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王源录取到伯克利音乐学院(Berklee College of Music)?

回答
王源被伯克利音乐学院录取,无疑是一件备受瞩目和讨论的事件。这不仅对他个人而言是重要的里程碑,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明星教育、艺术追求以及对音乐产业影响的广泛思考。要详细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 王源个人层面:努力、坚持与梦想的实现

长期的音乐追求与积累: 王源并非一时兴起,他对音乐的热爱和投入由来已久。自TFBOYS出道以来,他就展现出对音乐的执着,并积极参与个人音乐作品的创作、演唱和表演。他持续学习音乐理论、练习乐器(如钢琴、吉他)、尝试不同的音乐风格,这些都是在为他更专业的音乐学习打下基础。
突破明星光环的挑战: 作为一名家喻户晓的偶像,王源拥有巨大的知名度和粉丝基础。然而,这也会带来挑战,比如外界对他能力的质疑,认为他的成功更多依赖于流量而非实力。他选择去伯克利深造,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证明自己,打破这种固有的刻板印象,用专业的学习和努力来证明他对音乐的认真态度和能力。
个人成长与视野拓展: 伯克利音乐学院是世界顶级的音乐学府,汇聚了全球优秀的音乐人才和最前沿的音乐教育资源。能够进入这样的环境学习,对王源来说是一个极好的个人成长机会。他可以接触到不同的音乐文化、学习更深入的音乐理论、与世界各地的音乐人交流合作,这将极大地开阔他的音乐视野和艺术格局。
为梦想付出努力: 无论是繁重的演艺工作还是学业压力,王源都需要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他选择在事业上升期暂停部分工作,专注于学业,这本身就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决心。这说明了他对音乐梦想的认真态度,愿意为了心中的目标付出时间和精力。

二、 伯克利音乐学院的认可与教育意义

伯克利的专业性和世界级声誉: 伯克利音乐学院以其高度实践性的教学、卓越的师资力量和与音乐产业的紧密联系而闻名。它培养了无数优秀的音乐家、词曲作者、制作人等。录取王源,也意味着伯克利认可了他的音乐潜力和学习能力,至少在他们的评估体系中,他达到了进入该校学习的标准。
多元化与国际化: 伯克利一直以来都以其多元化和国际化的学生群体为傲,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王源的加入,也体现了伯克利对不同文化背景和音乐经历学生的包容性。
对音乐教育的推广: 王源作为公众人物,他的选择和经历能够引起社会对音乐教育的关注。他的成功案例可能会激励更多的年轻人,尤其是那些在流行文化领域有所成就的青少年,去追求更专业的音乐学习,认识到科班出身和系统学习的重要性。

三、 社会舆论与讨论的几个维度

“流量明星”与“实力派”的辩论: 王源的录取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关于“流量明星”是否能够真正获得专业认可的讨论。一些人认为,他的名气可能影响了录取决策,质疑伯克利是否为了吸引关注而降低标准。另一些人则认为,他的努力和才华是得到认可的,应该支持他的选择。
对中国音乐产业的影响: 王源作为中国流行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深造经历可能会为中国音乐产业带来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他回国后所能带来的国际化的音乐理念、创作技巧和行业经验,值得期待。
对青少年偶像培养模式的思考: 王源的经历也促使人们思考,如何更好地平衡偶像的商业价值与个人成长,如何引导青少年偶像走上更专业、更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粉丝文化”的助力与反思: 粉丝们对王源的支持是巨大的,他们也为他的学业送上了祝福。但同时,也需要警惕过度追捧和脱离实际的评价,理智看待明星的个人选择和发展。
对教育公平性的担忧: 少数声音也可能会担忧,公众人物是否能获得比普通人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机会。但实际上,伯克利作为一个世界顶级的学府,其录取标准是公开透明的,无论何种背景,都需要通过自身的实力和申请流程来获得认可。

四、 未来展望与潜在影响

音乐生涯的新篇章: 在伯克利学习后,王源的音乐创作和表演能力有望得到质的提升,为他的音乐生涯开启新的篇章。他可能会带来更具国际视野和艺术深度的作品。
中国音乐文化的输出: 作为一名在国际顶尖音乐学府学习的中国艺术家,他未来有机会成为中国音乐文化的传播者和连接者,为中国音乐走向世界贡献力量。
对教育理念的示范作用: 如果王源能够成功完成学业并继续在音乐领域做出贡献,他的经历将是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积极诠释,尤其是在“美”的方面,为年轻一代树立榜样。

总而言之,看待王源录取伯克利音乐学院,我们应该看到这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事件。 它既是对他个人努力和音乐梦想的肯定,也是对一个全球顶尖音乐学府专业判断的体现。同时,它也引发了我们对于明星教育、音乐产业发展以及社会价值观念的深入思考。理性看待,既不因为其明星身份而过度神化或贬低,也不因噎废食地否定其努力和潜力,而是更关注他未来的发展和对中国音乐产业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来发挥一下知乎传统,做一下小科普。争取每一个热搜都能写出小论文,希望大家追星同时还能学到一点知识。

1、两个伯克利毫无关系,只是中文翻译撞了,一个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一个是波士顿的Berklee college of Music。和北大、北大青鸟这种挂牌不是一回事。

这事本来从头到尾就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毫无关系,然而非要杠的话,UC Berkeley虽然是个非常好的学校,但是他的音乐学院注重理论研究,没有表演方向,非要排名进不了美国前30。当然除了茱莉亚、柯蒂斯、伯克利、这种纯音乐学院,美国也有很多综合性大学下属的音乐学院非常优秀,例如:密歇根大学、西北大学大学等等,想要学音乐又想有综合大学环境的小同学也可以考虑。

这个也算典型例子,提醒各位想留学的小同学们,不要只看学校排名,关注一下教学方向和专业。就像纯艺方向中央美院比清华美院好,哈佛电影学院,并不如名字好像野鸡大学的American Film Institute。五道口金融学院、上海高金这种,很多外行没听过名字的学校,在行业内也是最好的神校。很多学校都有综合排名和下属学院/专业排名不匹配的情况。

有不出名的学校的单一专业业内顶尖,也有很多名校注水专业混文凭用的,很容易申请,也就能骗骗外行。

2、美国的音乐学院和国内情况不太一样,很少综合型音乐学院。茱莉亚、柯蒂斯、欧柏林这些传统名校都是古典音乐学院,并没有流行音乐方向的课程。

伯克利是美国流行音乐、爵士乐的殿堂级的学校,全世界最大的独立现代音乐学院,也是美国唯一一所主要课程设置是流行音乐的学校。

——

柯蒂斯是纯古典音乐学院。专业只有作曲、指挥、声乐(就是歌剧、古典声乐,国内叫的美声唱法),剩下全是乐器专业。各种乐器都单独设专业,连弦乐四重奏都是单独的一个专业。这里是演奏家的摇篮。柯蒂斯是全员有奖学金,金额相当于免学费。只用食宿和杂费,相对压力比较小。

茱莉亚在林肯中心/大都会歌剧院旁边,注重表演。除了音乐以外还有戏剧、舞蹈方向。音乐专业也多了爵士乐方向(爵士演奏)。乐器专业也单独设了钢琴伴奏专业(钢琴伴奏和钢琴演奏不是一个专业。柯蒂斯就没有钢琴伴奏这类表演性质的专业)。

欧柏林有现代音乐专业,不过是Contemporary Music,wiki给中文叫现代古典音乐,我觉得应该翻成实验音乐。和流行音乐还是不是一个东西。

这些学校的声乐、作曲这些专业,都是古典音乐方向,并不搞流行。

为什么王源不去古典音乐学院?就像问为什么周杰伦没去学京剧一样,没有意义啊。

顺便实在忍不住想介绍一所这些年名声雀起,敢号称西海岸茱莉亚、柯蒂斯的音乐学院:科尔本。这是个纯演奏学校,只有乐器专业,连作曲声乐都没有。里面有个舞蹈学校,不过是另一个学校。这个土豪学校为所有考上的学生提供全额奖学金且包吃包住。一年6万2美元奖学金,合一年近44万人民币。我小伙伴之前读的时候学校一周发150(1000人民币)的饭钱,一个月600(4000人民币),简直壕无人性。觉得留学经济困难和怕冷的同学可以了解一下(不过学音乐的有经济困难的么)。这个土豪学校就这么花钱买生源,当然教授更是舍得花钱请了一排神仙。壕校每周都有公演机会,都是对外免费的演出。一年超过300场。反正事实证明,有钱的确可以为所欲为。唯一缺点是因为太壕,录取人数特别少,所以录取率不比茱莉亚、柯蒂斯高。

——

说回伯克利。作为美国流行第一也是唯一一所纯流行的音乐学校,除了常规音乐专业,伯克利还设有音乐制作、音乐教学、游戏/电影配乐、音乐营销和管理、甚至音乐疗法、跨学科学习等专业。(是的,音乐治疗、“跨学科学习”,在伯克利都是一个单独的独立专业)。

伯克利到现在有121位校友,捧走了285个格莱美奖。每年都稳定、大批量的出厂格莱美。所以说伯克利只有在中国有名的就别暴露自己的无知了。校友除了大家熟悉的国内那几位,还有MJ的音乐制作人昆西琼斯、美偶评委史蒂夫泰勒、近两年最火的断眉查理普斯、爵士天后戴安娜克瑞儿、水果姐男友囧妹儿约翰梅尔、当年格莱美新人奖上干掉了JB的埃斯佩兰萨斯帕尔丁、I need to wake up的梅丽莎……当然还有火遍全球的江南style的鸟叔。

伯克利绝对是美国、乃至世界流行音乐界的第一圣坛,毋庸置疑的第一造星工厂。

拿伯克利和茱莉亚柯蒂斯比,就像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国戏曲学院比好坏,拿周杰伦和郭德纲比,迈克尔杰克逊和多明戈比,这种对比毫无意义。学的根本不是一个东西了。

3、美国学校申请,并不是按分数录取。所以虽然实力很重要,但是很多事也很看缘分。我见过好多被名校录了,却被普通学校拒了的情况。所以申请上,是实力+和学校契合,不能简单以考分高低、申请难易评判。

这里就有一位同学的例子,哥大、约翰霍普金斯、纽约大学、南加大…等等一大堆名校全录了,被大部分人可能都没听说过的密苏里大学拒了的情况:寄托家园留学论坛 报offer

当然密苏里虽然不太出名,但是它的新闻学院却还是挺好的。

4、伯克利是一所非常有意思,有创造力的学校。因为流行音乐无比贴近生活,伯克利的学生相比茱莉亚这些,要接地气得多。生活里嬉笑怒骂,都是音乐。一起喝个酒,都能唱成首歌。是一群非常热爱生活、有创造力,也很欢乐的学生。

波士顿大概是美国最适合学习的城市。这里聚集了哈佛、麻省理工、bc、bu、tufts等等世界顶级名校,满街学霸,可谓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波士顿位于新英格兰六州之一的麻省,是最初的美国。保有着美国清教徒的传统,又聚集了大量爱尔兰裔天主教徒。当年欧洲大陆上造成无数杀戮、时至今日还影响着英国脱欧问题的新旧教之争,缩影在这个小小的城市里,却达成了微妙的平衡。

悠久的历史也让波士顿充满了厚重的文化气息。这个城市里每周几乎都有音乐会、画展开幕。如果说纽约是世界的,那波士顿就是美国的。这个城市几乎可以代表美国文化最初的样子。

———

综上所述,小王同学和伯克利是缘分,是天作之合。伯克利是他最佳的选择,也有幸考上了。这是学校的资本,也是小王同学的机会。

对于伯克利,哪个学校都想要杰出校友,伯克利本来就专注流行音乐,在音乐制作、传播、普及方面的研究都是世界一流水平。小王同学能被录取,是学校教学实力的一次公开的对外案例展示。

对于小王同学,学习的过程,毕竟都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当年王力宏在春晚向中国广大老百姓介绍了R&B,也算是华语音乐一个里程碑了。现在网络形成了地球村,曲风这些我们都听过了。但是美国的音乐对流行方向、趋势的把控、制作的技术经验这些,还是目前中国音乐所欠缺的。

希望小王同学在学习深造过程中,能把外国的先进经验和知识带回到祖国,为祖国文艺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补充更新=====

那么多赞了,那最后夹带一点点私货。

有一些音乐专业的朋友看不起伯克利。音乐圈古典鄙视流行是常态。音乐作为商品,古典注重价值,流行注重价格。但是音乐的商品性,并不是音乐的本质啊。古典和流行,音乐的技法,只是区别了音乐的听众。听众或许有高下之分,但是音乐本身是没有高下之分的。

音乐本身是一种语言,是用来表达情绪的,是应该让人觉得快乐,让人受到感动的东西。

音乐本身,没有那么多细枝末节和规规矩矩。学习和积累乐理知识固然很重要,但要不忘初心,学会享受音乐

伯克利这方面氛围非常好。毕竟是一个“音乐疗法”都能单独设专业的学校。我是因为以前喜欢日本东方project和游戏,伯克利有一群东方同人音乐社团的小哥,大家拿着乐器去漫展唱唱跳跳的游场很开心,他们还去日本漫展卖他们的碟。开口就唱、开心就又唱有跳,吵架也有本事能唱出来就别用说的。

我自己是云南人,我们那边很多人真的是有事没事唱山歌,有啥就唱出来。

我们小时候听见各种叫卖吆喝,也是,不用听清内容,听音调就知道在说什么。还记得走街串巷的“磨剪子嘞 戕菜刀”么~~

美洲有一种几千年了的小种族岛国语言叫Silbo Gomero。这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任何单词的语言。就是一种口哨声,完全用口哨音调来交流。这就是音乐的本质。

对这种语言感兴趣,能翻墙的小伙伴可以看:youtu.be/C0CIRCjoICA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