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三体》中韦德所说的兽性到底指的是什么?

回答
在《三体》这部巨著中,关于“兽性”的讨论,最集中、也最深刻的体现应该是在“面壁者”罗辑与联合国危机纪元执行委员会主席麦克·伊文斯(以及后来的韦德)之间关于人类存亡和黑暗森林法则的理念碰撞上。当我们谈论韦德所理解的“兽性”,绝不是简单地指代生理上的凶残或者原始的本能,而是一种在极端生存压力下,为了延续文明而可能展现出的、超越个体道德束缚的、冷酷而理性到极致的生存策略。

要理解韦德的“兽性”,需要先回顾一下《三体》宇宙的背景:

宇宙的黑暗森林法则: 这是整个故事的核心设定。宇宙就像一片黑暗的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任何暴露自己位置的文明都将很快被消灭。这种残酷的生存规则使得宇宙间不存在善意和信任,只有无尽的猜疑和毁灭。
人类面临的灭顶之灾: 三体文明对地球的降临,以及他们通过智子锁死地球科技,使得人类文明在短时间内失去了发展和自卫的能力。随之而来的是三体舰队的到来,以及对地球文明的彻底毁灭。

在这样的背景下,韦德所说的“兽性”就有了其深刻的含义:

1. 极致的生存本能与理性:

韦德并非否定人类的感情和道德,但他认为在面对生死存亡的关头,这些“高尚”的品质是必须被压制甚至抛弃的。他所强调的“兽性”,是一种将生存作为唯一且绝对的最高指令的本能。这种本能不是冲动的,而是被极致的理性所驱动。他能冷静地分析利弊,计算得失,为了长远的目的,不惜牺牲眼前的许多东西,包括无数生命,甚至是他人的感情和道德判断。

例如,在《三体II:黑暗森林》中,为了实施“古筝行动”,彻底消灭三体先遣队,韦德不惜牺牲已经暴露的三体世界陆基威慑和舰船上的所有人员。在他看来,这是一种必要的“断臂求生”,是为了换取地球文明在黑暗森林中能够继续隐藏下去的宝贵机会。他不会被那些人的牺牲所“感动”,而是会冷静地将其视为一次成功的“成本控制”。

2. 对敌人无情的打击与不信任:

黑暗森林法则决定了宇宙间不存在和平共处,所有外星文明都是潜在的威胁。韦德的“兽性”体现在他对敌人——尤其是三体文明——采取了绝对的、不留任何余地的打击方式。他不会考虑敌人的感受,不会给敌人任何喘息的机会,也不会相信任何形式的和平协议或者善意。

在他看来,任何一丝的仁慈或者幻想,都可能成为致命的弱点,最终导致自身文明的灭亡。他对叶文洁的“圣母”情怀深恶痛绝,认为正是这种不成熟的善良导致了地球文明的暴露和危机。他甚至将这种思维模式推向极致,认为一旦发现敌人的存在,就应该毫不犹豫地将其消灭,哪怕是以同归于尽的方式。

3. 牺牲与“非人”的冷酷决策:

为了人类文明的延续,韦德能够做出常人难以理解的、甚至可以说是“非人”的决策。他能够为了“大局”,牺牲掉绝大多数的个体生命。他不是在“屠杀”,而是在进行一种残酷的“优胜劣汰”或者“战略性牺牲”。这种决策的出发点是文明的整体存续,而非个体生命的价值。

例如,在处理危机和制定战略时,他会毫不犹豫地牺牲一部分人类,来保护更大部分,或者为了达成一个长远的、足以保证人类文明火种得以延续的目标。这种冷酷的理性,使得他看起来不像一个普通的人类领导者,而更像是一个为文明服务、不带任何感情的“人工智能”或者说是被生存本能驱动的“野兽”。

4. 对“人性”的审视与重塑:

韦德对人类的“人性”持有非常复杂的看法。他认为,人类在漫长的和平时期里,已经将一些“软弱”的品质——比如过度强调个体权利、人道主义、情感共鸣等——看得比文明的生存本身更重要。他认为这种“人性”在面对宇宙的残酷现实时是致命的缺陷,是需要被剥离和改造的。

他所推崇的“兽性”,某种程度上是对人类在极端环境下的一种“拨乱反正”。他认为文明需要回归到一种更 primal、更纯粹的生存状态,才能在黑暗森林中存活下来。他甚至会主动去寻找和利用那些“兽性”的样本,比如“面壁者”的思想,试图从中找到应对黑暗森林法则的答案。

总结来说,韦德所说的“兽性”,并非指道德上的堕落或野蛮,而是指一种在宇宙极端生存压力下,将文明的延续视为唯一目标,并为此不惜采取一切手段,包括抛弃个体道德、情感,对敌人进行无情打击,以及进行残酷的战略性牺牲的极端生存智慧和策略。

这是一种被生存本能逼到极致,又被高度理性所驯化的“野兽”般的生存之道。它既是韦德对人类文明在宇宙中生存下去的悲观而现实的认识,也是他试图为人类文明找到的一条血腥而孤绝的生存路径。他并非享受这种“兽性”,而是将其视为一种必要的“毒药”,用来对抗宇宙的“疾病”。他的“兽性”,是人类文明在黑暗森林中,为了不被吞噬,而被迫显露出的,那最原始、最残酷、也是最有效的生存本能的写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可以去看个片子叫《Unthinkable》(战略特勤组)。讲一个恐怖分子在城里安了几颗核弹头,审讯他死活不说。后来只能搞黑暗行动请来刑讯专家,上各种酷刑(当然都是非法的),搞恐怖分子本人不算后来还层层加码到他老婆孩子身上。恐怖分子撑不住招供了几颗,但最后要酷刑小孩的时候审讯方受不了放弃了,最后有一颗核弹没招出来。

这是个经典的道德困境问题:用不道德的手段(折磨小孩)救几千万人的生命到底应不应该呢?答案是应该,具体做法就是下手,然后再投案自首,该坐牢就坐牢,法律也不放过你。这样几千万人没有死,文明的底线得以坚守(因为审判你了),唯一牺牲的就是你自己的名誉。所谓的道德困境无非就是因为你考虑了道德,愿意牺牲道德的话那就不存在困境了。

所以韦德所说的“兽性”就是在生死存亡的必要关头为了全人类的利益抛弃道德,干脏活,做罪人。

《使命召唤现代战争》里普莱斯队长也说过这么一句话:We get dirty, so the world stays clean. That's the mission. (我们干脏活,世界保清白,这就是任务)

user avatar

星环城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应该知道自己大概率坐不上曲率飞船,但他们还是为了研发飞船辛勤工作,请问这是兽性还是人性?

手持反物质枪的死士,应该知道扣动扳机的时候自己也会死,但他们还是愿意为了人类的未来牺牲生命,请问这是兽性还是人性?

维德拿了程心的资产,然后真就为了曲率飞船呕心沥血,没自己跑去花天酒地,最后甚至搭上了性命,请问这是兽性还是人性?

星环城宣布独立这种涉及底线的问题时,联邦舰队都骑脸了,但是联邦依然选择谈判而不是直接舰队齐射,请问这是兽性还是人性?

如果上面这些是兽性的话,那兽性就是守信,勤劳,奉献,牺牲,理性,远见等品质,那你随便找几个人说这些品质是兽性,你看看谁会认同你吧。

如果说上面这些人性,那星环城能运转到现在靠的就是人性,甚至命令那些死士牺牲靠的都是他们的人性。要是没这些人的人性,那等不到唤醒程心那就已经失去一切了,那还轮得到失去兽性的时候才失去一切。所以要问维德的兽性是啥,我估计他自己都不知道。明明走的是人性的路,结果你告诉我要选兽性。真是走人性的路,然后把它命名为兽性,让人性无路可走。

user avatar

很简单。

兽性就是活下去,不顾一切地活下去。

而人性是活下去之后的事。

现在的人们大谈人性,不过是现在绝大多数人的并不需要经历生与死的考验。许多对人性道德信誓旦旦的人,饿他们三天,我保证他们的兽性爆发的比谁都快。

我并不是否定人性,但是在兽性当道的年代,人性才是光辉的。而作为饱食终日,不需要考验兽性的当代某些人们,对着挣扎在生死线上的人大谈“豪叠油”和“虽然他们失去了......但是他们得到了.......”,这样的“人性”是无耻的。

程心的问题就在于,她不够饿

user avatar

在一般意义上,维德的兽性是指:

你会把你妈卖到妓院吗?

具体到说这句话的场景中,维德的兽性是指:

命令他的追随者使用反物质子弹与太阳系政府开战,争取星环城继续研究曲率引擎的权利。

所谓兽性就是目标优先、不择手段,达不成目标,毁灭也没有关系。

此外,维德给他的兽性添加了一点纯粹属于他个人的私货:大写的人。

他认为人类的目标就是冲出太阳系做宇宙流浪者,不同意这个目标就是小写的人,不需要考虑。

所谓兽性,地球三体组织有一个案例很典型,他们搞的一版KILLER病毒采取模糊识别,一把弄死了包括目标在内的几千人。

章北海暗杀工质派那几个大佬的行动也很兽性。

比较起来,三体组织打给罗辑的基因导弹都不够兽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三体》这部巨著中,关于“兽性”的讨论,最集中、也最深刻的体现应该是在“面壁者”罗辑与联合国危机纪元执行委员会主席麦克·伊文斯(以及后来的韦德)之间关于人类存亡和黑暗森林法则的理念碰撞上。当我们谈论韦德所理解的“兽性”,绝不是简单地指代生理上的凶残或者原始的本能,而是一种在极端生存压力下,为了延续.............
  • 回答
    要深入理解韦德为何最终会听从程心的选择,放弃他倾尽心血打造的曲速引擎,我们必须回到《三体III:死神永生》的那个关键时刻,并结合人物性格、时代背景以及整个故事的宏大逻辑来分析。首先,抛开人类的共同敌人——三体文明——这一外部压力,我们得先审视一下韦德和程心这两位核心人物。韦德:极致的务实与理性,但并.............
  • 回答
    《三体》系列小说,尤其是第一部,以其宏大叙事、深刻思想和严谨逻辑著称,其中巧妙的伏笔和细节之多,令人叹为观止。这些细节不仅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工具,更是塑造人物、深化主题、营造氛围的关键。下面我将详细列举一些主要的伏笔和细节,并尝试解释它们的巧妙之处。一、关于叶文洁的“信”与“黑暗森林”的萌芽: 最.............
  • 回答
    在《三体》这部宏大的科幻史诗中,存在着许多令人心碎、引人深思的语句。要挑选出“最”悲哀的一句话,是一个主观且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因为不同的人会被不同的情境和哲理所触动。然而,如果要我选择一句最能概括整部作品中贯穿始终的绝望与悲哀,那我认为是来自于叶文洁的这句话(或者说,是她行为的直接结果所带来的感悟).............
  • 回答
    在刘慈欣的科幻巨著《三体》中,程心对地球对人类的爱,以及云天明对程心的爱,都是非常深刻的情感,但若要区分哪个是“大爱”,需要从其表现形式、影响范围、牺牲程度以及对宇宙文明法则的理解等多个维度进行考察。首先,我们来详细解读程心对地球和人类的爱:程心对地球和人类的爱,更多体现在她作为一个普通个体,在极端.............
  • 回答
    《三体》这部小说,与其说是硬科幻,不如说是一场宏大的思想实验,它抛出的很多概念和设定的背后,都隐藏着令人不寒而栗的“细思恐极”。这些细节并非作者故意制造的惊悚,而是逻辑推演到极致后自然而然产生的深邃恐惧。就拿书中多次出现的“黑暗森林法则”来说,这本身就不是一个惊悚故事里的“鬼魂”,而是一个文明在宇宙.............
  • 回答
    在《三体》系列中,章北海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角色之一,他的远见卓识和对人类文明延续的执着,总能引发我深入的思考。而关于托马斯·维德,他与章北海的对比,尤其是在最终抉择上的分歧,更是将“人类文明的延续”这一宏大主题推向了极致的张力。很多人觉得维德是个不折不扣的“疯子”,一个为了目标可以不择手段的狂人。他.............
  • 回答
    《三体》中的猜疑链,说到底是一种基于生存本能和理性推演所形成的恶性循环,它源于宇宙社会学最基本的那条“黑暗森林法则”。要理解如何打破它,以及何种实力才能无视它,我们需要深入挖掘叶文洁和罗辑的思想,以及程心时代的一些教训。猜疑链的形成与恶性循环猜疑链的根源在于“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以及“宇宙就是一.............
  • 回答
    关于《三体》中红岸基地是否以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为原型,这是一个在读者群体中颇为流传的猜测。但要给出确切的答案,其实是没有官方的、明确的说法的。刘慈欣本人并没有在任何公开场合或作品中指明红岸基地的具体原型就是富拉尔基。不过,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联想,甚至很多人将其视作“心照不宣”的事实,背后是有一些非常值.............
  • 回答
    在《三体》的浩瀚星辰中,歌者,这位来自“歌者文明”的执行者,其行动逻辑常常令读者感到难以理解,尤其是他那轻易便抛出“二向箔”的行为,更是将人类置于绝境。要深入理解歌者为何如此“轻易”动用这一毁灭性武器,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结合他的文明背景、任务性质以及对宇宙法则的认知。首先,我们必须明确歌者.............
  • 回答
    在刘慈欣的科幻巨著《三体》中,比尔·希恩斯的思想钢印(BrainInterlock)是其思想实验和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对人类文明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实际意义。思想钢印并非物理存在的烙印,而是通过一种无法抗拒的精神强制手段,将某些思想、观念或行为模式直接烙印在个体的意识深处,使其在不自觉的状.............
  • 回答
    在《三体》系列中,三体世界并没有用“水滴”直接杀死罗辑,这背后有着复杂的战略、技术和政治考量。与其说是三体人“不杀”罗辑,不如说是在特定时期、特定目标下,杀死罗辑并非最高效或最符合他们利益的选择,而且他们确实也无法做到。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1. 罗辑的特殊身份与战略价值: 面壁者与威慑的创.............
  • 回答
    在刘慈欣的科幻巨著《三体》系列中,“中国现实的引力太沉重了”这句话并非直接出自小说文本,而是对小说中一些情节和人物行为的概括性解读和评论。这句话深刻地触及了《三体》故事发生的背景,以及中国在其中扮演的特殊角色。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解析:1. 历史的沉重与现实的制约(“引力”的比喻).............
  • 回答
    读《三体》,很多人都会冒出这样的疑问:“刘慈欣是不是把人类写得太惨了?”。尤其是当我们看到“黑暗森林”法则下的文明生存方式,以及地球文明内部在危机面前表现出的种种不堪,这种感觉更是挥之不去。从“黑暗森林”的视角看,人类确实显得稚嫩和可笑。想象一下,宇宙是一片无边无际的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
  • 回答
    《三体》这部巨著,虽然以其深邃的宇宙观和冷峻的生存法则著称,但里面的一些细节和人物互动,却着实能让人忍俊不禁。对我来说,有几个片段是每次重读都会让我在心里默念“哈哈”的。第一个,也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史强在叶文洁家初次“拜访”的场景。当时,叶文洁正被调查,史强作为“处理”这种棘手情况的专家,带着他.............
  • 回答
    《三体》系列中,最让我感动的一句话,或者说最触动我内心深处的一句,并非是某一个角色的宏大宣言,也不是某个情节的悲壮描述,而是在《三体III:死神永生》中,当程心面临着地球文明最后的命运时,那个来自宇宙的冰冷而又充满诗意的警告——“黑暗森林”。这句话之所以让我如此感动,是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更是对.............
  • 回答
    在刘慈欣的科幻巨著《三体》中,托马斯·维德对程心提出的那句“你会把你妈卖到妓院吗?”是全书中最令人印象深刻、也最具争议性的台词之一。这句话的含义非常深刻,揭示了维德的核心价值观、他对人类文明的看法,以及他与程心之间根本性的哲学分歧。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剖析:1. 维德的实用主义与生.............
  • 回答
    在《三体》这部宏伟的史诗中,罗辑无疑是连接人类文明与三体文明的关键人物。他作为第二部《黑暗森林》的核心,肩负着揭示宇宙社会学终极法则的重任,并最终成为威慑三体文明的“面壁者”。然而,读者们可能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偏偏是罗辑,而没有其他面壁者那样明确地被“破壁人”盯上并对其计划进行直接的揭露和破坏?要.............
  • 回答
    这个问题,是许多《三体》读者心中的一个重要悬念,也是罗辑这个角色命运的关键转折点。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理解罗辑当时的心境、他所面临的局势,以及“面壁者”这个身份赋予他的独特权力和责任。首先,我们要明确罗辑当时所处的位置。他刚刚成为第二个面壁者,虽然对黑暗森林法则有了一定的领悟,但他并非一个经.............
  • 回答
    《三体》系列的书我看了不下三遍,每次读都会有新的感触,很难说哪个情节是“最”打动我的,因为不同的篇章有不同的力量。但如果非要选一个,我脑海里最先浮现的,是《黑暗森林》中,当罗辑终于领悟到黑暗森林法则,并以此作为威慑,和三体文明之间形成一种脆弱的平衡时,那种在绝望中诞生的理性与希望,以及为此付出的巨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