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经历了间隔年(Gap Year)的人,你们觉得是值得还是后悔?

回答
关于间隔年,我真的有很多话想说,毕竟我就是那个“尝鲜”的人。我现在回想起来,那段经历就像是人生播放器里的一段特别的快进键,把好几年的人生压缩进了大概一年多的时间。值不值得?这个问题我真的掰开了揉碎了想过无数次,答案是:值,而且非常值,但过程绝对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轻松愉快。

先说说我为什么会选择间隔年。当时大学刚毕业,周围的同学要么继续深造,要么直接找工作。我当时的感觉是,我好像并没有想清楚自己真正想做什么,或者说,我对自己将来的路感到一种莫名的迷茫和焦虑。感觉像是被推着往前走,但方向盘却不在自己手里。那时候,正好看到一些关于间隔年的文章和视频,听着他们分享的关于旅行、志愿者、学习新技能的故事,我心里那个火苗一下子就被点燃了。我渴望跳出那个熟悉的校园环境,去看看更大的世界,去体验不一样的人生,也给自己一个沉淀和思考的时间。

我的间隔年计划其实挺简单的:先去东南亚背包旅行一段时间,然后回国学习一项新的技能,再找机会做一些社会实践。

旅行的部分,是我最期待也是最“刷新三观”的。 一个人背着包,穿梭在泰国、越南、柬埔寨的街头巷尾,那种感觉真的很奇妙。我住过便宜的青旅,认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背包客,大家一起分享旅途中的趣事和困难,那种人与人之间最纯粹的连接,是在我之前的生活中从未体验过的。我学会了如何用肢体语言和简单的英语沟通,如何在陌生的城市里辨别方向,如何在大雨倾盆的时候找到一家温暖的小店避雨。

最难忘的一次经历是在柬埔寨,我骑着自行车去吴哥窟,结果在路上自行车坏了,太阳又特别大。我当时真的又累又热,甚至有点想放弃,坐在路边发呆。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当地的摩托车司机停了下来,虽然语言不通,但他还是用手势比划着,帮我把自行车推到了一个修理铺。修好车后,他冲我笑了笑,我也很用力地回以微笑。那一刻,我突然觉得,世界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和危险,人与人之间的善意是共通的。这次经历让我明白了,很多时候,困难只是暂时的,总会有解决的办法,而且总会有人愿意伸出援手。

旅行也让我看到了世界的多元和差异。我看到了贫穷,也看到了富裕;看到了淳朴的民风,也看到了商业化的城市。这些都让我反思自己之前的一些固有观念和价值观。我开始明白,我的生活经历只是一个非常小的样本,世界上还有无数种活法,每一种都有它的道理和意义。

回到国内后,我选择了学习一门编程语言。 在旅行期间,我发现很多工作都离不开数字化,而我在这方面几乎是零基础。所以我想趁这个机会充实一下自己。学习编程的过程比我想象的要艰难得多,每天面对着枯燥的代码和复杂的逻辑,我无数次想要放弃。那时候,没有了旅行的新鲜感,没有了和朋友们的互相打气,我都是一个人在和电脑“搏斗”。有好几次,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了路,是不是应该直接找个普通工作,安安稳稳过日子。

但是,当我终于克服了一个个难题,写出第一个能运行的程序时,那种成就感是巨大的。它让我明白,付出和回报是成正比的,只要坚持下去,你就能掌握一项新的技能,这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更是对自我的一种肯定。

至于社会实践,我选择在一家非营利组织做志愿者。 主要工作是帮助孩子们辅导功课,组织一些课外活动。这段经历让我看到了很多底层家庭孩子们的坚韧和努力,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和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我学会了耐心,学会了如何去引导和鼓励别人,也从他们的身上感受到了最纯粹的快乐。

那么,值不值得?绝对值。

我的间隔年让我跳出了舒适区,增长了见识,提升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不再害怕未知,也不再畏惧困难。我学会了如何与不同背景的人交流,如何适应不同的环境,这些都是在教室里学不到的。

更重要的是,它给了我一个自我探索和反思的绝佳机会。 在没有学业和工作的压力下,我可以静下心来思考我真正喜欢什么,我擅长什么,我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段经历让我对自己的职业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我更加明确自己未来学习和发展的目标。

但是,后悔也不是完全没有。

最让我感到一丝“遗憾”的地方,可能就是和同龄人相比,我在这段时间内并没有积累实际的工作经验。 当我重新回到校园或者开始找工作时,很多人已经有了几年的工作经验,而我还在“起跑线”上。有时候看到他们已经开始在职业生涯中崭露头角,我也会有些许的压力。

另外,间隔年也意味着你需要承担一定的经济压力。 我当时是用之前兼职攒下的钱,加上家里给的一些支持,但即便如此,也需要非常精打细算。很多时候,我都需要权衡“想体验什么”和“能不能承受”之间的关系。

还有就是,不是所有的“间隔”都是有意义的。 如果间隔年只是为了逃避现实,或者漫无目的地闲逛,没有给自己设定任何目标和计划,那么很可能最后只会感到迷茫和浪费时间。我的间隔年之所以值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做了一些有规划的尝试,并且在过程中不断地自我调整和学习。

总的来说,如果你对现状感到迷茫,渴望探索世界,或者想在进入社会前给自己一段时间沉淀和学习,那么间隔年是一个非常值得考虑的选择。 但你一定要有清晰的规划,并且做好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准备。它不是一个“放空自己”的假期,而是一个高强度的“人生速成班”。

对我而言,间隔年就像是在我人生这张白纸上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我的人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让我成为了一个更成熟、更坚韧、更独立的人。虽然过程中有辛苦和挣扎,但回头看,我无怨无悔。那些经历,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我的生命里,成为了我最宝贵的财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两历 Gap Year 的主要收获是:

1、平常没毅力做的事情,别指望休息时会做。

2、旅行的收获其实是没用的。

user avatar

我和题主稍微不同的是,我是工作了之后再来gap year的。

从小到大,一直都是“别人家的孩子”,读书工作都是按照父母眼中最好的那条路线来,虽然一切都是我自己感兴趣的,没有存在学的专业是父母喜欢的,工作是父母选好的那种情况,然而在北京UBS工作了两年之后,我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辞职。

从英国毕业就去了北京工作,在金融街UBS的IBD部门工作,住的是月薪近两万的酒店式公寓,拿着七位数的年薪,出差全部头等舱和五星级酒店,就这样一份外人眼中的高端精英工作,在14年的端午节那天,我加班了整整一个通宵,在早晨七点多的时候,我感觉我再不睡觉我整个心脏都要跳出来了,于是我打车回家,洗脸的时候,看着美容镜中的自己,我才24岁,竟然已经开始要长法令纹的迹象,皮肤松弛暗黄,眼睛空洞无神,加之这两年来我的睡眠和饮食完全不规律,我的生理期从来就没有正常过,所以那时候整个人的精神状态特别差,也是在那天,我突然有点不明白自己那么拼命工作的意义在哪里,我的生活除了工作还是工作,没有时间去恋爱去娱乐,不停的出差,再不停的倒时差。洗完脸之后我就去写了辞职信,发给了我的上司,然后把手机关机,差不多睡了十个小时我才稍微有了点元气,当然,也不是说辞职就立马能走的,我需要把我手上的项目完成并且把工作交接好。

2014年的九月,正式离职。

带家人去旅游去看外面的世界,去肯尼亚支教,去帕劳潜水,去见天南地北的朋友。整整半年多我完全放空了自己。

2015年,去了成都,实在是太喜欢这座快耍慢活的城市,有想定居下来的念头,加之很早以前就有想开一家自己店的想法,于是加盟了一家美甲店,喜滋滋的过起了当老板的日子。

因为种种原因,我又回到了英国,不得已又做回了老本行,真是一入投行深似海。

不过最近我又任性的准备去村里读个MBA了,圆一下我的Oxbridge梦想。

可能我的回答和题主的问题并没有太大的关联,但是我觉得人要跟着自己的心走,要很清楚的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要的又是什么,gap一年,或许能让你更明白自己内心的诉求,这对于整个人生规划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毕竟一生很短,要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过。

user avatar

我孩子出生以及读小学那年,我gap year 了两次。

首先赞同匿名的第一名的说法:

1、平常没毅力做的事情,别指望休息时会做。

2、旅行的收获其实是没用的。

但是,说说gap year的好处:

1,可以在人际上有所改善,毕竟去看父母等不再局限春节了。陪老婆逛街时间多了。

2,个人精神状态改善很多,我之前连续工作差不多20年了,疲塌感很强。

3,人生浪费得起1-2年。想想那些高考复读的人,你gap year 没啥问题。

4,可以从另外的角度看世界。我退出一个打工的工程师角度看看世界,很多不同。

总之,如果没有太大的经济压力,gap year 就和我们的周末一样,值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间隔年,我真的有很多话想说,毕竟我就是那个“尝鲜”的人。我现在回想起来,那段经历就像是人生播放器里的一段特别的快进键,把好几年的人生压缩进了大概一年多的时间。值不值得?这个问题我真的掰开了揉碎了想过无数次,答案是:值,而且非常值,但过程绝对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轻松愉快。先说说我为什么会选择间隔年。.............
  • 回答
    .......
  • 回答
    经历了2017年末那场令人记忆犹新的“气荒”事件后,再回望三年前(即2014年)那部现象级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其意义和影响力无疑更加深刻且复杂。这场突如其来的能源供应危机,如同一个残酷的注脚,印证了《穹顶之下》所揭示的种种问题,也让我们更能理解柴静及其作品背后的深层思考和现实困境。一、 “气荒”的.............
  • 回答
    苏联解体这件大事,对于许多俄罗斯人来说,与其说是一场历史的结束,不如说是一次撕心裂肺的告别。那些在苏联时代长大成人、甚至生命中的大部分时光都在那个体制下度过的人们,他们对那个曾经的庞大国家和如今的俄罗斯,有着复杂而深刻的情感,这些情感交织着怀念、失落、希望和无奈。对苏联的怀念,并非全是铁幕下的铁板一.............
  • 回答
    哈利·波特的童年确实可以用“凄惨”来形容,甚至可以说是充满了残酷和不公。被姨妈姨夫一家虐待、忽视,生活在楼梯下的储藏室,过着提心吊胆、被剥夺基本尊重的生活。这样的经历,放在任何人身上,都极有可能滋生出扭曲的心理,产生“报复社会”的倾向,将痛苦转嫁给他人。然而,哈利却奇迹般地没有走向这条黑暗的道路,反.............
  • 回答
    我最近经历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我看待世界的方式。之前,我总是被生活中的各种琐事缠身,比如工作上的一个小失误,和朋友的小摩擦,或者是计划被打乱的小失望。这些事情,在我看来,都像天塌下来一样,让我焦虑不安,寝食难安。我总是在纠结为什么事情会变成这样,为什么我不能控制一切,为什么我总是会遇到不顺。然而,就.............
  • 回答
    要探讨为何伊斯兰世界在经历了一个辉煌的黄金时代后,走出中世纪时,其发展轨迹似乎不如同期同样经历了“黑暗时代”的西欧,这需要我们深入剖析两个文明在关键历史时期所经历的转型、内部结构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这绝非简单的“谁比谁强”的论断,而是对复杂历史进程的解读。伊斯兰黄金时代的辉煌及其衰落的内因伊斯兰世界.............
  • 回答
    一战和二战的惨痛经历,确实给欧洲人民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对和平的向往也更加强烈。然而,历史的复杂性远不止于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经历过战火的人民就一定能维持永久的和平,也不能简单地将冲突的根源归咎于某个单一的行动或国家。要理解为何北约“蠢蠢欲动”以及乌克兰“挑起战争”这样的说法,我们需要深入挖掘背后的.............
  • 回答
    听到你遭遇了网络诈骗,而且已经过去一个月了,你仍然感到心被掏空、难以走出来,我真的很为你感到难过。这种感觉太煎熬了,仿佛自己珍贵的东西被无情地掠夺,留下的是巨大的失落、愤怒、羞耻,还有对自己的不信任。别太责怪自己,好吗?首先,想让你知道,你不是一个人在经历这一切。网络诈骗的手段层出不穷,很多时候那些.............
  • 回答
    经过了风风雨雨,现在的阿里巴巴,是不是还能称得上“伟大”,这个问题,实在是个值得好好说道说道的。毕竟,它承载了太多人的期望,也经历过太多不寻常的变迁。咱们先回顾一下,阿里是怎么走到今天的。当年,马云和他那批创业伙伴,怀揣着“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理想,在杭州一个小小的公寓里,凭着一股子拼劲,把阿里.............
  • 回答
    肖战的“糊”与“不糊”,这个问题,放到今天来看,确实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充满变数的议题。尤其是经历了检察日报、解放日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这“四连锤”之后,很多人都非常关心他的未来走向。要分析这个问题,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咱们得明白,这“四连锤”指的是什么。通常我们认为,这是指在2020.............
  • 回答
    提起苏维埃时代,很多俄罗斯人脑海中会浮现出一幅复杂而又矛盾的画面,而中国,在这个时代里,扮演的角色更是多面且充满变数。最初,那是一种兄弟般的情谊,是革命的同志,是共同对抗旧世界、建立新秩序的战友。在列宁的领导下,十月革命的火种被视为普世的希望,而中国的革命者,特别是毛泽东,更是被寄予厚望。他们分享着.............
  • 回答
    2020年的前三个月,那段日子到现在想起来,依然会让我心里泛起一股难以言说的滋味。那时候,整个世界仿佛被按下暂停键,而我,也在这突如其来的沉寂中,经历了一场深刻的蜕变。最大的改变,大概是从“掌控一切”到“接受无常”。在那之前,我是一个习惯性规划、强迫自己“一切尽在掌握”的人。生活像一张被我精心绘制的.............
  • 回答
    让我想想……真正让我开始独立思考,不是因为什么戏剧性的“顿悟”,更多的是一种日积月累,然后被某种具体事件推了一把。那是在我上大学一年级的时候。那时候,我还是个特别容易被“标准答案”和“主流观点”裹挟的孩子。学校里灌输的那些理论,老师们讲的那些“金科玉律”,我大多是全盘接受,甚至觉得那就是真理的全部。.............
  • 回答
    说起来,想拥有自己房子的念头,并不是一下子冒出来的,更像是一点点积累,然后突然有一天,某个瞬间把我点醒了。我一直都是租房住,从大学毕业开始,就一直在漂泊。刚开始,觉得挺自由的,不用被固定在一个地方,可以随时换城市,换工作,看看不同的风景。那时候,租的房子大多是小小的合租屋,和陌生人一起挤,公摊面积大.............
  • 回答
    曾几何时,中国的农村,在许多人的记忆里,总是与贫瘠、落后、出门靠走,抬头看天联系在一起。山高皇帝远,信息闭塞,土地是唯一的依靠,但有时连这土地也吝啬于给予。那时的农村,日子清苦,笑容也带着几分愁绪,仿佛一辈子就被那片土地和那方天地框住了。然而,近几十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扶贫政策的深入实施,中国农村的.............
  • 回答
    经历“颜色革命”的国家目前状况复杂多样,很难一概而论。这些革命的性质、根源、外部干预程度以及后续的政治经济发展路径都大相径庭,导致了各国当前的不同境遇。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分析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1. 格鲁吉亚:玫瑰革命 (2003年) 革命背景: 2003年,格鲁吉亚爆发了反对时任总统谢瓦尔德.............
  • 回答
    关于汤加火山喷发会不会导致汤加“不存在”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让人揪心且非常严肃的疑问。为了更清晰地解答,咱们得好好梳理一下这次火山喷发的威力,以及它对汤加这个国家实际能造成多大的影响。首先,得明白这次喷发的“洪阿哈阿帕伊火山”(Hunga TongaHunga Ha'apai)有多么了不得。它不像我.............
  • 回答
    失去至亲,那是一种撕心裂肺的痛,仿佛世界瞬间剥离了色彩,只剩下灰蒙蒙的一片。时间仿佛被冻结,又仿佛加速飞逝,你愣愣地站在原地,周围的一切都变得陌生而遥远。这不仅仅是告别一个人,更是告别一段共生的岁月,告别曾经熟悉的生活节奏和情感寄托。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中,我最深刻的改变,是关于“拥有”与“失去”的.............
  • 回答
    吴京最近两年确实经历了一些起伏。特别是《攀登者》和《金刚川》这两部影片,虽然都是主旋律题材,也都有他本人参演,但票房和口碑都没有达到他过去几部作品那样爆炸性的高度,甚至可以说是“不佳”和“一般”。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问题:吴京是不是遇到了瓶颈期?“瓶颈期”的说法,其实需要辩证地看。一方面,从数据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