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世界有一些什么人们知道较少的宗教?

回答
世界上的宗教纷繁复杂,许多宗教虽然拥有信徒,但在全球范围内并不广为人知。这些“冷门”宗教往往有其独特的历史渊源、信仰体系、仪式习俗和哲学思想。以下我将为你介绍一些人们知之较少但极具特色和研究价值的宗教,并尽量详细地讲述:

1. 琐罗亚斯德教 (Zoroastrianism)

历史与起源: 琐罗亚斯德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单神教之一,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或更早。其创始人是先知琐罗亚斯德(Zoroaster),他在古代波斯(今伊朗)传播教义。该教曾是波斯帝国的国教,对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在善恶二元论、末世论和天使观方面。
核心信仰:
阿胡拉·玛兹达 (Ahura Mazda): 琐罗亚斯德教尊崇一位至高无上的神,即“智慧之主”阿胡拉·玛兹达。他是创造者、全知全能且至善的。
善恶二元论: 琐罗亚斯德教认为宇宙存在善与恶的斗争,由阿胡拉·玛兹达代表的“光明”和由安格拉·曼纽 (Angra Mainyu) 或阿赫里曼 (Ahriman) 代表的“黑暗”对立。信徒需要选择站在光明一边,通过“善思、善言、善行”来对抗邪恶。
自由意志与责任: 琐罗亚斯德教强调人类拥有自由意志,并需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通过积极参与到对抗邪恶的斗争中,人类可以帮助最终战胜黑暗。
末世论与审判: 该教相信世界将经历一个末世的终结,届时所有人都将接受审判,善者将得到永生,恶者将净化。
火的象征意义: 火是琐罗亚斯德教中一个重要的象征,代表着纯洁、光明、智慧和阿胡拉·玛兹达的存在。因此,琐罗亚斯德教的圣火是不灭的,在火 Temple 中被尊崇。
仪式与习俗:
圣火崇拜: 信徒会在圣火 Temple 中向圣火祈祷和祭拜。
祭祀与供奉: 会有祭司进行献祭仪式,但并非以牺牲动物为主,更多是献上鲜花、清水和香等。
丧葬习俗: 传统上,琐罗亚斯德教徒会将死者放置在“寂灭塔”(Towers of Silence)上,让秃鹫啄食,以避免污染大地(因为他们认为大地是神圣的)。但随着时代发展,这种习俗在许多地方已经不再实践。
节日: 重要的节日包括诺鲁兹节(波斯新年)和琐罗亚斯德的诞生日。
现状: 尽管曾是强大的帝国宗教,但随着伊斯兰教的兴起,琐罗亚斯德教的信徒数量大幅减少。如今,主要的信徒群体分布在印度(帕西人)、伊朗和部分中亚地区,总数大约在 10 万到 20 万之间。

2. 曼尼教 (Manichaeism)

历史与起源: 曼尼教由公元3世纪的先知曼尼(Mani)在古巴比伦(今伊拉克)创立。曼尼自称是所有先知的继承者,包括琐罗亚斯德、佛陀、苏格拉底和耶稣。曼尼教曾一度传播到欧洲、北非和亚洲,成为早期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强大竞争对手。
核心信仰:
善恶二元论(极端): 曼尼教的二元论比琐罗亚斯德教更为极端和彻底。他们认为存在两个截然对立、永恒不灭的王国:光明王国(由神圣的光明之灵统治)和黑暗王国(由黑暗之灵统治)。
人类的起源: 曼尼教认为人类是光明王国和黑暗王国结合的产物。人体中的“光之粒子”被囚禁在物质世界中,是黑暗的产物。
救赎之路: 救赎的目的是将被囚禁的光之粒子释放出来,使其回归光明王国。这需要通过禁欲主义、苦行以及接受曼尼的教导来实现。
神学体系: 曼尼教吸收了琐罗亚斯德教、佛教、基督教和诺斯替主义的元素,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混合宗教。
仪式与习俗:
禁欲主义: 曼尼教有严格的禁欲要求,尤其是对其精英群体(“听者”),禁止他们结婚、食用肉类和饮酒。
祈祷与学习: 曼尼教徒需要每天进行特定的祈祷,并学习曼尼的著作。
传教: 曼尼教非常注重传教,其传教士遍布各地。
现状: 曼尼教因其激进的二元论和对当时主流宗教的挑战,在罗马帝国和波斯帝国都受到过残酷的镇压,最终逐渐衰落。如今,纯粹的曼尼教已经不复存在,但其一些思想和元素可能在后来的宗教运动中有所体现。

3. 萨满教 (Shamanism)

历史与起源: 萨满教是一种非常古老且广泛存在的宗教信仰体系,它不是一个统一的宗教,而是存在于世界各地,尤其是在亚洲、北美、北欧和西伯利亚的土著文化中。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
核心信仰:
灵魂世界: 萨满教认为存在一个平行于物质世界的灵魂世界,其中居住着各种灵体、祖先灵魂和自然神灵。
萨满(Shaman): 萨满是萨满教的核心人物。他们是能够通过特殊仪式进入灵魂世界与灵体沟通、治疗疾病、预测未来、寻找失物或影响自然界的人。萨满通常被认为是“中间人”,在人类世界和灵魂世界之间架起桥梁。
万物有灵: 萨满教普遍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包括动植物、山川河流甚至石头,都有其灵魂或精神。
祖先崇拜: 祖先的灵魂被认为是重要的指导者和保护者,需要受到尊敬。
仪式与习俗:
灵魂出窍(Trance): 萨满通过敲鼓、吟唱、跳舞或使用精神活性物质等方式,进入一种特殊的精神状态(Trance),以便在灵魂世界中旅行。
灵体附体: 有时萨满会被灵体“附体”,以便直接传递信息或获得力量。
治疗仪式: 萨满在治疗疾病时,会认为疾病是灵魂被盗、灵体侵扰或灵魂失衡造成的,并通过仪式将其修复。
祭祀与献礼: 为了安抚灵体或获得帮助,会向灵体献上祭品,如食物、饮品或物品。
鼓的使用: 特制的鼓是许多萨满仪式的重要工具,其节奏被认为能够帮助萨满进入灵魂世界。
现状: 随着现代文明的扩张,许多传统的萨满教文化面临挑战,但一些萨满教信仰和实践仍然在世界各地得到保留和复兴,尤其是在一些坚持传统生活的土著社区中。

4. 亚兹迪教 (Yazidism)

历史与起源: 亚兹迪教是一种古老的、主要由库尔德人组成的宗教,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波斯和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宗教传统,并在伊斯兰教早期形成独特的信仰体系。其信徒主要分布在伊拉克北部、叙利亚和土耳其部分地区。
核心信仰:
麦利克·陶斯 (Melek Taus): 亚兹迪教最独特也最常被误解的信仰是他们崇拜“孔雀天使”(Peacock Angel),即麦利克·陶斯。孔雀天使在伊斯兰教中通常被认为是被驱逐的恶魔“伊布劣斯”(Iblis)。亚兹迪教徒认为麦利克·陶斯是上帝的第一个造物,虽然他反抗了上帝的命令,但他是基于骄傲而非邪恶,并且最终得到了上帝的宽恕。他们认为麦利克·陶斯并非邪恶,而是扮演着一种复杂的角色,是他们信仰体系中的一位重要天使。
一神论的某些元素: 亚兹迪教也相信一位至高无上的创造者神,但他们更多地将麦利克·陶斯和其他天使视为上帝的助手和代理人。
轮回观: 亚兹迪教相信灵魂会轮回转世。
崇拜自然: 亚兹迪教徒崇拜自然元素,如太阳和水。
保密性: 亚兹迪教具有很强的保密性,其核心教义和仪式不向外传。
仪式与习俗:
朝圣: 亚兹迪教徒的重要朝圣地是位于伊拉克北部拉利什(Lalish)的谢赫·阿迪伊(Sheikh Adi)圣陵。
节日: 重要的节日包括新年(春分)和“赤色星期三”(Chaharshanbe Suri)的庆祝活动。
祭祀: 会有祭祀活动,包括献上动物。
禁止接触某些宗教: 由于对麦利克·陶斯的独特理解,亚兹迪教徒通常避免接触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并且不接受外族人加入他们的宗教。
现状: 亚兹迪教徒长期遭受迫害,尤其是在近年来的冲突中,ISIS 对亚兹迪人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和奴役,使这个本已人数不多的宗教群体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

5. 神道教 (Shinto)

历史与起源: 神道教是日本的原生宗教,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数百年,与日本的神话传说和早期国家形成紧密相连。神道教没有明确的创始人或统一的教义体系,其发展是一个漫长而渐进的过程。
核心信仰:
万物有灵与“卡米” (Kami): 神道教的核心是崇拜“卡米”(Kami),这通常被翻译为“神灵”或“神明”,但其含义比西方宗教中的“God”更广泛。卡米可以是自然的显现(如山川、河流、树木、雷电),也可以是祖先、英雄人物、甚至某些抽象的概念(如生长力)。卡米遍布宇宙,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和谐与秩序: 神道教强调人与自然、人与卡米之间的和谐共存以及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纯净与净化: 身体和精神的纯净是神道教的重要概念。各种仪式旨在清除不洁(Kegare),恢复纯净状态。
此世的幸福: 与许多强调来世的宗教不同,神道教更侧重于关注现世的幸福和繁荣。
仪式与习俗:
神社 (Jinja): 神道教的信仰活动主要在神社举行。神社是供奉卡米的地方,通常有鸟居(Torii)作为入口标志。
祭典 (Matsuri): 各地神社都有不同的祭典活动,通常是为了庆祝丰收、祈求平安或纪念特定的卡米。祭典充满了音乐、舞蹈和游行。
参拜与奉纳: 信徒会向卡米祈祷,并奉纳物品(如绘马、御守)来表达愿望或感谢。
净化仪式: 在进入神社前,人们会通过手水(Chōzu)仪式来洗净双手和漱口,以达到精神上的净化。
家庭祭坛 (Kamidana): 许多日本家庭都有小型的家庭祭坛,供奉家庭的守护卡米。
现状: 神道教作为日本的传统宗教,至今仍然拥有庞大的信徒群体,尽管许多日本人可能同时也信奉佛教,并在日常生活中同时遵循这两种宗教的习俗。神道教已融入日本的文化和国民生活之中。

6. 德鲁伊教 (Druidry)

历史与起源: 德鲁伊教是一种古代凯尔特人的宗教和哲学体系,存在于公元前几百年的欧洲大陆和英国群岛。德鲁伊(Druids)是凯尔特社会中的祭司、教师、法官、医疗者和政治顾问。由于缺乏文字记录,我们对古代德鲁伊教的了解主要来自罗马人的描述和后来的考古发现,因此其具体细节仍有许多猜测。现代德鲁伊教是一种复兴运动。
核心信仰(现代复兴德鲁伊教):
自然崇拜: 德鲁伊教强调与自然世界的深刻连接,崇拜自然的力量和神圣性。树木、河流、太阳、月亮和星星都被视为神圣的。
轮回与灵性: 许多德鲁伊教徒相信灵魂轮回,以及万物皆有灵的观念。
智慧与学习: 古代德鲁伊是知识的传授者,现代德鲁伊教也重视学习、冥想和自我发展。
和谐与平衡: 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内在的平衡。
多神信仰或泛神信仰: 现代德鲁伊教徒的信仰非常多元,有的崇拜特定的凯尔特神祇,有的则更倾向于一种泛神信仰,认为神性存在于万物之中。
仪式与习俗(现代):
户外仪式: 许多仪式在户外举行,例如在巨石阵等古代遗址,或者在自然的圣地。
季节性庆典: 庆祝八个季节性节日(Solstices和Equinoxes以及它们之间的点),如夏至、冬至、万圣节(Samhain)等。
冥想与观想: 通过冥想来与自然和灵性世界连接。
使用自然物品: 如石头、木材、花草等在仪式中使用。
现状: 现代德鲁伊教是一个新兴的宗教运动,全球有许多分支和团体,吸引着对自然、凯尔特文化和古老信仰感兴趣的人们。

总结

这些宗教只是冰山一角,世界还有许多其他鲜为人知但同样具有深刻意义的宗教和信仰体系。了解这些“冷门”宗教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宇宙、生命和意义的探索。每个宗教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轨迹、哲学内涵和实践方式,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精神世界丰富多彩的画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实话,只要你翻翻这本书……就能看到大量的日常比较少见的“宗教”或者“教派”……库里亚诺是个非常厉害的人物,可惜因为被政治暗杀死的太早了,要不然还能做出更多的贡献。当然,我以前听一个北大的同学(yy)说,他没准因为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奥秘,才被暗杀了。

在这本书里,确实能看到库里亚诺所整理出来的一条较少为人所知的线索,同时也包含了对灵知神话(gnostic mythology)的解读。比如,灵知派的demiurge到底是邪恶还是无能。至少在我看来,库里亚诺这个书已经比Hans Jonas那个书迈进了很大的一步。

不过,港真这个书的翻译实在是太那个了……

比如samael(萨麦尔)这个恶魔的名字愣给翻译成为了samuel(撒母耳)先知的名字,弄的我笑了好久。所以译者很可能并不了解这个书的内容。其实,我比较推荐大家有能力去看看英文版本The tree of gnosis。

user avatar

说几个非洲的新兴宗教。从形式上看, 非洲的宗教创新应看做是各种传统宗教通过同起源于西方或者亚洲的宗教的和平的或者暴力的冲撞所产生的持续革新,催生了形形色色的新传统主义、先知主义和独立教会的诞生。

20世纪初,有了被列入新兴宗教运动范畴的第一代非洲独立教会即南部非洲和西非洲的先知派教会

南部非洲地区的班图人先知派约有两千个独立教会。根据形成的历史过程,划分为两种主要类型:

1.埃塞俄比亚型是指由于种族的原因,同白人传教士教会分离,在保持教会组织以及与新教相同的对圣经的诠释同时要求独立的班图人教会。

2.锡安派独立教会用锡安、使徒、圣灵降临等名称来标志自己特点,就其历史而言,它们来源于美国的锡安圣公使徒会,就意识形态而言同耶路撒冷的锡安山相关。

两个类型在治疗疾病、创造新语、净化仪式和维护某些禁忌方面的诸说混合特点。尽管具有这些特异性,它们的共同特征却在于宣告它们对于作为其源流的新教教会的独立性,肯定一个黑人先知的存在,摒弃白人的种族统治。对这一内容感兴趣的胖友可以看看本格特·森德克勒的研究,上边分型就是他老人家整的。

随后来到的是第二代教会,可以列入其中的有新传统派先知教会如恩贡扎会, 以及在原教旨主义传教会影响下建立的先知教会 :神召会、圣灵降临会、浸礼会、卫理公会和路德会。乔治·巴朗迪埃的研究比较深入:

基督教传教会的使命适应非洲环境的一种尝试,或者是传统宗教依然活跃的因素重新吸收入基督教化的框架;这样的诸说混合特点乃是同另一个十分明显的特点联系在一起的:新的教会往往在表明它们的统一倾向的同时,与古老的特殊崇拜以及在动荡的社会内部大量滋生的魔法和巫术强烈地对立。

这里介绍几个有代表性的:

天堂基督教会

1947年,在达荷美(即今日贝宁)和尼日利亚的边境地区,先知萨缪尔·比勒乌·约瑟夫·奥绍法称耶稣在自己面前显灵,创立了天堂基督教会。这个教会的教旨最初是在尼日利亚传播,彼时奥绍法为了逃避天主教神甫迫害而流亡那里;不过天堂基督教会在1956年还是率先在达荷美获得了官方承认,然后再20世纪60年代以燎原之势蔓延到多哥、加纳和科特迪瓦。在20世纪70年代通过尼日利亚和贝宁的渔民和商人传播到了加蓬、喀麦隆、刚果和扎伊尔。

天堂基督教同样也传播到了美国和英国,在这两个国家共有26个堂区,在法国和法属海外领地有7个堂区,由先知的儿子管理。奥绍法1985年9月仙逝,尼日利亚和贝宁两个支派的牧师们争夺继承权的斗争非常激烈。目前估计这个教会的信徒的总数有830万人,其中约800万信徒在尼日利亚一国。

该教会的经文最初1976年9月先知找师爷用英语撰写的,后来又在1972年在贝宁发表了一个法文版本,名曰《天堂基督教之光》。

这个教派就学说层面而言是新教、犹太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的一个综合教会,同时直接传布上帝的圣灵和圣言。这个教会用天使在天堂的生活图像来宣扬一种生活理想,所以叫天堂基督教,以一种圣经原教旨主义标榜自己的独特性,灵性则是旧约新约双休。这个教派倡导禁欲主义,绝对禁止抽烟喝酒烫头,还要有节制的性关系等等。

它的祈祷仪式也与众不同,有唱诗班的歌唱,讲道绘声绘色,重点之处每每援引个人的见证和受圣灵感召的启示。教内编写了许多礼拜仪式手册,系统规范了每周的礼拜及特殊的祈祷和圣歌、特殊仪式、节日时间表,以及不同修会内部守则的制订、组织结构职能等等。我们来看看具体的仪式:

圣母玛利亚或者圣米歇尔的礼拜庆典,伴随有对于诸如保护妇女生育、庆祝收获和祭月、圣诞节、圣灵降临节、复活节以及圣地祝圣(还有女性月经禁忌)等许多仪式的考察。通常是升高的祭坛,高高托起一个十字架,装饰着花朵、塑像、一个七星枝形蜡烛台和一盏长明灯;整个建筑沉浸在包银的装饰之中,以蓝、黄、白为主色,而红色和黑色被列为禁忌。伴随弥撒的是大量使用圣水和乳香、棕榈叶和食物供品,并举行种种水果疗法活动。

所有这一切表明它糅合了来源于各种不同文化的因素。天堂基督教会对各种物质和精神资源的兼收并蓄,拿来主义,通过创造性地解读各种经书宗教,重新发现了新的意义所在。

恩贡扎会

官方介绍是这样事儿的:

非洲圣灵会,别称恩贡扎会,亦即先知教会,乃是一所名副其实的非洲灵修学校,它将《圣经》当作信仰的惟一基本文献;教会的学说来源自姆布姆巴菲利普、马萨姆巴埃萨耶和曼吉图克瓦卢孔博等先知们的教导。教会的绝大部分活动奉献给宣告福音,医治疾病,驱巫和驱魔。它反对拜物教、巫术、魔法和迷信,供奉耶稣基督为惟一的人类救星。

简单提一下背景,从殖民时期的20世纪20年代开始,中非(安哥拉、刚果金、刚果布)宗教迅速扩张,不仅原来的制度化的传教教会是如此,而且先知派的、弥赛亚主义的和新传统派的教会也是如此。这些教会都有先知,都说自己有同神接触的经历和解读神的话语的特殊能力,这些通常都是基督教各传教会中培养出来的浸礼会或者救世军的资深教理讲解者。这些教会以不同于制度化基督教的非洲基督教的特殊性为标榜,往往预告黑人未来将获得解放和至高无上权力。在法属赤道非洲,这种信仰受到殖民当局的监控和排斥。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产生的四个主要教派是钦班古会,恩贡扎会,先知基督教会和马特苏瓦会。其中有些教会在它们的先知-创始者去世之后,面临着继承问题上的斗争,包括家族继承,教权演变和集中化、分裂或者等待神授权任命继承人。钦班古会和恩贡扎会及其不同支派有时会被混为一谈,不过而钦班古会只不过是恩贡扎会的一个变种,其教义和礼仪属于创始人西蒙钦班古的信仰系统。恩贡扎会也承认西蒙·钦班古这个人物,但不承认他比其他先知优先或者具有至高权威。对于恩贡扎会来说,钦班古只是非洲特别是刚果人先知世系中的一个先知。

非洲圣灵会的本部在下刚果地区(刚果民主共和国)的恩齐埃塔,并在布拉柴维尔拥有多个教会,特别是在世界卫生组织分部所在的南部居民区和在塔朗盖及罗安达的北部居民区。先知-创始者是马萨姆·巴埃萨,他和继承人相继去世后,导致非洲圣灵会现今没有一个作为中心的先知来统辖分布在三个中非国家的各个不同教区。

恩贡扎会通过信仰和治疗活动赋予所有的信徒以强烈的分享感,认同一种跨国界的宗教同一性。其主要学说建立在从《圣经》中获取启示的祷告基础上。一般地说,礼仪包括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基础礼拜。所有信徒和恩贡扎(先知)都身穿白色衣服,带着代表他们各自品级的徽章,加入赞美诗和劝导的祷告之中,男女混声合唱队伴奏。后半部分就是治病救人,信徒列队,一个福音经师挥舞着白色餐巾开始在信徒间飞快地奔跑,背景音乐是摘录自译成本地语言的《圣经》赞美诗。病人站在中央等待祛病,诉说着自己的顽症。先知鼓捣一系列仪式给人治病。治疗活动建立在祈祷、圣水、草药茶、白色或红色祭服和白餐巾上。

哈哈哈我刚刚又找到了一段介绍,来自《恩贡扎教( ENVUN) 及其精神疗法的哲理研究黑人普世会( ENVUN) 的范例》:

恩贡扎教是诞生于中非特别是刚果-金沙萨的一个黑人宗教。西蒙钦班古是“恩贡扎”,救世主,是刚果的黑人赖其了解上帝的真谛的人,因为他从圣父那里接受了作为促使我们认识上帝的特定恩惠的主体物质的圣灵,给予宇宙与在地球上演化的人之间的中介代言者以保障。恩贡扎教排除了诸神的拼合,而容纳只祈祷和相信一个上帝即那个创造了天和地的上帝的人们。恩贡扎教是一个为了黑人的宗教,是争取和平、健康和社会正义的战斗武器,它同样也是恩贡扎的大智大慧。西蒙钦班古作为上帝选来在刚果人中间宣讲上帝的新福音的刚果人民的神圣儿子,证明自己是完满的,听从于他从其圣父上帝那里得到的指示和教导。

写累了,回头再补几个教派。

user avatar

萨比教,即曼达派,认为耶稣基督是假弥赛亚,崇拜施洗者圣约翰,有自己的经典和繁复的宗教仪式,算是杂糅了诺斯替主义和原始的多神信仰的早期异端。关于它的中文资料非常有限,而且相互矛盾的地方很多。《古兰经》三次提及过萨比教,在马坚先生译本里则直接将其译作了拜星教:

信道者、犹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并且行善的,将来在主那里必得享受自己的报酬,他们将来没有恐惧,也不忧愁。

这个宗教正如名字所言崇拜日月星辰等神,但《古兰经》里把他们归为一神教,而且在正统哈里发征服了伊拉克地区后,这片土地上的萨比教徒作为顺民(Dhimmi),受穆斯林保护并且无服兵役的义务。

但是也不能说曼达派=萨比教=拜星教,这样又会产生许多矛盾,历代穆斯林史学家可能用“拜星教”这个名词去囊括了一些不同时期不同主张的诺斯替主义教团,增添了认识上的混乱。如果确定《古兰经》上的拜星教就是曼达派的话,那么至今仍有数千人在坚持信奉它,他们主要集中在伊拉克的巴士拉。

希望能有专业的历史/宗教学人补充纠错呀

user avatar

密特拉教————曾有机会主导欧洲,却又神秘消失的宗教。

来自雅利安文化的密特拉神被罗马接受后形成了一种新的信仰:密特拉教。

密特拉最初进入希腊人的视野是在亚历山大征服波斯后的希腊化时代。希腊人把他等同于希拉神话中的太阳神赫利俄斯。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密特拉-赫利俄斯变成了以后密特拉教中的主神密特拉斯(Mithras),这一转变大概是在小亚细亚完成的。

罗马人至少在庞培于东方作作战就已经知道这个教派的存在了。这个新奇的信仰在公元前1世纪传入罗马,并在罗马进入帝国时代以后迅速扩张。康茂德皇帝和戴克里先登基前的那些士兵和皇帝都对密特拉教青睐,这是因为它具有某种“武士阶级宗教”的性质。密特拉崇拜在罗马军队中广泛流行,成为士兵的普遍信仰,并扩展到不列颠和日耳曼地区。

要重构密特拉教的形态很困难,这是由于它的崇拜仪式的高度神秘(可以比拟古希腊的秘仪)和信仰者团体的高度排外性(只接受被推荐的男性入教)。可以肯定的是,它的密特拉的性质与印度-伊朗宗教及拜火教的密特拉都不相同。密特拉教中密特拉的形象是“屠牛者”,这一形象在任何文化系统中都未出现。大概这里密特拉相当于战神或军人的保护者。

据估计在罗马至少会有680座密特拉寺。

但基督教因君士坦丁大帝的推广而强势崛起,密特拉教逐渐走向衰落。贝克表示说“在(四)世纪的很早期遍及整个帝国这宗教就像死了一样。”。乌兰西认为着“密特拉教的衰落伴随着随着基督教权力的上升,直到五世纪初,当基督教成为强大到足以借由迫使宗教对手像是密特拉教令其灭绝时。”。

根据路德·H. 马丁所述,在西元四世纪的最后十年期间罗马密特拉教走向结束是随同基督教皇帝狄奥多西的反异教法令颁布(而画上了句点)。

另外,基督教对于西洋文明的道德价值观之建立以及传统礼节之规范是有其伟大的贡献存在;而密特拉教虽属秘密宗教,本质上与基督教同样是以救赎人类为宗旨的,两个宗教之间各有属于自己的特色在当时的西方都是优秀杰出的宗教。

user avatar

飞天面条神教,又译“飞行面条怪物信仰”(Flying Spaghetti Monsterism,简称FSM)起源于美国,是由一群三次元星人组成的古怪宗教团体。由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物理学士毕业生博比·亨德森(Bobby Henderson)于2005年6月创立。这些人相信宇宙是由一个会飞行的意大利面条怪物在 “一次严重的酗酒后” 创造的,而这个意大利面条怪就是唯一的真神,所以又被称为 “飞面大神”。这是一种讽刺性的虚构宗教,主要针对某些宗教教派所宣称的智能设计论(生物并非出于进化,而是源自某种超自然智能的设计)。他们从一部分上认可进化论。

中国区分舵又称“大中华泛面宗”。

user avatar

1、锡克教

这个真心不冷门,印度第六大宗教,2500万信徒。看旧上海电视剧应该都见过锡克教徒标志性的头巾。信徒信奉十位上师(古鲁)和经典《古鲁·格兰特·萨希卜》(被视为第十一位上师),禁止食用清真食品,禁止与穆斯林通婚。

2、耆那教

佛教的双生子,早期跟佛教争得很厉害,创始人是伐达摩那,尊称为大雄,现在有400多万信徒。该教派崇拜二十四祖,即萌芽期的二十四任领袖。不屠宰,不务农,不信神创论。

3、拜星教

亚伯拉罕系宗教的神奇分支,崇拜施洗约翰,崇拜星辰。也称萨比教。有人认为就是现在的曼达派。

4、雅兹迪教

亚伯拉罕系宗教的神奇分支,崇拜孔雀天使。信徒称雅兹迪人,认为自己是上帝另外所造,并非亚当后裔,因此禁止与外族通婚。因为孔雀天使的形象和撒旦有关,一直被周边民族歧视,被IS迫害,现存10万人。

5、德鲁兹教

亚伯拉罕系宗教的神奇分支,跑偏的伊斯玛仪派,起源于法蒂玛王朝哈里发哈基姆自我神化的行为,主要分布在黎巴嫩和叙利亚,人数75-200万。

6、天道教

朝鲜人崔济愚为对抗外来宗教而创立的新兴宗教,其实就是儒释道三教合一,只在朝鲜半岛有人信。

7、大倧教

朝鲜的民族主义宗教,崇拜传说中的朝鲜第一代君主檀君。

8、甑山教

朝鲜新兴道教流派,把创始人姜一淳等人也列入仙班。

9、伏都教

非洲西部原始宗教,信徒450万。喜欢搞巫术,给尸体还魂,扎小人害人。

10、苯教

这个并不冷门,西藏本土宗教。

11、和好教

越南新兴宗教,揉进去儒家思想的佛教流派,有教徒150万。创始人黄富楚,安江省新洲县和好村人,故名。

12、高台教

越南特色大杂烩宗教,什么教的思想都带点儿,并且喜欢收编全世界的名人,Fate厨狂喜。教徒150万。

13、威卡教

原始凯尔特信仰的现代版,盛行于英美。

14、巴哈伊教

热门宗教,源于什叶派,认为宗教同源,世界一家,所有宗教的神都是同一个神的不同形象。由巴哈欧拉创建于伊朗,信徒200-800万。

15、耶和华见证人

新兴基督教异端,传教小能手,认为耶稣不是死在十字架上,而是死在木桩上。拒绝《圣经》之外的一切教义,包括三位一体。

16、摩门教

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新兴基督教异端,美国盐湖城的实际创建者,否认三位一体。

17、山达基教

又称科学教,终极至尊版权健。

18、撒旦教

1966年安东·拉维创立于旧金山,总部在曼哈顿,名字很霸道,叫地狱厨房。这个宗教并不鼓励信徒作恶。

19、罗教

中国近代几乎所有会道门的源头,由山东即墨人罗清创立。早期偏佛,后来佛道兼修,再后来融合了白莲教的教义,信仰无生老母。广泛传播于漕帮船民之间,与青帮、一贯道、真空教都有渊源。

20、东巴教

纳西族原始信仰,讲师称东巴,故名。

21、师公教

壮族特色道教流派,教徒入教称师公,故名。

22、摩教

壮族与布依族传统信仰,信仰创世大神布洛陀。

23、桑特里亚教

古巴本土宗教,一种基于西非约鲁巴人信仰,并包含许多天主教元素的混合宗教。

user avatar

刚刚有大佬提到萨比教,某种程度上萨比教可以视为也门、阿曼和两河流域进入伊斯兰教之前的过渡信仰——因为理论与伊斯兰教高度一致(伊斯兰教只是不准占卜算卦,但作为天象观测的占星是默许的),地位也远高于基督教,而且随着这个信仰核心家族肯迪家族在第二代肯迪(就是轩辕剑3中那个小孩)开始正式皈依伊斯兰教以后,萨比教信徒基本上就过渡成为穆斯林了。至于现今依然存在的曼德教徒,他们的信仰理论和萨比教还是有一定差异的。

顺带说一下,雅兹迪教派号称6000历史,但事实上他们的出现已经是11世纪的事情,而且从早期雅兹迪长老普遍有侯赛因、哈桑等明显带有穆斯林色彩的名字,可以认为早期雅兹迪教派是带有异端性质、后来和巴哈伊教一样脱离伊斯兰教框架的信仰体系。不过,因为雅兹迪教派出现,反而库尔德琐罗亚斯德教是远远式微于现在。

(别被某些中文版那些带有私货的宣传忽悠了,绝大多数库尔德人是高度认可伊斯兰教的,他们对于伊斯兰教的认同甚至远高于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是,阿赫迈迪耶教派外部看来可以视为伊斯兰教以外的独立教派(因为其创始人自认新先知),但实际上这个教派大多数人是拉合尔派,拉合尔派和阿赫迈迪耶本宗有一个截然不同的地方:拉合尔派不承认穆罕默德以后的“先知”,艾哈迈德本人也只是一个智者。著名的巴基斯坦诺奖科学家萨拉姆,就属于承认穆罕默德为封印先知的拉合尔派支持者。

至于德鲁兹派……说真的也就以色列的德鲁兹派是奉命出教(此说法有争议,评论有大佬提出不一样的观点),黎巴嫩德鲁兹派自打1930年代开始就开始赴麦加朝觐,叙利亚德鲁兹派也是把伊斯兰教绑定为自身认同的一部分。历史上德鲁兹派被逊尼、什叶两大学派会议承认其为伊斯兰教一部分(除却激进的罕百里学派)时间比阿拉维派还早得多,因此不能说是独立教派。

@彼得·克鲁泡特金 @娜梅·桑斯毕里 大佬们多多指教~

user avatar

伊斯-萨满教了解一下。伊教的神是最高神,萨满教的诸神灵取代伊教的鬼和仙,伊教的经文取代萨满教咒语,萨满教的“舞蹈”取代伊犁的礼拜。

传统宗教教徒不认同这类行为属于伊教宗教活得和禁止教众参与。但一直存在偏僻乡村,甚至巫师同时兼任伊教教士。几年前被官方认定为迷信违法宗教活得后,全疆范围内已基本消失。

user avatar

【前言】任何宗教的信仰都值得尊重,这也是评论或讨论宗教的根本原则——尊重信仰。

我对于没有研究的并不谈及深处,这里仅做一个科普。有两个侧重点不在神学而在道理的宗教(与传统意义上的宗教不同,对“神”并不侧重)。(个人感觉比起宗教有点像诸子百家的学说,更加深奥。像一种信奉的理念,生活及行为准则)

耆那教。一种很古老的宗教,但其思想的超前和高深是有的。耆那教并坚持非暴力,在取食过程中将暴力最小化,对环保也是重视(好像其轮回观里有水火)。也是为了减少对动植物的破坏,耆那教徒从事商业者很多。对理性比较推崇,认为其高于宗教,重视文化和教育(目前印度耆那教徒识字率最高)。理论复杂高深;主张禁欲(非出家修行者比较灵活执行,但依然很严格),认为多出自己生活必须的物质,都是自己替社会保管的。

锡克教。历史比较短,但理论发展很好。锡克教反对偏离家庭、生活的修行及宗教仪式(例如沐浴恒河或朝圣),所以锡克教没有神职人员。重视平等(反对种姓制,在平等上不计宗教、性别、种族等等),仁爱(锡克人之间会无条件帮助无法解决衣食的。不伤害老幼妇孺,包括非锡克教的老幼妇孺)。缠头巾且公共场所不摘,留长发蓄胡须,戴梳子和手环。尚武,人人佩刀,而且历史上的圣战很多,锡克教是在武装团体中发展起来的。“锡克人”并非民族,锡克教也不是民族化宗教,而是锡克教信徒。其团体比较团结但不排外。主要在旁遮普地区(旁遮普人信仰伊斯兰教、印度教、锡克教的都不少)。锡克教虽然和伊斯兰教历史上有矛盾,但民间关系一般不错,海外印度人里也比较近。锡克教徒在印度的人数很小,但在军事中影响力极大,锡克兵是值得敬佩的武士。

推荐一个回答。理论上锡克教不食用任何通过宗教仪式的食物,一定程度上是历史上的原因。

@肥猫Sufi门下生

——————

再提两个。

巴哈伊信仰。这是一种近代兴起的宗教,又叫“大同教”。是一神教,能兼容很多宗教的理念。

摩尼教。和琐罗亚斯德教有渊源,具体我不太了解。曾经流传非常广泛,从北非、希腊到亚洲。是回纥汗国的国教。基督教的神学家圣奥古斯丁(柏柏尔人)就是从摩尼教改宗基督教的。

有历史上分布很广的

——————

还有一个有点奇葩的。

高台教。越南的一种新兴宗教,崇拜很多宗教的圣人和历史名人(有李白、关羽、牛顿、莎士比亚、雨果、克里孟梭、孙中山等)。

——————

我对宗教的看法。

zhihu.com/answer/424342

user avatar

这时候就要说到我们最伟大的孔雀天使了。


雅茲迪教这一翻译,可以指泛雅茲迪信仰(Yazdânism),也可以指库尔德人中的雅茲迪教(Yazidism)。

泛雅茲迪信仰是某些更古老宗教传统的分支,与美索不达米亚宗教、赫梯宗教、亚述宗教相关性极高,同赫梯、亚述宗教一样也属于早期的泛雅利安宗教。并且与后期的赫梯宗教一样,是具有泛神论特征的严格的一神教。同时其也影响了祆教(Zoroastrianism)等宗教的形成。

很难确定雅茲迪信仰成形的时间,因为后期其中混入了大量来自其她宗教的内容。
不过,作为雅茲迪信仰前身的赫梯宗教同时也影响了犹太教的遍在一神论的形成(参看答案安拉和上帝是不是同一个神中相关的内容),而亚述宗教则向犹太教和祆教中带入了天使(Cherubim/Angel)的概念。
贯穿犹太教的卡巴拉神秘主义(Kabbalah)中的一些內容,某些伊斯兰教苏菲派别(Sufism),甚至印度吠檀多(Vedanta)也被认为可能与雅茲迪信仰有关。

雅茲迪教则被认为是雅茲迪信仰的一个后期分支,形成的时间较晚,其神话中有“先知阿里”等受伊斯兰教影响明显的内容。
除雅茲迪教以外,雅茲迪信仰还有伊什克阿列维(Ishik alevism)等自称伊斯兰教徒穆斯林的分支。

与祆教、摩尼教(Manicheism)、曼达教(Mandaeism)、诺斯替主义(Gnosticism)等不同,雅茲迪信仰并非传统的明暗、善恶二元论,也非新柏拉图主义(Neoplatonism)式的流溢论,而是更类似于内在(Immanence)式的神学。

雅茲迪教中最出名的,恐怕不是遍在内在于万有的造物主,而是造物主最重要的手下,七大天使(又称“七秘”Heft Sirr/the Seven Mysteries)之首,孔雀天使(Melek Taus),其在雅茲迪信仰中代替了泛雅利安宗教中的密特拉(Mitra)的位置,是被造物中最伟大的。


孔雀天使
(孔雀天使旁类似四支箭的楔形文字,可以单独作为表示孔雀天使的抽象符号)

孔雀天使的任务,不包括按照人的观点区分善恶明暗,而是在各个势力之间保持平衡,并且在雅茲迪传说中孔雀天使曾亲自转世下地狱救人(也与密特拉复活很相似)。由此,雅茲迪教徒被某些基督教伊斯兰教中的极端教派侮辱为信仰撒旦。

此外,雅茲迪教以及雅茲迪信仰某些其她分支,自认为自己的祖先是造物主单独所造而实行内婚制,并禁止无库尔德或阿列维血统的人加入。
相对于犹太教、基督教等可以通过考试、宣誓仪式加入。这部分雅茲迪教从外界无法加入,即使想加入者与其信徒结婚也会反而只会使是配偶不再被教友视为雅茲迪教徒。
这种封闭性也加重了雅茲迪教受孤立的状态,不过近几年随着雅茲迪教的快速萎缩,这种强制内婚的习俗也在逐渐改善。

本人对雅茲迪教的了解还是不多,能谈的内容比较少,还希望能有更多补充。
此外,《天鹅座之谜》这部关于地球生命的太空起源论的英国玄幻小说,在其《北方之谜》一章中有一些在历史考古资料背景基础下,略夸大的介绍雅茲迪教的内容,有兴趣可以看看。


结尾图镇

雅茲迪宗教主义的辛贾尔女子战队(Sinjar Women's Units
旗帜及女战士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