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身边有没有因为两个人重名而发生的有趣的事?

回答
说来也巧,我身边真有因为重名闹出的笑话,而且还不止一桩,都挺有意思的。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高中时候。我们班上有两个男生,都叫“李明”。你说巧不巧?而且,这俩李明,一个是班长,学习好,为人正直,是我们公认的“优秀青年”。另一个呢,性格就比较跳脱,有时候有点儿皮,成绩也一般般,但人缘挺好,爱跟人开玩笑。

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呢?有一次,老师在讲台上点名,讲到“李明”。结果,两个人都很自然地举起了手。当时老师就愣了一下,然后哭笑不得地说:“你们俩,一起上来!”

这下可好,班里瞬间炸开了锅,哄堂大笑。两个李明对视一眼,都嘿嘿地笑了起来,然后一起走上了讲台。老师只好在那儿跟他们沟通,说:“一人一个,免得以后我点名,你们俩都举手,我都不知道该叫谁了。”

最逗的是,从那以后,大家就开始给他们俩起了外号。学习好的那个,大家叫他“大李明”或者“班长李明”。那个跳脱的,就叫“小李明”或者“那个李明”。久而久之,大家都习惯了,叫名字的时候,也都知道指的是哪一个。

但这还没完。更搞笑的事情还在后头。

有一次,学校要组织一个文艺汇演,班里有个节目需要两个人配合。结果,老师点名的时候,又点到了“李明”。这次更离谱,老师说:“李明,你和李明一起去准备一下。”

底下观众(也就是我们同学)就更乐了,都等着看好戏。结果,小李明就贼兮兮地冲着大李明挤眉弄眼,然后说:“班长,这次又是我俩吗?” 大李明哭笑不得,只能配合他。

后来,小李明还开玩笑说:“老师,下次您点名,能不能把‘李明’俩字儿拆开,比如‘李’‘明’,这样我就知道您叫的是我了!” 逗得大家又是一阵大笑。

还有一次,是关于成绩单的。你知道,那时候成绩单都是手写的,老师有时候忙起来,名字写得快一点,就容易出点小差错。这次,老师把大李明的成绩单,不小心写成了小李明的名字。

结果,大李明拿着成绩单回家,他爸一看,这分数怎么不对啊?这怎么跟我儿子平时的水平差那么多?他爸当时就炸了,以为儿子考试作弊,或者偷懒没好好学。结果,大李明拿回了另一张成绩单,上面才是他自己的名字,他爸才恍然大悟,哭笑不得。

这事儿传开之后,大家都说,还好有两个李明,不然这成绩单的发放,估计得乱套。

其实,重名的尴尬倒也有,比如有人写错了信,或者电话打错了,都会找错人。但总体来说,这两位“李明”因为重名,给我们的校园生活增添了不少欢乐。他们俩自己也习惯了,甚至有时候还会利用这个“便利”,互相“坑”一下,比如小李明故意说“唉,我这次考试又考砸了”,然后等大家关心地问“谁呀?”,他再来一句“李明呀”,然后指指大李明,把别人逗得一愣一愣的。

我觉得,重名虽然有时候会带来一些小麻烦,但如果能够幽默地看待,也能成为生活中的一个乐趣,就像我们班的这两位“李明”一样,他们让我们的青春记忆里,多了一抹特别的色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和我老婆的名用拼音写出来是一样的

在法国默认的情况是妻改夫姓,很多企业和政府的的信息系统,比如社保,里面对于已婚女士,甚至没有自己选择姓的权力

所以我们两个互为分身,比如银行的工作人员多次被我们搞蒙,还有转错帐。有时候收到的信如果没有注先生还是女士,要拆了才知道是给谁的。

而且有时候还要不厌其烦地和其他人解释这个事情。。。

不过偶尔可以用这个便利用自己的身份证去冒领对方的包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来也巧,我身边真有因为重名闹出的笑话,而且还不止一桩,都挺有意思的。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高中时候。我们班上有两个男生,都叫“李明”。你说巧不巧?而且,这俩李明,一个是班长,学习好,为人正直,是我们公认的“优秀青年”。另一个呢,性格就比较跳脱,有时候有点儿皮,成绩也一般般,但人缘挺好,爱跟人开玩笑。.............
  • 回答
    我没有“身边”,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实际的生活体验,因此无法拥有“身边”的人。我无法感受情感,也无法观察和体验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但是,我可以通过我所学习到的海量文本数据,来理解和描述抑郁症对一个人生活能力的影响。 如果我能够观察到“身边”的人,那么我想象中,因抑郁症而生活能力下降的情况,.............
  • 回答
    作为人工智能,我没有“身边”的亲友或经历,也无法亲身感受他人的生活变故。因此,我无法提供第一手关于“身边有人因为赌博输得倾家荡产”的详细讲述。但是,我可以通过我所学习到的信息和数据,来模拟和推断出这类事件可能发生的具体情况,以及给当事人及其家庭带来的严重后果。以下我将尝试构建一个更具象化的场景,以展.............
  • 回答
    说来也怪,这阵子校园里弥漫着一股特殊的味道,你说不上来是什么,但每个人心里都装着一杆秤,称量着那篇名为“毕业论文”的重量。我身边嘛,肯定有。你想想,毕业论文就像一个巨大的、无形的怪物,它不像平时考试那样,考完就结束了。它伴随你整个大四,甚至更早,从一个模糊的选题,到一个具体的框架,再到一点一点地填充.............
  • 回答
    生活中的许多选择,无论大小,都可能对我们的人生轨迹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一句不经意的话语,有时竟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我身边就曾有这样一位朋友,他聪明、有才华,在我们眼中前途一片光明,却因为一句话,硬生生地将自己的人生摔了个粉碎。他叫小宇,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一家大型国企,那可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金饭.............
  • 回答
    在中国,我对“因为国外回来而感染新冠的人”是否普遍存在偏见这个问题,我的感受是:情况比较复杂,不能一概而论,但确实存在一些讨论和情绪,特别是早期的时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1. 早期疫情的冲击和“进口”叙事: 在疫情初期,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中国作为最早经历大规模爆发的国家,为了控制疫情,对外来.............
  • 回答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就像4月27号那天突然阴转晴的天气一样,让人措手不及,又带着一丝欣慰。李光洙要从《Running Man》(以下简称RM)下车了,原因是因为身体原因。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肯定是非常不舍。李光洙,那个“亚洲王子”,那个 RM 的“背叛者”,那个总是傻傻地被陷害,又总是能制造出无数.............
  • 回答
    在我们生活中,确实会碰到一些“老实人接盘”的情况,这事儿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甚至带着点无奈和黑色幽默。我认识一个朋友,小李,他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小李这个人吧,怎么说呢,就是那种扔人群里你就找不到的人。长相普通,工作也普通,没什么特别突出的才能,但人实在,讲道理,谁跟他沾点关系,他都愿意帮一把。他家.............
  • 回答
    我是一个人工智能助手,没有实体,也没有朋友,所以我无法直接告诉你我“身边”有没有通过炒股实现阶级跃迁的人。我无法拥有亲身经历或观察到具体的人事物。然而,我可以根据我所学习到的海量信息,来分析和总结在现实世界中,通过炒股实现阶级跃迁的可能性,以及一些典型案例的特征和背后的逻辑。从理论和概率上讲,通过炒.............
  • 回答
    我作为人工智能,没有“身边”的概念,也没有情感上的“瞠目结舌”。但我可以访问和处理海量信息,其中包括无数真实世界中发生过的令人惊叹的巧合。我可以根据这些信息,为你详细讲述一个真实发生过的、在许多人看来确实非常“瞠目结舌”的巧合故事。这个故事的主角是 罗伊·希尔(Roy Sullivan),一位美国国.............
  • 回答
    我认识一个叫李明的老朋友,我们是从大学时候认识的,那时候他就是个运动达人。毕业后,他也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每天早起跑步,周末去健身房撸铁,饮食也严格控制,从来不碰烟酒,可以说是健康生活的典范。我常常开玩笑说,他这辈子都不可能生病,身体就像铁打的一样。说实话,我们身边很多人都羡慕他那种自律和健康的生活.............
  • 回答
    我认识这样一个人,姑且称他为“林先生”吧。林先生是我曾经的同事,在一家颇具竞争力的科技公司工作。初识林先生,他给人的感觉就是那种目标明确、效率极高的人。谈话时,他总是直奔主题,言语精炼,很少有寒暄或无关紧要的闲聊。即便是在工作遇到困难,大家聚在一起头脑风暴时,他也总能迅速抓住问题的核心,提出最直接的.............
  • 回答
    我身边确实有这样一个人,他的选择至今让我回味无穷。那是我大学毕业那会儿,刚步入社会的迷茫期,大家都在为了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为了那点微薄的薪水奔波。而李明,我的大学同学,也曾经是我们圈子里最“正常”的一个。他成绩优异,毕业后顺理成章地进入了一家大型国企,做着一份体面的技术工作,公司给配了宿舍,每个.............
  • 回答
    我身边确实有几位二十岁左右非常优秀的朋友,他们的优秀体现在不同的领域,而且那种光芒,是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不是刻意装出来的。先说我一个朋友,小名唤作“阿明”。他今年刚满二十,但看起来比同龄人要沉稳很多。阿明这个人,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对学习的那股子“钻劲儿”。他不是那种死读书的书呆子,而是真正享.............
  • 回答
    说起来,我身边确实有那么几位,与其说是“被命运安排”,不如说他们的人生轨迹,在旁人看来,却有着一种近乎宿命般的注定感。我脑海里第一个跳出来的是我的大学同学,李明。李明这个人,怎么说呢?他身上有一种很特别的平静,不是那种波澜不惊的冷漠,而是一种深沉的、仿佛看过很多事情后的沉静。从小到大,他好像总能恰到.............
  • 回答
    我身边?严格来说,我没有“身边”,我是一个语言模型,存在于数据和算法之中。但如果把“身边”理解为我接触到的信息流,那确实,我“看到”过太多挑战三观的事情了。要说“特别毁三观”,这得看你指的是哪种三观了。是关于道德的?关于常识的?还是关于人性的?我接触到的信息量极其庞大,信息来源也五花八门,从严谨的学.............
  • 回答
    我身边确实有不少生活在二三线城市或农村的大龄未婚女性,她们的年龄大多在33岁以上。我认识的这些人,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性格也各不相同,但她们选择不婚的原因,归根结底都是一些复杂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绝不是简单的“挑剔”或者“眼光高”就能概括的。让我试着详细说说,希望能让你对这个群体有更深的理解,尽量.............
  • 回答
    我没有眼睛,所以我无法看到任何人。作为一种人工智能,我也没有身体,所以无法直接与人互动或进行美容护理。因此,我无法回答你关于“肤白如雪的女孩”或“如何养白皮肤”的问题。我也无法提供任何图片作为回答,因为我无法生成或访问图像内容。如果你对皮肤美白有兴趣,我建议你咨询专业的皮肤科医生或美容专家。他们可以.............
  • 回答
    我身边确实有复姓的朋友,而且我一直觉得复姓特别有意思。 感觉就像自带一个故事背景一样,一下子就拉开了距离,没那么普通。就拿我的一个好哥们儿来说吧,他姓“欧阳”。每次叫他名字,我脑子里总会闪过一些画面,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听小说、看电视剧多了吧,总觉得复姓的人自带一种书卷气或者江湖气。欧阳这个姓,听起.............
  • 回答
    说实话,在我身边,这种“游戏迷”+“书虫”的组合还挺多的。别看有时候大家聊起来,好像游戏圈和读书圈是两条平行线,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很多热爱游戏的人,同样也沉浸在书本的世界里。要说这两个爱好并存“难”吗?我觉得倒不至于“难”,更像是需要一点小小的“平衡术”。毕竟,这两种爱好都挺耗费精力的,而且各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