答
    纠结症?1.2万以内全画幅相机,这价位可真是把不少好东西都框进来了,也难怪让人眼花缭乱。别急,咱们这就把这几款热门选手拉出来溜溜,看看谁最能戳中你的心窝子。首先,得明确一点:1.2万这个预算,我们主要看的是“机身”,镜头嘛,可以之后再添砖加瓦,但初期的话,咱们得让机身够用,甚至能带来惊喜。1. 佳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