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问题: 很多早期预警关注的是“新发传染病出现的可能性”以及“某种病毒的传播能力”,而不是精确预测到“新冠病毒”、“武汉”、“2020年初”这样具体的时间和地点。 可能的声音来源: 公共卫生领域的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 例如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早期就监测到“不明原因肺炎”的报告,并在1月开始采取行动。但WHO的行动更多是应对已知信息,而非“提前预警”到其全球大流行的规模。 传染病模型研究者和流行病学家: 一些在传染病建模和预测领域有深厚研究的学者,可能会在学术会议或论文中提及新型冠状病毒(包括早期在其他地区零星出现的冠状病毒)的潜在风险,例如SARS、MERS的经验提示,冠状病毒具有跨物种传播和快速流行的可能。 风险分析和战略研究智库: 一些关注全球风险和国家安全的智库,可能会将“大流行病”列为一种潜在的、高影响力的威胁,并进行场景分析。例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卫生安全中心”(Johns Hopkins Center for Health Security) 在2017年发布了一份题为“The End of Epidemics”(流行病的终结)的报告,其中就强调了应对大流行病的紧迫性和挑战,并提到了“新型病毒”可能带来的威胁。虽然这份报告不是针对新冠病毒的“直接预警”,但它确实触及了应对未来全球性传染病爆发的战略问题,并且其理念在疫情爆发后得到了广泛引用。这份报告并非预测具体病毒,而是强调了系统性风险。 地缘政治和风险咨询公司: 有些咨询公司可能会为政府或企业提供风险评估,其中包含对健康危机的分析。但具体到“提前预警”到新冠病毒在全球的规模性传播,并且是被广泛认可的“成功预警”,则难以找到一个确切的指向。